国文教材编写背后的智慧——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有感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2021.12.10

我们从《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的第一辑中,感受到叶圣陶先生深邃的思想、严谨治学的学风、孜孜以求的探索与实践,可敬可叹。叶圣陶先生透视了国文教学的种种弊端,挖掘出国文教学的目标和真谛: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

阅读书中第二辑中的内容,让我感叹一本书的编辑背后,所渗透的编者的赤诚和智慧,从题材的选取到修辞法、文法的运用,系统而又完整的展现,国文教科书中呈现了最有创新的精神、最具科学的价值。下面我就阅读书中第二辑中相关的内容,谈一谈自己浅显的思考与收获。

1.读《谈识字课本的编辑》

过去的人们对识字教育不是很重视,一些人进了识字学校,没有学完课程就终止了,还有一些人虽已学完课程,丢开课本后就再也不与文字打交道,渐渐把识得的几个字忘记干净了。这源于本身对汉字的不明白和不应用。

叶圣陶先生认为,要使所识文字能够应用,在编辑识字课本时需做足功课。首先采用挑选统计法,从经典名著、报纸杂志、书摊唱本,或大小机关的字纸篓中做一统计,从中挑选出出现次数最多的字,而这些字则是必须认识的,把它们组织在课本里。

其次,识字与交友一样,应该“知面”又“知心”。语言单位是一个个的词,识字如交友,应当“知面”又“知心”。要明白“字”,不能单单从“字”入手,要结合“词”,因为语言的单位是一个个的词,不可分割,要理解就得看作一个意义去理解。只有一定量“词”的积累,才能做到拿起书报自如读。一本可作为学习材料的好的识字课本的编辑。原来如此的不能马虎!

叶圣陶先生在文末提到:一个不识字的人拿一本课本在手,其意义不只在识几个字,更重要的还在学习语言,接受新的词和句式。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把生字词放在语言环境即具体的一篇篇课文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

由此可见,作为学习材料的课本的编辑应当认真严谨,从统计词和句式入手,对于取得国语资格的,取得写在纸面资格的,所有句式也应该收容在课本里头,这样读者读了课本再去读现代的书报,就可以应付自如,这样编辑时的麻烦都是值得的。

2.读《关于〈国文百八课〉》

看注释知道《国文百八课》是叶圣陶和夏丏尊合编的语文课本。查阅资料了解到《国文百八课》是1935年开始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中辍,只出了4册。这不完整的“百八课”,却成了20世纪30年代众多中学国文教科书中最有创新精神、最具科学价值,对后来影响最大的一套中学语文教材。

《国文百八课》以“课”为单位组织教材,每课为一个单元,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每课由一篇“文话”、两篇选文、一篇文法或修辞和若干“习问”组成,每学期用一册,教学18课。全套6册,共108课,所以取名《国文百八课》。

叶圣陶先生说,《国文百八课》是一部侧重于文章形式的书,他们主张把学习国文的目标,侧重在形式的探究同时主张,把材料的范围放宽,洋洋洒洒的富有情趣的材料固然选取,零星的便笺、一条一条的章则、朴实干燥的科学的技术等也选取。

《国文百八课》着眼于从中学生国文的实际需要和接受能力出发来编写。选文不偏于某一种类,某一作家,内容方面也注重形式,对于文章体制,文句格式,写作技术,鉴赏方法等,探究不厌详细。尤其是应用文,当时的国文课本大多不会列入,而本书编入了此项材料。由于编者的用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文教学的科学性。

《国文百八课》所体现的两位编者在长期研究和实践中语文教学所形成的科学体系,不但一开始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好评,而且后来对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认为是一本生动周到,又都深入浅出的好书。

3.读《谈语文教本》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先生的这些教育名言,经常被我们语文教师或教学研究者引用,来阐释自己的观点。那么,在本篇中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得出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的结论。

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其他的书,能力的长进靠训练,能力的保持靠熟习,语文教本需要精读。说教材是例子,绝不是指对待语文教材的态度是轻慢、忽视的。而是一篇篇课文,去学习、思考、总结出一些语文学科的知识来。

语文教本的选文是站在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高度,还考虑文章自身的“品质”,按照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的话来说,就是要“文质兼美”,“选文既要突出经典性,又要兼顾时代性,还要重视选择思想格调高、语言形式美、值得诵读涵泳的作品,强调体裁的多样性,涵盖古今中外各种文体。”要达到上述目标,需要广泛征求各领域专家的意见,论证课文内容的准确性和历史真实性,以及是否符合科学常识,经过反复讨论、斟酌,最后才能定下来。

语文教本是依托,是凭借,不是语文学习的全部。语文教育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承载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使命。因此,语文学习必须通过“举一反三”,学一例而知一类,由语文课本走向更广阔的语文天地。所以,语文教师要重视教材、吃透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超越教材,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本好比一个锁钥,用这个锁钥可以开发无限的库藏,即种种的书。当我们渐渐养成广泛读书的习惯,语文素养有了,读书习惯有了,岂不是一辈子受用?

