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一生是怎样的,他的作品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古龙的生活 对他的创作的影响~

  《古龙传奇》http://www.white-collar.net/01-author/g/08-gu_long/01_zl/003.htm
  作者:费勇·钟晓毅
  饱经风霜
  古龙,原名熊耀华,祖籍江西。
  关于他的出生年代,至少有3种版本: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这个出生之谜,权当一个悬念,留给读者去想象和猜测。
  他的出生地点:香港。
  他的童年大致界于抗日战争时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间。可以说,他在一个独特的时期,在一个独特的地点度过了喧嚣而动乱的童年。
  用张爱玲的话来说,那是一个乱世。整个人类都似乎沉沦于毁灭的冲动,战争摧毁了一切的文明与宁静的家园。张爱玲在1943年创作的《倾城之恋》中,对于当时香港的状况有过生动的描绘:

  从浅水湾饭店过去一截子路,空中飞跨着一
  座桥梁,拦了这边的山。……墙是冷而粗糙,死
  的颜色。
  那天是十二月七日,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
  日,炮声响了。一炮一炮之间,冬晨的银雾渐渐
  散开,山巅,山洼子里,全岛上的居民都向海面
  上望去,说“开仗了,开仗了。”谁都不能够相信
  然而毕竟是开仗了。……巴而顿道的附近有一座
  科学试验馆,屋顶上架着高射炮。流弹不停地飞
  过来,尖溜溜一声长叫,吱哟呢呢呢……,然后
  砰地落下地去,那一声声的吱吻呢呢呢撕裂了空
  气,撕毁了神经。淡蓝的天幕被扯成一条一条,在
  寒风中簌簌飘动。风里同时飘着无数剪断了的神
  经尖端。

  那一年,古龙大约3~5岁,他是被抱在父母的怀中,还是被父母牵着小手,混杂在躲避空袭的人群中?这种恐怖的记忆,是否成为他后来创作的源泉之一?
  至于香港,一个鸦片战争时期被英国人掠夺的渔村,一个三四十年代的繁华的都会,一个聚集了各种肤色与梦想的冒险家乐园。有一个1936年生于香港后来定居美国的诗人曾在回忆中这样提及香港:

  对于香港,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中国人奴役
  中国人。中国人欺骗中国人。接触的目光……要
  授给他们燃烧的汗,中风似的警呆;不安传透他
  们的器官,血脉,毛管和趾尖……我们贫乏的力
  量再不敢在事务间作太热切的旅行……不敢认知
  我们尚未认知的城市,不敢计算我们将要来到那
  一个分站,或分清我们坐卧的地方,我们什么也
  不知道,我们只期待月落的时分。
  (叶维廉)

  这就是古龙成长的时空架构。这一切的一切,映射在他年幼的目光中,在这样的年代出生、成长的人们,无疑与时代共同承受了人类史上难得的巨变与灾难。生命在飘泊之中,生命在追寻之中。
  也许,古龙小说中的两种声音与他生存的时空不无联系,一种声音是对于“家园”的呼唤,另一种声音是对于“希望”的呼唤。

  家国已在望。
  光明也已在望!
  希望永在人间!

  1949年的巨变改写了中国历史。
  国民党溃逃台湾孤守一岛;大陆上的共产党带给人民无比的理想与希望。许许多多个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航向。大时代转换中的人间悲喜剧,让人不胜感慨。
  然而,毕竟,战争结束了,人们不必再去躲避无情的炮火,也不必沦落在荒山野岭。人们可以从容地建设自己的家园。
  古龙随着他的父母迁居到台湾。经历了战争的噩梦,初享和平的气氛,已是少年的古龙,本应沐浴在家庭的温馨中。
  但是,外面的战争结束了,家庭内的战争却爆发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尤其是对于未成年的大多数人而言,家庭是港湾,父母是唯一能够依靠的人。父母在孩子的心中,也是最神圣、最崇高的形象:他们无所不知,他们宽厚仁慈,他们坚定不屈。因此,没有什么比父母之间的离异更让孩子感到寒心,感到梦的破灭。成人世界的神圣光环都会因这种离异消失殆尽,使年幼的灵魂从此疑虑重重。
  古龙的家庭并不贫困,他的父亲曾担任台北市长的机要秘书,无须为温饱发愁。如果一切平静如水,这该是一个平淡而温暖的家庭,遗憾的是父母间的感情终究不能弥合,在不断的争吵中分道扬镑。
  古龙惶恐而不安地目睹着两个亲人的分离,他将愤怒与怨恨发泄在父亲身上。于是,一场父子间的争吵接踵而至,使这个失去了父母问情爱的家庭又失去了父子之间的深情厚意。
  倔强的古龙离家出走,过旱地承担了自食其力的艰辛。生存下去,成为最迫切的问题。天地之大,人海茫茫,却常常找不到一个容身之所,也找不到一点点亲切的关怀。
  他到处帮人打工,食不果腹,困顿潦倒。尤其在冬天,在寒风扑面的夜间,游荡在街头,无家可归,仰望稀疏的星空、苍凉的明月,等待黎明的到来,这样的心情充满了凄苦,却也饱含着不屈的向往。如同他自己在作品《名剑风流》中描写的一个人物:

