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今年西南发生旱灾时千古奇闻?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您好!今年我家种了10几亩玉米!今年我们那里持续干旱!家里又没人没有浇地!前几天下雨了!玉米不长了~

只要不缺肥,一样会硕果累累的。

  西南干旱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
  秋 实


  一、旱情之重触目惊心
  2009年9月~2010年3月,云、贵、川、重庆和广西5省市大部分地区遭受了100年一遇的旱灾。旱情持续时间长、影响面积大、涉及人口多。
  笔者居贵州腹地安顺市,从去年9月到今年3月26日发稿为止,长达240天里,安顺城区几乎没有降雨。按照气象部门“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在61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为特大旱的标准,安顺等贵州大部分区域的旱情均在此列。
  许多水库水域减为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笔者到乡间一条常年流水不断的河流查看,长长的河床也如水田一样,河床淤泥板结龟裂,有的裂缝宽达3~4cm。沿河岸走很长的路,偶见一处河沟中尚存积水。二、三十平方米的浅水塘,成为了鸭农放养的鸭子赖以生存的最后水域。数百只鸭子水少鸭多、更因为水不流动,其色泽早已变成浓墨状,熏臭难闻。如果旱情继续下去,与水为伍的鸭子们就连臭水塘也难以寻找。目睹这样的情景让人不禁为这些鸭子的生存状况而忧虑,进而又想起食用这些鸭及鸭蛋的人会感到怎样的味道,会给他们的健康带来怎样的影响。
  往年此时的农村,田野里高过人头的油菜叶绿花黄,一片片的麦苗郁郁葱葱,到处春意盎然。然而今年因为缺水,高处的农田呈龟裂状而荒芜着,低处的农田里焉焉地长着稀稀疏疏二、三十公分瘦弱的油菜,荒凉之景恍如严冬时节,令人痛心。
  更据媒体2010年03月20日报道,旱区群众生活困难、洗澡成为奢望,部分农村群众摘野菜充饥。值此西南重旱区仍无明显降雨的同时,华北地区春旱将逐渐露头和发展。
  纵观我国今年旱灾一处接着一处,一年胜似一年的现实。笔者虽非气象工作者,但共同的关注使笔者也在思考旱灾发生的原因。

