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些作家生活越艰难写得东西越好?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为什么写作的作家越来越少了?~

以网文为例,其写作市场混乱,作家收入少,无法维持基本生活。连自己都没有办法养活的行业,自然没有多少人能坚持下去,所以写作的人会越来越少。
那有的朋友就要问了,像唐家三少、天蚕土豆、辰东这些网文大神又是怎么回事?要知道,像他们这样成功的网文作者只是少数。他们开始写作的年代,恰好是网文的黄金年代:竞争对手少、盗版技术不发达,读者对网文的倦怠感还没有形成。任何一篇看的过去的文章,都可能是他们晋升“白金作者”的阶梯。
没有竞争对手的他们,加上自身实力过硬能写出大众喜闻乐见的小说,自然能成为网文界的大佬。后来的网文作者即便有好的文字功底,也很难出名。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网文套路“烂大街”。都市类作品都是一个出身平凡甚至卑微的男主角,意外捡到一个宝贝,从此收获无数恋情,走上人生巅峰;玄幻修真类也是类似,满满的都是套路。经过几年的阅读,读者对这样的套路网文已经免疫,连看都不想看了。
如果是辰东这样的网文大神写的,或许还会有忠实粉丝前去“拜读”。如果是新晋网文作者用这样烂大街的套路写网文,绝对会惨淡收场。没有丝毫点击量的他们无法获得收入,没办法维持基本的生活。
即便能获得读者认可,抄袭问题也是影响他们收入的重要原因。21世纪最发达的就是互联网技术,网络上什么都可以找到,包括付费的小说。既然有免费的,很多贪图便宜的读者就会在网站上看盗版,不会去APP内付费看小说。
虽然读者有那么多,但真正付钱的却寥寥无几,无法维持生活的他们自然会退出网文界,另寻出路。

这其实有很多方面可以说。

古人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我想作者们大概也是这样吧
且不论是写什么东西,都有灵感一说,千万别以为写作写书是一件愉快的事,很累的
拿我自己来说,曾经写过一篇读后感,算是偏散文吧,拿给我的顶头上司,上司说写得相当不错,继续下去就好了
可我自己知道,至少一年内,我再也写不出这么吊的文章了

有关灵感,也有关心境,乍然闪过而后如泉喷涌
你看唐家三少,当年写《神印王座》的速度简直捅破天,两星期一本两星期一本,我和我的小伙伴都很震惊
写一本书后就销声匿迹的作家不少,越写越好的作家相当少,对于写作群体来说的话
且于现在的人们,对于作家的了解程度太少
那些一战成名的作家,多是没了灵感所至,这很无奈
再说了,既然这一本书能使其成名,代表了什么?大众喜欢啊。
大众喜欢代表什么?书卖得出去。
书卖出去代表什么?有钱赚啊。

又怎么让他们不再次写下同类型的字呢?
当今社会,首先得有饭吃,饭吃得饱再去考虑其他的事儿,而当作家们饭吃舒服了便想继续去吃,这非常正常啊,有钱不赚是傻子好吧?
退一万步说,即使他们有了自以为更好的点子,万一读者不喜欢呢?万一读者只喜欢这些作者之前写的东西而不喜欢他去改变呢?
所以有时候不写出更好/更坏的东西,实为明哲保身,想要曲线救国罢了。

有些作家生活越艰难写的东西越好,是因为我们人类创造的文明离不开口传心教,更离不开书籍带来的智慧记录,作家就是绘写生活的人,他们用自己敏感的各个感受器官来感受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用手谱写出自己酸甜苦辣的生活。书籍不仅能记录当时作者所在的生活背景,更能从所写的行间字里看出作者的情绪感受,感受到作者对于生活的态度以及社会的反映。
很多人觉得有一些书本并不是很悲惨,阅读后的感受并没有那么强烈。但是有很多的人阅读了同样的书籍,他们的感受就是非常有共鸣和感动,正是因为读者在现阶段或者以前的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生活经历,因此对作者所著作的书籍就有一种非常贴近的感受,感觉书本里的某一角色或者遭遇跟自己非常相似,这就是有的作家写出的故事并不是很悲惨,但是却能让很多人为之感动和共鸣。这就是作者贴近生活,能认感受到这个世界带来的一切细节,这也是为何成功的一大主要。
书本能给人带来非常祥和宁静的感觉,书籍的样式多种多样,生活就是书本和灵感的来源,更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细腻交流。或许是经历或遭遇非常相似,即使是非常平凡的事情,也会因为某块小石头激起的层层浪波。

为何有些作家生活越艰难写得东西越好?

