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字成语概括狼的特点并进行阐述

来自:补身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1. 狼一则 阅读题

课外语段阅读题四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狼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鉴赏要点:本文是蒲松龄的另一则《狼》,同样表现了屠夫以机智战胜狼的故事。1.给文中画线处断句。

2.解词。(1)一屠暮行( ) (2)但思无计可以死之( )(3)股直不能屈( ) (4)遂负以归( )3.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狼对屠户的威胁?哪些词语写出了屠户的机智? 4.文中哪句话是发表议论的?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1.……之/……寸/……皮/……之。

2.(1)晚上(2)使……死(3)大腿(4)背着3.狼的威胁:逼。屠户的机智:伏、捉、割、吹、缚。

4.“非屠,乌能作此谋也!”表现了屠户的机智、勇敢。第30课《狼》综合练习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7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意暇甚( ) 屠乃奔倚其下( ) 乃悟前狼假寐( ) 狼亦黠矣( ) 2、对下列加点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弛担持刀(放下)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从柴草堆中打洞) B.狼亦黠矣(狡猾) 一狼洞其中(打洞) C.止增笑耳(只) 屠自后断其股( *** ) D.一狼仍从(跟从) 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一狼洞其中(柴草堆) B.屠自后断其股(狼)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D.场主积薪其中(麦场)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一狼洞其中 C.其一犬坐于前 D.一狼径去 5、填空(3分) 《狼》的作者是 ,字 、,号 ,是 代著名文学家,其著名的短篇小说集是《 》。

6、列句子划分朗读的节奏(3分)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②乃悟前狼假寐。

7、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②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8、古诗词中有很多关于奉献的句子,请写出两句(4分) ① , 。 ② , 。

二、整体感悟(15分) 1、请你用精练的语言归纳出本文的主旨。(3分) 2、《狼》一文主要是采用 和 描写来刻画狼和屠户的形象的。

(4分) 3、发挥你的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本文改写成一个小故事,。(100字左右)(8分)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20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 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其,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4分) ①缀行甚远( )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③眈眈相向( ) ④乃悟前狼假寐( ) 2、翻译句子。(3分)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上文是故事的 *** 和结局,主要是写 。(2分) 4、上文中表现狼狡诈的句子有哪一些?请写出来。

(4分) 7、细读选文,用精练的语言概括狼和屠户的特征。(3分) 8、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哪些启示?(4分) 四、拓展阅读题(18分)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歘(xū,突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既走,又从之。

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

狼乃止。屠即竟归。

昧爽(黎明)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

逡巡近之,则死狼也。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可笑已。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①有屠人货肉归( ) ②既走,又从之( ) ③默念狼所欲者肉( )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 ②逡巡近之,则死狼也 ③时狼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3、本文是《聊斋志异·狼》中的第一则,课本中所学的是第二则。本文中的屠户是如何摆脱狼的?狼又是如何死去的?这两则故事的结尾有何相同之处?(9分) 五.中考题(12分) 1.(2006,重庆市,8分)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横线上。

一天,有位父亲带着小儿子去乡下旅行,①想让他认识一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旅行结束后,父亲问:②"你知道这回穷人是怎么过日子了吧?"儿子回答:"我发现咱家仅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的中央,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头的小河;③我们的花园里只有几盏灯,可他们却有满天的星星;我们的院子只有那么一点儿,他们的院子却有整个农场那么大!"儿子说完,父亲哑口无言。

儿子接着说:④"感谢让我明白了我们有多么贫穷!" ① 。 ② 。

③ 。 ④ 。

2.(2006,山东省,4分)从下列历史人物中任选两位,各写出与之相关的一个成语。 孔子 勾践 祖逖 欧阳修 ①历史人物: 成语: ②历史人物: 成语: 六.探究性学习(2分) (2006,南京,2分)搜集材料时,大家发现,南京人杰地灵,曾经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徐悲鸿。

小晴就此拟了副。

2. 描写“动物特点”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千姿百态、憨态可掬、龙飞凤舞、悠然自得、欢蹦乱跳、庞然大物、摇头摆尾。

1. 千姿百态[ qiān zī bǎi tài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2. 憨态可掬 [ hān tài kě jū ]可掬:可以用手捧取。形容顽皮娇痴、单纯幼稚的样子充溢在外。招人喜爱。