  二、气象专家对旱灾原因分析未触及本质
  近期看了一些网络和报刊上气象专家们关于此次西南旱灾的原因分析。但是,大多数旱灾原因分析都限于对现象本身的描述;少数涉及原因的分析,也总令人感到似乎没有讲到问题的本质。当然笔者也清楚气象预测本身就是一个至今都难以做到准确的事情,更或许是中国的专家们羞于张扬己见的缘故。
  值此旱灾如救火的危急时刻,能否及时准确地对大众和社会相关部门提供气象分析,既不是单纯的气象学术问题,更不是气象专家们茶余饭后可深可浅、或王顾左右而言他的休闲话题,它不仅关乎着民生,而且还关乎着社会的稳定大局。
  现摘录被媒体广泛引用的国家及某省气象专家两则对灾情原因分析的要点。
  一则:一是青藏高原的高原热力因素,二是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三是冷空气时机没有掌握好。
  二则:“气候变暖”的帽子不可随便扣,干旱是一个持续累积的效应,而降水量持续偏少和温度持续偏高是造成干旱的直接原因。夏、秋两季降水偏少,导致江河来水偏枯,库塘蓄水不足。同时,秋冬季温度持续偏高导致土壤水分蒸发加剧,助推了旱情的发展。
  应该是外行的缘故吧,笔者看了上述两则分析后,不知所云,现剖析如下。
  一则曰:青藏高原的高原热力因素为去冬青藏高原较常年积雪少,进而影响周围出现干旱。但对广大民众希望知其所以然——为何去冬青藏高原降雪减少这样的根源,专家却没有告知,或者提出自己的看法。专家用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来说明今年西南(尤其是四川)旱灾的原因,认为由南方进入到西南的水汽偏少。如果此次旱灾的发生与厄尔尼诺现象今年发生的时间正好吻合的话,此结论似乎也可能是原因之一。然而,笔者观察到200多天的时间里经过安顺的雨云,不低于10次,但却难以形成降雨,这样的现象很难与专家所说的带有大量的水汽都绕过旱区的说法相吻合。尤其是笔者对2002、2006年重庆先后发生的历史性旱灾的惨状偏偏又还依稀记得;此外,作为地处热带边缘的云南省近年各地旱灾彼伏此起,森林火险连年不断的现象,真让人难以相信此次旱灾与相隔多年规律性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有本质联系的说法。因此笔者认为,局部的气象问题既要考虑大环境对局部气象的影响,但更应该考虑具体环境对局部气象的影响。
  专家言冷空气没有掌握好进入内陆的时机,进而与暖空气在内陆相遇并配合形成降雨的说法,笔者无法想象毫无生命、更无思维的寒冷气流,如何要求它把握时机。如果此论述系专家在浪漫场合的畅想,也无可厚非。但偏偏是专家在十分严肃的场合,解答记者代表民众提出的科学问题。
  二则曰:“气候变暖”的帽子不可随便扣,干旱是一个持续累积效应的说法,笔者也十分赞同。但对专家进而给出的降水量持续偏少和温度持续偏高是造成干旱直接原因的说法,笔者认为专家的结论一是没有给出导致旱灾的最终原因。按照简单的逻辑,只要头脑正常的人都会迫切希望知道什么原因导致降水量会持续偏少和温度会持续偏高的问题,只有了解了这个本质问题,方有助于此次抗旱和今后对旱情的减灾防灾。二是专家给出的直接原因并没有揭示其与人类的活动的关系。
  从目前人类的能力看,降水量持续偏少和温度持续偏高还是人力暂时难以改变的自然现象——此次旱情的发生和持续就是明证。那么,由专家给出的结论推导,今后只要出现类似的旱情,人们就只有等待的命运,因为与人类活动没有关联,当然也就无需改变什么。
  此外,媒体上还有人认为此次旱灾为地质因素所造成,从气象的关联因素上看似乎也有些道理。但笔者认为,地质的影响尽管存在,可这种影响完全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地震能量的积蓄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完成了的。因此,由地质因素所导致的干旱表现应为降雨量逐年减少,绝不会出现突然之间这么长的时间就很少降雨或不降雨。
  至于有的所谓专家认为旱灾实行修水库、建电站过多引起的,笔者认为那更是无稽之谈。君不见再多的水库与广大的地表相比毕竟所占面积有限(笔者估计水库所占面积不到山脉和土地面积的十几到几十分之一)。广袤土地上涵养水源的量应该数倍于水库的量,其蒸发水汽的能力也应比水库远远多得多。读者可从电视画面中云贵干旱区域的土地,变成裂纹宽度达几~10厘米、深度达10~20厘米的沟壑状,要蒸发掉多少水分,便可知土壤原来含有多少水分。更不要说广阔的水田,以及众多的植物和树木含水与蒸发水汽的能力了。
  当今时代,对气象问题的了解不仅是广大民众生存和生产的需要,也是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管理者的需要。对此类问题气象专家不能像一个非专业人士那样说些没有深度、毫无指导性的言论。尽管笔者也非常理解气象工作和一些专家们的苦衷,但是纳税人供养气象专家的目的,就是气象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得到专家们及时和有效的指导,笔者认为这是气象专家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义务,此愿望应该不过分吧。
  如果专家再不能对干旱的原因进行准确的判断,进而引导大众采取积极措施的话,勿需多久,前面鸭群的今天,就将是我们的明天。

