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是什么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新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是什么~

新时期主要是从清朝开始的,《中国近代史》可以看看!
主要是经济贸易的往来和各种文化习俗的交流。
1中国近代史的时间:1840(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2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革命任务:反帝反封
4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先后经过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探索救国活动。还有农民阶级的救国活动。
(1)地主阶级的活动:抵抗派林则徐,魏源等的师夷长技以制夷。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
洋务派李鸿章,曾国藩等的师夷长技以自强。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2)资产阶级的活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新文化运动
(3)无产阶级的活动:五四爱国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救国活动。
(4)农民阶级的活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6历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中法战争(1884--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日本全面侵华(1937---1945

  浅谈中西交际用语的差异
  中文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而语言便是进行跨文化交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媒介。因此,作为一名外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也必须充分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这已是不可置疑的事实。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对象国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掌握对象国文化背景知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语言知识的使用能力,是能否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前提。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通过简要分析中西方日常交际用语的差异,从中揭示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阐明语言学习即文化学习,强调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几种了解英语国家背景文化知识的途径。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言与文化,中西方文化差异,克服交际障碍

  On Differences of Communicative Expression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y,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becomes closer and closer.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in which people in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re engaged i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 is the most basic and important media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refore, as a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 we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culture of the language. It is unquestionable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is very close.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is also 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this country’s culture. The degree of mastering this country’s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influences directly one’s capability of using the language. It is the premise of using the language properly. This paper talk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Then it reveal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by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of everyday expression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ers. It clarifies that language learning means culture learning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paying attention to this cultural difference. It also recommends several ways to know the culture background of English countries.
  Key wor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language and cultur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ers, overcoming the obstacles in communication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同其他国家的交往也日趋频繁,人们开始重视与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胡文仲,1999)各民族文化有其产生的土壤,发展的历史和群体认同的现状。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历史背景决定了不同的文化现状。不同的文化现状意味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行为准则。在中国人和西方人之就存在着一道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屏障,这道屏障导致跨文化交际者无法在交际中正确地译码,使交际出现障碍。
  语言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媒介,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美国语言学家罗萨莉·马焦在其文章 Bias-Free Language: Some Guidelines谈到: “Culture shapes language and then language shapes culture.”(“语言既塑造文化,又被文化所塑造。”)[1](P91)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语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又受文化的影响。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又反映文化。“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展现在眼前的乃是这个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及该民族对人生的想法、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的文化自然会迥然不同。这种文化形态上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呈现在语言上。” [2](P82-83) 同时,文化又制约着语言的形式,不断将自己的精髓注入到语言之中,丰富和更新着语言的文化内涵,使语言变得更加精确、缜密。总之,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脱离特定文化背景和内涵的语言。学习语言必须学习文化,反之亦然。