  人生的痛苦,他却已尝得太多了。但无论如
  何,我还活着,我还年轻,世界这么大,到处都
  是我可以去的地方。

  在极度的痛苦中,希望更显得诱人、美丽,她会使坚强的人更加坚强,更加勇往直前。少年的古龙,在一无所有,一无所靠中,已表现出了后来洋溢在他作品中的那种昂扬的人生情怀:永远不绝望,永远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更好,更有意义。
  在朋友的帮助下,古龙在台北浦城街找到了一处小小的落脚之地,算作是自己的“家”。他一边拼命打工,一边又含辛茹苦地念书,居然以一个流浪少年的身份读完了高中和大学。
  古龙读书的成绩还算不错,并不因打工而有所影响,可见他天赋之高。他读的大学是淡江大学,专业为英文。就在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欧美小说。他对于文学的兴趣完全萌发,不仅读而且写,成为地道的“文学青年”。
  不幸的生活经历,落寞的精神状态,总是使一个年轻人倾向于文学的天地。因为在那一片天地里,充满了悲伤也充满了爱,还有同情和美梦,那一片天地可以遮挡住现世的恶浊与惨痛。几乎所有的“文学青年”对于“为什么喜欢文学”这一问题,都可能回答:因为孤独。
  槁费制度是19世纪才出现的新事物。出版业的商业化使作家的写作也沾染上浓厚的商业色彩。稿费的诱惑可能摧毁文艺写作的美学品质,也可能促使文艺写作的蓬勃兴旺。此中利弊几乎非语言所能讲清。
  与许多文学青年一样,古龙在亲手尝试了写作的甘苦并得到发表后,便明白了一个道理:写作不仅可以抒发胸中郁结,还可以赚到金钱。
  他的第一篇作品叫作《从北国到南国》,带着优伤的,抒情调子的中篇小说,发表在1956年的《晨光》杂志上,他还写了大量的诗与散文,但渐渐地,写得更多的是小说。因为写小说似乎更能解决生活上的需要。
  他迷恋于写作。迷恋是一种疯狂,完全不顾及现实的条件。迷恋音乐、美术、文学的人,大抵被一般人视作愚狂,因为迷恋这些“玩艺儿”的后果常常只是:穷困。
  大学毕业后,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愿意在政府或教育界谋一份稳定的差事,养家糊口,古龙开始时大概也有过这样最正常的想法,也一度在台北美军顾问团混得了翻译这样的职务。如果他埋头做下去,也许不会飞黄腾达,但至少不会为生活发愁。
  但对于文学的迷恋,使古龙做着这样的好梦:幽静的小茅屋,竹林,小溪,阳光灿烂,在窗前或树下、溪旁读书写文章。他喜欢的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是创造文字时的那种无限快乐。因而,出平常人的意料,他辞去了工作,在偏僻安静的瑞芳镇租了间房子,过起了自由写作人的生活。
  有一段时间,他过得清淡而充实。每个月都有自己的文字被印成铅字,每个月他都可以到台北市去领取稿费。钱虽不多,却也足以招待那帮狐朋狗友,大家相聚陋室,酒兴飞扬,颇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境。
  欢乐苦短。以纯文艺作品谋生,用俗语“有了上顿没下顿”来形容最为恰当,在瑞芳镇的隐居生活中,古龙渐渐地感到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关键是钱,如果没有钱,哪有什么自由自在的生活。
  现代文明蔓延全球,又有哪一方桃花源能供人摆脱一切的羁绊?在文明的社会网络中,人无处可逃,他(她)只能凭着自己的能力,去为自己赢得一块立足之地。
  人类的青春情怀必然是文学的,恰如人们常说的:每个年轻人都是诗。当心灵未被污染的时刻,怀抱的只是对于美,对于善,对于真的无限渴望与追寻。生命可以牺牲,理想无法混灭,这是青春的诗情。
  然而,日常生活的脚步日益迫近,生存问题的严峻往往会将曾有的五彩幻梦击得粉碎。活下去,是唯一的愿望。所以,人们逐渐变得循规蹈矩,步步为营,走进了一座由经验、常识、掩饰,以及不加拷问的接受所构成的监牢。人们在求生的过程中渐渐地放弃了许多美丽的东西。
  作为一名文学青年,作为一名将自己的悲哀与憧憬寄托其中的文学写作者,当古龙接受出版社的建议,转向武侠小说时,他内心是有隐痛的。正如他自己所说:

  因为一个破口袋里通常是连一文钱都不会留
  下来的,为了要吃饭、喝酒、坐车、交女友、看
  电影、住房子,只要能写出一,人东西来,就要马
  不停蹄的拿去换钱,要预支稿费。……为等吃饭
  而写稿虽然不是作家们共有的悲哀,但却是我的
  悲哀。我相信有这种悲哀的人大概还不止我一个。
  《一个作家的成长与转变》

  这种文章为“经国之大业”与“为稻粱谋”之间的矛盾,一直困扰着古龙的写作。但不管怎样,1960年左右他转向武侠小说写作时,实际上已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一举成名

  1960年,武侠小说已成为最流行的大众文化消费品之一。金庸、梁羽生已经名满天下,其他大大小小“写家”也各显神通,各据要津。

  古龙要想在“武林”中占得一席之地,必须我到自己的写法,自己的风格。否则,他只能成为武侠小说生产流水线上的一名操作员而已。

  开始时,他没有名气,为求发表与稿费,他当过一些名家的枪手。当然,他自己明白,这只是权宜之计。

  无论如何,要拿出大量的、独特的作品,才会让人刮目相看。古龙之所以异军突起,与他的写作之快,构思之奇不无关系。人们很难想象一个人怎么能像机器一样,每天写出那么多的文字,编出那么多的故事。

  从1960年到1963年这4年间,他就写出了14部小说:《苍穹神剑》、《月异星邪》、《剑气书香》、《湘妃剑》、《剑青梅香》、《孤星传》、《失魂引》、《游侠录》、《护花铃》。《彩环曲》、《残金缺王》、《飘香剑雨》、《剑玄录》、《剑客行》。这还是不完全的统计,可能还有一些漏网之鱼,无法查找。

  古龙出手迅猛,不同凡响,很快博得了台湾“四大名家”之一的称号,另三家是诸葛青云、卧龙生及司马翎。

  据说,古龙成名前有段小小的挫折。

  当时台湾的武侠小说不像现在那样,一印就是几大本,读者可以一次买来欣赏。那时候为了降低成本,一次只印四五万字,薄薄的,像地摊上的低级杂志。读者须不断地购买十几二十本,才能读完一部完整的武侠小说。

  古龙想要闯荡武林,便先写了十几万字,拿去给出版社。出版社老板一看,大为叫好,忍痛同意了古龙提出的苛刻条件:预付二十集的稿费,不想古龙领了稿费后,便渺无踪影,那篇小说的结局始终悬置,出版商看着已有的十几万字,印又不是,不印又不是,大呼上当。