01面对人生孤独,能更好地陪伴自己
作家村上春树稍显孤独,不接电话,不上网络,选择的运动是马拉松,还是一个孤独的游戏。那么多的作家、写作者都孤独,为什么我还是想写点东西?

因为人生而注定孤独,而非某种职业带来孤独。反而,写作能充分地利用孤独带来好处。

在《井》中有一句话:“有孤独,才能保持永远澄澈。”

是的,保持澄澈。

记得一年前,不自信、不善言谈的我,总是羡慕一群人在一起热闹聊天。我想加入他们,于是我试着插进去说话,我试着在空闲的时候,和他们拉拉家常,倾听他们的心里话。

我削尖脑袋加入一个热闹的群体,可我竟觉得更加孤独。

用艰难的一年,将人生变得单纯而美好
我把自己给丢下了,那个委屈而不被关注的自己蹲在角落里,黯然伤心。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解决孤独的方法,难道不是进入人群里吗?那为什么我的孤独更甚了?

就在去年的7月,我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开始用文字思考,疏通内在,也用文字来唤醒内在的自己。

那个孤独的我,慢慢地从角落里,来到我的身边,安静祥和地陪伴我。

我想,这个喧闹的世界并不能减轻我的孤独,唯一的方法,是自己陪伴自己。我始终都能用文字连接到内在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幸福,更加澄澈。

用艰难的一年,将人生变得单纯而美好
02面对日常懒惰,能更好地督导自己
我想,没有人会否定,形成一个新习惯有多困难。因为人的身上挥之不去的懒惰,它的力量太强了,让我们形成好习惯的努力付之东流。

这一路的坚持再坚持,让我们疲惫不堪。

伏尔泰说过: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

这一年来,我清理懒惰的沙子,用的方法是日更。当我每天留出一小时的时间,把一切屏蔽掉,整个人投入在文字中的时候,我开始反思一天的计划和清单,是怎么执行的,为什么效率低下。

用艰难的一年,将人生变得单纯而美好
日更,让我一点点地矫正每一天的错处,特别是懒惰,它是一面镜子,让我看到,自己是如何对待梦想,对待每一天的。

因为参加了写作班,我除了日更,还做复盘。

每一次复盘发出去,总有小伙伴看到我的变化,给我鼓励。这时我收获了满满的欣喜,也更加相信,我一点点在提高自己。

有人说,每一天都写文实在太难了。是啊,一年来,我不敢想“我要坚持一年”,我只是用文字督促自己:做好今天的事情,安排明天的事情,这样就够了。

语文书上有一篇文章标题是《走一步,再走一步》。对我来说,日更不仅仅是日更,它同时也督促着我在其它方面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用艰难的一年,将人生变得单纯而美好
03面对前路混沌,更好地引领自己
有时候,回航的船,并不总能看到闪着明光的灯塔;有时候,激奋的心,并不总能时刻保持清澈如初;有时候,未来就像迷瘴沼泽,充满绝望。

我在这一年里,无数次地遇到这样的绝望。

我只能把这种感受,写下来,把它变成脚底下的砖块,一块块堆积着前路,摸索前行。心里有个信念:老时,不死于心碎。

选择日更是因为,我想成为一名作者,想把文字散布给其他人,未来的人,告诉世界,曾经有这样一个小小的人,在做着小小的事情。

我不想被世界遗忘,所以立下这样的梦想。

每当日更的时候,它不仅是一个习惯,更是一个提醒,一个引领。即使眼前一片混沌,我依然愿意走出一步,又一步。

所以,日更在成就我的梦想,同时,梦想也在引领我继续日更。

用艰难的一年,将人生变得单纯而美好
虽然我的改变还不是很明显,有时也依然会很挣扎,但这一路,依然是成长多一些,愉快多一些。所以如果要我说几点建议的话,我的经验见下:

01把努力颗粒变小,能坚持得越长久
我们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观点,想“快”一点。但是,其实,慢一点会更快。

就像吃东西,你别想一口吃成胖子,这样只会吃撑而已,而且也消化不了。

所以,要形成一个习惯,每天的努力颗粒要变小一点,成功率更高。

用艰难的一年,将人生变得单纯而美好
02对阻力一笑而过,把轻松送给自己
我曾经以为,当我跃进一个新阶段后,就会突然打通了一切疑惑和困难。可现实是,一个人就算到了一生的尽头,他都有解不开的结。

所以,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阻力,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而要轻松以待。

用艰难的一年,将人生变得单纯而美好
03把时间维度拉长,生活梦想两不落
不要相信21天改变的神话,那都是糊弄人的。

所有的习惯,都可以形成条件反射,但是,条件反射若不强化,是会消失的。

所以,要把习惯看成一生的事业,拉长时间的维度。这样你才能腾出精力,把生活也过好。

其实,不管我们在形成什么样的习惯,追求怎样的梦想,说到底,我们追求的只有一个,那就是:

