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阿Q正传》中成功刻画了阿Q的形象,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成功刻画了别里科夫的形象。请分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阿Q正传与装在套子里的人的阅读比较~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家鲁迅的作品,它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文字。《装在套子里的人》则是俄国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名。我想在这里就两者的异同谈一点浅浅的体会。 先看它们的不同点。 先,两义除了篇幅长短、作者国籍不同外,由于创作目的不全相同,人物形象也不相同。虽然两文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但《阿Q正传》的创作目的是暴露国民的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我虽然竭力想摸索人们的灵魂,但时时总自憾有些隔膜。. . 我也只得依了自己的觉察,孤寂地姑且将这些写出.作为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人生。(《俄文译本阿Q正传》)”“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所以阿Q的形象被塑造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一类,读者在嘲笑他的精神胜利法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他不幸遭遇的同情。《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也揭露了俄国人的奴性和漠然,但侧重点是批判当时的社会现实。所以,作者笔下的别里科夫尽管是专制制度的牺牲品,但他那种胆小多疑,极力维护现有秩序的行为给人的印象却是可恶多于可怜。 其次.两者塑造人物的方法不全相同。虽然两者都运用了幽默夸张的手法,但《阿Q正传》几乎没有阿Q的外貌描写,主要通过言行、心理活动,尤其是“儿子打老子”这类个性化语言来塑造人物。给人的感觉似乎不是作者在描述这样一个人物,而是活生生的阿Q站在我们面前。《装在套子里的人》除了“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这类套子式的言论、思想外.还用漫画式笔法勾勒了别里科大的外部特征:雨伞、表,甚至连削铅笔的小刀,他的所有生活用品都装在套子里。即使在最晴朗的El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带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读《装在套子里的人》给我们的感觉是在看一幅夸张的讽刺性漫画。 两文虽然有不同之处。但它们的相同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先看标题。一、两者的标题都设置了悬念。《阿Q正传》的主人公的姓名阿Q,一看就让人觉得奇怪。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惯例,一个人的姓名总是由具体的汉字组成的.如张三李四之类.即使照迷信的说法,命贵的难养,命贱的容易养活,父母为了方便养活而给子女起个贱名,也总会名之以阿大阿二阿狗小猫之类.断然不会以一个字母命名。作者为什么给他取名为阿“Q”?《装在套子里的人》,标题中“人”的前面加了“装在套子里”这一定语。“套子”是指做成一定形状的、罩在物体外面的东西。别里科夫是人.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可能被装在套子里呢? 这两个标题都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从而吸引他们去文中寻根究底。 二、标题都有极深的寓意。《阿Q正传》主人公阿Q是个靠打短为生,姓名籍贯都无从查考,甚至连能不能姓什么都要由别人说了算的贫苦雇工。作者把他命名为阿Q,正暗示了他身份的卑徽、地位的低贱。通过标题我们就可以读出主人公的身世和遭遇。《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不仅把自己的身体装进了套子,还把自己的思想也极力装在一个套子里。“千万别出什么乱子”是他的口头禅,政府的告示是他的行为准则,“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小说标题“装在套子里的人”不仅形象地揭示了主人公的外貌特征,也含蓄地暗示了他的思想性格。 再看主人公。