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三个境界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学习的三个境界是?~

学习的第一个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个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个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读书三境界,是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出的读书理论。
读书的三重境界,符合古学的小学,大学的通义。古人治学讲究厚积薄发,所以第一阶段,重点在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看,要博览;其次的阶段就是要思考。
看多之后就会互相比较,和自己的经历比较,就有所得,就外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然而,最终的成就要返璞归真,学习的最后是体悟自然的规律。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可小成。进能变通运用,巧舌如簧,有一得。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方大就。

扩展资料
赏析
王国维的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北宋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第一境界的读书,是输入,是求索,是积累,是量变,力求多多益善。
第二境界所说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
第二境界的读书,少了一些功利性,已不满足于单纯的知识积累,而是自觉学而思,学而行,知行合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思考感悟、躬行实践、经世济用中,增长智慧、实现价值、追寻人生真谛。
第三境界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读书成为了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态度。达此境界者,少见于中年以下,多见于人到老年。非饱经世事沧桑、阅尽人间百态,智慧达于圆通、心态复归于婴儿者,不可尽窥此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读书三境界

  宋代禅宗将修行分为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第三个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三个境界中都有“空”字,三个境界就是对“空”的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境界中的“寻”--人向上天追问自身起源,追问所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三个千古难题。第二境界中以“无”,表明人已经从自然中剥离出来,与外在的“水流花开”自成一独立世界。而第三境界中的“万古”与“一朝”的融合同一,则说明人对有限时空的超越,经过否定之否定之后,达到天人合一之境。

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 初次接触,随意观察,表面印象,没有深入探讨。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 进入怀疑、批判阶段,疑团满腹,眼前是假象。
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 - 经验证、分析后获得领领悟和证明,疑虑解除。

为道“三见”之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只是山、不是山、还是山,这是禅宗的三种境界。原句是,第一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第二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境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三句话中的“见”和“山”“水”是同本;而“只是”、“不是”、“还是”则是异象。下面就分别讲一下。
“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里的“见”是指观察,不仅仅是用眼去观察,同时用眼、耳、鼻、舌、身,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去感触。用手去摸,看它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是热的还是凉的,这也是观察。这种直觉观察,就是“见”的直接的意思。那么,这个“山”和“水”也是一种代表,它代表了物质世界的所有万事万物。
这里的“只是山”、“只是水”,只是说明了一个局限性,局限在什么地方呢?局限在表面。有人讲初次见面叫第一印象,这个印象就是表面印象,一种初次的印象,也是偶尔留下的一种表象。所以说是一种表面的,也可以说是一种片面的。因为无论从你的眼、耳、鼻、舌、身,无论你怎么观察事物,无论你从哪一种角度,用什么方式去观察,都没法观察到事物的全部。所以这只能得到一个表面现象。在你观察的时候往往会有误区、有死角。有人讲,自己看自己的鼻子看不见,这就是视力的一种死角;还有一种说法:“后脑勺子的头发只能摸得到,但看不到。”这也是眼睛的局限性。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你怎么去看,都是“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实际上真是山,真是水吗?只是一个假象而已。为什么讲是假象呢?前几课都讲过。因为这只是一个名、相上的东西。你作为一个主体,去观察山也好,观察水也好,观察树木也好,观察天上的雷电、云彩、日月也好,你怎么去观察都没法观察到它的全部,所以讲它只是一个假象而已,所以为“只是”。

如果反问一句:书本上的知识是不是都是真理呢?实际上它有它的作用,它能给我们介绍一些有益的东西,给你提供一些参考,也就是指指路。行人想找酒家问牧童,牧童只是遥指。这些书上的文字是知识吗?是知识。但这些知识只是起一个指路的作用,只是个“遥指”的牧童而已。真正来讲,它还不是事物的本体。事物的本体、真象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就是指事物的本体,你能用语言表达的那就不是“道”了。你表达出来的东西不是真的,那也只不过是指指路而已。这里只是讲一下“只是”二字。