  古龙因此在出版界有了恶名。有一段时间,大家不再用他的稿子。他百般无奈,只好闭门思过,埋头苦干。在被冷落中,他倒真正写出了一些好的作品,名字也开始响了起来。以至于后来,大家都知道古龙有断稿的坏毛病,但冲着他的名头,仍是有求必应。

  古龙早期的这些小说大抵带有模仿的痕迹,模仿的对象是金庸。他尚没有构成自己特殊的风格,这恐怕与他的生活条件有关。一个作家要完全靠卖文为生,难免会求量不求质。艺术创作毕竟是艺术创作,不是工业品的生产,它需要的是灵感,是沉思。即使是天才,如果不断地重复挥霍他的才华,也会有枯竭的一天。

  英国作家吉辛一生卖文为生,潦倒不遇。曾写过一本《越氏私记》,假托一位作家辛苦一生,仅能温饱,因此从不曾写过一篇自己满意的文章,一切都是糊口之作,到了晚年,横运飞来,忽得巨额遗产,从此过上富裕的舒适的生活。于是,他下定决心,开始真正写作他心中所想要写的书,不必考虑书店老板,也不必考虑读者。

  这故事恐怕表达了文人们最高的梦想,也表达了古龙的梦想。

  不过,古龙生性挥霍,钱来即花,永无止境。所以,他仍然不得不写下去,不得不大量地为书商、为读者写下去,以满足他对生活的欲望。

  好在古龙在金钱的追逐之外,仍有精力与才情来考虑武侠小说的写作本身。他与金庸、梁羽生一样,断断不甘心武侠小说被视作“未流”,或只是消遣品。

  在古龙看来,武侠小说也可以达到伟大作家们创造的伟大境界。武侠作家也可以像《战争与和平》的作者,《老人与海”的作者一样,用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悲天悯人的同情心,有力地刻画出入性,表达出主题。使读者在悲欢感动之余,还能对世上的人与事,看得更深、更远些。

  他认为日本的现代文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既保留了自己悠久的传统,又吸收了外来的精华。因此,他充满感情地提出,中国的武侠小说为什么不能?

  武侠小说既然也有自己悠久的传统和独特的
  趣味,若能再尽量吸收其他文学作品的精华,岂
  非也同样能创造出一种新风格,独立的风格,让
  武侠小说也能在文学的领域中占一席地,让别人
  不能否认它的价值,让不看武侠小说的人也来看
  武侠小说!

  中西、古典与现代之间的溶合,这正是古龙为自己的创作找到的路子。为什么一定要划地为牢,一定要困守在传统的武侠格局中?为什么不能通过这种传统的文学类型来表达现代的思想与情感?

  大约在1965年前后,古龙一口气创作了《情人箭》、《大旗英雄传》《武林外史》《名剑风流》、《绝代双骄》等作品,标志着他的武侠写作达到了新的高峰,或者说,他似乎找到了最属于他自己的东西。这也是古龙的创作力最旺盛,想象力最丰富,胆子也最大的时候。那段时期,他什么都能写,什么都敢写。

  据他自己的评价,“那些小说虽没有十分完整的故事,也缺乏缜密的逻辑与思想,虽然荒诞,却多少有一点味。”“那时候写武侠小说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写到哪里算哪里,为了故作惊人之笔,为了造成一种自己以为别人想不到的悬疑,往往会故意扭曲故事中人物的性格,使得故事本身也脱离了它的范围。"

  不管怎样,经过三四年的摸索,古龙终于写出了他自己的作品,就像禅师对他的门徒所言:“你终于找到了你自己! ”

  《绝代双骄》无疑是值得赞赏的一部,时至今日,它也己成为古龙的代表作之一。它的故事是典型的古龙式的,它的人物也是古龙式的人物。整部小说以一个阴毒的陷阱为背景,在谜一样的气氛中展开情节。移花宫主设计杀死江枫夫妇,又领养了他们留下的双胞胎中的一个,而把另一个留给了江枫的结拜兄弟燕南天,为的是日后让这对同胞兄弟自相残杀。

  在这部小说中,古龙奉献给读者一个难忘的人物——江小鱼。在六十年代,武侠小说中的男主角大抵为正气凛然的英雄,像江小鱼这样的男主角,实在是个异数。他的行为变化多端,一一会凡是君子,一会儿是小人。他的内心又似乎充满矛盾,没有谁能够完全理解他,恐怕连他自己也难以完全了解自己。

  另外一部《名剑风流》也笔力不弱。小说写的是少年俞佩玉的成长历程,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似乎注入了占龙自己的辛酸经历,读来非常感人。尤其是描写了一个真假颠倒的复杂世界,以及一个个谜一般的假面人物,表达了古龙内心深处很深的悲观情怀,特别引人深思。

  经过将近十年的奋斗,古龙终于杀出了一片新天地。随之而来的是名誉与金钱。

  曾经饱尝贫困的他终于摆脱了贫困。他从台北郊区的小镇搬到了台北市,住进了用他的稿费换来的豪华住宅。

  二层高的华宅,布置得极为考究。他的家人住在楼下,他自己则占领了楼上一层。在这一层的自由天地中,他随心所欲,以文字编织他心中的瑰丽想象,仿佛忘却了尘世的纷坛。

  他到处搜罗各仲佳肴琼酿,打开他家中的酒柜,常常能发现一些在台北市场上根本买不到的酒,不知他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

  他书房的墙壁上,挂满了朋友送他的字画。也有时髦的HIFI唱机、电视机、录像机、电子游戏机和西洋飞缥之类的玩意。

  他为书商们写书,也为报刊提供连载的武侠小说。

  他大把大把地挣钱,又大把大把地花锋。真是“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

  古龙的写作没有计划,没有规则,兴之所至,毫不在乎。拖稿的恶习总是改不了,往往拿了出版社的钱,却不按时交稿。在报纸上连载,也是这样,害得报纸编辑叫苦连天,只好请人代笔。

  香港作家倪匡就替古龙代过笔,而且模仿得惟妙惟肖,活脱脱是古龙笔法。有一次,古龙断槁二十多夭,全由倪匡代写,没有一个读者发现其中奥妙。

  据说,香港一家报馆请了古龙写稿,不料,古龙写到一半又:"插蜡烛",又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报馆老板恳请倪匡捉刀,怕倪匡不答应,特别强调:“我们专诚请倪匡先生写稿,补古龙的小说,稿费跟古龙一样。”

  老板的意思是古龙的稿费已很高了,与古龙一样,应当不算亏待您倪匡了。

  倪匡听后哈哈大笑:“我没有兴趣捉刀,同时也想让你知道,我的稿费一向比古龙高."