  三、人为因素应为近年我国各地相继持续出现旱灾的根本原因
  笔者作为非气象专业的人士,虽不敢言忧国忧民,但出于共同对大家所关心的吃水问题的关注,笔者从综合学科和历史的角度,联系全国近一段时期内出现的许多大面积、持续性旱灾情况,提出2010年前后西南五省市发生的旱情的成因,以及近年全国许多地方发生的旱情原因假说,笔者认为,这些旱灾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这些区域自然环境的平衡被人的活动打破后的必然结果,是人的活动对气象影响累积效应达到临界点后的异常表现。
  其理由和论点有下列几个方面。
  1、土壤植被和水利设施破坏严重,涵养水源能力降低。
  农业生产中,为了追求高产,许多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和除草剂等农药,采取了近乎掠夺性的方式使用土地,导致土壤板结,沙化严重,保水能力降低,相同体积的水量灌溉下,农田含水期明显缩短。放火烧荒、扩大耕种,地表植物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减弱。森林砍伐失去的植物总量超过人工演替林带来的植物总量,退耕还林工作的成效欠到位。植被破坏所造成的涵养水源能力减弱,是导致干旱最重要的原因。
  土地承包制下,使农田水利的兴建总体上呈停顿状态,而且长期以来,各地都是只有使用而没有维护,使大量原有水利设施废弃,原有蓄水水域年年减少,失去了防洪抗旱的功能。在降雨充沛的春夏季节,从天而降的水体,大量的雨水通过地面径流又很快重新回到海洋。雨季一过,相当多的地方又重新陷入没有兴修水利时的干旱之中。
  2、城镇热岛效应不断增强,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
  近十几年来,我国城镇化程度快速提高。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随着人口不断增长、生活方式不断改善,生产规模不断扩展,一方面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增加,另一方面大量人造地面和墙体的出现,使城市到处是钢筋混凝土修筑的森林,城市绿地和树木等降温的物质严重不足,使地表温度逐年升温,地表对空中的热辐射作用不断增强。城市热了,农村也未能例外。城市居民感到一年热似一年,很大程度上应与热岛效应变得更加显著相关。伴随着城镇热岛效应的日益增强,强化了城镇上空的上升气流,从而对雨云的托举能力加大,减少了降雨。
  3、水汽蒸发减少,地表失去自我降温的能力。
  由于大面积植被遭到破坏,土壤含水能力差,水利设施蓄水功能大为降低,这些因素所能给当地带来的水汽蒸发量也随之逐年减少。由当地水汽蒸发所形成的降雨必然也在减少。降雨的减少,使各地地表失去自我降温的能力,造成地表温度只升不降。很多时间以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有雾的天气已经减少很多,在城市几年都难得看见一次六、七十年代才能看见的大雾天气,就是地表水汽蒸发减少的明显例证。
  4、沙漠形成效应导致过往雨云降雨困难,旱情加剧形成恶性循环。
  沙漠专家认为沙漠上空每年仍有不少雨云经过,但由于该沙漠上方始终有上升的气流存在,打此经过的雨云在上升气流的托举下,总是飘往他处降雨,以至于有的沙漠几年,甚至几百年都难下一场雨。降雨不足,导致地表水汽进一步减少;水汽不足又反过来使蒸发量少而难以在本地形成雨云并降雨。不降或少降雨,使该沙漠温度一年比一年更高,又加剧托举雨云的效果,形成恶性循环。
  这次西南旱灾,自去年9月以来的240天中,安顺上空也曾飘过许多雨云。即便是在今春旱情非常严重的时候,也有许多天雨云密布,可雨云却总是一次次来了又走,不肯降下宝贵的雨滴,尽管气象部门还许多次进行过人工降雨的努力。
  笔者感到安顺和许多干旱地区的情形似乎如沙漠效应一般,干旱地一方面由于自身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使本地少有或没有足以形成降雨的水汽蒸发,从而丧失自我降温的能力。地表温度长期居高不下,导致飘临干旱地上空的雨云也无法降雨。没有雨水带来的降温作用,干旱地的地表温度越升越高,可温度越高越难以出现降雨,200多天的干旱就这样在恶性循环的影响下持续着。
  从历史的角度看,丝绸之路上楼兰古城的消失,可能就是因为环境破环,一年年的累积,使周围上空的水汽逐年递减,终于到达一定的临界值后,各地自身蒸发的水量也就越来越难以形成雨云而造成降雨。不降雨或少降雨,使各地的地面气温上升,从而一步步地造成地表温度逐渐上升,降雨减少甚至没有,使楼兰古城最终被沙漠所摧毁。
  看看最近一段时期发生在我国各地的旱情,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楼兰古城消失的历史悲剧中吸取应有的教训。
  笔者希望,人们应该正视并充分认识气象异常与人的活动关系,将这些旱灾的出现视作气象平衡被打破平衡后,大自然对人的一种警示,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积极应对。

