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现在的四川人不是真的四川人?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我是四川人!一直听老一辈的人说<湖广填川>,这是为什么?具体来说我们现在的四川人不是真正的四川人吗?~

郭子仪后裔古墓群揭开

“湖广填川”之谜

郭振华

一九九八年八月十五日,笔者在大英县隆盛镇石门办事处采访时,在崇音寺檀木湾一块玉米地里发现了四块古墓碑。远处看是一块玉米地,墓碑被包围在玉米杆中,据农民讲这里原来是一块老坟山。六几年此地方园五、六亩地的范围内有很多雕刻精致、色彩艳丽的墓碑群,学大寨、改田改土的时候,上级强令村民们将一块块墓碑和墓群推掉,用来做土埂。当时推的时候,有一位老者出来阻止说:这是郭家近代的几块祖墓碑,上面刻有郭家的辈份,不要推掉了,将来娃儿取名字也有个依据。于是,就保留下了这四块墓碑。郭振华很是惊奇,拂去上面的蜘蛛网和滕蔓,仔细瞧这四块碑,发现上面刻有很多书法秀丽的楷体字,并雕刻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等图案,仔细读上面刻有郭家五大房人郭世俊、郭世美、郭世蓉、郭世茂、郭世伦等的名字。原来据传说这里是唐代爱国名将郭子仪后裔聚居的老祠堂,笔者想这几块墓碑与此有不有关系呢?

经过二个多月的考证,走访了当地村民,发现当地聚居着上千户郭姓村民,崇音村8社(檀木湾)整个社全是郭姓家族;并且在这些村民家中香盒正额上写有“汾阳家风”,村民们说他们的祖宗是唐代名将郭子仪;现居大英县卓筒井镇原檀木湾的退休工人郭清高家中发现了清朝秀才郭庭范书写的郭氏香盒上用渡金额刻有“点颔流徽”四个大字,与史书记载的郭子仪晚年“颔之而已”的典故相同;之后又在当地88岁高龄的郭秉才家中找到了一本“郭氏家谱”,上面明确地记载了郭氏家族从黄帝到郭子仪及其后裔几千年的族姓发展史,郭子仪第四代孙郭端夫在唐庄宗时官至鸿芦卿,谪守江右庐陵,由山西汾阳举家迁往江西,在宋端平元年甲午由江西迁往湖广,大明弘治二年入川落业檀木湾之谜。从“郭氏家谱”中可以看出,郭子仪长房后裔一脉由陕西西安到山西汾阳,由山西汾阳到江西、湖北、四川,相当于在中国版图的中心位置绕了一个大圆圈,这为中华民族大迁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史料。


一代爱国名将郭子仪


郭子仪生于唐中宗十三年(697年)丙申八月十五日,卒于唐德宗二年(781年)辛酉一月十日,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父亲郭敬之,历任五州刺史。郭敬之生五子,郭子仪排行第三。郭子仪身高七尺,体貌秀杰,生八子七女。少年时的郭子仪因武举成绩优秀,补左卫长史。郭子仪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渡过了六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其中以一身而系天下安危达二十余年。肃宗皇帝赞扬郭子仪:“国家再造,卿力也!”德宗皇帝尊称郭子仪为“尚父”,郭子仪被赐封为太尉中书令、汾阳忠武王。“安史之乱”中,郭子仪大战安禄山,名垂青史,其史料收入中学历史课本,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爱国名将。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史称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率十五万叛军从范阳(今北京城西南)大举南下。叛军所到之处,百姓远遁,户舍为墟。玄宗皇帝见形势危急,匆匆忙忙丢下长安,带着杨贵妃逃到四川,长安成了空城。

郭子仪受命危难之际,慌乱逃跑的玄宗任命郭子仪为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率兵东讨叛军。

郭子仪出兵首战告捷,收复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两郡之后,兵出井陉,会合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的部队,一举攻战了史思明坚守四十天的九门(今河北槁城县西北),槁城两县。