为道“三见”之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里的“不是”与前面的“只是”正好相反了。前面是肯定,这里是否定了,在为道阶段就是否定阶段。为什么呢?这个否定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表现在怀疑、批判上,通过怀疑、通过批判再提出自己的假想,提出自己的观点;再通过推理,通过思辩、论证。那假想能成立吗?哥德巴赫猜想是哥德巴赫的猜想,陈景润的证明离皇冠只差那么一步;还有法国的物理学家安培,他提出一个假想:“分子或原子中间的电子运动形成的电流是物质磁性的起源”。他提出这么一个假想,后来有多少物理学家证明了他的假想是正确的?

以前书本上已有的,但有误区、有错误、有偏见、有缺陷,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自己的观点,甚至是新的发现。这里的“不是”是一种否定、一种批判,否定错误的,纠正偏面的,实事求是地去探索事物的实质和全部,看得比“只是山”、比“为学”阶段要全面一些、深刻一些。这里的“不是”,是指不是事物的真相、实质。

为道“三见”之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里的“还是”又回到前面那知识表面上了吗?不是,也没有落到第二阶段“不是”的层面上。这个“还是”就是看出事物真正实质性的东西,通过对它表面的东西的观察,看到它“只是”,再通过经验去推理、去分析、去想像、去猜想,然后形成一种独有的理念,看出事物的另一面,也就是更深刻的一面。但是这还不够,还要在这种基础上再进一步观察,在某种高度上观察,此时会发现原来“还是”这个东西。

第一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第二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第三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语出
朝禅师青原惟信:“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初进佛门,虽有慧根,然世俗表像依旧遮目,心中仍有欲,故仍停留在表层。是谓:手中有刀。心中无刀。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已达妙层,尘世间一间皆为虚无飘渺,正所谓心中有佛,何处不是庙堂?是谓:手中无刀,心中有刀。

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已至臻境,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最高境界就是与自然社会溶为一体,浑然相忘。领悟只在心。表像随它去。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_^

禅是不可说的,能说出来的就不是禅了。这些只是一种表面。我们若是执着与文字的表面,这样无法得道得。

对!顶楼上。
禅是活泼生动的,不是死的。

今天给大家简单介绍佛法中的“”。因为在师父的 弟子中,有人过去打坐、坐禅,所以师父今天让你们能了 解一些佛法修为知识。

因为我们人是生在地上的,脚踩着大地,以地为主, 打坐就是刚刚在地下开始修炼的时候。“地大”,就是说 你人在这个大地上。在修炼的时候,“水”是指你身上的 血脉、血液循环。要修心的人,站在这个地上,首先要关 注自己的是血脉。这就是“地大归于水大”。“水大”的 意思是要让它平静,要让血液安静下来,表示平静、慢、 细、长、循环。你们看看水是不是具有这些特性啊?血是 平静地在走,水也是平静地在走。水在大海里走得很慢, 水拿出来很细,看不见缝隙的。水长不长?源远流长。水 是不是循环的?这就是“水大”。

“火大”,按照人间来讲,什么叫“火大”?火气大。 火是指温度,身体上的温度。火大,实际上就是大火。一 个人修炼禅宗的时候,他必须把自己身上的温度降下来, 冷下来。这个就是修炼的最基本的东西。一个人在打坐的 时候,你想想看,如果心静不下来,火气很大,你说这个 人打坐有用吗?静得下来吗?师父今天只不过给你们介绍 一下,不是让你们去学。打坐是很危险的,打坐稍有偏差 容易出毛病。身体的热能不要让它发出来,让它保持在你 的内脏里面。也就是说,犹如你在冬天的时候,外面下雪 冷得不得了,但是你把衣服裹得暖暖的,你里面照样是很 温暖,血液循环也很好,你的手脚都不会冻僵。