两者的主人公都是某一特定时代的产物。《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的主要活动场所是未庄。那里的最高统治者赵太爷、钱太爷是封建势力的代表,他们长期统治着未庄,辛亥革命浪潮尽管已经席卷全国,但并没有深入农村。在农村仅仅是剪了几条辫子,走了几个过场而已。再加上未庄的环境比较闭塞,人们很少有机会接受新思想的熏陶。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失去自己的思想.习惯于服从、甚至于把统治者的思想当作自己的思想。因此.封建势力在未庄的统治根深蒂固。无论是肉体上二还是精神上,未庄人都唯他们的马首是瞻。尤其是赵太爷,所有的人都以与他沾过边为荣。阿Q本来是未庄的最低等公民,谁都可以随时揪住他的黄辫子.在墙上碰几个响头,然而自阿Q被打后,未庄的人们却仿佛格外的尊敬他了。究其原因足打他的人是又有钱又是文童爹爹的赵太爷。就连阿Q自己.本来在精神上独不对赵太爷表格外的尊敬,但自从蒙他打嘴巴之后,竟然也觉得赵太爷高人一等了。再看他们对革命的理解。听说革命党进了城,全村的人心就很摇动。一听阿Q喊造反,“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这一种可怜的眼光,是阿Q从来没见过的,. . ”除赵太爷和假洋鬼子他们之外.未庄的大多数人都应属于被 结被解放的对象,但他们为什么如此惧怕革命,把拯救他们的人视为敌人?因为革命会使赵太爷他们的利益受到冲击,所以他们惧怕、憎恨革命。既然是赵太爷惧伯、憎恨的东西,那就是不好的。所以未庄人怕革命便理所当然了。阿Q虽然生活在未庄的最底层,但在他的身,卜却处处可以看到统治者的影子。他虽然足未庄第一个喊出造反的,却并不真j卜了解革命.起先甚至还对革命深恶而痛绝之:“有一种不知从那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文中尽管没有明说,但我们不难看出,这种不知从那里来的意见实际 就是赵太爷之流灌输给他们的。后来他虽然神往革命,但只足因为未庄的一群鸟男女害怕革命的神情使他快意;只是因为“造反有趣”,第一是能一吐胸中的恶气,使未庄的一群鸟男女跪下求饶,能决定小D、赵太爷、秀才、假洋鬼子和王胡这些仇人的生死。第二是能抢钱财,能打开人家的箱子拿别人的元宝、洋钱、洋纱衫。第三是能娶老婆。不仅不会因说“我和你困觉”而被打出来,还可以随便挑,想要谁就是谁。此时的阿Q与不许他姓赵、借机敲诈他的赵太爷没什么两样,封建统治者的思想已深入到老盯姓的骨子里。未庄就是肖时中国农村的缩影。阿Q就是封建势力统治下的闭塞落后的中国农村的典型产物。 《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的生活背景是19世纪末的俄国。1881年,沙皇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_二世加强了专制恐布统治。当时宗教院检查总长给沙皇的奏章中说:“在当前这个艰苦的时代。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 . 平息那种头脑不清,濒于疯狂的社会舆论:必须禁止那种人人饶舌的不可名状的街头巷议.以期尽量减少流言蜚语. . ”在此之前,受欧洲进步文明潮流的影响,俄国也兴起变革之风,尤其在进步的知识分子和贵族中间,要求自由民主.改变专制秩序的呼声日趋强烈.并付诸行动。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镇压、逮捕、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稍有不慎即会招来杀身之祸,要在这样严酷的现实中平平安安活着,最好办法只能是钻进“套子”,“规规矩矩”做人。所以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诚惶诚恐,不敢越雷池一步。他的口头禅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他的行为准则是沙皇政府的法令制度,“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 的文章.其中规定荇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因为除了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他不能也不敢相信别的。久而久之,他不仅习惯于把自己的一切装进套子,也想把别人的一切装进套子,“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轨、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使得“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在客观卜起到了维护沙皇专制统治的作用。既是专制统治的受害者,也是专制制度的维护者。这就是沙皇专制主义者残酷统治下的典型产物。