郭子仪战边关,内地潼关失守,肃宗至武灵即位,图谋收复两京。肃宗大阅六军,虽有收复河山的决心,但没有驾驭战争的本领。结果趋兵南下,亲征失利。收复失地的重任落在郭子仪的肩上,郭子仪不顾个人安危,率儿子郭旰挥师潼关。在攻战陕郡永丰仓时,郭旰阵亡,郭子仪强忍失子之痛,大战潼关,恢复了潼关与陕州的信道。

在洛阳称大燕皇帝的安禄山如坐针毯,其子安庆绪趁机杀死安禄山,继父位逐派十万兵马赴陕州,负隅顽抗。郭子仪以大军击其前,回纥兵登山乘其背,于陕州城西的新店击败叛军,进而一举收复洛阳。

肃宗闻讯,亲迎灞上(今西安郊外),对凯旋而归的郭子仪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在“安史之乱”中,郭子仪出身入死,许身报国。肃宗临终前,托咐郭子仪说:“河东之事,一以委卿。”代宗即位加授郭子仪为尚书令,并以第四女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第六子郭暧,拜郭暧为驸马都尉。岁时赏赐珍玩,不可胜纪。代宗驾崩,留下遗诏,嘱咐太子李适在即位之后,仍“以司徒兼中书令、汾阳郡王(郭)子仪摄冢宰(即宰相)。”唐德宗李适即位后,诏(郭子仪)还朝,摄家冢,赐号‘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增实封通计二千户,给一千五百人粮,二百匹马食料。诸子弟、婿拜官者十余人。

郭子仪驰聘疆场,戎马一生,平叛御边,勋高一代。他与唐代宗君臣之间相处二十四年之久,权倾天下而天子不忌,功盖一代而君主不疑,不愧为忠心报国,一代楷模。郭子仪“再造邦家,维新庶政;臣虽陨越,死所无恨”的爱国之心和“寇仇在近,家国未安,臣子之心,不无宁处”忧国忧民意识是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的力量源泉。

考证檀木湾是郭子仪后裔聚居地

檀木湾人以前一直据说是郭子仪后裔,但苦于没有史实证实。发现墓碑以后,笔者决心揭开这个历史空白点。

在考证墓碑记载的一些史实走访檀木湾群众时,笔者和当地人郭清学、郭甫成三人首先走访了郭氏家族年龄最长的金元乡89岁的村民郭秉才。郭秉才身体硬琅,红光满面,四世同堂,其2个儿子都70多岁了。在郭秉才家发现了一本郭氏家族手抄本,据郭秉才介绍:“手抄本是他于解放前在蓬溪中河街郭氏祠堂抄写的。当时的郭氏祠堂规模很大,正厅供有郭子仪座相,郭子仪曾被封为汾阳郡王,历代凡过往的朝庭官史都要在郭子仪座相前朝拜,祠堂每年要花费一大笔招待费,民国七年修订郭氏家谱花费了365两白金,白金贵于黄金,就按黄金现价折算,折合人民币250万。郭氏家谱原件有一寸厚,封面有红绸布布衬包裹。当时每年清明节郭氏家族族首都要在蓬溪聚会一次,并分别在金元、蓬莱、大英、红江等地召开清明会,可见人员之广,但遗憾的是保存于蓬溪郭氏祠堂的郭氏家谱原本解放后因祠堂被改建,家谱原件便不知去向了。解放后清明会逐渐消失,郭氏家族逐渐失去了联系,以至于后来没见过家谱的人都不敢承认自己是郭子仪的后裔。”