  另一则关于古龙断稿的趣事,是燕青先生亲眼所见井形诸文字的。

  燕青说他有一次亲眼见到香港某出版商在席问大骂古龙,因为古龙拿了钱却不交稿,古龙默默地听着出版商发完脾气,便凑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出版商像催了眠似的,拿出支票簿来,写了一张四万元台市的支票给他。古龙说了一声晚安,便把支票塞在袋里走了。

  古龙走后,出版商对燕青说:“我敢打赌,明天晚上,古龙口袋里剩不了一千元台市!”

  在当时,四万元台市绝对是大数目,在台中台南的乡村地带,能买到一间很像样的房子。古龙有本事在一天之内将这笔钱花完,而且是花在吃喝玩乐上。

  有意思的是,燕青又提到:

  这位出版商是有名的铁算盘,古龙拿了钱不
  交稿,还能只在耳边说几句话,便使他服服帖帖
  写支票,难道古龙真有催眠术?非也,非也!铁
  算盘甘愿张着眼睛吃亏,是因为古龙的小说销数
  多,是一只会产金蛋的天鹅。那个出版商恐怕这
  只天鹅飞走了,所以有求必应。

  看来,名为利之本这句话, 是万万不错的。尤其在商业社会中,作家的名字也同商标一样,一旦被创为“名牌" 就会有神奇的商业效应。

  这对于作家而言,幸那?还是不幸?

  风行天下


  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古龙的创作真正达到辉煌,成为风行夭下的名家。
  他的影响超越台湾地区,而与金庸、梁羽生一起被公认为现代武侠小说最有成就的三大家。
  他完成了最负盛名的楚留香系列与陆小凤系列,还有《多情剑客无情剑》、《萧十一郎》、《九月鹰飞》、《天涯·明月·刀》等脸炙人口的佳作。
  同时,从1976年开始,古龙的作品开始搬上银幕。最早被编成电影的小说是《流星·蝴蝶·剑》,由著名导演楚原执导。
  古龙先后将《快刀浪子》、《剑气满天花满楼》等20余部作品改编成电影。1980年,他自创“雪龙电影公司”,自任监制与导演,专门拍摄他自己创作改编的武侠作品。
  一旦与影视媒体结合,他的名字可谓无人不知。香港作家燕青在《初见古龙》中说。

  古龙的武侠小说销量之多,流传之广,看来
  只有金庸能和他相比,即使是不看小说的人,也
  常会在银幕上和荧光屏上,看到古龙的作品,若
  论小说被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数量之多,也只
  有金庸堪与比较,一曲《小李飞刀》(由《多情剑
  客无情剑》改编的电视剧的主题曲)在香港与东
  南亚,唱到家喻户晓,有一个时期,歌星前往东
  南亚登台,若不唱这一首歌,观众便会大喝倒采。
  累得连台湾歌星也要连度赶练,即使口音不正,也
  要唱出这一首粤语歌曲.


  若论到创作数量,港台作家中恐怕只有倪匡能与古龙相比.古龙的小说总数可能在2000万字以上,大陆正式出版的古龙小说共68部.

  苍穹神剑(1960年出版) /处女作

  月异星邪(1960)

  剑气书香(1960) /后半部由墨余生代笔

  湘妃剑(1960)

  剑毒梅香(1960) /上官鼎代笔

  孤星传(1960)

  失魂引(1961)

  游侠录(1961)

  护花铃(1962)

  彩环曲(1962)

  残金缺玉(1962)

  飘香剑雨(1963)

  剑玄录(1963)

  剑客行(1963)

  浣花洗剑录(1964)

  情人剑(1964)

  大旗英雄传(铁血大旗) (1965)

  == 以上为早期作品, 为生计而作, 多为模仿他人, 尚未形成风格.

  武林外史(1965)

  名剑风流(1966) /结尾由乔奇代笔

  绝代双骄(1967)

  楚留香传奇(铁血传奇)
  血海飘香(1968)
  大沙漠(1969)
  画眉鸟(1970)

  楚留香续集
  鬼恋侠情(1970)
  蝙蝠传奇(1971)
  桃花传奇(1972)
  新月传奇(1978)
  午夜兰花(1979)

  多情剑客无情剑(风云第一刀) (1970)

  九月鹰飞(1974)

  欢乐英雄(1971)

  大人物(1971)

  萧十一郎(1973)

  火并萧十一郎(1976)

  流星·蝴蝶·剑(1973)

  七种武器
  长生剑(1974)
  碧玉刀(1974)
  孔雀翎(1974)
  多情环(1974)
  霸王枪(1975)
  离别钩(1978)
  拳头(1976) /非"七种武器"之一, 误收入

  天涯·明月·刀(1975)

  七杀手(1975)

  剑·花·烟雨·江南(1975)

  枪手·手枪? (1975) /现代枪战小说

  三少爷的剑(1975)

  陆小凤传奇
  陆小凤传奇(1976)
  绣花大盗(1976)
  决战前后(1976)
  银钩赌坊(1977)
  幽灵山庄(1977)
  凤舞九天(1978)
  剑神一笑(1981)

  边城浪子(1976)

  血鹦鹉(1976)

  白玉老虎(1976)

  白玉雕龙(1981) /由中碎梅代笔

  大地飞鹰(1976)

  圆月弯刀(1977) /由司马紫烟代笔

  飞刀·又见飞刀(1977)

  英雄无泪(1978)

  七星龙王(1978)

