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大地构造学说中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学说的主要论点和存在缺陷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对比分析大地构造学说中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学说的主要论点和存在缺陷~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是:地球的岩石圈由若干个板块构成;各板块之间存在着相对水平运动,这是岩石圈运动或构造运动的主要方式,垂直运动是由水平运动派生出来的;板块运动的驱动力主要是地幔物质的热力对流。
大陆漂移学说
解释地壳运动、海陆分布及演变的一种学说。1912年由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气象学家魏格纳正式提出。起初,魏格纳看到地球仪和世界地图上,南、北美洲和非洲、欧洲的边缘相吻合的现象设疑,从而进行系统研究。

该学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是一个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其余部分称为泛大洋。地壳在最初形成时为很薄的花岗岩质硬壳,均衡地漂浮于玄武岩质基底上。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导致大陆发生从两级向赤道的离极运动。由于日月对地球的引力产生的潮汐作用,导致大陆向西的运动。
但最初的大陆漂移说不能解释泛大陆分裂的古生代褶皱带,不能解释升降运动。如果大陆比基底坚硬,大陆就不会挤压成褶皱,而是基底挤压成褶皱。如果大陆的基底软,则大陆根本不会漂流。

海底扩张学说

是有关岩石圈发展的一种学说。1961年由美国赫斯和迪茨提出。该学说认为地幔内存在着热对流,变化了的地幔顶部的玄武岩熔岩物质,形成高温上升流,在大洋中脊隆起,侵入并上升涌出,遇水作用成蛇纹石化,从而形成新的大洋地壳,将原先存在的大洋地壳不断向外推移,使整个海底不断自大洋中脊向两侧扩张。至海沟一岛弧一线受阻于大陆而俯冲下沉,又融熔于地幔中,达到新生和消亡的消长平衡,使洋底地壳在于-3亿年间更新一次。该学说的主要证据是,印度洋洋中脊区的磁异常呈条带状,正负相间、平行于中脊的延伸方向,并以中脊为轴呈两侧对称,其顺序与年代一致,证明洋底是从大洋中脊向外扩展大洋中脊的扩展而成;转换断层概念的提出,使岩石圈水平位移成为可能,也说明大洋中脊的扩张新生洋壳和海沟带的洋壳俯冲消减的消长平衡关系。测算结果表明,太平洋的扩张速率为每年5-7厘米,大西洋为1-2厘米。海底扩张学说是大陆漂移学说的新形式,也是板块构造学说的重要理论支柱。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板块构造说。这一学说的基本观点是:地球的岩石圈由若干个板块构成;各板块之间存在着相对水平运动,这是岩石圈运动或构造运动的主要方式,垂直运动是由水平运动派生出来的;板块运动的驱动力主要是地幔物质的热力对流。缺陷;板块构造学说也有其不足之处,其一是目前还无法深入地壳之下,采取地幔
物质,一睹地幔对流的情况;其二是海底的变化、构造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大陆漂移学说:该学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是一个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其余部分称为泛大洋(图2-22)。在地壳演化到距今约2.5×108年之后,泛大陆在地球自转离心力和天体引力的作用下逐渐开始分裂,并且分裂得较轻的陆块(硅铝层)象冰块浮于水面一样在较重的大洋地壳(硅镁层)上沿水平方向飘浮移动,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海陆分布格局。缺陷:大陆和洋底毕竟是由极其坚硬的岩石构成的,即使最小的一块大陆(如大洋洲的重量可能有5×1018公斤),通过洋底移动到现在的位置所需要的力也是非常巨大的。魏格纳曾经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而产生的离极力,来解释大陆向赤道的漂移。但是一些科学家经过计算,认为离极力是非常小的,要使大陆移动必须要有大于离极力100万倍以上的力。即使离极力能够移动大陆,但对于形成褶皱山来说还显得太小。

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地幔内存在着热对流,变化了的地幔顶部的玄武岩熔岩物质,形成高温上升流,在大洋中脊隆起,侵入并上升涌出,遇水作用成蛇纹石化,从而形成新的大洋地壳,将原先存在的大洋地壳不断向外推移,使整个海底不断自大洋中脊向两侧扩张。至海沟一岛弧一线受阻于大陆而俯冲下沉,又融熔于地幔中,达到新生和消亡的消长平衡。

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通过卫星监测显示,有其正确性.

这还属于正在研究的地质构造学说,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全的定论,这些理论有合理的成分,也能解释一些问题,并且也有实例证明.可能存在缺陷,正在研究和探索中,希望你能从事这个,把这些问题解决,呵呵.学地质很有意思.