  四、气象预报准确度的变化证明人类活动对气象的影响不可忽视。
  或许有人会认为笔者上述假说是凭空猜测,毫无依据。那么,笔者就请读者再来看一看气象预报的准确度变化,便可知人类活动到底对气象的影响有多大。
  大众在关注气象预报中发现,天气预报曾经有段时期准确率较高。但近十年来,气象预报呈大范围较准、小区域不准,长时段较准、短时段不准的现象。
  按理说,现在气象观测队伍整体学历越来越高,观测设施越来越先进,为何其预报的准确率不升反降呢?
  笔者认为,十几年前,当气象卫星、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等科技手段先后运用于气象观测后,为适应新科技手段的运用,气象部门根据当时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气象预报模型。各地气象部门依据国家气象卫星云图及其大趋势的分析,结合各地观测数据,运用气象观测模型进行计算推理而得出本地预报结论。由于当时所设计的模型与实际情况较为相符,由此得到的预报准确性也就较高。
  可是,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地貌变化日新月异。地貌的变化必然会导致与之相关的气象的改变。
  有人曾夸张地说过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南美洲一只蝴蝶在那振翅,用不了多久就会在地球的其他州引起一场风暴。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也不无道理。一只蝴蝶在理论上尚且能够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更何况比蝴蝶大很多的人类长期活动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呢?
  地貌随时在改变,而用于气象预报的模型却未能时时更新。因此运用脱离实际的模型计算出来的预报不准确便在情理之中啦。
  那么大区域预报较为准确的原因离不开气象卫星这只天眼提供的卫星云图、离不开互联网汇集各地气象数据和超大型计算机快速计算的功劳。在大范围来看,全国和省级气象预测由于占有较多观测数据,因此能够弥补和降低因局部区域地貌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况且大范围的预测模型自然比小区域的要更宏观一些,所以气象预测的准确度与实际就较为接近。
  而现在小区域之所以预报不准确,如前所述,一只小小的蝴蝶都能引起或改变远距离区域的气象,更何况城市和农村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城市,君不见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大片大片的高楼大厦一年,乃至几个月便拔地而起;大厦之高前所未有,高的达几十层,矮的也有五、六层。建筑对风力和风向的影响不言而喻。城市面积在一天天扩大。此外,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机场不断建成。这些人造地面和墙壁对城市气温的影响也是人所尽知的。
  在农村,经济发展也给农村植被带来明显改变,劈山造田、筑路修桥、村寨建设、开矿办厂、农林种植和养殖等活动,使农村自然地貌也在不断改变。
  农村和城市地貌的变化,必然会给气象带来很大的影响。对于日新月异的城市和农村地貌变化,如果运用已经不存在的地貌气象参数来进行气象预报的计算,不准确是必然的结果。之所以人们都有一段对气象预报较为准确的感觉,须要强调的是那段时间各地建设和发展远没有现在这样迅速,其模型设计和修改的速度要求不高。
  可是对现在气象预报不太准确的现象,有的气象专家解释为时至今日气象科技还达不到准确预测的程度。情况果真如此吗?如果到今天气象预报仍不能准确预报小区域情况的话,那航天发射基地和奥运举办城市等这些更小区域的气象预报就应该是不可能的啦。而事实是不仅能够预测这样小的区域,还能够预测出具体日期和时间指定区域可能出现的气象情况,从而有关部门决定航天飞行器的发射和奥运的举行时间。目前小区域的气象预报不准确的现象,笔者认为这里更多地体现了责任和投入的问题。
  由气象预报准确度的变化分析,足以看出人类活动对气象的影响范围和深度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五、消除人为因素造成干旱的对策与措施
  要消除人为因素导致的干旱,自然要从减少或停止上述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乃至气候所造成的影响。具体对策与措施如下。
  1、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增强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
  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恢复地表正常的植被状态。农村要改变掠夺式的农田栽种方法,注意土壤和水田含水能力的保护。尽量使用农家肥种田,以保持农田的保水和肥力,减少农田灌溉用水量;延长农田存水期,以增加农田对当地空气蒸发更多的水汽。杜绝烧荒行为,保障地表植被的涵水能力。通过保护好农村地表植被,既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同时也降低广大农村的地表温度。
  2、加大植树造林力度,降低城镇热岛效应。
  城市要严格按一定比例栽种树木,保留一定的草地。城市一些非机动车道路的混凝土地面应尽可能采用能渗透水的材料铺设,一些墙面也应考虑覆盖植被等措施,以增强涵养水源的作用,同时降低混凝土地面和墙面对大气的热辐射现象,使城镇的热岛效应得到有效遏止。同时,通过植物蒸发更多的水汽,改善城镇湿度,降低城镇热岛效应。
  3、兴建和维护田水利设施,发挥水利设施抗旱防洪的作用。
  在科学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兴建新的水利设施,整体扩大水利设施抵御洪涝、抗击旱灾的有效区域;对原有水利设施不仅要保持水利设施的蓄水水域的大小,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增大这些水域的蓄水容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水利设施抗旱防洪的功能。以此同时,保障和提高各地水汽蒸发的总量,以更多的水汽蒸发,促成区域雨云的形成并产生降雨,从而降低当地地表温度,有利于海洋季风带来的雨云在内地降下雨水。
  4、勘探地下水源,构建抗旱的生命之水供给体系。
  为防止预想不到的旱灾给人们的生存带来的威胁,各地均应勘探地下深井水源,并与各地自来水管网进行联网。但是,这些深井水源平常不以使用,只有到各地出现严重旱情时,方可启用深井水源及时方便地为旱区灾民供水,保障旱区灾民对生命之水的基本需求。

