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走近----”为题,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1.从柳永、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中任选一个人物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请以“走近书籍”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这些高中生更能体会这一点。每天我们都在与书籍打交道,每天都会走近书籍,与书中人同悲同喜。我们面对着高大的成功之门,手里拿着门钥匙,用书铺成阶梯走向门锁、走向成功。
我读书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当然,它有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无论是超市中的图书城,还是路边的书摊,均可成为我心中的图书馆。在这里,我走近书本,看《农夫与蛇》中过度仁慈的农夫的悲惨命运;闻“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冷香;想“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深刻哲理……
在每节阅读课上,在四人一桌的阅览室,桌上放着十几本由老师精心挑选的书。我们从这些“简朴”的书中寻找着智慧的火花,那钻石与煤的对话令我久久不能忘怀。煤炭们从头到尾都在哀叹,在她们即将被送入火炉被火燃烧时也没有停止。而一旁的钻石只用了几句话来解释。它说:“我们本来都是一样由碳构成的,但我并不急于出土,而是沉睡在地下数千年,历经那无法计算的压力的挤压,才形成了现在的硬度与光泽,被人们欣赏。而你们过于浮躁,一刻也不愿呆在地下,认为那是地狱。但有时,地狱也是天堂。”
走进书籍,一个个名人的事迹留在我的脑海,身残志不残者可克服身体的残疾,打破世界纪录。帮助他人的人有时口才很好,可将帮助他人的理由从黄河的源头说到太平洋的中心;有的人很朴实,问他为什么他是会说一句话:“为什么,不为什么啊!”
走进书籍,那些富含哲理的句子令我记忆深刻。“只要把握住生命中的每一分钟,也就是把握好理想的人生。”其实,时间都是由一分一秒构成的,奋斗时,我们应不以时间少而不为。有的人不满于现状,孰不知“幸福就在身边的每一滴水里,只是因为我们过于追求更高的成功,才忽略了身边的幸福。”有的人因面临逆境而退缩,有的人很勇敢,这时,不妨想想在开水中的萝卜,鸡蛋与咖啡。萝卜因热水而变软,鸡蛋因热水而坚固,咖啡则改变了开水。
走进书籍,走上成功之路;步入成功之门,必须先走进书籍的殿堂。













在生活中,书籍自然少不了。没有书籍,我们不会拥有知识;没有书籍,我们不会受到精神上的熏陶。书带着我航行知识的海洋,在青春的路上,书香伴我行。 走近《老人与海》,走近桑提亚哥,他的顽强令我震撼,他的男人气概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你尽可以把它消灭掉,可你就是打不败他。”这句含有哲理的名言,更是令我受益心中。 走近《水浒传》,走近108梁山泊好汉。他们“替天行道”的旗帜仍旧屹立在山上,他们的英雄情操却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中。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浪子燕青……一个个英雄好汉,一双双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眼睛。 走近《海底两万里》,走近生物学教授。他愿意踏上“林肯号”,踏上寻找海中怪物的冒险之旅。他好奇尼摩船长的真面目,他,一位生物学教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近书籍,感受书籍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感动。走近一本本书,走近一个个人物,都能让我们体会到作者那热爱生活的心灵。让我们走近书籍,走近张爱玲,感受她的华美;走近李白,感受他的豪情;走近杜甫,感受他的愁思;走近郭敬明,感受他的悲伤……让我们感受他们生命中那份热情,用这份热情来浇灌生命,扬起生命的风帆,飘起这永恒的书香!