  风铃中的刀声(1980) /结尾由于东楼代笔

  怒剑狂花(1982) /由丁情代笔

  那一剑的风情(1982) /同上

  边城刀声(1983) /同上

  猎鹰·赌局(1984) /遗作, 短篇

  古龙在台湾“武林”排名第一,已无争议。据台湾著名武侠研究学者叶洪生调查所得,认为台湾十大武侠小说家的排名是:古龙、司马翎、卧龙生、上官鼎、诸葛青云、伴霞楼主、慕容美、孙玉鑫、柳残阳、独孤红。
  争议颇多的是金庸、古龙、梁羽生三人的排名,而这三入之中,最无争议的是金庸的大师地位。金庸的作品所表现的深厚意蕴确非占龙、梁羽生所能及,他不仅是现代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代名家。
  那么,古龙与梁羽生孰前孰后呢?这完全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古、梁二人风格不同,各有成就,代表着现代武侠小说的两极。恰如陈墨在《古龙论》中所言:
  “他(古龙)虽然不能与金庸并肩,但与梁羽生却可以并列、比较."
  “不管怎样排法,古龙已是超一流的巨星高手,这已是武侠小说史上的不争之实了."
  香港名作家、名主持人黄沾对古龙作了这样的评价:莫论古龙的小说是否比金庸的好,只要谈及武侠小说的流派,就不能不提古龙。
  金庸也曾说过,古龙的小说独创一格,构思奇妙,有成就。
  倪匡初读古龙的作品,惊为奇才,在香港大力推介。他认为古龙是金庸以来最好的武侠小说作家,突破传统,别具风格,浪漫激情。他自己也是这样的人,其作品刻画人性深刻,人物生动,能把传统与现代合而为一。
  小说家温瑞安则说,古龙生前死后台湾还没有可跟他相比拟的武侠小说家。他的文风简洁利落,风格创新,将传统与现代溶合,适合节奏快的现代社会,有些运用象征手法的内容更是现代社会的缩影。
  古龙的武侠小说之所以能在众多名家中异军突起,自成一家,风靡天下,这是与他独特的创作手法分不开的。他本着“求新、求变、求突破”的宗旨,将情节小说变为悬念小说。还将写入,写入的命运,人的情感与性格这一文学命题应用到武侠小说中去,他曾多次说过:

  武侠小说不该再写神,写魔头,应该开始写
  人,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人!武侠小说中的
  主角应该有人的优点,也应该有人的缺点,更应
  该有人的感情。
  武侠小说的情节若已无法改变,为什么不能
  改变一下,写人类的情感与人性的冲突,由情感
  的冲突中制造高潮和动作。
  只有人性才是小说中不可缺少的,人性并不
  仅是愤怒、仇恨,悲哀、恐惧,其中也包括爱与
  友情,慷慨与侠义,幽默与同情,我们为什么要
  特别着重其中丑恶的一面?

  古龙十分重视剖析和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大胆借鉴现代意识流以及推理小说的写作技巧,使人物形象更加深化,情节发展更加富于逻辑,作品意境更加虚实汇融,读来别有一番风味,可获得强烈的艺术美的享受。
  他最喜欢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称道其文字洗练准确、有力。古龙语言风格明显受其影响,但更具中国古典通俗小说特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古龙的作品有很多佛谒一样的短语。“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便是他的名言,曾引起无数读者的共呜。
  他爱交相运用长短句。他说:“长句读来如浩荡大河一泻而来,突然以短句相接,犹如一把剑把水截断,可以收到波澜大起大落的特殊效果。”
  古龙后期小说充满了自由发挥的情感与观念。一方面抹去了小说的历史背景,获得最大程度的创作自由;一方面使用大量符合现代读者口味的技巧,如背景切

古龙,本名熊耀华。祖籍江西南昌。1938年6月7日出生于香港(户口登记1941年出生),幼时曾住过汉口,后经香港赴台,1985年9月21日病逝于台北。 由于内战的缘故,熊耀华随家人移居香港,就读于德声教会小学。1950年漂洋过海,定居台湾。先就读师院附中(今师大附中)初中部,1954年秋考上成功中学(高中)。才华洋溢的熊耀华在这段时间大量写诗,投稿蓝星诗刊、成功青年等。可惜天伦梦碎,就读成功中学时,父亲熊飞(熊鹏声)因外遇抛弃妻儿,不久熊耀华亦离家出走,独居于浦城街,一度加入帮派,刀疤累累。高二时(1955),这个叛逆少年在晨光杂志发表小说〈从北国到南国〉,笔名古龙,开始了他的职业写作生涯。笔名由来:一说古龙一女友叫古凤,才起名为古龙。 1957年秋,古龙进入淡江英专(即淡江大学前身),就读夜间部英语科。第二年旋即弃学,与舞女郑月霞(莉莉)同居于台北县瑞芳镇郑家。为了谋生,他开始从事武侠小说创作。1960年至1963年是古龙的潜伏阶段或试笔阶段,发表了《孤星传》、《护花铃》等十余部小说。由于大量接触外国文学,作品染有西方文艺色彩。这时,台湾武坛以三剑客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为尊,古龙特意结交他们,还替他们代笔了几部。最重要的朋友牛哥(李费蒙)、牛嫂(冯娜妮)也在这段时间认识(后者也是古龙初中、英专的学姊)。兄长辈如邹郎和胡正群也很照顾古龙。 1963年起,古龙接连发表了《情人箭》、《大旗英雄传》、《浣花洗剑录》、《名剑风流》、《武林外史》和《绝代双骄》等六部长篇,皆接近或超过百万字,质感也明显提升,遂跃登为“四大天王”之一。1964年至1966年发表的《浣花洗剑录》向《宫本武藏》等日本时代小说取经,探索武道(天道),另辟武侠蹊径。《武林外史》奠定古龙武侠小说的“浪子”风味,强化了《名剑风流》的现代感。《绝代双骄》有明显的寓言化倾向,是第一部大红大紫的长篇武侠喜剧。传为美谈的是,香港知名作家倪匡替明报邀稿《绝代双骄》,从此和古龙结为莫逆。往后近二十年,倪匡每到台湾,就会和好哥儿们吃饭、喝酒、玩女人,两人也常跨海打电话,诉说寂寞,聊到天昏地暗。 1967年,《铁血传奇》(即楚留香传奇)破茧而出,集武侠、文艺、侦探、推理、寓言于一身,自立门派,树立“新派掌门人”的标竿,也开启了往后十余年的黄金时代。《多情剑客无情剑》再接再厉,成为武侠史上惊世艳俗的不朽名著。《楚留香传奇》系列、《多情剑客无情剑》、《萧十一郎》、《流星.蝴蝶.剑》、《欢乐英雄》、《大人物》、《陆小凤传奇》系列、《七种武器》系列、《天涯.明月.刀》、《三少爷的剑》、《白玉老虎》、《碧血洗银枪》和《英雄无泪》等作品均广受欢迎。其中《陆小凤传奇》系由金庸封笔后亲自替旗下的明报邀稿,有“盟主”传承的意味。另《天涯.明月.刀》因理念较为前卫,被中国时报腰斩,古龙引为憾事。然1976年香港邵氏竟以《流星.蝴蝶.剑》和本书为底本,开创了武侠电影的又一次高峰,也缔造了古龙的电影时代。中国时报不得不向古龙低头邀稿,于是有了《碧血洗银枪》--这可说是古龙的“王子复仇记”。 古龙的创作理念是“求新求变”,不受传统拘束,将中外经典镕铸一炉。从创作中期直到末期,他不断突破自我,多次说“武侠小说到了要变的时候”。中外镕铸者,如王度庐鹤-铁五部曲和《野性的呼唤》共治于《多情剑客无情剑》,又如《小妇人》融入《欢乐英雄》,《教父》和日本漫画《带子狼》融入《流星.蝴蝶.剑》。直到1979年《英雄无泪》完成后才进入衰退阶段,创作锐减,代笔横行。这和古龙兴趣转向编剧,以及健康不佳有极大关系。 早在1969年,古龙就替导演徐增宏写过剧本《萧十一郎》,这也是第一部先有剧本再有小说的武侠名著。可惜,电影于七十年代初上映时不受注目。1976年香港邵氏推出《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轰动港台及东南亚,古龙小说如日中天,几乎每一部都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八十年代郑少秋主演的港剧《楚留香传奇》在台播映时盛况空前,“满城争说楚留香”,和杨丽花歌仔戏、黄俊雄布袋戏《史艳文》、古装剧《一代女皇》均为台湾电视史上的经典作品。因此,古龙自七十年代晚期即投入影剧事业,与好友倪匡、导演楚原经常合作,挂名之作品不下数十部,1980年甚至创办了宝龙电影公司。这虽然有助于小说文本的激发和创新,却也分散了重心。