  综上所述,各地只有针对上述对策,采取全面和有力的措施,方能够有效地改变区域性涵养水源的问题,才能够保证区域性水汽的蒸发量恢复到自然的状态,才能够有效地降低区域性地表的升温现象,从而营造出一个符合自然规律、风调雨顺的区域自然环境,极大地提升区域在防洪抗旱方面的能力,为区域人民创造一个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环境。


  2010年3月26日

现在中国的林木资源根本不足以满足国内生产生活的需要,我国每年都要从俄罗斯、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大量进口木材或者木片,这其实就是在变相的砍伐这些国家地区的森林,或将给这些地区造成不良影响。有一种说法,缅甸的森林都是被中国人砍光的,这是因为以前中国人到缅甸伐木相当多,但现在东南亚国家对中国人去伐木已经比较反感了。西方也有人将中国在这些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投资与援助称之为新殖民主义,认为中国所看中的,不过是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这样的说法比较极端,但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了。

中国要满足自己的木材需求,若不靠进口,就只有砍自己的树。但砍自己树的前提是要有树可砍,如果仅依靠生长周期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天然林,那简直是笑话,跟本不可能满足需求,只可能是越砍越少。相反,利用先进技术发展速生的人工林才是解决之道。就如同发展产量较高的水稻以解决我们的吃饭问题,我们也应该大力发展人工林解决我们的木材需求问题。只有人工林发展了,那些具有保护价值的天然林也才能避免遭到砍伐的厄运。如果人工林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还用去砍天然林吗。

国内发展人工林的企业总是受到大家的非议,但我认为,比起那些只会砍树不会种树的行业、企业来说,这些在人工林领域不断探索的企业真正代表了解决中国森林问题的正确思路和发展方向,理念值得肯定与推广。中国人工林的发展,一方面将满足了人们对木材原料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必然推动中国天然林的保护,人工林发展了,天然林的砍伐也就会少了。

我国在制订森林政策和森林法的时候,就很明确的提出了森林分类经营的理念。《森林法》将林地分作了五大类,包括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其中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是具有高保护价值的,需要严格保护,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而就木材需求而言,主要由用材林提供。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我们就应该在国家规划的用材林范围之内大力发展人工用材林,只有这样才能根本上解决我国木材资源不足的问题。

既然是分类经营,我们就不应该拿人工用材林的生物多样性去与天然林的生物多样性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是不恰当的。 就好比我们要在水稻田里讲生物多样性、在玉米地里讲生物多样性,能讲么?不能讲,因为稻田、玉米地的最主要功能就是种粮食,是用来满足人们的粮食需求的,不是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家对森林的分类经营,所规划的用材林地也一样,这部分林地最主要的功能是用来发展用材林以满足人们的木材需求的,不是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我很疑惑,那些双眼紧盯着人工用材林生物多样性的人士为什么不去盯盯耕地里的生物多样性,我们的耕地里物种同样的单一,甚至更单一,面积还更大得多吧。