3. 张牙舞爪 [ zhāng yá wǔ zhǎo ]张:张开;舞:挥舞。形容猛兽凶恶可怕。也比喻猖狂凶恶。

4. 悠然自得[ yōu rán zì dé ]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 形容悠闲而舒适。

5. 欢蹦乱跳 [ huān bèng luàn tiào ]形容青少年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6. 摇头摆尾 [ yáo tóu bǎi wěi ]原形容鱼悠然自在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人摇头晃脑、轻浮得意的样子。

7. 庞然大物 [ páng rán dà wù ]庞然:高大的样子。指高大笨重的东西。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

3. 浅谈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的总目标:“小学阶段的学生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其中第三阶段又指出:⑴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⑵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⑶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⑷学写读书笔记和应用文等。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领域。

同时,习作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甚至也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珍视学生成果,激发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教学的“助燃剂”,是作文教学的“催化剂”。

人们对有兴趣的东西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⑴及时与学生沟通,让其明白习作的重要性。写作水平低的学生,我们要多与他们交流与沟通,使学生明白学好写作的重要性,学生意识提高了,积极性也能提高,兴趣接踵而来。

⑵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写作兴趣。 每个人都爱表扬,我们要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只要学生的作文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就可以加大表扬,这样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比如:写好的片段、文章念给大家听;在作文张贴在“作文园地”里;批改时好词佳句圈一圈,点一点,画一画;写评语时多鼓励等。 ⑶“下水文”引路,激发兴趣。

我们要敢于写“下水文”,坚持写“下水文”,与学生共同进步、提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我们念“下水文”时,我们的情感就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而学生积极的情感是学生写作的“能源”和“发动机”,有了能源和发动机,学生回忆的闸门打开了,就有兴趣,能有感而发,能真情流露。

【二】丰富语言与生活体验,积累习作素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在教学中我们要“放长线钓大鱼”,“放长线”就是要做好积累,“大鱼”则是较高的作文水平,而高的作文水平与能力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来自于学生课堂、课外和生活的积累。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指导作用,那么教师应如何协助学生丰富语言与获得生活体验,从而积累习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呢? ⑴积累语言。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① 广泛地阅读。

阅读是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陶冶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语言。

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荻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读书笔记:我要求学生每天至少阅读两篇文章,并做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的方式可多样化(摘录式、心得式、提要式、评论式、存疑式等),读书笔记积累的内容也可以多样化(课本中的优美的片段,篇章引导积累,教师根据单元主题中的相关知识引导积累,教师根据写人、写事、写景状物等不同体裁的文章引导积累,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在读《小星星》、《小学生之友》等名著、杂志进行积累,练习册与试卷中的优美片段篇章引导积累等)。 ② 广泛地搜集。

积累:平时教师抄出的各类知识(成语、歇后语、谚语、名言警句、古诗、优美的作文开头与结尾等),也可以学生自己根据老师的引导去搜集的信息与资料,从 而进行的积累。(读书笔记本与积累本,可以每天早上或课前拿出来朗读与背诵。

只要坚持下去,精美的语言文字就能变成自己的储备和财富。等到用时,自然会涌上笔端,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

③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样既能培养学生随时动笔的好习惯,又能提高学生搜集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同时,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⑵激发学生从观察与实践中体验生活,积累习作素材。

① 引导学生勤于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的“真、善、美”。学生在生活中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体验到的就是最好的习作素材,表达出来就是好文章。

② 鼓励学生做一些家务事,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比如:洗衣服、扫地、挑水、拖地、浇菜、做饭、大扫除等。

③ 开展丰富的活动,获得体验与素材。比如:跳绳比赛,写字比赛,演讲比赛,讲故事,作业展等有意义的活动。

【三】指导学生写作方法 学生要写好文章,不仅要有一定的语言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还需要掌握一些习作的基本方法,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⑴“阅读指向言语表达,指向写作”平时阅读教学应注重写法的渗透,并把其作为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一篇篇的课文,一次次的文本内容、形式、表达方式等方面去体会写作方法,领悟写作方法,总结写作方法,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写作方法进行迁移与运用。

我归纳了一些课文中的写作方法(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具体如下: 《山中访友》的写作方法:a 作者有时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有时运用第二人称叙述,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 b 想象丰富、新奇,有浪漫色彩; c。