檀木湾人没见过家谱,但在当地郭氏村民家中,发现有写有“汾阳世家”的香盒,而与家谱中记载的郭子仪曾被封为“汾阳郡王”的史实相一至,这证明了香盒是为了纪念郭子仪而设。之后笔者又从檀木湾移居大英县卓桐井镇居民郭清跃家中香盒两侧楹联上刻有“功封虢叔家声远,威重汾阳世泽长”,这与家谱中记载的周文王封虢叔为虢姓,而“郭”实乃“虢”之转音。后又在卓桐井镇退休工人郭清高家中保存完好的一个清代木质香盒是由清代秀才郭庭焕撰写的,香盒正额雕刻有镀金木刻字“点颔流辉”,楹联书有“祖德问安犹点颔,我裔继烈要留心”,这与旧唐书、新唐书记载的有关郭子仪的史实相一致。这段史实旧唐书记载道:唐德宗时,郭子仪被封为宰相,尊称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册封2千户,给皇粮1500人,马200匹;建宗2年,郭子仪得病,德宗派舒王去探望郭子仪,郭子仪不能起床,只能在床上叩头谢恩。旧唐书还记载,郭子仪8个儿子7个女儿、孙和外孙数十人,每年未向郭子仪拜年问安时,郭子仪认不完这些孙子和外孙,只能点颔作答。这二段历史即谓之为“点颔流辉”。

之后,在石门办事处一郭姓村民中发现了民国七年修订木刻的郭氏家谱,据主人介绍,这本家谱一直被其放于木箱底层保藏,侥幸躲过了文革“破四旧”中的焚古书运动,但从未对外人出示,也被其淡忘了。这本保存完好的家谱清楚地记载了郭子仪后裔迁移至檀木湾的历史。郭氏家谱中“郭氏受姓本源考”中记载,华夏民族族姓始于黄帝,黄帝孙子名叫轩辕,以熊氏为姓,又因熊氏出身姬水,所以以姬为 姓,后以玄嚣、云阳、昌意、舜、尧、稷、公刘、王季,直到西百文王开始封姓, 封虢叔为虢姓,后以郭为姓,到唐朝郭子仪一代“虢”姓一律改为郭,“郭” 是“虢”的转音。郭氏家谱中记载了炎黄子孙五千年姓氏的来龙去脉,其完整性 堪称一绝,是迄今发现最完整的一个姓氏家谱,为考证华夏姓氏提供了不可多得 的重要史料。

3个多月的艰辛考证,所有的史料终于证明了檀木湾人后裔,而檀木湾古墓群是郭子仪后裔古墓群。

古墓群揭开湖广填川之谜

檀木湾郭子仪后裔古墓群之一郭干元墓碑记载郭干元祖籍湖北麻城,墓碑立于嘉庆20年,距今近200年,这块墓碑不同于其它墓碑,墓碑前有一个全封闭的挡风敝雨的花形石隔层,将碑文罩在隔层里,隔层雕刻精细,中间有一朵五瓣形的花朵,透过花孔可以清晰地看到墓碑上的文字。由于有隔层的保护,墓碑上雕刻文字的蓝色油漆虽经近200年日晒雨淋却未剥落。

墓碑是立于嘉庆20年,而郭氏家谱修订于民国七年,墓碑是揭示湖广填川的重要史料。据家谱记载,郭子仪第四代孙郭端夫在唐庄宗时,任鸿芦卿,谪守江西右庐陵。举家从山西汾阳迁往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延福乡,一直到郭子仪第二十六代孙郭弥都世居此地。因当时族繁人广,郭弥都于宋端平元年(1234年)举家迁往湖广(湖北)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落叶沙子场郭家嘴狮子岩几子湾。元末明初,四川盆地战乱不止,蛮匪横行,民不聊生,土地荒芜。老者饿死于沟渠,少者逃往他乡。眼看四川人口越来越少,弘治皇帝下诏移民。郭子仪第三十六代孙郭谟格由保甲推举奉诏于明弘治二年(1490年)弃湖入川,落叶檀木湾。这便是民间流传的“湖广填川”的一段史实。史料虽记载有:“元明之际四川人口显著下降”,“洪武十四年皆自别省流来”,但无详实文字,郭子仪后裔的迁移,正好给“湖广填川”一个具体说法。同时,郭子仪后裔由陕西长安到山西汾阳,由山西汾阳到江西、湖北、四川,相当于在中国版图的中心位置绕了一个大圆圈!这为研究中华民族大迁移提供了一个重要史料。笔者也见过不少墓碑,但能象檀木湾郭子仪后裔古墓群这样追根求源的实为罕见。一般的古墓碑只记有一个大概,没有具体的入川前地名;一般的家谱也只能大概追踪到湖广近十几代,而“郭氏家谱”可追朔到上下数千年。况且郭子仪后裔古墓群不仅记载详实,而且与“郭氏家谱”互相印证,使其具有相当的文物价值。