说实话,阅读第二辑的这一部分内容,我是硬着头皮看的,第一遍感觉有些懵懵的,完全看不明白。什么编辑要旨、编辑例言等词语不是很明白,再细读,明白了以叶圣陶先生为代表的语文教本编辑们,他们背后付出了太多的汗水,每一本教材的审定无不凝聚了这些可敬的语文专家的智慧。很感谢,我们生在这个美好的时代,语文教材的各方面完善,让我们可以不用担心迷路,可以在众多语文专家所推荐的文本中汲取人生的力量,我们是何其的幸福幸运!

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对于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先生永远是我们敬仰的高度,更是我们教学的方向。让我们继续细细品味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论集的文字,感受先生深刻的思想,启迪自己,更带领学生一起走向更深更广的文化世界。


国文教材编写背后的智慧——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有感视频

相关评论:
  • 19367866236国文教材编写背后的智慧——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有感
    熊肯柄答:《国文百八课》着眼于从中学生国文的实际需要和接受能力出发来编写。选文不偏于某一种类,某一作家,内容方面也注重形式,对于文章体制,文句格式,写作技术,鉴赏方法等,探究不厌详细。尤其是应用文,当时的国文课本大多不会列入,而本书编入了此项材料。由于编者的用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文教学的...

  • 19367866236"语文"的解释
    熊肯柄答:当时的课程以至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语文一科,教授的仍是历代古文,当时称为“国文”课。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受到了冲击,小学于是改设“国语”,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选用的都是白话短文或儿歌、故事等。中学仍设国文课,白话文的比重也明显增加,选用了鲁迅、叶圣陶、冰心等新文学...

  • 19367866236民国国文课本内容简介
    熊肯柄答:这本教材是对吕思勉先生编写的高等小学国文课本进行了精心的简体横排处理,保留了原著的韵味。特别之处在于,它附有现代白话文的翻译,使得原著的内容更易于理解,便于学生深入学习。对其中的生字和生词,精心标注了注音和详细的释义,旨在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感受汉字的深厚内涵,以及国学的深远影响。这本课本...

  • 19367866236我是班上的语文科代表,可语文成绩总不是很好,我该怎么办呀?_百度知 ...
    熊肯柄答:当时的课程以至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语文一科,教授的仍是历代古文,当时称为“国文”课。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受到了冲击,小学于是改设“国语”,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选用的都是白话短文或儿歌、故事等。中学仍设国文课,白话文的比重也明显增加,选用了鲁迅、叶圣陶、冰心等新文学...

  • 19367866236语文是什么意思啊?
    熊肯柄答:在中国台湾省,汉语文被称为“国文”或者叫“国语”。 语文知识包罗万象,语文能力是学习其它学科和科学的基础。起源 “语文”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1905年,清朝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学堂。当时的课程以至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称为“国文”课一科,教授的仍是历代古文。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倡白话文,...

  • 19367866236最新国文教科书是什么意思
    熊肯柄答:最新的国文教科书是指最近出版并在教育系统中使用的中文教材。由于不同年级、不同地区的学校可能使用不同的教材,因此“最新”的国文教科书可能因地区和年级而异。国文教科书一般包含语文、阅读、写作、诗词、古诗文等内容,并考虑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进行编写。国文教科书在语文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19367866236开明国语课本背景
    熊肯柄答:编写时,他们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强调儿童文学的特点,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促进他们的智慧发展。这部《开明小学国语课本》已经绝版将近七十年,变得极其罕见。令人惊喜的是,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意外地找到了一套完整版本,计划以“文献”形式影印出版,书名直白易懂,名为《老开明国文课本》...

  • 19367866236议论《好读书,不求甚解》
    熊肯柄答:也许六十多年的夏丐尊先生说得更通俗些: “诸君在国文教科书里读到了一篇陶潜的《桃花源记》,这篇文章是晋朝人做的,如果诸君觉得和别时代人所写的情味有些两样,要想知道晋代文的情形,就会去翻中国文学史,这时文学史就成了诸君的参考书;这篇文字里所写的是一种乌托邦思想,诸君平日因了师友的指教,知道英国有...

  • 19367866236朱自清的语文教育观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熊肯柄答:朱氏却在20年代就深刻意识到,语文教学要求得理想的效果,就决不能把眼光仅仅注视在课堂里面,仅仅注视在教材教法上面,而应当牢牢抓住“训育”这个环节,注意整个学校对于学生的“人格影响”。否则,“教而不育”,一切都将落空。他在《中等学校国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中精辟地论述了“教学与训育”的关系,指出“训育”是...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