鲁迅先生是一个有思想、有民族大义、思想开放进步,时代造就的伟大的文学家。年轻时看到整个民族病弱的状态激发了他学医救国的志向,后来在日本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中国人是病在思想上,因此弃医从文,决心用自己手中的笔改变中国人的思想。


(1)阿Q;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族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
(2)别里科夫:迂腐、封闭、怀旧、孤僻、胆小多疑、极力维护现行秩序。


鲁迅在《阿Q正传》中成功刻画了阿Q的形象,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成功刻画了别里科夫的形象。请分视频

相关评论:
  • 17097649606鲁迅在《阿Q正传》中成功刻画了阿Q的形象,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
    濮娥宰答:(1)阿Q;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族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2)别里科夫:迂腐、封闭、怀旧、孤僻、胆小多疑、极力维护现行秩序。 无 ...

  • 17097649606鲁迅的《阿q正传》
    濮娥宰答:鲁迅的《阿Q正传》是一篇极具影响力的讽刺小说,它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一个贫苦农民的悲剧命运。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展示了旧中国社会的沉重压迫和人性的扭曲。以下是对该作品的整体概述和简要解释:一、《阿Q正传》主要讲述了一个叫阿Q的农民的故事。他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具有许多普...

  • 17097649606鲁迅刻画的什么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劣根性?
    濮娥宰答:鲁迅先生创作《阿Q正传》,自然是有所指的,意在说明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国民的素质太差,革命的基础太薄弱。然而,鲁迅先生在刻划阿Q这个人物性格时,显然是有生活原型的,这种生活原型不可能具体地落在某个人身上,而是众多生活原型抽象性的组合,使人人都要从阿Q身上照见自己的影子。这就是为什么小说发表...

  • 17097649606鲁迅在阿Q正传的成因中说,说说你对这部小说中含泪的艺术特色的体会_百 ...
    濮娥宰答:作者刻画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表达一个十分严肃的主题,但作者却用喜剧的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看这篇作品,首先当然是觉得阿Q这人可笑,未庄这批人都像是在舞台上表演的小丑,读者仿佛是一个始终关注着未庄人一举一动的旁观者。可是,越往后看,会越觉得阿Q的可悲可怜,他那被赵太爷逼得失去生计,不...

  • 17097649606阿Q正传创作历程
    濮娥宰答:鲁迅在《阿Q正传》中揭示了封建统治的残酷和人民的精神奴役。他通过阿Q和赵太爷的形象,刻画了封建精神奴役的严重后果,以及人民在精神上的麻木和愚昧。鲁迅认为,统治者的“精神胜利法”和封建教育使人们忘记压迫,失去反抗意识,沦为被剥削和奴役的顺民。他的创作意图在于揭示国民的病态灵魂,唤醒民众的...

  • 17097649606鲁迅先生刻画阿Q形象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濮娥宰答:《阿Q正传》不单单以刻画乡下无赖汉为能事,其中实影射中国民族普遍的劣根性。《阿Q正传》也不单单教人笑,其中实包蕴着一种严肃的意义。阿Q其实是鲁迅对病态国民性的全部感受的结晶,在鲁迅心目中,阿Q正是无数麻木愚昧的中国人的代表。在《阿Q正传》里,鲁迅不仅刻画了一个旧中国社会里的典型的农民形象,而且还揭露...

  • 17097649606鲁迅在<<阿Q正传>>中是怎样“写出一个现代的、沉默的国民的魂灵”的?请...
    濮娥宰答:《阿Q正传》在“革命”和“不准革命”两章中,对阿Q的心理描写:既有直接描述的对话,也有人物自语自唱和独白;既注重幻想、梦境的心理描绘,也注重运用联想回忆。其描写心理活动的手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鲁迅的名著《阿Q正传》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作者成功塑造的阿Q形象是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的一个典型。阿Q...

  • 17097649606阿Q正传是谁的代表作品?
    濮娥宰答:鲁迅的作品《阿Q正传》:推荐语:是鲁迅先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刻画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阿Q的形象,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一、《阿Q正传》简介 1、《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中篇小说,创作于1921年12月,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

  • 17097649606阿Q是鲁迅写的《 》中的人物
    濮娥宰答:《阿Q正传》简介:《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作者创作这部小说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写出一个“现代我们国人的灵魂来。”“揭出病苦,勾起疗救的注意。”作品成功塑造了一个集中体现中国国民性弱点的典型人物——阿Q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于落后农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胸臆...

  • 17097649606请问《阿Q正传》中的阿Q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濮娥宰答: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说:“鲁迅在这篇小说里面,主要是写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性格特征的典型化的人物形象。因此《阿Q正传》的主题是永恒的,阿Q形象永远是一面镜子。在分析阿Q这一形象时应突出两点:一是要把他的主要特征—精神神胜利法突出来;二是...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