“ 檀木湾古墓群”的发现使当地对自己祖辈知之不多的村民深感振奋,他们自发出钱出力对文革中拉去的墓群进行了修复,并召开村民大会,自发保护古墓群。经当地广播、电视、报纸等众多媒体的报道,古墓群也引起了市、县文管部门的重视,大英县已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当地还正在筹建郭子仪爱国主义思想研究学会,对郭子仪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广泛的研究;市、县旅游办负责人对该墓群进行了考察论证,准备以古墓群为依托,将檀木湾开发为旅游风景区。

虽然重庆和四川确实一家亲但是重庆既然已经从四川分出去了那重庆就不属于四川了,希望某些四川同志包括其他城市地理没学好的同志了解这一点,毕竟没有谁会愿意被别人说自己的家乡属于另一个城市,拜托了~我真的搞不懂为什么非要说重庆是四川的?每次看到别人说重庆就是四川的时候我真的很寒心。重庆的明星也是中国的明星,中国都是一家人,为什么还要把重庆的明星归在四川的明星里面?而且重庆只有一段时间属于四川,不是从古至今就属于四川的!希望大家明白这是过去的事情了。麻烦某些粉丝喜欢偶像的时候了解清楚别人来自哪好吗?连家乡都不清楚那应该并不是真正喜欢吧,我也有喜欢的明星,但我绝不会记错别人的家乡。重庆人真的不是嫌弃或者看不起四川人,上次在网上看到别人说重庆人是不是认为自己是直辖市就了不起看不起四川人...看到的时候真的是一脸懵,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想法,有些人会认为每当提到重庆和四川的关系时重庆人的反应会特别强烈,四川人和重庆人各执一词,总会争论不休,那么到底是不是重庆人看不起四川才不让别人说重庆属于四川呢?其实重庆人从没有这样想过,只是因为在中国地图上,在身份证上,在重庆的简介上...重庆是一座单独的城市,不属于任何另一座城市,仅此而已。

因为历史上的几次人口迁移,所以说现在的四川人不是真的四川人。

01.    第一次人口迁移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始终对偏远地区的四川放不下心,毕竟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假使那里的人们发生叛变,将会变得极难收复回来。故此,秦始皇下令百姓迁徙,这时有大约四万的百姓前往四川,在四川安家生活。此后在三国时期,战火纷纷,四处民不聊生,人们苦不堪言,诸葛亮与刘备躲往四川,并带去了十万的人民,将四川作为他们的所属地。

02.    第二次人口迁移

在元朝末年清朝初年,外有蒙古国的人民对四川虎视眈眈,内有金朝残余势力守在一旁。为什么他们都这么想要四川呢?因为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粮食产量极高且品质好,可以解决一大堆人的温饱问题,同时气候宜人。虽然四川人民最终抵御住了蒙古国和金朝的进攻,但是死伤百姓一大片,更是因为连年不断的战争,人民无法进行正常的农业种植,粮食的匮乏,导致一大堆百姓死去。这时,朝廷为了应对这一现象,下令让湖广地区的部分百姓,前往四川,并在那生活。

03.    第三次人口迁移

第二次的人口迁移在时间上与第三次的相差不远。在康熙年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农民起义,有一个名叫张献忠的农民跑去四川,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权。皇帝当然是不会允许这样的人存在,于是下令各路人马前进收复四川。至此拉开了四川人民战火生活的序幕,此后更是藩王之乱的爆发,不知有多少的百姓就此流离失所啊!战争持续了三十多年,四川百姓人数锐减,故之后的皇帝又一次沿用之前的政策,让湖广地区的部分百姓,再次迁往四川。

综上所述,因为历史上的几次人口迁移,所以说现在的四川人不是真的四川人。




为何说现在的四川人不是真的四川人?视频

相关评论:
  • 14752561214为何说现在的四川人不是真的四川人?
    束亲新综上所述,因为历史上的几次人口迁移,所以说现在的四川人不是真的四川人。