努力向上,用艰难的一年,将人生变得单纯而美好。

古人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我想作者们大概也是这样吧

且不论是写什么东西,都有灵感一说,千万别以为写作写书是一件愉快的事,很累的

拿我自己来说,曾经写过一篇读后感,算是偏散文吧,拿给我的顶头上司,上司说写得相当不错,继续下去就好了

可我自己知道,至少一年内,我再也写不出这么吊的文章了

有关灵感,也有关心境,乍然闪过而后如泉喷涌

你看唐家三少,当年写《神印王座》的速度简直捅破天,两星期一本两星期一本,我和我的小伙伴都很震惊

写一本书后就销声匿迹的作家不少,越写越好的作家相当少,对于写作群体来说的话

且于现在的人们,对于作家的了解程度太少

那些一战成名的作家,多是没了灵感所至,这很无奈

再说了,既然这一本书能使其成名,代表了什么?大众喜欢啊。

大众喜欢代表什么?书卖得出去。

书卖出去代表什么?有钱赚啊。

又怎么让他们不再次写下同类型的字呢?

当今社会,首先得有饭吃,饭吃得饱再去考虑其他的事儿,而当作家们饭吃舒服了便想继续去吃,这非常正常啊,有钱不赚是傻子好吧?

退一万步说,即使他们有了自以为更好的点子,万一读者不喜欢呢?万一读者只喜欢这些作者之前写的东西而不喜欢他去改变呢?

所以有时候不写出更好/更坏的东西,实为明哲保身,想要曲线救国罢了。

怎么写出好文章”,不光文学人关注,现在就连小学生、家长们也都很关心。文字的表达能力,已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怎么去表达?如何表达才算是好的?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
怎么写出好文章?作家和编辑们感受很深自然拥有话语权,但普通写作者亦会有他们的独家体验和感受。
针对这一主题,《同步悦读》今天特别推出首期“圆桌论坛”,22位写作者应我们邀请递交出了一份“经验之谈”。这22位写作者中,年龄从八零后到80后,他们中有名作家、名编辑、名刊主编也有大学教授,还有几位普通写作者,相信他们的“经验之谈”会给读者不少启迪。

胸有丘壑文自华
@石楠
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代表作有《画魂-潘玉良传》《寒柳-柳如是传》《沧海人生-刘海粟传》等三十多部。
我是一个欠缺文学理论修维的人,很害怕写创作谈之类的文章。因为我没有受过系统的文学理论教育,更没有学习过如何写文章。我文学的道路上,没有任何条条框框。我的每一部作品的诞生,无不是先有了某种冲动,让我感到不写就不得安宁才下笔的。比如:我写《寒柳-柳如是传》,最初的萌动是读了钱谦益的《有学集》《后学集》中柳如是下访半野堂时与钱谦益的唱和诗。钱氏系当那时东林领袖,文坛泰斗,我觉得柳如是的诗比他的诗更有才情,便萌生了为柳立传的愿望。为了这个心愿,我开始搜集阅读大量的明清史料,野史,笔记,又沿着柳、钱的足迹进行了田野考察和采访,作了数十万字笔记,有了充分的案头准备之后,才开始构思动笔。四易其稿,初稿55万字,二稿60万字,三稿40万字,定稿34万9千字,前后经过八年的苦苦修改,终于得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张百海先生的认可和赞许,于1988年7月出版。我从创作《寒柳-柳如是传》中,获得了一点体会,那就是,在动笔之先,得是一位研究明末清初那个乱世历史的学者,必须拥有充分的知识和激情的储备,除了熟悉了解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研究与传主有关联的人物,他们活动的区域等等,做好了充分的案头准备,进入到创作时,我得是个小说家,倾全力来塑造文学性的人物。生活是文学之母,古今人物的情感都是相通的。充足的生活储备对塑造好人物非常重要。完成初创后,放一段时日,再拿出来修改,经过反复诼磨修改,自然会得到编者和读者喜爱。好作品是修改出来的。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丰富的语言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就像建房子,砖石、水泥、钢筋和木材,越多越好。写文章需要有充分的语言储备,笔之所至,所需的词汇就会自动跳出来。积累语言首要是读书,向先贤学习,多读书,读好书,从先贤的作品中吸取语言的营养,感受我们汉语语言的精妙和魅力。但读书得有欣赏能力,欣赏能力也需要培养和学习。积累语言还要向生活学习,生活中有很多生动幽默的语言,两者结合起来,会让我们的语言越来越有生命力

这是因为,这种环境中,最出灵感,温饱平常的日子容易平庸,真心在帮你期待采纳,


为何有些作家生活越艰难写得东西越好?视频

相关评论:
  • 17214307100为何有些作家生活越艰难写得东西越好?
    连非皇有些作家生活越艰难写的东西越好,是因为我们人类创造的文明离不开口传心教,更离不开书籍带来的智慧记录,作家就是绘写生活的人,他们用自己敏感的各个感受器官来感受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用手谱写出自己酸甜苦辣的生活。书籍不仅能记录当时作者所在的生活背景,更能从所写的行间字里看出作者的情绪感受...