  二、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的差异
  中西方(尤指中国与英美国家)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汉语和英语,它们各有反映着本身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凝重的历史传统,因而在语言表达上也存在着许多差异。在此着重讨论,中西方语言交际中最常见的生活用语的差异。
  (一) 称呼用语的差异
  正常交际的首要条件是正确、得体地称呼对方。得体的称呼可使双方缩小心理距离,使交际顺利进行。在中西文化中,因其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而使其在称呼用语上存在较大差异。
  首先要注意的是:中西方姓名的排列顺序不同。“中国人的称呼以“姓”居首位,而英美人则以“名”居首位。”[3](P30) 因而中国人称呼西方人时常常会不知不觉地用西方人的“姓”而非用他们的“名”来称呼他们。如在看到Jim Green这个姓名时,可能将其称呼为“Green” 或 “Mr. Jim”西方人听了这样的称呼就会感到不舒服,应该是“Jim”或 “Mr. Green ” 才是正确的。
  在日常交际中,中国人比较注重礼节,一般先称呼后讲话。根据对方的身份及其与自己的关系亲疏以及场合的不同,使用不同的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其称呼注重敬意。但是在西方,人们追求平等、亲近的人际关系,不管是在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都喜欢用名字称呼别人(如:Tom, Joy, Peter等)。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可用名字称呼,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可以这样称呼,一点儿也没有不尊重的意思,甚至子女对自己的祖父母、父母也可以用名字称呼,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如学生对老师、雇员对上司,老师和上司并不认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或太随便,相反认为自己待人友好、容易亲近。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习惯于非对等式的称呼类型,而西方人崇尚对等式的称呼方式。” [4](P53)
  “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属或邻居时,都可以使用亲属称谓。” [5](P30) 如非亲属之间,孩子对长辈称:“叔叔”、“阿姨”、“伯伯”等;对平辈称:“大哥”、“大姐”是常事。但是,“在英语中用于表达亲属称谓的词一般不用于表达非亲属关系。” [6](P30) 如果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Green”、 “Auntie/Aunt Brown”,对方听了可能觉得不顺耳。因为在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而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还可以用“Mr.” “Mrs.” “Miss/Ms”加上姓或者直接用“Sir(先生)”“Lady(女士)”来称呼。再则,汉语的亲属关系比较具体。最典型的如汉语中有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和姨父等区分,但是在英语中就用一个词“Uncle”来表示;汉语中有姨母、姑母、伯母、婶母、舅母等称呼,英语也都只用 “Aunt”一词代表;再如,汉语中的堂、表兄弟姐妹,英语中“Cousin”一词也包含了全部的称呼。这三个词究竟指谁,要弄清楚当时的情景才能知道。
  此外,在中国,人们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会在姓的后面加上人的头衔、社会职位等,如 “郭校长”、“杨经理”、“周局长”、“刘老师”
  等称呼。但是,“Principal Guo”、“Manager Yang”、“Bureau Director Zhou”、 “Teacher Liu”等称呼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在西方,只有少数职业和职务可用于称呼。如教授可称Professor;医生或有博士学位的人称Doctor;州长和市长可称Governor 和Major,等等。英语中这种职业/职务衔头+姓氏的称呼形式使用范围狭小,用途十分有限。西方人不喜欢这样的称呼,认为这样的称呼很虚伪。
  (二)打招呼用语的差异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见到朋友或熟人打声招呼,是一种常见的礼貌行为。中西方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因此他们在见面时打招呼 的用语和习惯也大相径庭。
  中国有浓厚的食文化,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因此,中国人见面时喜欢用“你吃了吗?”来和对方打招呼,但这句问候语实际上已失去了其字面上意义,不是用来询问信息,而只是打招呼的一种方式。因此,回答“吃了” 或 “还没有吃”均无关紧要。然而,若按字面直译成英语“Have you had your dinner?”来问候西方人,按照其文化习俗,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男性若问女性则表示要与对方交朋友或约会的愿望。可是,中国人说这句话时,通常是没有“邀请”和“约会”这层意思。汉语中另一种常用的打招呼语是“你去哪里啊?”、“到哪儿去啦?”这两句话在汉语中是打招呼的方法,而不是真想了解问人到哪里去。所以,对方可以任意给一个回答,也毫不觉得难堪。然而,如果用同样的方式与西方人打招呼“Where are you going?”、“Where have you been?”西方人往往会理解为是一个询问信息的问句,会使他们感到难堪,甚至会感到生气,他们会觉得说话者在干涉他们的私事。他们虽然嘴上不说,心里也许会想:“Why do you ask these questions?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另外还有一种“中国式的问候方式是看见某人在做什么,就说什么。”[7](P97) 例如,当中国人遇见自己认识的人在洗车,可能会这样打招呼:“你在洗车啊?”中国人听到这样的打招呼觉得很自然、很正常。可是对西方人说:“You are cleaning your car, aren’t you?”他听起来觉得很奇怪、很别扭。心里会想:你明明看到我在洗车,还要问这样的问题?简直是在说废话。