  • 14752561214为何说现在的四川人不是真的四川人?
    束亲新总的来说,历史上的这些人口迁移极大地影响了四川的人口结构,从而使得现代四川人的身份认同与古代四川人有很大的不同。

  • 14752561214...这是为什么?具体来说我们现在的四川人不是真正的四川人吗?_百度知 ...
    束亲新郭振华很是惊奇,拂去上面的蜘蛛网和滕蔓,仔细瞧这四块碑,发现上面刻有很多书法秀丽的楷体字,并雕刻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等图案,仔细读上面刻有郭家五大房人郭世俊、郭世美、郭世蓉、郭世茂、郭世伦等的名字。原来据传说这里是唐代爱国名将郭子仪后裔聚居的老祠堂,笔者想这几块墓碑与此有不有关系呢? 经过...

  • 14752561214网传蜀人早消失了,但您知道,今天的四川人,是从何而来吗?
    束亲新然而,在这八千万人中,大多数人都不具有古代蜀人的血脉。真正意义上的蜀人,早在两千年前就随着古蜀文明的消亡而不知所踪了。现在的四川人,大多数都是移民的后代。五湖四海“填”四川 第一批四川移民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秦惠文王看出了四川是一块开发潜力巨大的宝地,于是派兵通过金牛道灭掉巴蜀...

  • 14752561214四川人怎么样?
    束亲新四川人都是些大公无私的人物。现在的四川\/重庆人,绝大多数都是明末战争之后的移民,但已相互融合同化。人的社会心理和性格特征正面的部分也基本相同,平和、易小富则安、头脑比较灵活;当然缺点随文化水平的高低和其他地方都差不多。川内多为丘陵高山,但川渝境内四川话是通行的,只有很小的差异。这和...

  • 14752561214四川人怎么样
    束亲新因为历史原因现在的四川人大部分是全国各处迁移过来的后裔,因为地理、政策等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的发展也慢于西部,但近年来,川渝地区已发展成为了西部最重要的经济地带。看见有人说四川生孩子比较多,我想说现在基本都是按照国家政策来的,当然少数民族生孩子的数目放宽是全国都有的。看见有人说四川女...

  • 14752561214四川人嘴里的“老几”到底是老几?
    束亲新其实在四川人的嘴里面,老几并不是真正的指排名第几的意思,他只是一种语气词,相当于问,你算什么大人物有本事在这里对我指手画脚的。因此这个老几充满着一种挑衅的意味,而用这种话说出来的时候,双方的情况都是比较紧张的,说不定下一句话就会打起来。在我看来,四川人这种独特的说法反映了四川人...

  • 14752561214对四川人性格的分析?
    束亲新= 现在的人谁不自私,而且自私在90后体现得那叫一个淋漓尽致,这是谁造成的?凉山人们就不自私,他们就是豪爽奔放类型的,因为是少数民族地区嘛,素质就低一些了,但是在他们身上就看得到那些大城市里人没有的淳朴,说真的,我见过最团结的四川人就是凉山西昌的了的 ...

  • 14752561214四川人为什么那么讨厌?揭秘为何全国都讨厌四川人
    束亲新4. 有哪些四川人不好呢?网友们的分析有所涉及。有人认为四川人喜欢装X、骂人,太精,除了钱什么都不认,不团结,在外省人面前表现得老乡老乡,背后却整老乡,互相嫉妒说风凉话,互相打架,祸害殃民,斤斤计较,敏感等。5. 总的来说,四川人还是挺不错的。对于一些毛病,如果你是四川人,是否有...

  • 14752561214四川人真的很迷信吗?
    束亲新其实现在的很多老人都迷信,不管是哪个地方的,只是个人迷信,不是全部都迷信,年轻基本不迷信,,你朋友是四川人吗,如果不是就不要乱说,我有次就是听别人在那里给她同事讲四川穷怎么怎么的,劳资听的 冒火,她还说的 ,四川人吃的肉,熏的黑黑的,过几个月拿出来都生霉了 还吃,她懂个什么,...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