4. 浅谈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的总目标:“小学阶段的学生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其中第三阶段又指出:⑴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⑵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⑶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⑷学写读书笔记和应用文等。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领域。

同时,习作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甚至也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珍视学生成果,激发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教学的“助燃剂”,是作文教学的“催化剂”。

人们对有兴趣的东西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⑴及时与学生沟通,让其明白习作的重要性。写作水平低的学生,我们要多与他们交流与沟通,使学生明白学好写作的重要性,学生意识提高了,积极性也能提高,兴趣接踵而来。

⑵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写作兴趣。 每个人都爱表扬,我们要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只要学生的作文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就可以加大表扬,这样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比如:写好的片段、文章念给大家听;在作文张贴在“作文园地”里;批改时好词佳句圈一圈,点一点,画一画;写评语时多鼓励等。 ⑶“下水文”引路,激发兴趣。

我们要敢于写“下水文”,坚持写“下水文”,与学生共同进步、提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我们念“下水文”时,我们的情感就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而学生积极的情感是学生写作的“能源”和“发动机”,有了能源和发动机,学生回忆的闸门打开了,就有兴趣,能有感而发,能真情流露。

【二】丰富语言与生活体验,积累习作素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在教学中我们要“放长线钓大鱼”,“放长线”就是要做好积累,“大鱼”则是较高的作文水平,而高的作文水平与能力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来自于学生课堂、课外和生活的积累。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指导作用,那么教师应如何协助学生丰富语言与获得生活体验,从而积累习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呢? ⑴积累语言。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① 广泛地阅读。

阅读是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陶冶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语言。

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荻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读书笔记:我要求学生每天至少阅读两篇文章,并做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的方式可多样化(摘录式、心得式、提要式、评论式、存疑式等),读书笔记积累的内容也可以多样化(课本中的优美的片段,篇章引导积累,教师根据单元主题中的相关知识引导积累,教师根据写人、写事、写景状物等不同体裁的文章引导积累,课余时间引导学生在读《小星星》、《小学生之友》等名著、杂志进行积累,练习册与试卷中的优美片段篇章引导积累等)。 ② 广泛地搜集。

积累:平时教师抄出的各类知识(成语、歇后语、谚语、名言警句、古诗、优美的作文开头与结尾等),也可以学生自己根据老师的引导去搜集的信息与资料,从 而进行的积累。(读书笔记本与积累本,可以每天早上或课前拿出来朗读与背诵。

只要坚持下去,精美的语言文字就能变成自己的储备和财富。等到用时,自然会涌上笔端,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

③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样既能培养学生随时动笔的好习惯,又能提高学生搜集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同时,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⑵激发学生从观察与实践中体验生活,积累习作素材。

① 引导学生勤于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的“真、善、美”。学生在生活中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体验到的就是最好的习作素材,表达出来就是好文章。

② 鼓励学生做一些家务事,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比如:洗衣服、扫地、挑水、拖地、浇菜、做饭、大扫除等。

③ 开展丰富的活动,获得体验与素材。比如:跳绳比赛,写字比赛,演讲比赛,讲故事,作业展等有意义的活动。

【三】指导学生写作方法 学生要写好文章,不仅要有一定的语言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还需要掌握一些习作的基本方法,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⑴“阅读指向言语表达,指向写作”平时阅读教学应注重写法的渗透,并把其作为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一篇篇的课文,一次次的文本内容、形式、表达方式等方面去体会写作方法,领悟写作方法,总结写作方法,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写作方法进行迁移与运用。

我归纳了一些课文中的写作方法(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具体如下: 《山中访友》的写作方法:a 作者有时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有时运用第二人称叙述,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 b 想象丰富、新奇,有浪漫色彩; c 作者采用。

5. 求一片关于《英美文化》的论文,中文版的,急求,谢谢大家

英语学习与英美文化浅谈 周 强 (太原师专外语系 030001) 摘要 语言与文化紧密相关。

本文摘录《大学英语》课本(文理科通用) 中的许多例句, 阐述了文化背 景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不仅强调打好语言基础的重要性, 更注重提高英语学习者文化素质的 提高。

二者的结合对于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文化背景, 英语基础知识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非英语专业本科) 指出: 在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大学英语教学 还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 扩大知识面, 加深对世界的了解, 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 提 高文化素质。