在中国武侠小说史上.古龙的名字如同一颗闪亮的星星.光芒四射.分外耀眼.古龙的生命虽然短暂.如流星一般划过长空.转瞬即逝.但他的作品却是恒星一般的引人注目.极尽光华. 金庸.古龙.孰优孰劣.[金迷"和[古迷"一直争论不休.金庸内力深厚.古龙招式奇诡,金庸作品厚重.古龙作品空灵,金庸作品博大精深.古龙作品奇崛浪漫.有人把金庸和古龙比作诗歌史上的杜甫与李白.杜甫被尊为[诗圣".其作品通体皆备.深沉凝重.[地负海涵.包罗万汇"(胡应麟评语).李白号称[诗仙".奇思异想.天外飞来.警句妙语.匪夷所思.金庸就如同杜甫.古龙就好比李白.可谓是中国武侠史上的双子星座.如此丰富.如此生动.如此深刻的连珠妙语.古龙在小说叙事中随时随地任意挥洒.足可以证明古龙对人生和人性的深刻理解.对生活和生命的深切体验.以及他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灵动才气.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泄. 奇崛诡异的情节 小说情节是小说人物性格的发展史.是小说中事物发展及人物关系串成的关系链条.也是读者津津乐道和小说赖以成功的重要元素.著名的小说家都是编织情节的能工巧匠.古龙更是情节设置的绝顶高手. 悬念设置和出人意料是古龙小说情节的重要特征.[楚留香系列".[陆小凤系列".<血鹦鹉>.<风铃中的刀声>.[小李飞刀系列"都是悬念重重.一片迷雾.让人看不清猜不透.古龙利用悬念抓住读者的好奇心.古龙揭示悬念.向读者展现事件的变幻不定和因果关系.在悬念的解答过程中.各类人物各种力量相互牵制.引发冲突.推进情节.读者也冲破迷雾.走出困境.获得极大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快感. 古龙是编排故事的高手.他创造了许多匪夷所思的故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往往出人意料.谁能想得到<血海飘香>中真正的凶手竟是楚留香最好的朋友?谁能想得到<猎鹰>中神捕凌玉峰竟是杀人集团中的一员?谁能想得到<圆月弯刀>中那个又温柔又文静又美丽的少女谢小玉竟是个大魔头?谁能想得到<血鹦鹉>中那个恶魔的传说竟有那么复杂的关系.那么悲惨的结局?而<赌局>中计中套计.真中套假.假中存真.真真假假.变幻莫测的情节演变和故事结局更是让人想不到.出人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这是古龙小说赢得读者的制胜秘诀. 古龙小说的故事大部分没有历史背景.有人认为这是[藏拙".有人认为这是当时台湾的时代氛围所致.而我则更确信这种写法是古龙自由挥洒的性格选择.在这种历史空白的故事中.古龙更关注人性的发展.冲突.生命的本能状态.当我们沉浸在古龙营造的故事气氛中.攀登奇峰.跋涉曲折.感受离奇.经历恐惧的同时.我们也能感觉到作者对世道不公的控诉.对自然人性的呼喊.我们甚至会觉得整个故事就像一个寓言.寓示了人生永恒的真谛. 古龙小说的故事情节.奇崛诡异.大有深意.不仅好看.而且耐看. 简约无形的武功 与梁羽生.金庸笔下那种有板有眼.名实俱存的武功套路不同.古龙笔下的武功是有名无形.玄妙无招.若隐若现.一片空灵.小李飞刀.例不虚发,西门吹雪.剑出人亡,丁鹏魔刀.随手一挥.刀光飞起.转瞬即逝,陆小凤的手指能挟住天下任何兵器.决不会失手.-- 老子<道德经>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佛教认为诸行无常.诸法皆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古龙的[无招之招"暗合了东方哲学的文化底蕴. 一刀定胜负.一剑扭乾坤.古龙笔下.高手对决.没有任何花拳绣腿.没有一点多余的套路.胜负只在一招.这一招是生命在极限状态下的奋力拼博.其生命跃动是无比强烈的.极其绚丽的.它饱和了对生命的全部追求.一刹那的辉煌凝聚成永恒. 古龙的武功讲究攻心为上.高手决战.双方的性情.情绪.脾气.衣饰.姿势.乃至肌肉的颤动.松紧.站立的风向.周围的环境等.都会对武功的发挥产生影响.不容有丝毫的差错.<大沙漠>中.楚留香与石观音过招.楚留香有意打碎了镜子.使顾影自怜的石观音心情委顿.终致失败.双方的心理变化成了胜负的关键.气馁者.失去自信心者.即便武功高过对方也必败无疑. 古龙在<风云第一刀>中认为.武功的最高境界是[无人无我.物我两忘".这是武功的化境.武学的巅峰.这种武功化境.实际上是一种禅境的表现.高手在决战之前.返观练意.精神内守.静若处子.其实是蓄势待发.暗藏杀机.此时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动静不二.构成了武功高手的禅的心灵状态.这种静穆的观照和飞动的生命构成了古龙武功艺术的二元. 我们读金庸小说.其武功描写给人是充实.练功生涯似乎经历了人生的各种境界.充盈无比,而在古龙小说中.武功的境界是空灵.它趋向简约.然而于简约中包孕着无穷的生机! 寂寞慷慨的人物 古龙笔下的男角.大多是漂泊天涯的浪子.李寻欢.楚留香.陆小凤.江小鱼.萧十一郎.傅红雪.阿飞.马如龙.卜鹰.胡铁花.丁鹏.王风等等.他们身世飘零.经历悲苦.性格孤傲.情感寂寞.他们或是不被世人理解.或是遭受恶人陷害.蒙受不白之冤.有家庭.缺少温暖.独自承受着世人的白眼和风雨的煎熬.