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的爵位有哪些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春秋时代的爵位有哪些?~

春秋时代的爵位依次有公、侯、伯、子、男这五个周王室封爵,虽然各诸侯国下属还有些封地给自己的公卿,但因没有具体爵位,故不在此列。
春秋时期诸侯国国君爵位差别
西周初年,武王分封诸侯国七十一个,其中姬姓五十三个。周公摄政时,又分封二十六个宗室子弟诸侯国。当时存在的诸侯国远不止这个数,很多诸侯国在周朝建立之前就已存在了,如庸、卢、彭、濮、蜀、羌、微、髳等。
公元1048年,周武王观兵孟津,参加会盟的诸侯就有八百人。《史记》载:“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如果再加上没有参加会盟的诸侯,总数应当在一千以上。周灭商后,一些拥护商纣的诸侯国无疑会被消灭,那些拥护周朝或持中间立场的诸侯国得以继续存在。周代分封多少诸侯国,没有确切数字。
《吕氏春秋·观世》说:“周之所封四百余,所服八百余”,也就是说在一千二百以上;《礼记》载:“封方百里者三十国,其余,方百里者七十。又封方七十里者六十,为方百里者二十九,方十里者四十。又封方五十里者百二十,方百里者三十余,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六十。”由此看来,分封方百里的诸侯国前后加起来有二百多个,方七十里者六十个,方五十里者一百二十个,方十里者一百六十个。
这还不包括周天子王畿之内的数以百计宗室封国,例如表中的温、苏、单等国都在王畿之内。《礼记·王制第五》说:“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天子之元士,诸侯之附庸不与。”因此,西周时期,诸侯国约近二千个,和我们现在的县数大体相当,只不过西周统治时期的国土面积远没有现代中国的国土面积大,有些小国的面积只和现在的乡、村差不多。