保持里面 的温暖,而外面是很冷静的。实际上,把这些温度不要发 出来,就是克制自己的火,包括欲望的火。实际上就是保 持一个人的生命能维持的最低温度。很多人会想,这个师 父真的是厉害,什么都懂。师父告诉你,修禅能经常保持 一个温度。在你人体温度最适合你自己的时候,也就是能 够维持一个正常生命温度的时候,不也就是 37度吗?你 不要发火,发火的时候说不定 39度了。温度过低,你的 阳气就不足,你这个人也不能维持生命啊。实际上就是一 个人要维持生命的一个基本温度,这样的话你才能感到舒 服,才能进入生命的平衡点,让自己的心收放自如。

你要维持住血脉的自由、循环,不容易啊。杂念不能 多。人的脑子里杂念一多,你的心里有一个猴子在不停地 动,叫心猿意马。刚刚打坐,你还在想“我的灯关了没有, 饭还在炉子上,今天晚上回家会不会有麻烦啊 ……”你的心 在跑,你的脑子也在跑,怎么样打坐啊?要保持住自己的 温度,才能修炼。要记住,“水大归于火大,火大归于风 大”。“风”就是人的深层的呼吸。呼吸要跟正常人没有 两样,但是你必须深呼吸,用鼻子吸气,嘴巴吐气。用鼻 子吸气可以把你的胸腔打开,肺腔打开,咽喉腔打开,可 以吸气很深。

举个例子,在一个公园里都是花香,你跑过 去,怎么闻啊?深吸一口气,好香啊,是这么开始深呼吸 的。深呼吸——从鼻子里吸进去,然后从嘴巴里吐出来。 但是吐气的速度不能太快,要和吸进去正好成正比,否则 漏气。这个是养生之道,在中国的《黄帝内经》里面也讲 过这些东西。实际上都是佛法里面有的东西啊。在禅学里, 这些东西早就有了。修心就是修身心。你的心修好了,你 的身一定会好;你的心不平静了,心态不好了,你的身体 一定不好。

什么叫心态不好?看见人家有钱了,你难过;看见人 家好了,你比他还难过。呼吸的时候要微弱,没有感觉。 要没有感到自己在呼吸。你们现在能不能感到自己呼吸啊? 每个人都感到了。师父现在一讲,你马上呼吸就困难了。 举个例子,你们都做过检查吗?做 B超、CT,医生叫你们 呼吸——憋住——吐气。医生跟你们讲的时候,你觉得平 时呼吸挺好的,怎么他叫你把气憋住的时候,你觉得气喘 不过来了?这就是平时内涵不够,没有修炼过这些东西。 实际上师父给你们讲一些人身需要的禅学的知识对你们的 整体修炼也是有好处的,对你们的念经有好处。不要感觉 到自己有呼吸,实际上就是在呼吸。细、慢、长。当你呼 吸的时候,要细,要慢,要长,都很难啊。

“火大归于风大,风大归于空大”。“空大”是什么? 在人体当中,“空大”实际上就是思维——思维是空的。 比如说你做不成一件事情,你说空想、痴心妄想。妄想就 是“空大”。那么,就是呼吸的时候,跟思维是合在一起 的,进入一种虚空的状态。当你在呼吸的时候,脑子已经 进入一种空的状态,脑子里不知道在想什么,这个就是帮 助你们在修行念经的时候特别要做到的事情。人的死亡、 人的睡觉也和这些过程是差不多的。所以,当一个人睡觉 的时候实际上就像死掉一样。这是师父经常跟你们讲的, 人死的时候就像睡觉一样。哪一天你一口气没喘上来,对 不起,这个人就死掉了。