他们是世俗社会的弃子.是世人眼中的叛逆 尽管遭遇不幸.命运凄惨.但是他们天生傲骨.意志坚强.面对诬陷和岐视.他们将悲苦藏在心中.默默地忍受.耐心地等待时机,面对困难和强敌.他们不屈不挠.沉着冷静.以巨大的勇气和超人的智慧去应对.他们是生活的强者.是命运的主人.是反抗黑暗的勇士.是呼唤正义的英雄. 由于遭遇不公.没有温情.古龙笔下的英雄大多落落寡欢.心情沉郁.性格孤辟.但是他们没有厌世悲观.仍然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宽容.无私.富有同情心.重情义.重友谊.讲道义.他们为朋友肝胆相照.答应朋友的事.哪怕是刀山火.也义无反顾地实践诺言.在他们身上表现出人性中最美好最令人神往的品质. 古龙笔下的女主角.都是艳丽绝世.性感人.书中人物常常发出感叹:[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美丽的女人."沈璧君.苏蓉蓉.丁灵琳风四娘.蝶舞.苏樱.林仙儿.上官小仙等等.都是这样美丽的女人.她们或者文静.柔美.高贵.或者活泼.纯洁.善良.或者神秘.或者泼辣.总之.古龙笔下的女人是诗意化的.理想化的.她们犹如一道阳光.给读者带来温馨,犹如一片大海.给故事添上迷蒙,犹如一个美.似真似幻,犹如一束鲜花.香气诱人.美人惜英雄.美人重英雄.她们敢爱敢恨.身心明朗.柔情万千.感情细腻.即使是反面角色.诡计多端.邪恶阴毒.只美丽.我们对她们都恨不起来.因为古龙在描述她们的劣行时.经常触及她们的情感深处.向读者展现她们无奈.凄苦的心境.多少引起我们一点同情.古龙笔下的女性形象是浪子情怀的真实表达. 古龙笔下最令憎恶的是连城璧.柳若松之类的正人君子.他们出身名门.温文尔雅.其实内心奸诈.阴险恶毒.他们在仁义道德的面具下.暗行男盗女娼.他们在热心助人的假相中包藏祸心.这种人物在书中出现.是古龙对善良世人的警示.对社会伪相的揭露.其中有着可贵的生活真理. 求新求变求突破 台湾评论家胡正群说:[古龙之前无新派."他认为真正的新派武侠小说应该从古龙算起.古龙之前的梁羽生.金庸等都没有脱离传统套路.这种观点虽然有些绝对.但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和民国年间的旧派武侠小说相比.梁羽生.金庸的作品也在努力地创新.求变.尤其是金庸.更是不断寻求突破.但他们的作品在整体上还是属于对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所追求和表现的还是大家熟悉的文化氛围.文体模式.美学风格.古龙则不同.他以求新.求变.求实破为创作宗旨.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从文体.语言.武功套路.人物刻画.意境追求.美学情趣等各个方面予以全方位的[自我表现".其小说文本既给武侠文学界提供了一种新的规范样本.也为读者打开了一个崭新的阅读天地. 古龙有着非常明确的创作理念.他说:[武侠小说的确已落入了固定的形式.这种形式已写得太多了些.已成了俗套.成了公式."[要求变.就得求新.就得突破那些陈旧的固定形式.尝试去吸收.--谁规定武侠小说一定要怎么样写.才能算`正宗`!武侠小说也和别的小说一样.要能吸引人.能振奋人心.激起人心的共鸣.就是成功的!"古龙为此身体力行.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遍观新派武侠小说作家.如此执著.始终如一地求新.求变.求突破者.古龙之外.决无二人!古龙的成功.决非幸致.他的成功.除了他的才华和天赋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种不安于现状.勇于探索.力求创新的可贵气质. 诗化.空灵的语言 古龙的成就是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的文体.而这种文体中最闪亮.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语言.古龙小说有独特的语言特质. 金庸小说的语言是典雅的.绵密的.古龙小说的语言是激情的.跳跃的. 古龙小说长短句交错.层次分明.节奏明快.读来一气呵成.气势强劲.很有散文韵味.在很多段落和场景描写中.古龙自觉地引入诗歌成分.即使是人物出场.比武打斗等情节.古龙也表现出一种诗意的思维.以意象为依托.字里行间渗透着情感的张力. 玉京并不在天上.在马上. 他的马鞍已经很陈旧.他的靴子和剑鞘同样陈旧.但他的衣服却是崭新的 剑鞘轻敲着马鞍.春风吹在他脸上. 他觉得很愉快.很舒服. --<长生剑> 有风. 风吹起了王风的衣袂. 阴森森的冷风.吹在身上却没有寒冷的感觉. 有雾. 凄迷的白雾.飘浮在王风的周围.却没有阻碍他的视线.--<血鹦鹉> 这类描写.有诗的旋律.有散文的神韵.画面生动.意境空灵.说它是散文诗一点不夸张.诗性语言的灵活运用.是古龙小说最迷人地方. 除了语言的诗化.意境之外.古龙小说中还有许多精彩纷呈的惊人妙语.这些妙语是对人生况味的反复咀嚼而升华提炼出来的.完全可以当做人生格言来读. 每个人都有弱点.你只要能知道他们的弱点.无论谁都可以利用. 不论多曲折离奇的事.一说穿了.你就会发现它并不像你想像那么复杂. 自古以来.无论是谁想站在群山最高处.就得先学会如何忍受寂寞.