文化和语言有密切的联系, 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 提高。” 语言是社会现象, 是一定文化的载体。

虽然人类的思维没有什么不同, 但由于各个民 族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 形成的历史不同, 社会制度, 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以及生活的习俗 不同, 因而各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 反映民族文化的语言必然与外族语有差异。这种差异 不仅表现在描述同一事物时, 词汇、发音和语法结构的不同, 而且对同一概念的具体表述, 以及对某一事物所产生的联想也不尽相同。

学习外语的人往往注意外语与母语形式的不 同而容易忽略文化的差异。 英语起源于基督教国家英国, 今天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绝大多数也是基督教 国家。

英语中的许多典故和成语都来自基督教的经典——《圣经》(The Ho ly B ib le)。《大 学英语》·精读(Co llage English 修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第一册第一课中有这样 一句话“The wo rld won't end if you don't pass a test, so don'o rry excessively abou t a single tex t. ”(一次考试不及格, 天是不会塌下来的, 因此, 不必为个别的一次考试过分担 心。)

“end of the wo rld”意为“世界末日”, 出自《圣经》的《马太福音》13 章39 节(M at thew 13: 39) ,“The enem y that sow ed them ( tares) is the devil; the harvest is the end of the wo rld; and the reapers are the angels. " (撒稗子的仇敌就是魔鬼, 收割的时候就是世界的 末了, 收割的人就是天使。) 我们中国人常用“天崩地裂”、“天塌了”比作“世界末日”。

如果 我们把“天不会塌下来”译为“The heaven won't fall dow n”, 英美人恐怕就不知所云。 英语来自《圣经》的成语很多, 如“a drop in the bucket”(沧海一粟)、“app les of go ld in p ictu res of silver”(锦上添花)、“beat swo rds in to p low shares”(化干戈为玉帛)、“cast pearls befo re sw ine ”(对牛弹琴)、“tu rn a deaf ear to”(充耳不闻) 等。

有些成语汉语也已 经借用, 如:“象牙塔”、“橄榄枝”、“披着羊皮的狼”就来自“tow er of ivo ry”、“o live b ranch" 和“wo lf in sheep's clo th ing”。学习英语国家地理和历史知识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有很大 帮助。

我们中国人一说到陕北和甘肃自然会联想起黄土高坡, 革命圣地延安, 同时也会想 到干旱和贫困; 提起江南头脑中就会浮现出稻田、水牛相映的鱼米之乡。而美国人谈到美 国大西洋东北部海岸, 就会想到摩天大楼林立的纽约和独立战争时期革命的中心波士顿、费城等大城市; 提起佛罗里达和夏威夷自然会浮现出海浪拍打沙滩, 棕榈树成荫的“阳光 地带”; 而美国西部地区更会使现代的美国人联想到白雪皑皑的落基山脉、披荆斩棘开发 西部边疆的先人、粗犷豪爽的牛仔和19 世纪疯狂的淘金热。

《大学英语》第一册第十单元“GO IN G HOM E”(《回家》) 一课, 写到6 个前往佛罗里 2000 年 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Teachers Co llege 第3 期 达度假的青年男女“dream ing of go lden beaches and sea t ides as the gray, co ld sp ring of N ew Yo rk van ished beh ind them " (“当纽约灰暗寒冷的春天在他们身后消失时, 他们正梦 想着金色的海滩和大海的潮水”)。在第四册第九单元“JOU RN EYW EST ”(《西行记事》 中, 作者认为美国精神体现在西部, 因为“A lthough the Repub lic have been bo rn in the East, it had spen t mo st of it s t im e and energies since then movingW est”(虽然共和国诞 生在东部, 但建国后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向西开拓上。)

因此,“w hen m illion s of o ther Am erican fam ilies w ere p reparing to crow d in to the B icen tenn ial sh rines of the East ”(当数百万美国家庭正准备拥向东部两百年大庆的圣地) ,“w e reso lved to head in the sam e direct ion in 1976, fo llow ing the o ld p ioneer t rails and the famou s rivers. ”(我们 决定在1976 年也沿着老一代拓荒者的足迹和名山大川向西进发。) 如果我们熟悉这些背 景, 这两篇课文也就不难理解。

