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满族女子的旗头是如何演变成像电视剧中那样的呢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影视剧中满人皇室贵族的旗头~

  其实第一二部中的旗头还比较接近真正的历史,第三部中的发式完全属于再创造,历史上的满清人发型根本不是那样的。
  满族人的发型主要可以分入关前和入关后。
  入关前,满族妇女传统发式是辫发盘髻,盘髻又分单髻与双髻。双髻通常为未婚女性梳用,即在头顶左右两端节成长辫然后盘转成为髻,汉族则称这种发饰为丫头。单髻多用于已婚女性,即将头发集于头顶,编成一条长辫,盘转而为髻,这种发式简洁、利落,便于骑射远行,在野外宿营又可枕辫而眠。当时无论身份高低,贫富贵贱,发式皆如此。区别贵族与平民处只是髻上所插簪饰,贵族女子髻上装饰颇多而平民女子仅插木簪。
  入关后,由于在满汉文化逐渐融合的基础上,满族女子发式被汉族女子所模仿;汉族女子发式也在不同程度上被满族女子所模仿,由此而形成满、汉族女子发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变风格,极大的丰富了满族妇女的头饰艺术。其中主要的几种发式有“软翅头”、“两把头”、“一字头”、“架子头”、“大拉翅”、“燕尾”、“高粱头”等等,其间名称不同,形式稍异。如“两把头”和“架子头”等。有的是在其他发式的基础上演变而成,即保留了原来发式的基本形状,又在某些地方有所创新,如从“两把头”到“大拉翅”等。还有的在其他民族习俗影响下,即保持自己民族发式。发式特征,又融进了其他民族的风格,形成了新的发式,如汉族的“如意缕”与满族的“如意头”。

旗头,主要指满族妇女的发式。满族已婚妇女的发式多是绾髻。



入关前,满族妇女传统发式是辫发盘——髻,即将头发集于头顶,编成一条长辫,盘旋而上为盘。髻,这种发式简洁、利落,便于骑射远行,在野外宿营又可枕辫而眠。当时无论身份高低,贫富贵贱,发式比较雷同。



入关后,由于清政府实行的“剃发留头”的剃发令只限男,不限女,因而许多民间传统的女子发式得以保留。

做法:皆以真发挽玉或翠之横‘扁方,之上。”横插于发髻之上的类似发冠一样的扁方长三十二至三十三点五厘米,宽四厘米左右,厚零点二至零点三厘米。呈尺形,一端半圆,另一端似卷轴。如一变相横簪,无论是梳两把头或是大拉翅,它都是起到连接真、假发髻之中“梁”的作用。扁方的作用类似古代男子束发时用的长簪,也许扁方就是由此而演变过来的。扁方的质地多为白玉、青玉,少数为金、银制品。
清代中期,满洲贵族妇女开始盛行"旗头",也叫"旗头板"、"大拉翅"。就是以头顶发髻为座,上面放置旗头。旗头和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差不多,是一种扁形的冠,里面有铁架支撑,外面用青绒或青素缎等制成,正面有各种珠宝首饰的装点,侧面悬挂流苏。旗头是由"两把头"发展而来的,由于是进关以后才流行起来的,所以,人们也把它叫"大京样"。

很多人都认为古代女子都像古装剧中一样,带着各式各样的旗头,梳着漂亮的发髻,但其实古代女子的发髻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入关前,多数满族女子都是编发盘髻,分为单髻和双髻,未出阁的少女多盘双髻,活泼可爱,而已婚女子则多是单髻,稳重大方。
入关后,满汉文化交融,汉族女子的发式渐渐融入到满族女子的发式中,就这样演变出了多种多样的发式风格。
两把头就是将所有头发梳于脑后,分成两股,取出一股用一根簪子作为基座,将头发横向盘于头顶,然后再用另一根簪子固定,剩下的头发盘成燕尾形的发髻。前期因为女子全部用真发梳头,所以两把头发髻较小,位置偏后,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发髻往头顶移动,而在编发过程中,开始掺加假发,让形象更加美观。
架子头是从两把头演变而来,与两把头的梳法大致相同,只不过在两边的发髻中间加了支撑用的发架,所以被称为架子头,这样的发髻更大更好看,也方便加上不同的首饰作为点缀。
钿子头是在两把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在两把头两边的发髻中加上铁丝定型,然后用绸子锦缎将其缠上,做成个簸箕样子的钿子戴在头上,像个帽子,摘下来便是寻常发型,这种发髻适合重要场合梳。
大拉翅就是我们常说的旗头,大约在30公分左右长短,扁平状,里面有铁丝支撑固定,表面是绒缎,可以佩戴簪花首饰,也可以在旗头两侧加垂珠流苏,样式百变,风格多样。
其实有许多古装电视剧中的发型,都是根据现代人的审美去仿梳的,为了镜头上的美感刻意而为之,比如我们有时看到古装剧的女子会散发,这其实是不对的。在古代无论男子还是女子都有绾发的礼仪,女子散发是有失妇德的,必须束发或是盘发。
不仅要绾发,他们也不会剪发,古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说法,男子在成年后会盘发于头顶,带上帽子,而女子则会盘成不同样式的发髻,代表自己是否已经成家。


古代满族女子的旗头是如何演变成像电视剧中那样的呢视频

相关评论:
  • 13441304883清朝真正的旗头
    史黄寇旗头主要指满族妇女的发式。满族已婚妇女的发式多是绾髻。旗头是由"两把头"发展而来的,由于是进关以后才流行起来的,所以,人们也把它叫"大京样"。一、二把头 二把头即两把头,是先将全头头发束于头顶,然后以一支长扁的发簪为基座,分成两缕向左右缠梳。两股头发在头顶梳成横向发髻后,用另一...