  也许英美人比较讲究高效率的缘故,人与人之间没有中国人那样热情,在以上同样情况下,常用的打招呼语一般比较简单,如“Hi”、“Hello”、“How are you?”或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等。有时也以谈论天气的方式如“It’s a nice day, isn’t it?”来和对方打招呼。然而这些问候语中国人听起来觉得洋味太浓,觉得与对方太过生疏,一般较少使用。
  (三)告别用语的差异
  通常人们在进行交际时,不会不发出任何信号就突然分手或匆匆离去。离开前总会用一定的告别语,来表明自己要离开。中国人分手时通常说:“再见。”相当于英语中的“Good-bye”、“Bye-bye”。但是在说“Good-bye”、“Bye-Bye”或“再见”之前,还要说些客套话,中西方由于社会文化习俗不尽相同,告别用语也各具特色。
  “在中国的告别礼仪中,人们往往把道别的原因归于对方。”[8](P71) 例如,中国人到别人家里做客,告别时多半会以 “我得走了,你一定很累了。”(“I’d better be going now. You must be very tired.”)或 “你明天还得早起,我该走了。”(“You will have to get up very early tomorrow. I should go now.”)等方式向主人告别。然而,“如果一个美国人去另一个美国人家里做客,他多半找出与自己有关的理由道别,而不涉及主人一方”[9](P71),如:“Well, I’d better let you have some sleep.”(“好了,我得让你休息了。”)、“Tomorrow, I have to get up early. I must go now.”(“明天我还得早起,我该走了。”)或者说:“I’ll have to go . Tomorrow I’ll go to work.”;“I must be say good-bye. My wife is waiting for me at home.”等等。就如Alan Maley 所说:“In typical western context the guests would usually find reasons to leave related to themselves rather than to their hosts.” 另外,也可以用“We have to say goodbye now. We enjoyed the evening very much. Thanks a lot.”(“我们得说再见了。我们今天晚上过得很愉快。多谢了。”)或“I think I’d better be leaving now. It’s very nice to have a talk with you.”(“我想我得离开了。和你聊天非常愉快。”)等略表示感谢的告别语。英美人认为这样说,更显得体。但是,在中国则一般不使用这样的告别语。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如有客人来访,当客人离开时,主人要把客人送到家门口。客人会对主人说:“请留步”、“不要远送了”,主人会说:“走好”、“慢走”
  之类的客套话。这些说法都无法直接译成英语。如果用“Stay here.”、“Don’t come
  any further with me ,please.”等,向英美人道别,他们会觉得十分尴尬。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要送你太远的意思。除非你邀请,否则别想他们会送你很远。这并不是西方人不友好,而只是他们没有这样的习惯。而若对外国客人说:“Go slowly.”、“Walk slowly.”,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Why should I walk slowly?” (“为什么我要慢走?”)。外国人把“Go slowly.” 、“Walk slowly.”看成是种要求,事实上,它只不过是中国人告别时所使用的一种极为普通的表达方式。在此类情况下,英美人常常将客人送到门口并且说:“Do come around again when you have time.”(“有空再来。”) 或“Give my best regards to your parents.”(“替我问候你的父母。”)
  此外,当中国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问题解决后,中国学生离开前可能会这么向老师告别:“对不起,浪费您这么多的时间,我该走了。”这本是一句自谦的客套话, 只是表示对老师的尊重。但若这名老师是西方人,他/她就会觉得尴尬。
  他/她会认为,在你心里,他/她的帮忙只是在做一些无用的事而已。他/她会觉得很不高兴,以后也不会再帮助你了。其实在这时,中国学生只需说:“Thank you for your help! I think I should go now. Goodbye!”就可以了。
  (四)对于赞扬和恭维的应答差异
  “英美人的思维模式多为直线型,喜欢直接表达;而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大多为螺旋型,喜欢委婉含蓄的表达。”[10](P49)因此,在与中国人进行交际时,外国人常常吃惊地发现,当他们赞扬或恭维中国人的时候,中国人总是不知所措,过于谦卑或贬低自己,甚至反复地予以否认,而不会像外国人那样很坦然地用语言表示感谢。