古龙一生是怎样的,他的作品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视频

相关评论:
  • 15233592459古龙一生是怎样的,他的作品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骆力科在中国武侠小说史上.古龙的名字如同一颗闪亮的星星.光芒四射.分外耀眼.古龙的生命虽然短暂.如流星一般划过长空.转瞬即逝.但他的作品却是恒星一般的引人注目.极尽光华. 金庸.古龙.孰优孰劣.[金迷"和[古迷"一直争论不休.金庸内力深厚.古龙招式奇诡,金庸作品厚重.古龙作品空灵,金庸作品博大精深.古龙作品奇崛浪漫....

  • 15233592459请谈谈古龙的一生和他的重要作品。。
    骆力科笔名由来:一说古龙一女友叫古凤,才起名为古龙。 1957年秋,古龙进入淡江英专(即淡江大学前身),就读夜间部英语科。第二年旋即弃学,与舞女郑月霞(莉莉)同居于台北县瑞芳镇郑家。为了谋生,他开始从事武侠小说创作。1960年至1963年是古龙的潜伏阶段或试笔阶段,发表了《孤星传》、《护花铃》等十...

  • 15233592459古龙他一生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他是为了文字而生也是为了文字而死...
    骆力科我的总结:古龙自己的一生是个悲剧,但他的作品以及所表达的意境以完全淡化甚至抹去了他的悲剧,反而给了我们更多的人生启迪。

  • 15233592459古龙简介
    骆力科古龙生长于破碎的家庭,1952年父母离异,古龙独自住在台北县瑞芳镇,造成他的浪子个性。少年时期嗜读古今武侠小说及西洋文学作品,古龙说“我喜欢从近代日本及西洋小说偷招”,师大附中初中部、成功中学毕业,淡江英专(即淡江大学前身)毕业后开始从事小说创作,1949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1960年始尝试写武侠...

  • 15233592459我喜欢的知名人士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
    骆力科古龙的作品中,我特别喜欢与傅红雪相关的一系列小说和陆小凤系列小说。他的作品如《萧十一郎》、《绝代双骄》、《小李飞刀》、《陆小凤创奇》、《楚留香传奇》、《流星蝴蝶剑》等,都生动地塑造了鲜活的角色形象,展现人性的多面性。在古龙的笔下,生与死、幸福与痛苦的矛盾交织,让人感受到人物内心的...

  • 15233592459古龙的一生如何过的
    骆力科古龙,本名熊耀华,江西人;台湾淡江英专(即淡江大学前身)毕业(一说肄业)。少年时期便嗜 读古今武侠小说及西洋文学作品,一般多以为他是受到吉川英治、大小仲马、海明威、杰克 伦敦的影响启迪。 (古龙自己也说过我喜欢从 近代日本及西洋小说偷招”) 故能日新又新,后来居上,且别开武侠小说新境界。

  • 15233592459新武侠五大家古龙(西毒)
    骆力科他的作品不仅在台湾,也在香港及海外广受欢迎,一些作品如《天涯·明月·刀》、《陆小凤传奇》系列,通过连载或结集出版,成为了中国武侠小说的经典之作。古龙的一生,虽然经历了诸多波折,但他的创作成就和对武侠文学的贡献,使他在新武侠五大家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的名字成为了武侠小说历史上的重要符号。

  • 15233592459古龙的情史如何?
    骆力科为什么呢?可能是古龙太风流了吧,为红颜一掷千金,欠下无数风流债。若是有人跟你说这样一句话:20世纪,台湾,新北。人,男人,放浪不羁,惊才艳艳,风流成性的男人。 那么这个传奇男人当然是古大侠—古龙。 古大侠一生女伴不胜数,好事者猜测如果算上舞女,可能有几百人之多。但他为何临终前遗憾“为什么以前的女朋友没一...

  • 15233592459古龙是怎样的一个人?
    骆力科年,古龙出版《浣花洗剑录》(《江海英雄》),是他武侠小说的一个里程碑 ,标志着他独创风格的开始,他分别从日本的吉川英治、大陆的还珠楼主,香 港的全庸那里吸取营养,写了一些走“正路”的作品,为他不久之后的成功打 下基础。1967年,古龙出版《铁血传奇》(《楚留香传奇》),标志着他的个...

  • 15233592459古龙怎么死的
    骆力科”说完这句话,古大侠就昏迷了。一直昏迷了两天,到21日下午6点6分,终于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他死后,生前友好为纪念这个“酒国烈士”,特意花了30万台市购买近50瓶“XO”白兰地,陪同古龙羽化到另一个世界。他的好友倪匡,写了一篇备受称道的“讣告”,将古龙的一生,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也将...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