这还属于正在研究的地质构造学说,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全的定论,这些理论有合理的成分,也能解释一些问题,并且也有实例证明.可能存在缺陷,正在研究和探索中板块学说的最主要缺陷是:我们所谓的“软流层”可能是固体的,如果软流层是固体的,以上学说就很有可能完全被推翻。
实在不行,问魏格纳!!!!!!!!!!!!!!

问魏格纳!呵呵

你也是做地学概论选修的问题的吗??那些答案你找到多少??能发给我吗??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对比分析大地构造学说中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学说的主要论点和存在缺陷视频

相关评论:
  • 19392579237说出“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说“的主要观点及主要依据...
    支呼易答:⑤现代科学的发展 为大陆漂移提供更直接的证据﹕精确的大地测量的数据证实大陆仍在缓慢地持续水平运动﹔古地磁的资料表明许多大陆块现在所处的位置并不代表它初始位置﹐而是经过了或长或短的运移。 大陆漂移思想是一种活动论﹐它的提出是对固定论的挑战﹐并为板块构造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地球科学...

  • 19392579237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支呼易答:1912年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并在1915年发表的《海陆的起源》一书中作了论证。由于当时不能更好地解释漂移的机制问题,曾受到地球物理学家的反对。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随着古地磁与地震学﹑宇航观测的发展﹐使一度沉寂的大陆漂移说获得了新生﹐并为板块构造学的发展奠定了...

  • 19392579237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理由是什么?
    支呼易答:⑤现代科学的发展 为大陆漂移提供更直接的证据﹕精确的大地测量的数据证实大陆仍在缓慢地持续水平运动﹔古地磁的资料表明许多大陆块现在所处的位置并不代表它初始位置﹐而是经过了或长或短的运移。 大陆漂移思想是一种活动论﹐它的提出是对固定论的挑战﹐并为板块构造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地球科学...

  • 19392579237地质构造学说共有几种?具体是什么
    支呼易答:②海底扩张学说 海底扩张说(sea-floor spreading hypothesis)是海底地壳生长和运动扩张的一种学说,是对大陆漂移说的进一步发展。 它是20世纪60年代,由加拿大科学家H.H赫斯和R·S·迪茨分别提出的。③版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又称板块构造假说、板块构造论或板块构造学)是为了解释大陆漂移现象而...

  • 19392579237大陆漂移是怎么一回事
    支呼易答:为大陆漂移提供更直接的证据:精确的大地测量的数据证实大陆仍在缓慢地持续水平运动;古地磁的资料表明许多大陆块现在所处的位置并不代表它初始位置,而是经过了或长或短的运移。 大陆漂移思想是一种活动论,它的提出是对固定论的挑战,并为板块构造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地球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大陆...

  • 19392579237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支呼易答:大陆漂移学说是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的一个假说,中文中“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假说”均指同一概念。主要内容为远古时代的地球只有一块“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称为“泛海洋”的水域包围,大约于2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到距今约二、三百万年以前,漂移的大陆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和...

  • 19392579237急求--- 板块构造论和大陆漂移有什么区别?
    支呼易答:后来,又有科学家结合了世界火山、地震分布情况,综合了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这就是板块构造理论。该理论认为全球岩石圈可以划分为6大板块,板块内部地壳稳定,边界地壳比较活跃;板块的边界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生长边界基本都是大洋中脊,在这里新的地壳诞生,并向两边运动,...

  • 19392579237大陆漂移说
    支呼易答:在这本不朽的著作中,魏格纳根据拟合大陆的外形、古气候学、古生物学、地质学、古地极迁移等大量证据,提出中生代地球表面存在一个泛大陆(Pangea),这个超极大陆后来分裂,经过二亿多年的漂移形成现在的海洋和陆地。 由于当时受对地球内部构造和动力学的知识局限,大陆漂移和动力学机制得不到物理学上的...

  • 19392579237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影响有哪些?
    支呼易答:为获得第一手资料,他曾4次到格陵兰探险,进行实地考察,最后牺牲在格陵兰。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已发展为当时最盛行的大地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对现代地质学的发展影响很大。魏格纳在气象学方面,研究大气圈上层热力学和极地冷气团的运动,特别是在高空探测气球活动中,曾打破当时的世界纪录。病...

  • 19392579237大陆漂移学说的兴衰是怎样的?
    支呼易答:最早将大洋引入大地构造概念中的,要算法国学者贝特朗(1847—1907年)于1887年发表的《阿尔卑斯与欧洲大陆的形成》。美国学者泰勒(F.B.Taylor,1860—1938年)于1909年发表《从第三纪造山带论地球面貌的起源》,最早提出大陆漂移理论,主张地壳滑动的动力是潮汐力。特别是1910年,德国的年轻地球物理学家...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