  例如,当有人称赞你说:“That’s a beautiful dress you have on!”(“你穿的衣服真漂亮!”)谦虚的中国人很可能会说:“No, no, it’s just a very ordinary dress.”(“不,不,它只是一件很普通的衣服。”)或 “No. In fact I’ve worn it for several years.”(“不,事实上我已经穿了好几年了。”)再如,当别人赞扬、恭维你的能力或技巧时,如“Oh, your English is really good.”(“你的英语真棒。”)、“Your handwriting is very beautiful.”(“你的书法真漂亮。”)。对于这两句恭维话,不管是否与事实相符,中国人通常也会否定对方的恭维而可能说:“Well, it’s just so so.”(“一般而已。”)、“No, you flatter me.”(“不,你过奖了。”);甚至有的还会用这样的话来贬低自己:“Oh,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 I must study hard.”(“哦,不,我的英语不好。我还必须努力。”)、“No, no, not at all. You are joking.”(“不,不,一点儿也不漂亮,你是开玩笑吧。”)。相反,西方人却通常公开地表示接受这种赞扬和恭维,会大大方方的说一句:“Thank you!”表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所赞扬的事是值得赞扬的。
  在以上的情况里,由于西方人不太了解中国以谦虚为美德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人谦虚的回答常常无法接受,认为中国人很不礼貌。而且有时还会把中国人这种过分的谦虚理解为不诚实的表现。因此,应该了解英美人对赞扬与恭维的应答的习惯,以避免中西方交际过程中不必要的误会的产生。
  (五)餐桌上用语的差异
  中西方在请客吃饭上的文化差异也要注意,否则会引起笑话。
  中国人热情好客,请客吃饭时一般都是菜肴满桌,但无论菜多么丰盛,嘴上总要谦虚的说:“没什么好吃的,菜做得不好,随便吃点。”然而,当英美人听到这样的客套话,会觉得很反感:“没什么吃的,又何必请我?菜做得不好,又为什么要拿来招待我?”。按照中国的习俗,为了表示礼貌,习惯上会一再劝客人多吃点,而中国人往往是“言不由衷”,明明肚子饿,嘴上却说:“我饱了,不用了。”;直到主人一请再请,才慢条斯理地“恭敬不如从命”。而英美人招待客人一般没那么讲究,简简单单三四道菜就可以了。用餐时,一般主人会说:“Help yourself, please!”(“请吃。”即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英美人待客尊重个人意志,讲究实事求是,一再问客人要不要食物或强塞食物给客人,是很不礼貌的。所以,当主人给你添菜或问你要什么时,如:“Would you like another piece of meat pie?”(“想再来一块肉馅饼吗?”),如果你想吃的话,可以直截了当地回答:“Yes, please!”或“Thank you. A piece of meat pie.”倘若你确实什么也不想吃,只需简单地说:“No. Thank you.”就可以了。而客人在用餐期间,一定要赞美主人所准备的食物好吃,称赞主人的手艺好,否则不管你吃得多饱,主人都会不高兴。典型的英语客套话是:
  客人:It’s delicious.(味道好极了。)/ This meat is beautifully tender.(这肉鲜嫩可口。)
  主人:Thank you. I’m glad you like it. (谢谢,我很高兴你喜欢吃。)
  有些不了解英美人习惯的中国人,到英美人家里做客,也客气一番,结果他们请你一遍,至多两遍,便以为你真的不想吃。英美人第二次的问法经常是:“Are you sure? It’s no trouble.”(“真的不要吗?一点也不麻烦的。”) 注意,这可是最后一请,如果你再客气,只好去喝西北风了。此外,英美人认为菜吃不完留在盘子里,是很不文明的行为,所以宁可第一次少要一些,吃不饱,可大大方方地跟主人说:”Oh, this is delicious.”(“哦,这真好吃啊。”)并再要些刚才吃过的菜,主人对你欣赏他们的菜,会感到很高兴。
  (六)话题选择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通常是通过说话的交往方式来进行的。许多外语学习者也很想和外国人交流来练习英语,然而,由于他们不会选择恰当的话题,常常会遭到外国人的拒绝。
  中国人私下谈话中,即使是初次见面,往往也喜欢把年龄大小、家庭情况、家庭地址、身体状况、工资收入、婚姻状况等当作交谈的内容,以示对对方的关心。然而,所有这些在西方人看来都是个人隐私。在西方国家,“特别强调对个人私生活的保护与尊重,认为打听别人的事是很不得体的行为。”[11](P55) 就如英语的一句谚语所说: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意思是:一个人的家即是他的城堡,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西方人并不了解:“几千年来,中国人绝大部分都住在乡村,少数住在小城市,他们聚族而居,经常见面彼此关照,几乎无话不谈。”[12](P87) 而这些现象在西方的工业社会里却很少见,人们独立意识强,互不干涉、很注重隐私。不管是城市里还是在农村,都是 “Good fences makes good neighbor.(好篱笆创造出好邻居。)”( Robert Frost)因此,当与英美人进行交谈时,要选择适当的话题,避免问一些诸如:“Where are you from?”、“How old are you?”、“ How many children do you have?”、“ Are you married?”、 “How much do you earn?”、“ What religion do you believe in?”、“ How much is your watch?”、“ Where did you buy your shoes?”等问题,以免使西方人觉得个人隐私受到侵犯,或感情受到伤害。在西方,人们一起聊天的起始话题是天气情况,因为英美国家天气多变,且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天气是中性话题,无论怎么谈都不涉及对方的隐私。除天气外,英美人常说的话题还有运动、工作、学习、兴趣爱好、假期安排、国际局势、电影/电视节目等。在与英美人进行交流时,可以选择以上话题,相信会有不小的收获。