我们可以把佛法其他法门一些好的东西借鉴过来。禅 定和睡眠和死亡很相像,也很接近。一个禅学修得好的人, 犹如动物的冬眠一样,睡着了,跟睡觉一样。有时候呢, 当一个人禅学修炼得好的时候,你跑到老和尚面前,你用 手在他鼻子那里放一下,你不知道他有呼吸的。这就叫细、 慢、长。实际上他是有呼吸的,但是你碰到他,他好像已 经没有呼吸了。这跟睡眠、睡觉和修禅是一样的概念。禅 定是静止不动的,犹如冬眠一样,它是一个特殊体能的正 常呼吸。就是一个人的身体已经不被自己的呼和吸所控制, 运用自如了。举个例子,我呼吸也很正常啊,为什么我没 有运用自如呢?你现在给我跑一百米,跑完之后你能够控 制自己的呼吸吗?叫你们马上运用自如,叫你们马上放松, 你行不行啊?不行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控制自己很重要。

师父为什么要给你们讲禅学?你们现在跟着师父学佛 念经的时候,可以借鉴一些禅学的方法来念经。因为人的 思维分散,杂念太多,所以需要用一些禅的方法来帮助我 们念经,用禅定的思维来克制自己的杂念。第一,念经的 时候要深呼吸,要懂得气的收与放就不会出差错。呼和吸 就像阴和阳一样,呼是正的,吸是阴的。念经时要阴阳交 错。

犹如讲话要能感人的话,要抑扬顿挫,该轻的时候轻, 该响的时候响,要有感染力。第二,就是动作。如果坐着, 不要单盘、双盘,只要把位置呈罗汉状,像是打坐,但是 用不着把腿盘上去,找一个最适合自己、舒服的位置就行 了。腰最好直起来,人的身体要呈圆弧状,气场才会流通。 自然地放松,就可以了,呼吸自然。还有一点要记住,就 是念经的时候人不能发火。发火就是火大,火大的时候念 经就会火烧功德林。

接下来师父给大家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无寿者相”。实际上这是菩萨经文里的东西。现在讲佛法, 就是讲菩萨的东西了。“四无相”,就是破参明心,破掉 你心中的迷惑。“无我相”,就是没有我的。我把这个世 界上的东西都看穿了,我脑子里就只想到救人家,没有我 自己的。“无人相”,没有人的。整个这个世界都是空的, 我看出去是没有人的,都是菩萨,境界提高——无我相、 无人相。“无众生相”

,就是叫你不要有对比心。如果你 看出去是这个众生,那个众生,实际上是你心中有对比, 有对比就有分别心。“无众生相”就是要你有平等心。什 么叫“破参”?“破参”就是开悟,破除迷雾、迷障。 “迷障”就是很麻烦的事情,让你很迷惑的事情。“行 道”,这个“道”指的是学佛的这条道理,“行道”是说 我们在走的这条道路和见道。“见道”是说我见证了这条 道路。现身说法是法布施,功德无量。“修道和证道”, 再去修,再去证悟这个道,就是证实这个是真正佛菩萨的 本性。所以修心谈何容易啊!

最后给大家讲,学佛的境界就是法喜充满。就像我们 现在一念《大悲咒》,一念《心经》,实际上就是和菩萨 接气,开心了,法喜充满。生病也好,灾难也好,实际上 就是你的增上缘。有了这些东西,你才能去破它;破了它, 你就跳了一级。它是一个阶梯。没有这个阶梯,你就平平 淡淡的;有了这个阶梯,你跨上去,你不就升了一级吗? 人的孽障总得要过啊。你不过的话,哪有平平淡淡一辈子 的?孽障来了,愁眉苦脸的,人肯定会生病。你知道病来 了,就想:“我的孽障来了,我要跨过去,吃苦耐劳就是 来化解这个冤结。”有了苦才有甜。不去除孽障,哪来的 甜?人就是这样一节一节地承受着这种冤结啊。看看你这 辈子做了多少坏事啊!你现在做的坏事、动的坏脑筋,到 了下辈子你再投人的时候也是一节一节在还嘛。

我们是众生,众生一定会被污染。只要是人,你不能 说你很干净;你只要是人,你一定会被污染。在人道,一 定会被污染。只要是人,你的思维就会不干净,你就有贪 瞋痴,你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杂念出来。在人间,开悟的圣 人要修到没有烦恼,要不知道烦恼,要没有受想行识,就 是没有感到特别开心,也没有感到特别痛苦。人家骂我, 我也没有感受;人家讲我好,我也没有感受。师父今天讲 你们徒弟了,你们不开心了,那就是你有“受”,你就不 是一个圣人。无“想”,就是脑子里不要去想。出事了? 