  • 13441304883旗头是什么意思
    史黄寇旗头主要指满族妇女的发式。满族已婚妇女的发式多是绾髻。旗头是由两把头发展而来的,由于是进关以后才流行起来的,所以人们也把它叫大京样。满族妇女传统发式是辫发盘髻,盘髻又分单髻与双髻。双髻通常为未婚女性梳用,即在头顶左右两端节成长辫然后盘转成为髻。单髻多用于已婚女性,即将头发集于头...

  • 13441304883古代满族女子的旗头是如何演变成像电视剧中那样的呢
    史黄寇入关前,多数满族女子都是编发盘髻,分为单髻和双髻,未出阁的少女多盘双髻,活泼可爱,而已婚女子则多是单髻,稳重大方。入关后,满汉文化交融,汉族女子的发式渐渐融入到满族女子的发式中,就这样演变出了多种多样的发式风格。两把头就是将所有头发梳于脑后,分成两股,取出一股用一根簪子作为基座...

  • 13441304883满族的旗头是如何固定在头上的?
    史黄寇1、二把头:即两把头,是先将全头头发束于头顶,然后以一支长扁的发簪为基座,分成两缕向左右缠梳。两股头发在头顶梳成横向发髻后,用另一簪子横向插入固定。脑后的余发梳成燕尾形扁髻。紧贴颈部后方的扁髻限制了头部活动和躺卧,但同时也使女子的外观更显文雅庄重。2、架子头:在清中叶,清朝女子...

  • 13441304883清朝的旗头是怎么做的
    史黄寇旗头,主要指满族妇女的发式。满族已婚妇女的发式多是绾髻。 入关前,满族妇女传统发式是辫发盘——髻,即将头发集于头顶,编成一条长辫,盘旋而上为盘。髻,这种发式简洁、利落,便于骑射远行,在野外宿营又可枕辫而眠。当时无论身份高低,贫富贵贱,发式比较雷同。 入关后,由于清政府实行的“...

  • 13441304883清朝的后宫旗头怎么梳
    史黄寇亦称“旗头”、“把儿头”或“一字头”初制,女子出嫁为妇,始可梳之。后,年稍长,即可由发辫改为之。其式,绾全发于颅顶,束之以绳,复分两缕,缠为两把,于头顶部梳成一横长式发髻,贯以扁方,脑后余发梳成燕尾式。初时,式样简朴,后渐复杂。满族贵族妇女多梳此发式,因梳缝燕尾发髻程序...

  • 13441304883什么是旗头
    史黄寇以铁丝做架,布袼褙(浆糊粘合起来的多层布)做胎,表面包裹黑色缎子或绒布。表面可以插绢花、簪、钗等众多装饰,侧面还悬挂有流苏。纵观整个清朝,旗头的历史还是比较短暂的。而在整个清朝的发展中,旗人女子的发式也慢慢发生变化,演变成了我们现在在电视上常常看到的旗头。旗头是什么做的旗头实际上是...

  • 13441304883清朝女生旗头是怎么来的
    史黄寇如一变相横簪,无论是梳两把头或是大拉翅,它都是起到连接真、假发髻之中“梁”的作用。扁方的作用类似古代男子束发时用的长簪,也许扁方就是由此而演变过来的。扁方的质地多为白玉、青玉,少数为金、银制品。清代中期,满洲贵族妇女开始盛行"旗头",也叫"旗头板"、"大拉翅"。就是以头顶发髻为座...

  • 13441304883清代女子旗头怎么弄的啊?
    史黄寇旗头,主要指满族妇女的发式。满族已婚妇女的发式多是绾髻。其中主要的几种发式有“软翅头”、“两把头”、“一字头”、“架子头”、“大拉翅”、“燕尾”、“高粱头”等等,其间名称不同,形式稍异。如“两把头”和“架子头”等。有的是在其他发式的基础上演变而成,即保留了原来发式的基本形状...

  • 13441304883清朝旗头是假的带上去的,还是用真发盘的,求旗头完整的梳法,跪求了,求...
    史黄寇清朝前期是真发。也有真假合用的,看发量。在一个大簪上缠绕,后来发展成扁方。象汉人的笄的作用。清未老年妇女发量少渐渐发展出大拉翅,民国初变成巨大的黑布做的象大帽子,中间一朵大花,和戏剧溶合。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