  三、学习对象国背景文化知识,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语言和文化是紧密联系的,中西文化中存在很大的差异,且这些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作用与影响。要想在跨文化交际中排除文化差异障碍,获得交际的成功,必须注重学习、掌握对象国的背景文化知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加强对英语国家背景文化知识的了解,以克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障碍。
  (一)明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树立语言学习即文化学习的理念
  语言是进行跨文化交际最主要的工具。语言反应文化,文化又渗透于语言之中,语言与文化是互相联系的统一体。(高宝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如此密切,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认为:不了解一门语言所具有的文化,就无法正确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这门语言。因此,在学习英语本身的语法、词法、句法、篇章结构等语言规则的同时,也要注意有关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
  (二)博览群书,积累目的语的背景文化知识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主要靠间接地阅读有关的材料。平时可以多读一些英语现代文学作品、英语原版小说,多看英语报纸(如China Daily, Times)和英语杂志(如英语世界、英语学习等),多阅读一些介绍西方国家背景文化知识的文章和书籍。此外在阅读此类书籍、报刊、杂志的同时,也要留心和积累有关民族习性、社会习俗、社会关系、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材料,不断学习和积累英语国家的背景文化知识。
  (三)多观看英文电影、电视和录像,以吸收异国文化
  外语学习者可以通过有选择地观看一些有意义的英文电视、电影和录像,更直观地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比如,想了解美国的家庭可以选择看《成长的烦恼》Growing Pains the 1st Season;想了解社会文化,可以看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走遍美国》。在看影片时,要注意片中人物对话的内容、说话的方式、日常生活的情景,观察人物的姿态、表情、行为动作等语言以外的交际手段。注意从影片所显示的内容寻找、收集有关文化知识的各个方面。
  (四)积极进行英文思维,从语言中更好地理解对象国文化
  中西不同民族,因其文化背景的差异,具有的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又在该民族的语言中得到广泛而深刻的反映。因此,可以在学习、使用英语语言的同时,积极进行英文思维,并更深入了解语言背后所具有的文化。如:想用英语表达“上星期五在剧院门口, 我碰到了多年未见的高中同学”,使用英文的直线型思维,即在表达思想时,直截了当,要点放在句首,再进行各项补充。因此,可清楚知道应该将之表达成“I met with my high-school classmate at the entrance of the theatre last Friday, whom I hadn't seen for years.”进而更深入挖掘,了解到形成这种思维方式主要是因为:在西方,“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制度形成了弱肉强食的社会风尚,这使有本事的强人得到尊崇,而缺乏自信的人得不到重用”[13](P30) ,从而形成了西方人直率的性格,喜欢直接表达。如果外语学习者能在阅读英文书籍或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时候,使用英文思维,不但能更好地掌握正确的英语表达方式,而且更易于掌握、理解英语国家的背景文化。
  (五)对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和分类收集,以利于学习、记忆
  外语学习者可以在学习、掌握异国文化传统、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其与本族文化的差异,这样可以同时对异国文化和本国文化有更清晰的认识与理解。如:在了解到西方圣诞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如圣诞老人赠送礼物、圣诞假期、圣诞晚餐、家庭聚会等时,可以同时与中国人过春节的习惯,如拜年、给压岁钱、放寒假、吃团圆饭等加以比较,更好的了解圣诞节、春节的不同习俗及其对西方人、中国人的意义。再如:西方人拥有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而中国人则是以集体主义为中心的价值观,比较后可以了解到,与中国人相比,西方人更注重自己的隐私的保护。同时,还可以对文化差异进行分类收集,以便于识记与应用。例如,在语言表达方式的习惯上,中国人常会根据自身的习惯而使用这样的一些成语:笑掉大牙(to laugh off one’s teeth),挥金如土(to spend money like sand),对牛弹琴(cast pearls before cattle)等等。这些成语中国人看得懂,而不同文化背景的西方人则会觉得很奇怪。这是不了解英语的背景文化知识的缘故。英语正确的说法是:to laugh off one’s head, 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如果外语学习者能把此类成语归纳起来,不仅能方便于学习、记忆,还能学到不少的典故和传说,更好地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新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1、自主性特点