没事,不想。难过了?不想。过去痛苦的事情,不想。有 什么好想的?每想一次痛苦的事情,就在你心中扎上一次 针。多少人被师父一点,马上眼泪下来了。为什么?师父 点到他心里去了。真正有本事的人,想都不要去想。 “行”,我没有行为了,我这个人已经没有行为,好行为、 坏行为都没有了。“识”,意识,我脑子里不乱想,我没 有意识。控制意识到无意识,你就成功了。一般人都是先 是有意识,然后才会有想象力。

怎样区分意识和幻想?意识有三种。一是下意识。下 意识是毫无准备的一种意识。比如说,人家说你脸上怎么 会这么脏啊?“啪”的一下,你的手会去摸一下脸,这个 叫下意识。心理学上还有一个叫上意识,上意识是准备好 的意识。比如说一个特工,他想“情报局会不会叫我的真 名啊?”“啪”,叫你真名了,你装着不知道。想,已经 是意识流出来的东西了,才成为想象。有一个词叫“意识 流”,就是说意识顺着自然地流动、自然地出来的东西。 比如说我今天想象(意识中):“我饿了吧,今天这个阿 姨给我做饭就好了 ……她来了,她会给我烧素京都排骨 …… 她做菜挺咸的……”这就叫意识流。

你的意识会顺着原始的 逻辑一直流下去,所以人家说你这个人意识流。其实意识 流跟泥石流也很像啊,很自然地往下流淌。意识能够控制 你的大脑神经。一个人的意识感觉到他要生癌症了,他的 脸一下子就不一样了,马上神经抽动,心脏难受,浑身手 脚无力。好了,就是意识控制你的神经、经络、脉梢。

但是想象的话,要转好几个弯。当一个人说“我在想 这件事情的时候”,其实脑子已经转了很多了。师父现在 给你们讲的这些东西对学佛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东西,是学 佛的人要克服的人间的毛病。要修到没烦恼,不知道烦恼, 没有受想行识,没有人间的杂念困扰着你。不要把人家的 什么话都当成真的,不要把人家的什么话都往意识里走, 这很重要。不管人家说什么,笑一笑。对人家好,要往意 识里走;人家对你不好,就不要往意识里走,否则伤害自 己。你们要学师父的精神——不要被自己先压倒,人不要 自己把自己压倒。

所以师父给你们讲一句话:“真正限制、 妨碍、埋没自己的,永远只会是你自己。”“我怕那个事 情啊,我不敢啊,我不能去做。”妨碍你了吧?真正妨碍 你修心、念经、做人的就是你自己。不要被自己心中的障 碍阻扰你自己,是你害了你自己。很多人最后说“我恨我 自己啊,是我害了我自己。”人有好心不一定能够解决问 题。师父就是好心救度全世界的人,可是有些人不相信, 师父有好心有什么用?救得了他吗?

