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狼孩”的春天——赏析穆旦诗作《春》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春

穆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众所周知,现代主义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中一直处于一个比较边缘的位置。它没有获得像现实主义那样隆重的礼遇。对于现代主义这种创作手法,大部分人都保持着怀疑、谨慎甚至排斥的态度。然而以穆旦为代表的九叶派诗人,却积极尝试着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穆旦无疑是其中的翘楚。我国新诗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谢冕在《新世纪的太阳》一书中,把穆旦称之为中国新诗界的“狼孩”。之所以称之为诗界的“狼孩”,是因为他的表达太不符合传统的规范了,他敢于打破惯性的思维和模式,呈现与众不同的诗风,以致被文坛视为不能容忍的异端。穆旦在西南联大的同学王佐良这样评价他:“他一方面最善于表达中国知识分子受折磨而又折磨人的心情,另一方面他的最好品质却全然是非中国的。” 从他优秀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这种品质,深受艾略特“无个性原则”的影响,体现着极强的生命意识、玄学色彩以及现代主义的精神气质。下面话不多说,我们来具体赏析下他的一篇名作《春》

这首诗中,主题为“春”,却与传统的伤春主题迥然不同。这里没有陈旧的“风花雪月”的意象,也没有浪漫而模糊的意境,更没有郭沫若那种澎湃激昂的诗情。在《春》这首诗中,诗人关注的不是外部蓬勃生长的春天的气息,而是倾心于自己的内心视觉和对青春的感悟。诗人以“春”为题,实际上写的却是“青春”。穆旦写这首《春》的时候正好24岁,正是一个青春情感和生命意识热烈碰撞和寻求释放的年龄。此诗是他心灵感受或人生体验的一种表现,诗人采用让心灵与身体对话的方式,借意象传达个体的经验, 表现年轻人的情欲被身体的发育成熟所唤醒, 却又没有找到具体的爱恋对象时的独特感受。

开篇两句“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传达出一种极强的生命冲动。绿色的火焰,是草的欲望,它渴望拥抱花朵。有的人从“欲望”角度,理解这首诗,把花朵隐喻为“纯洁的少女。”绿色的火焰,象征着作者萌动的青春情欲。故起首二句当可解为此诗主要表现的是情欲初醒的少男对少女的渴望。然而我觉得这种看法,有些牵强。 我觉得在这里,草和花都是一种与人相对照的存在,这里写草和花的目的是为了和后面抒情主人公形象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草和花代表着自然的春天。第一节主要写自然的春天,第二节,诗人自然而然地将笔锋过渡到描写人类的青春上。自然的春天和人类个体的青春形成巨大的反差。连弱小的花草,都在抗争,发泄着欲望,而我们人类却把青春却被紧闭在二十岁地肉体里。诗人旨在通过客观自然的满园春色来唤醒我们沉睡的青春。“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我们可以推开实实在在的窗子,看到满园的欲望,然而要想看到你我内心的欲望,则必须打开心灵的窗子。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迷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我们的肉体之所以紧闭,诗人认为这是因为被永远的谜迷惑着。那么永远的谜到底意味着什么?永远的谜就是生命内在的矛盾和冲突,它迷惑着年轻人追求生命力的宣泄和创造力的发挥。他们随时准备给予爱,也渴望着被爱,然而却不能如愿,爱与被爱的矛盾彰显出来,那已被点燃的激情却无法找到一个接纳它、平慰它的他者。这是感性与理性纠缠不清的痛苦,是灵与肉碰撞的痛苦。被永远的谜迷惑着,只能让我们无法安放我们的肉体,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往哪里安放。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却无处归依。”我们无处归依的肉体,就像那泥土做成的鸟,那翅膀怎么飞翔?那歌声怎么传唱?诗人由此表达出一种对生命本体论的思索,人类无望的生命徒有冲动,却难以快乐,最后只能陷入“无所归依”的境地。然而我们就这样一直悲观地默默地无动于衷了么?显然不能这样。“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我们的诗人没有因此消沉落寞,而是经过一番绝望与空虚的精神挣扎之后、痛定思痛,选择了更为执著、也更决绝的渴望与追求。诗人在仿徨、苦闷的无望之地, “痛苦”地“等待”着“新的组合”这是真正的生命喷薄的春天。是诗人理想之峰的高耸。诗人对爱、对生命、 对理想的乐观与坚守感染了我们,使我们在饱含泪水的眼眸中看到光影声色重新组合后的绚丽光彩。这是一场关于美的大洋溢,是来自心灵深处爱与希望的大喷薄。