新时期文化交流的显著特点,就是中国是以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完全自主地进行中西文化交流的。

2、双向性

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而不是单向传播。这种双向的交流,即中华文明的外传与异域文明的内徙,丰富和发展了双方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积极因素。

3、不对等性

当前的中西文化交流也有不对等的地方,表现在物质交流、精神文化交流和互派留学生方面,是由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事实造成的。

4、开放性

中华文明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表现出的开放性,接受外来文明和传播中华文明往往都是通过贸易或僧侣等和平进行的。

5、包容性

中华文明在不断吸收和消化异域文明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正是中华文明具有极大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

扩展资料

位于亚洲大陆东部的中国,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逐渐由近及远地与别国接触联系,进行文化交流。它包括人员的往来,物产的移植,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风俗习惯的相互影响,思想、宗教、文学、艺术等的传播。

交流的途径多种多样,如政府使节、留学学生、宗教、商业与商人、手工工匠等,甚至战争与俘虏,也曾为文化交流提供渠道。

中国与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深度广度各有不同,彼此所受对方影响深浅及产生的结果,也因国家与时代而异。但中国与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是历史的必然,而在与各国交光互影的漫长过程中,总的来看是中外双方相互受益。



新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1、自主性特点

新时期文化交流的显著特点,就是中国是以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完全自主地进行中西文化交流的。

2、双向性

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而不是单向传播。这种双向的交流,即中华文明的外传与异域文明的内徙,丰富和发展了双方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积极因素。

3、不对等性

当前的中西文化交流也有不对等的地方,表现在物质交流、精神文化交流和互派留学生方面,是由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事实造成的。

4、开放性

中华文明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表现出的开放性,接受外来文明和传播中华文明往往都是通过贸易或僧侣等和平进行的。

5、包容性

中华文明在不断吸收和消化异域文明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正是中华文明具有极大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



西方的文化
趋利性
侵略性
政治性
扩张性
东方的文化
被动
中庸
接纳


新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是什么视频

相关评论:
  • 19772447511简述新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
    柳杰点新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是:1、自主性特点 新时期文化交流的显著特点,就是中国是以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完全自主地进行中西文化交流的。2、双向性 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而不是单向传播。这种双向的交流,即中华文明的外传与异域文明的内徙,丰富和发展了双方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积极因...

  • 19772447511新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是什么
    柳杰点1、自主性特点 新时期文化交流的显著特点,就是中国是以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完全自主地进行中西文化交流的。2、双向性 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而不是单向传播。这种双向的交流,即中华文明的外传与异域文明的内徙,丰富和发展了双方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积极因素。3、不对等性 当前的中西...

  • 19772447511新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是什么
    柳杰点主要是经济贸易的往来和各种文化习俗的交流。1中国近代史的时间:1840(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2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革命任务:反帝反封 4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先后经过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探索救国活动。还有农民阶级的救国活动。(1)地主阶级的...

  • 19772447511新时期文学有什么特征
    柳杰点新时期文学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思想解放与多元化 新时期文学首先表现为思想的解放。它打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式,开始勇于探索和表达人性、社会现实等多元主题。文学作品呈现出多元化的思想内涵,关注个体命运,揭示社会变革,弘扬人文精神。二、文学样式的创新 新时期文学在文学样式上也表现出极大的...

  • 19772447511新时期的特点是什么意思?
    柳杰点随着世界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特点已成为新时期的标志。数字化为人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网络化不断增加着人们的社交和信息传播的渠道,而智能化则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高效。新时期的发展,也伴随着各种复杂的挑战。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精神压力等亟待解决。而人类...

  • 19772447511新时期是指什么时期
    柳杰点新时期通常指的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所经历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逐步从一个封闭的国家转变为全面开放的世界大国。二、经济方面的变化 新时期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变革。中国在这一时期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吸引外资、发展出口,极大地推动...

  • 19772447511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
    柳杰点1.背景:新时期指的是中国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的时期。改革开放的背景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实践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困难,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的道路。2.经济开放:改革开放的最鲜明特点之一是经济的开放。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 19772447511概括新时期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特点
    柳杰点新时期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特点有很多,概括而言大约有这几方面:一、具有更大的开放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开放。二、具有更大的适应性——从来不像今天这样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三、具有更明显的与时俱进能力——中国文化顽固的稳定性从来不曾如今天这样的活跃。(战国等时期是内部思想文化交锋活跃,...

  • 19772447511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
    柳杰点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这一时期,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整个国家从封闭落后迈向了开放发展。改革开放是一个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和推进的过程,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和推进创新,中国已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全面的进步。改革开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促进了中国与...

  • 19772447511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代:调适与会通目录
    柳杰点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经历了一个重要时期,尤其在明代,文化交流呈现出调适与会通的特点。在第一章中,我们回顾了早期的交流情况。汉代的丝绸贸易开启了中欧交往,景教在唐代虽有传播,但随后衰落;元代的也里可温教兴盛又衰败;中国的四大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西传,对欧洲文艺复兴产生了深远影响,马可·...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