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时代的爵位依次有公、侯、伯、子、男这五个周王室封爵,虽然各诸侯国下属还有些封地给自己的公卿,但因没有具体爵位,故不在此列。
春秋时期诸侯国国君爵位差别
西周初年,武王分封诸侯国七十一个,其中姬姓五十三个。周公摄政时,又分封二十六个宗室子弟诸侯国。当时存在的诸侯国远不止这个数,很多诸侯国在周朝建立之前就已存在了,如庸、卢、彭、濮、蜀、羌、微、髳等。公元1048年,周武王观兵孟津,参加会盟的诸侯就有八百人。《史记》载:“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如果再加上没有参加会盟的诸侯,总数应当在一千以上。周灭商后,一些拥护商纣的诸侯国无疑会被消灭,那些拥护周朝或持中间立场的诸侯国得以继续存在。周代分封多少诸侯国,没有确切数字。《吕氏春秋·观世》说:“周之所封四百余,所服八百余”,也就是说在一千二百以上;《礼记》载:“封方百里者三十国,其余,方百里者七十。又封方七十里者六十,为方百里者二十九,方十里者四十。又封方五十里者百二十,方百里者三十余,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六十。”由此看来,分封方百里的诸侯国前后加起来有二百多个,方七十里者六十个,方五十里者一百二十个,方十里者一百六十个。这还不包括周天子王畿之内的数以百计宗室封国,例如表中的温、苏、单等国都在王畿之内。《礼记·王制第五》说:“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天子之元士,诸侯之附庸不与。”因此,西周时期,诸侯国约近二千个,和我们现在的县数大体相当,只不过西周统治时期的国土面积远没有现代中国的国土面积大,有些小国的面积只和现在的乡、村差不多。
按照周朝分封制度,中央王国位于中间,为王居之地。周边为邦国封地,为诸侯所用之地。王畿以外依次有各方五百里的侯畿、甸畿、男畿、采畿、卫畿、蛮畿、夷畿、镇畿、蕃畿。邦国即诸侯国,分为五等,即公、侯、伯、子、男。等级以外还有诸侯国的附庸国(如滕、芮)和王畿之内卿士的采邑小国(如苏、单)。王畿封疆方千里,诸侯邦国的封地面积要小得多。西周初年,诸侯封地很小,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南仅有五十里。封土不足五十里者为诸侯附庸,不直接朝觐天子汇报工作,也不直接向天子贡纳,即“不达于天子”。天子之卿受地视为侯,大夫受地视为伯,元士受地视为子男。周公摄政,扩大了诸侯国的封地。按照周礼规定:“凡建邦国,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爵尊则贡重,位卑则贡轻,五百里的公国要将其所收赋税的50%贡献给周王,百里的男国只要进贡25%。封在蛮荆之地的楚国,每年只需向周王进贡几车用作祭祀的苞茅就可以了。最大诸侯国的封地也只有王畿的四分之一。有幸扩大封地的诸侯并不多,公国四个,侯国六个,伯国七个,子国二十五个,男国一百个。西周时期的度量衡和现在有所不同,《春秋·谷梁传》载:“三百步为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也就是说,九百亩面积,即方一里的土地为一井之田。按《礼记·王制》的说法:“方十里者为方一里者百,方百里者为方十里者百,方千里者为方百里者百”,方百里的面积为九百万亩。
公、侯、伯、子、男爵位不同,待遇也不同。公爵最尊,侯、伯、子爵依次而降,男爵最卑。这主要体现在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等级别管理方面。上公为九命,侯、伯为七命,子、男为五命。也就是说,在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等方面,周王朝依命数对其加以节制。除了封土面积有区别外,在拥有军队方面,天子六军(12500人为一军),大国三军(上、中、下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在妻妾方面,天子娶十二女,三夫人九嫔;上公诸侯娶九女,一妻八妾;侯、伯诸侯只能娶七女,即一妻六妾;子、男诸侯只能娶五女,即一妻四妾。在典礼舞蹈时,天子用八佾舞(八行,每行八人),诸侯用六佾舞(六行,每行六人),大夫用四佾舞(四行,每行四人),士用二佾舞。王城方九里,其城墙周长应在1200多丈,诸侯国国都的城墙则不得超过300丈,卿大夫食邑的围墙不得超过诸侯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在执玉方面,以大小、形制不同,以区别不同爵位诸侯的尊卑,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圭,男执蒲璧。至于公、卿、大夫、士,其命数也不同,王之三公为八命,卿六命,大夫四命,士二命,诸侯国的卿、大夫、士则依次降级,乃至于不命。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周天子失去掌控诸侯的能力,诸侯之间,弱肉强食,众多诸侯国为强国所灭。“《春秋》二百四十年间,书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前古未有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是在兼并争战中强大起来的。晋国侵占王畿,兼并狄戎,灭了雍、肥、鼓、贾、耿、邢、霍、虢等国,而被三分为赵、魏、韩;郑国灭了密、胡、於、戴、祭、郐等国,又被韩国兼并;鲁国兼并了鄅、极、邿、项、根牟等国,又为楚国所灭;吴国消灭了潘、徐、钟吾等国,反而被勾践的越国所亡;楚国由一个荆蛮小国发展到王畿问鼎,背离周制自称王,被他吞并的国家载于史册的就不下百个,如江汉一带的姬姓诸侯国,以及越、鲁、陈、蔡、杞、莒、道、巢、皖桐、群舒等大国。到战国晚期,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强国。六国最终被秦消灭,封国改为郡县。

  春秋时代的爵位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唐代杜佑《通典·职官·封爵》记载,自尧帝、舜帝以及夏朝,无实物资料佐证。
  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

国诸侯的爵位始于各国第一位国君,是建国的时候周王封的,比如说描写这一时期的史书上说:宋公、齐侯、郑伯、楚子、许男,说明在周初分封的时候宋国国君的爵位是公爵,齐、郑、楚、许依次是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确切地说这五等只是代表地位和当初为周建国所立的功劳,并不是官职。史家记载不同国君时都称他的爵位以区别高低,是为了符合“礼“。
还有你说的“公子资”、“公子成”表示他们是公族,也就是说他们是国君一族的,有资格继承国家权力,并不是“子爵”,爵位只能给国君,而且世袭。

公候伯子爵

公、侯、伯、子、男


春秋时代的爵位有哪些视频

相关评论:
  • 14725858344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等级是什么样的?楚国为何会称王
    胡皇潘周朝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分封的诸侯国根据其君主爵位来定等级,春秋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的等级并不太符合我们的日常认知。齐国,公元前1044年立国,开国君主姜太公,侯爵,第二等;秦国,公元前770年立国,开国君主秦穆公,伯爵,第三等;晋国,公元前1033年立国,开国国君唐叔虞(第一代为唐国,第...