就美国地理而言,《大学英语》这套教材几乎提及美国所有的大城市和大部分的州诸 如华盛顿(W ash ington D. C. )、纽约(N ew Yo rk )、旧金山(San F rancisco )、休斯敦 (Hou ston)、匹兹堡(P it t *** u rgh)、巴尔第摩(Balt imo re)、圣地亚哥(San D iego )、芝加哥 (Ch icago)、布法罗(Buffalo) 等美国主要城市。如果有一定的地理知识的话, 我们就很熟悉 。




用四字成语概括狼的特点并进行阐述视频

相关评论:
  • 13232412619写出关于狼的成语,彦语和习惯说法,分别指出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和...
    东利薛答:杯盘狼藉、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吞虎咽 鬼哭狼号 声名狼藉、狼戾不仁、狼烟四起 前怕狼,后怕虎 成语 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如狼似虎 成语 象狼和虎一样凶狠。比喻非常凶暴残忍。狼吞虎咽 成语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声名狼藉 成语 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名声败坏到...

  • 13232412619狼的行为和表现可以用什么成语概括
    东利薛答:桀骜不驯、心狠手辣。

  • 13232412619狼的个性特征,并用一个成语来体现
    东利薛答:狼子野心 狼狈为奸

  • 13232412619有关狼的成语、谚语、习惯说法,分别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
    东利薛答:- 狼烟四起:古时战争中,狼烟是报警的一种信号,四起表示战事频繁,狼烟象征着狼的侵略性。狼的谚语:- 狼吃狼—— 冷不防:狼之间的互相残杀,没有预料到,表现出狼的狡猾和残酷。- 狼借猪娃—— 还不了:狼向猪借孩子,却不予归还,象征狼的不守信和不道德。- 狼头上长角—— 装样(羊)...

  • 13232412619狼的本性用两个四字成语来回答
    东利薛答:【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子野心】【解释】:狼子:狼崽子。狼崽子虽幼,却有凶恶的本性。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出自】:《左传·宣公四年》:“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示例】:哪晓得这班降兵,本来原是游勇出身,~,哪里肯安安顿顿的守著规矩过日子,...

  • 13232412619狼字的成语及解释
    东利薛答:一、[狼嗥狗叫]形容恶人狂呼乱叫。二、[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貌。三、[狼顾鸱张]如狼凶视,如鸱张翼。形容凶暴,嚣张。四、[狼吃幞头]狼衔去人的幞头,吞不下又吐不出。比喻有苦难言,强自忍耐。五、[狼飡虎食]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同“狼餐虎咽”。六、[狼奔兔脱]形容仓皇...

  • 13232412619关于狼的成语及解释四字成语
    东利薛答:关于狼的成语有杯盘狼藉、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鬼哭狼号、声名狼藉、狼戾不仁、狼烟四起 、如狼似虎、狼贪鼠窃、引狼入室、豕突狼奔、虎穴狼巢等。 成语解析:一、杯盘狼藉【解释】:狼藉:象狼窝里的草那样散乱。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 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出自】:清·李绿园《歧路...

  • 13232412619关于狼的四字成语
    东利薛答:关于狼的四字成语如下:1、狼艰狈蹶:比喻处境困苦窘迫。2、狼狈不堪: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3、狼顾虎视:如狼虎视物。形容威严而凶狠。4、狼贪鼠窃:如狼那样贪狠;似鼠那样惯窃。常形容敌人贪狠卑鄙。5、狼烟四起:狼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腾起的烟。四处都是报警的...

  • 13232412619形容狼的四字成语
    东利薛答: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豺狼之吻 、鬼哭狼嚎 、官虎吏狼、、 虎狼之势 狼狈不堪 、狼奔豕突 、狼狈为奸 、狼贪虎视 、狼吞虎咽、 狼贪鼠窃 、狼心狗肺 、狼心狗行 、狼眼鼠眉 、狼烟四.起..

  • 13232412619在学习《狼》专题期间,为了让更多的同学认识狼,初一语文组开展了一系列...
    东利薛答:活动一:狼吞虎咽;狼行千里吃肉—本性难移活动二:是团队精神。狼很少单独出没,总是团队作战,所以才有“猛虎还怕群狼”之说。活动三:“略”活动四:示例:一、卧薪尝胆:狼不会为了所谓的尊严在自己弱小时攻击比自己强大的东西。二、众狼一心:狼如果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东西,必群而攻之...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