细致地分析了这首诗之后,我们再来看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与传统诗歌不同,穆旦在这首诗中并没有怎么注重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相反他很看重语言的色彩表达, 他让蕴含丰富色彩的词语使人生发联想, 而诗意正是从联想中产生。诗人用一系列带有迷离色彩的意象来凝固起全诗的主题, 促使读者对这些意象的象征意蕴产生思索, 这正是此诗的独特所在。此外,诗人熟练地运用许多现代派的技巧与手法,比如巧妙地化用了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 多恩“用身体的感官去思想的方法, “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光, 影, 声, 色, 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人新的组合”,将形而下感官描写和形而上的哲学思辨统一起来,使其别有一番味道。其次"诗中的意象十分奇特"如“绿色的火焰”“泥土做成的鸟的歌”,我们不得不佩服诗人的想象,这种新奇的比喻、奇特的意象,在那个年代可谓凤毛麟角。

诗人穆旦,被称为“四十年代最早有意识倾向现代主义的诗人。”穆旦,中国现代诗歌界的“狼孩”,用他的笔书写着青春和生命,孜孜不倦的呼唤着爱与希望。 他的笔下既有《赞美》中沉重的苦难和坚韧的精神,也有《春》中精心建构的爱的“春天”。穆旦的诗作为沉闷的中国现代汉语诗坛注入一种春天的力量,尽管这种春的希冀在建国后不久,就被无情的扼杀了。直到八十年代,九叶诗派像出土文物般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穆旦身上这种现代主义传统才开始被人们广泛开掘,不断吸收。穆旦早年的《春》代表了他年轻时对那个年代的思考,我们知道穆旦晚年也写了一首同名诗作《春》,这首诗和青年时期那首《春》表现出了不同的生命意识。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经历一世风雨的残年老人对这个世界最好的留恋与希冀。“回荡着那暴乱的过去,只一刹那,使我悒郁地珍惜这生之进攻……”

穆旦,这个中国新诗界的“狼孩”,用一生的兴致等待、营造、守候着属于他的春天。


【解读】“狼孩”的春天——赏析穆旦诗作《春》视频

相关评论:
  • 17791933608【解读】“狼孩”的春天——赏析穆旦诗作《春》
    耿睿凡答:诗人穆旦,被称为“四十年代最早有意识倾向现代主义的诗人。”穆旦,中国现代诗歌界的“狼孩”,用他的笔书写着青春和生命,孜孜不倦的呼唤着爱与希望。 他的笔下既有《赞美》中沉重的苦难和坚韧的精神,也有《春》中精心建构的爱的“春天”。穆旦的诗作为沉闷的中国现代汉语诗坛注入一种春天的力量,...

  • 17791933608世界名著:狼孩图书目录
    耿睿凡答:故事的尾声,《春天的苦恼》和《重逢》揭示了毛克利的内心挣扎与成长,以及他在《左右为难》中做出的选择。《尾声》则为这部丛林传奇画上了一个难忘的句号。

  • 17791933608《狼孩》优秀读后感
    耿睿凡答:篇一:《狼孩》读后感 《狼孩》这本书讲的是发生在一个从小被狼群收养的孩子——狼孩毛格利身上的故事,狼孩读后感。这本小说里让我最难忘的一章是:《人的生活》。 这一章主要讲了:毛克利回到人的世界后,被一个名叫美修娃的妇女收养了,就让毛克利学习人的语言,后来毛克利讨厌了人的生活,尤其是一些小孩把毛克利...

  • 17791933608关于狼的一堆问题(十万火急!!)
    耿睿凡答:印度“狼孩”拉穆已于1986年12月28日死去。世界上发现的“兽孩”已有50多个。有记录在案最早被发现的,是1344年在德国深山中的一个“狼孩”。除了由狼养大的“狼孩”以外,还有由其他动物抚养的各种“兽孩”。1761年,匈牙利有几位猎人在高山深穴里,发现了一个正在和几只小熊嬉戏的女“熊孩”。 1923年,印度猎...

  • 17791933608丑小鸭课文原文
    耿睿凡答:3、师:仲永变的平庸是因为不努力,不思进取,而狼孩是从没意识到自己是个与狼不同的人。而文中的小鸭,一开始是被迫流浪,后来却是进一步主动抗争,因为他有了安身之所后“想到广大的世界走走”,特别是他见到天鹅时是如此主动地渴望接近他们,即使失去生命。如果把这里改成“由天鹅直接告诉他,他是一只美丽的天鹅”,...

  • 17791933608关于辩论赛的问题
    耿睿凡答:天气固然是机遇,中国经济、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改革开放带来的科学的春天,这何尝不是机遇?何尝不是中国航天事业得以飞速发展的关键?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有多少发明创造中途夭折?有多少科技工作者的心血付之东流?这么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难道还不能说明:机遇是成功的关键吗? 综上所述,我们始终认为:实力是基础,成功...

  • 17791933608丑小鸭课文原文
    耿睿凡答:3、师:仲永变的平庸是因为不努力,不思进取,而狼孩是从没意识到自己是个与狼不同的人。而文中的小鸭,一开始是被迫流浪,后来却是进一步主动抗争,因为他有了安身之所后“想到广大的世界走走”,特别是他见到天鹅时是如此主动地渴望接近他们,即使失去生命。如果把这里改成“由天鹅直接告诉他,他是一只美丽的天鹅”,...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