  • 17214307100古时候的大作家大诗人,为何生活都那么惨?
    连非皇生活的苦和难只能是促使大作家大诗人产生的“催化剂”,并不是“主材料”,真正的原因是他们心中对文学的喜欢和渴望。或许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向去思想这个问题,要知道正是因为有了文学,才使得这些生活在黑暗艰苦环境的人们在生活在寻找到了一丝光芒,从而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 17214307100在古代,为何大作家大诗人的生活都是那么的惨?
    连非皇真正能够成为大作家大诗人的,必然是生活十分不如意的。因为不如意,他们郁结在心,不吐不快,于是才动笔写。比如陶渊明,因为看到了官场上那些丑陋的灵魂,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因此才回归田园。回归田园并不是他的梦想,而是世道太黑暗,他才不得不那样做。所以,心里的郁结会更加深。杜甫也是一样。因...

  • 17214307100为什么有些人文化程度不高,却能写出极好的文章?
    连非皇写出好文章那是很自然的事情。写作就是一种爆发力,自己想表达什么的时候会文如泉涌一气呵成。写作就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写的多了自然就会有灵感会联想。融情于文字读者便能走进写作者心路当中去同悲同喜。

  • 17214307100哪些作家在小时候生活非常的艰难,长大后写出好的名著.
    连非皇很少有人会在自由的明朗的日子里去思考沉重的问题,黑暗是牵引者,苦难是源泉,伟大的作者都是亲自领受痛苦的人,没有人可以因为旁观就获得思想的跃迁。没有人能通过写作改变自己的命运,可能有些人赚取了金钱,但是,真正伟大的作者,他自己的灵魂一生都在经历着拷问,很难得到解放和放松。

  • 17214307100有的作家写的故事并不悲惨,为什么会有很多人为之感动?
    连非皇我们人类创造的文明离不开口传心教,更离不开书籍带来的智慧记录,作家就是绘写生活的人,他们用自己敏感的各个感受器官来感受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用手谱写出自己酸甜苦辣的生活。书籍不仅能记录当时作者所在的生活背景,更能从所写的行间字里看出作者的情绪感受,感受到作者对于生活的态度以及社会的反映...

  • 17214307100为什么有些作家出书后写不出更好的东西了?
    连非皇有关灵感,也有关心境,乍然闪过而后如泉喷涌 你看唐家三少,当年写《神印王座》的速度简直捅破天,两星期一本两星期一本,我和我的小伙伴都很震惊 写一本书后就销声匿迹的作家不少,越写越好的作家相当少,对于写作群体来说的话 且于现在的人们,对于作家的了解程度太少 那些一战成名的作家,多...

  • 17214307100把田晓霞写死,路遥大哭一场,为什么说痴迷写作成就了他也毁了他 ?_百...
    连非皇对痛苦和人生深刻理解,以真诚写就著作 路遥的一生是在痛苦与饥饿,矛盾和抗争中度过的。 家里8兄妹,日子艰难,食不果腹,他作为长子,后来被过继给大伯,依旧忍受着贫穷和饥饿。 在饥饿和动荡的年代里走过来, 因为失恋,也曾差点自杀, 为了写作,熬干心血。因为对苦难的深刻体会,因为对命运的不甘...

  • 17214307100草根写手生存艰难,为什么还有人愿意投入网络文学创作?
    连非皇恩,如果惹得一些玻璃心不爽了,您适当看看,就假装不是说您好了(不真诚脸 &文末有大段彩蛋)。仔细看了前几个答案,其实,很大一部分程度还是局外人看这件事,虽然说得各自有些道理,但并没有真正理解网络写手的内心。如果用职业来比喻,写网文跟其他职业并没那么大的区别,出卖劳动力赚取报酬,...

  • 17214307100作家的日常是怎样的?有没有比较有趣的事情?
    连非皇6.创作过程的突破:当作家克服写作障碍、找到突破口或突破自己的创作限制时,这是一种非常令人兴奋的体验。突破可能来自于突如其来的灵感、发现新的写作技巧或解决了故事中的复杂问题。这种突破不仅提高了作家的自信,也为他们的创作道路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因为作家这个职业的特殊属性,他们认为的生活中有...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