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那是我们的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高产杂交稻的问世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我国的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却没有满足我国的木材需求,每年都要大量进口木材,这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的森林经营水平低下造成的。天然林的生长速度就不说了,那是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成材的事情。说说人工林,以前政府也搞了很多人工林,但效果却不怎么样,云南就有很多退耕还林的人工林工程,树种了十几年了,现在去看看还那么一丁点儿高,这样的经营水平怎么能满足我们的木材需求呢。所以,要用木材,大家当然还得去砍天然林,所以中国的天然林还是一天天在减少。

也许你我他少用一些纸制品、少用一些木制品,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木材资源的需求,但这不是解决森林问题的根本方法,除非有一天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真正使我们不在需要木材,否则,任何时候,我们都要面对森林资源的问题,面对木材来源的问题,而只有大力发展中国的人工林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有人说,人工林种多了影响极坏,尤其是桉树,后患无穷,更甚者,又将今年云南的干旱气候与APP的人工桉树林挂上了钩,个人认为纯属无稽之谈。APP在云南营造的林地也就区区八十来万亩,除主要树种桉树外,还包括西南桦、旱冬瓜等部分乡土树种,所种植的桉树面积不到云南省林地总面积(约3.71亿亩)的0.22%,不到云南省国土总面积(39.41万平方公里)的0.14%,且只分布在云南南部普洱市辖区内的三个县和文山州境内,仅凭这点林地就能引起云南的干旱,无任何可能性。而且事实是,APP主要造林地云南南部的普洱市虽经历旱情,却并不是云南受旱最严重的地区。云南受旱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在开发较早、历史上森林植被就遭破坏较大的滇中、滇东一带,文山州则处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森林植被本来就少,石漠化严重,一定程度加剧了灾情。再举一例,在云南发展较早、面积较大的人工林还有橡胶林,据公开媒体的资料,云南省现有的人工橡胶林超过600万亩。同样是人工林,为什么大家只将干旱与APP的桉树相关联,而不与其他产业相关联、不与云南解放以来大面积毁林垦荒的事实相关联呢。由此看来,这种从一开始就带着“有色眼镜”的论调和评价本身就缺乏客观性与公平性。我们在争论桉树是与非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APP在云南营林所带来的积极成果,它不仅大幅提高了当地的森林覆盖率,也为当地带来了先进的营林技术与理念,带动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不久前,云南省又提出了实施低产林改造的计划,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云南人工林的发展,人们的木材需求将更多的由人工林来提供和保障,云南的天然林必将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和更好的发展。

人工林产业是一个前期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的产业,再速生的人工林,也要六、七年时间才能长成采伐。期间从培育苗木到栽植,到除草施肥,到防火防盗,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而且每一个环节都存在风险,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最终造林失败的结果。国内投资人工林的企业,在投入大量资金和承担较大风险的同时,一直倍受舆论压力,在艰难中缓慢前行。我觉得其中原由一是人们对人工林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这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还有不尽规范之处。但无论如何,我们不应该一味指责,而应站在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待和评论此问题,目的是促进中国人工林朝者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最后要说的是,不大力发展速生的人工林,大家都等着砍光天然林好了......

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不去爱护自然环境,导致了这些非同寻常的天气。去年的年底到今年尤为不正常。

据说是因为把三峡给堵了。相当于改变了地形,继而改变了气候。

1楼说的对 中学文化就知道 水坝会减慢水流的速度 绝对是建水坝的问题
要说自然因素 也不是没有 2%自然因素 8%人为因素
好像从1980 到2009 就没发生过旱灾。。(好像60年-80年之间发生过一次 听我爸说 地都开缝了。。)
爱护不爱护环境 与这个 没多大关系
解决方法 就4个字
开闸放水!