菩萨所证悟的道理是什么?就是让你不要有烦恼,不 知道有烦恼,没有受想行识。这就是道理。想都不要去想。 很多人给你说“这个人怎么怎么”。想都不想,笑笑。想 什么?有本事就自己管好自己。妨碍你自己的、阻碍你自 己的就是你自己。很多人常说“我无所谓啦”,这也是阻 碍他自己啊。跟老板吵架之后,心想“这有什么,我就说 实话,让他这样好了,我无所谓了”,这也是他阻碍了他 自己。若心有定,就是如果你的心定得下来,好坏都一样。 澳洲总理给东方台写信了,是好事吧?师父开心了。

可是 没过几天,总理下台了。但师父心定得下来,总理写信来 了,哦,没喜乐;过两天下台了,对师父也没有影响。那 就没事了吧。人命在呼吸间,要力除偷安、懒惰。偷安就 是说自扫门前雪,很多人只管自己平安,不管别人。不肯 念经、不肯修心都是懒惰。要记住,只要是弘法,什么事 情都可以做。只要为了这个目的拼命地去追求,就会有功 德。

恭录  认识禅字  摆正意识




禅的三个境界视频

相关评论:
  • 13936829877“参禅的三重境界”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习楠所梵花若净 03-24 10:41 禅宗青原惟信大师曾经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①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②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③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以“看山”、“看水”来比喻说明“参禅的三重境界”,这又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其实,“参禅的三重...

  • 13936829877禅的三个境界
    习楠所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 进入怀疑、批判阶段,疑团满腹,眼前是假象。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 - 经验证、分析后获得领领悟和证明,疑虑解除。为道“三见”之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只是山、不是山、还是山,这是禅宗的三种境界。原句是,第一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第二境界...

  • 13936829877禅学修养的三种境界是哪三种?
    习楠所禅宗认为,禅学的修养就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 13936829877“开悟的”三重境界
    习楠所第三境界: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这是洞察万物本质后的彻悟。二、宋代的禅宗参禅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象征着目标模糊,追寻困难。第二境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表明虽有迷惑,但仍有自然的存在。第三境界:一朝风月,万古长空。揭示了现实瞬息与永恒的关系。三、王国维的...

  • 13936829877什么是禅宗三境界?
    习楠所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个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三个境界中都有“空”字,三个境界就是对“空”的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境界中的“寻”--人向上天追问自身起源,追问所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三个千古难题。...

  • 13936829877如何参禅?如何修禅?
    习楠所1.第一个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是山,凡夫境界,贪嗔爱慢,人我是非,五欲六尘里面流浪生死,见色生淫,遇境沉迷,被物质现象所迷惑,被外境牵着鼻子走;2.第二个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不是山修炼的过程,此时关闭六根,视而不见,听耳不闻。眼见色不被色尘所转,...

  • 13936829877禅的三重境界是什么?
    习楠所人生第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此一境界表明立志追逐的,在足够的积累后,量变成为质变,不经意间已追逐到了。这句话出自宋朝的禅语,作者不详。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 13936829877什么是禅??佛教中的禅,是什么意思?
    习楠所而在佛教中的“禅”是“禅那”的略称,意译为“静虑”、“思维修”、“弃恶”等。就是在生活中静静过滤碎片,修正错误的思维,抛弃恶念。佛教普遍采用的一种修习方法,源于婆罗门经典《奥义书》所讲的即:静坐调心、制御意志、超越喜忧以达到“梵”的境界。修禅,可以静治烦,实现去恶从善、由痴而...

  • 13936829877如何理解禅宗所说的“三境”?
    习楠所第三境“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喻示时空被勘破,禅者于刹那间顿悟。禅宗最激烈地破除偶像崇拜,以走向自然取代那个高悬俯视的“他者”似乎是它寻求解脱的必由之路,自然作为色相、境界,被赋予了不可或缺的“唯心”的意义,是个体解脱的最直观的亲证。禅宗这样看待自然,明显地不同于庄子,却又与庄子...

  • 13936829877如何进入一步步初禅 二禅 三禅 四禅
    习楠所从初禅至三禅,我们的心念一直是动的,当进入四禅后,心尤如明镜一般不动、清净明朗。当然心念不动了并不表示心不再起作用了,只是这时的心念只停在四禅的境界中,心只观此境而不动念称为心念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起作用。以上四种定,都还在色界,还未能舍离色身。当然如是一个人,在进入...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