  • 14725858344公侯伯子男 始于哪里,又是如何的等级?
    胡皇潘四、子 金文中的子明确属于爵称的,主要有北子和沈子。文献中其他诸子,尚无金文印证。楚国国君开始的正式书籍记载为子爵。后来其国君请求该封爵位不成而自封楚王。五、男 《春秋》所见男爵仅有许国。1967年陕西长安县马王村出土一件西周晚期的(许)男所作铜鼎,证实许国国君的爵称确为男爵。

  • 14725858344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国君刚开始爵位很低到
    胡皇潘开始的爵位,还是比较合乎当时规矩的,根据实力、与周王室的疏密等因素,来定。只是到了后来,周室衰微,诸侯强大,才互相吹捧或自己吹捧,把爵位定的很高

  • 14725858344春秋战国官职
    胡皇潘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 历史 上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在此时期,奴隶制走向没落,封建制逐步确立。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春秋战国官职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春秋官职 春秋各国官职一般由世官充任。春秋时候的世官主要是指世袭爵位,爵位有卿、大夫、士三等,每等又分上...

  • 14725858344春秋战国时期的爵位制度是怎样的?君与侯哪个地位更高?-趣历史网_百度...
    胡皇潘那么问题来了,商鞅变法如此大的功劳,被秦孝公封在商于之地,封号商君;而魏冉被封为穰侯、范雎被封为应侯、吕不韦被封为文信侯,虽然他们都有功劳,但是远不如商鞅吧,为什么地位要比商鞅高呢?这就需要了解下春秋战国时期的爵位制度和一些历史事件了。春秋战国时期爵位有五等,公、侯、伯、子、男,...

  • 14725858344春秋时期,除了楚国,还有哪些“子爵”诸侯国?
    胡皇潘总的来说,在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的疆域大小和地理位置,和爵位存在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公爵、侯爵诸侯国不仅处在中原地区,而且一开始册封的疆域也比较大。与此相对应的是,子爵诸侯国地处偏远之地,受封疆域也比较小,所以,除了楚国、越国这两个子爵诸侯国,其他子爵诸侯国相对弱小,基本上没有太...

  • 14725858344春秋战国时期的爵位问题
    胡皇潘齐、燕、赵、魏等国的爵位分卿、大夫两等,卿分上卿、亚卿;大夫分为长大夫、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这些爵位其实就是之前的官职名称,反映了之前周朝官爵不分的情况。战国时期盛行的封君制是春秋时期分封卿大夫的继续。“君”是卿大夫的一种新爵号。《仪礼•丧服》篇讲:“君,至尊也。”...

  • 14725858344春秋战国每个国家的领袖都称“公”,只有楚国称“王”是为什么?
    胡皇潘2、楚国君主称“王”则是僭越自称,大逆不道,如果周天子愿意,可以召集天下诸侯讨伐楚国。楚国是子爵国,爵位很低,而且楚国的封地在现在的淮河以南,江西、湖南等地,在春秋时期,这些地方是野蛮之地,未开化之地,而中原的齐国、晋国、宋国等国自诩为文明,很瞧不起楚国,当时他们的态度...

  • 14725858344为什么春秋楚国,吴国,越国都称为王.可是其他诸侯都是以爵位称呼.如齐侯...
    胡皇潘而楚国、越国、吴国比较特殊,他们的爵位都很低,只是子爵,但通过不断的兼并战争,国家实力国土面积都大大提高,与大诸侯国相当,实力与名号不符,加上周室衰微,自己又地处南方,离周室比较偏远,所以在春秋时期,这三个诸侯国就先后自立为王,也就是说,他们的“王”的称号是自封的,不是周室承认的...

  • 14725858344郑庄公和蔡桓侯的称谓问题
    胡皇潘1、春秋时期是比较严格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郑庄公是公爵,蔡桓侯是侯爵,不存在尊称与否的问题。这个很严格,擅自称高一级的爵位是僭越,在周王强盛时期是要招致讨伐的。早期只有楚国敢这么做,周王给他的爵位是子爵,楚子。他自视南蛮,干脆自己称王。连齐桓公也拿楚国没办法。2、庄、桓...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