郁闷 我只能看 又帮不上忙 无奈啊


为什么说今年西南发生旱灾时千古奇闻?视频

相关评论:
  • 17289628347成语故事200字左右演讲稿?
    陆萧羽答:第二年夏天,发生了大旱灾。一些大臣又上奏说,今年所以大旱,是因为去年不封外戚的缘故。他们再次要求分封马氏舅父。马太后还是不同意,并且为此专门发了诏书,诏书上说:“凡是提出要对外戚封爵的人,都是想献媚于我,都是要从中取得好处。天大旱跟封爵有什么关系?要记住前朝的教训,宠贵外戚会招来倾覆的大祸。先帝不...

  • 172896283472020年夏天山东气候如何?雨水多吗?
    陆萧羽答:现在,全球变暖可以说是每个人都知道气候问题,这也是目前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正在面临的问题。高温天气等极端气候现象已经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地球上的冰川融化速度也比以往变得更快,这意味着海平面的上升将会成为以后的人类将要面临的严峻考验。这个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都正在经历着干旱和...

  • 17289628347《西门豹》教学设计与反思「」
    陆萧羽答:2.老大爷说了什么?西门豹从中了解了哪些情况?轻声读第一部分。 3.交流:读老大爷的话,谈理解。 一答:从老大爷的回答中就知道了原因(课件出示:查明原因)(贴河伯)一个闹字说明老大爷什么心情?(不满、无奈) 二答:课件出示:找到恶人(贴巫婆、官绅) 三答:课件出示:找受害人 四答:课件出示:效果(年年闹旱灾)...

  • 17289628347为什么说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的一大灾难?
    陆萧羽答:因此,我们面临的不是有没有温室效应的问题,而是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把大量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层,致使温室效应与地球气候发生急剧变化的问题。 温室效应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黄荣辉院士说:“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大量森林的砍伐,致使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温室效应,在过去100年里,全球地面平均...

  • 17289628347汉代历史之为什么古代商人一直都是负面的存在?
    陆萧羽答:先是“孝景帝”时期 ,上郡以西的地区发生了旱灾,朝廷又重新修订了出卖爵位的法令,降低爵位的价格用以吸引人们购买;犯罪的囚犯和在监外劳作的人,可以通过向官府交纳粮食来免除惩处。而我们的千古一帝“汉武帝”先生,将这种商人用钱买官的制度,发展到极致!“汉武帝”先生好大喜功,南开“西南夷”...

  • 17289628347关于白居易
    陆萧羽答:所以他紧接着说:“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新乐府序》)在《与元九书》中,他回顾早年的创作情形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为事而作,首要的还是“为君”而作。

  • 17289628347为什么说是陈振龙成就了康乾盛世呢?他做了些什么?
    陆萧羽答:陈振龙到了吕宋后,发现当地盛产一种叫番薯的农作物。这种农作物耐干旱、产量高、适应性强、极易成活,而且生熟都能食用。他想到自己的福建老家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遇到旱灾,很容易发生灾荒,如果将这种农作物引进福建,岂不能够极大地缓解灾害的影响,救活无数民众?其实,番薯也不是吕宋的...

  • 17289628347十二生肖鼠代表什么
    陆萧羽答:同样,形容一个人行动迅速,顺时应变,我们也常说他“象老鼠一样善变。” 民间还认为鼠性通灵,能预知吉凶灾祸。其实鼠生于自然,长于自然,对自然界将要发生的不测如地震、水灾、旱灾、蝗灾等做出一定的行支反应是很正常的,这是地球生物具有的某种特殊本能,只是有些限于人类自身的知识,还未能揭示出它的神秘和规律...

  • 17289628347童心向党征文200字,求现写,今天半小时在线
    陆萧羽答:当长江发生水灾时,共产党和武警部队不顾危险,毅然地冲在最前线,用他们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人民的幸福。有许多的战士也因此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当发生冰灾冻雨时,又是部队给人民送衣送食,嘘寒问暖,为灾区人民拉电线,化寒冰。当南方发生了旱灾时,消防部队派消防车给灾区送去一车又一车的饮用水,那送去的不仅仅...

  • 17289628347为什么说淡水是一种非常有限的自然资源
    陆萧羽答:到2020年,水的使用量将会提高40%,其中17%以上的水将要用于满足人口增长说引起的食品生长。(世界水联合会2000a)。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和灌溉农业的扩张是引起水需求增长的三个主要因素。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能不视为水资源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过去的20年中,农业消耗了经济发展中的大部分淡水...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