我从小学起就开始接触书籍,是它带我走进了文字王国,感受其中的乐趣。让文字深入我心,让情节印在我的脑海中。通过读书,我知道了快乐无处不在。 数不尽风流人物 还记得,翻开一页页的书,我阅读着一篇篇精彩绝伦的文章。是书籍让我知道了司马迁受了刑还作《史记》的精神,是它带我浏览了苏轼饱含爱国情怀的诗篇,是它带我了解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认识了许许多多的名人大家。也是它,带我认识了数不尽的风流人物。 看不尽绝世美景 书中的那像花一样的语言,描绘着一个个的动人美景。 我在书中了解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子湖畔。曾几何时,我也在爬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庐山,去游玩那“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漓江春水呀。正是一本本书中对美景的描绘,勾起了我对青山绿水的向往,也是书籍,带我游览了看不尽的绝世美景。 道不尽人间真情 问世间情为何物?我要回答:亲情、友情、爱情,在它身上一一体现。 我见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亲情。我感受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友情。也同样目睹过“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结连理枝”的爱情。 真情是一种感人至深的情感。我与父母之间的爱,就是比天高,比海深的情谊,我永远不会忘怀。又是书籍带我感受了道不尽的人间真情。 阅读,是一种好的习惯。也是通过读书,我才得到了这么多的知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相信这句话,相信它会让我受益终生。 走进书籍,让阅读成为家常便饭,让快乐伴你永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句句赞美书的名言,无不让我喜欢上了读书,从而也让我走进了书的世界。 我赞美书!因为它让我学会了很多知识,无论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它总是让读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它总是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它拥有丰富的内涵,它拥有辽阔的见识,它总是那么值得我们学习和品味,所以我赞美它! 我羡慕书!因为它拥有数不尽的知识,说不完的道理,而我却学一点,丢一点,总有学不会的知识和学不完的基础;书是我们的万能老师,它教我写作文,教我如何做人 ,教我如何成长,所以我羡慕它! 我喜欢书!因为它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如:勇敢的汤姆,调皮但坚强的保尔,聪明机智的孙悟空,娇滴滴的林黛玉和重情义的桃园三兄弟等等还有很多。因为它我喜欢看中国历代的四大名著,因为它我见识了《本草纲目》的神奇与伟大,因为它我学会了“坐下读书即是福”这一真理,所以我喜欢书!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小常识以及大道理;我有一本书,名叫《18岁以前孩子应懂得的人生哲理》,这本书教会了我,身为一个孩子应该明白的做人之道,也让我学会了怎样尊重他人。“出言不逊,只会为自己的修养抹黑”,我曾经也犯过这样的错误,但是在这本书的教育之下我明白了这个道理。书的魅力真的很大,它可以纠正我的缺点与不足,让我发生改变,同时也学会了取长补短。 走近书籍,我们丰富了知识,受到精神上的熏陶;走近书籍,我们丰富了知识,收到休养上的提高;走近书籍,我们丰富了知识,受到生活中的肯定;总而言之,书中的知识其乐无穷,丰富多彩,希望你也可以踏进这一片弥漫着芳香的知识海洋! 我爱走进书籍的快乐!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题记 “书籍是人类生活中的营养品。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如同鸟儿没有翅膀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如同地球上没有阳光。”这是著名的作家莎士比亚曾说过的一句话从这句话中便能体会出书籍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作用。人类的进步离不开书籍的陪伴人类的创新更离不开书籍。 读书使我心情愉快。很多人读书的目的就是从书中读到自己从没见过的趣事找到自己想知道的一切。每当从书中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知识就会令人兴奋使人欣喜。因此我爱读书。 读书使我品格高尚。每个人读书都会从中获得益处。每当我读完一本书后就会不觉得把自己与书中的主人公作对比找出自己那儿不如他那点需要改正。因为读书我摆脱了心胸狭隘虚伪自卑而变得心胸开阔诚实善良。读书让我生活得坦然轻松。“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因为读书当我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变得坚强不再气馁。读书让我心旷神怡德才兼备。 读书让我的学业更棒。平时读书时每当遇到好词佳句我都会摘抄在本子上记在心里。写作文时就不用愁写不出东西了。读书使我的修养得到提高。读文学名著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还能开阔我们的知识面充实我们的大脑。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以只要你读书就会有益处。因此我更爱读书用知识去充实大脑实现我的理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一点也不错。古有陶渊明的“好读书便欣然忘食”匡衡的“凿壁借光”今有童第周的挑灯夜读。所以说读书对我们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希望同学们都能主动亲近书籍走进书籍的世界与书籍为伴与知识为伍。








古人云:“人生快事,莫如读书。”当你忘记一切,陶醉于一本好书,那的确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
  在生活里,总免不了遇到各种各样的烦心事,而当我捧起一本书,尽情徜徉其中时,就会把所有的不快乐都忘记,并且让我振作起来。当我遇到挫折时,保尔柯察金教会我如何战胜它;当我遇到烦恼时,阿Q教会我如何化解它;当我遭遇不幸时,海伦·凯勒教会我如何面对它;当我身处困境时,鲁滨逊教会我如何改变它……读一本好书,就如同给心灵开了一方良药。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鼓舞了当时多少青年为和平而战,又激励了当代多少人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奋斗。它也坚定着我的信念,鼓励我为着自己的理想努力拼搏。
  凯勒说过:“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广阔无垠的海洋。”每一本书中,都蕴含着不同的知识,只要读了,就会有不小的收获。人的知识需要不断去充实,而不读书是没有办法获得知识的。读一本书,就如同给自己的智慧增砖添瓦。
  马克思说过:“我最喜欢做书的蛀虫。”是啊,书籍有着强大的魅力,吸引着我们走向它,品味它。阅读每一本书,都是同作者心灵的谈话。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情况和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礼,与智慧产生感应。
  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乏味,面目可憎”是有道理的。读书能养性,放眼天下,心胸何其宽阔。爱读书的人,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读书不为名利,只为使灵魂高尚,心灵净化,为提升自我修养,这样读书才是最快乐的。
走近书籍,走近快乐,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才是最快乐的。











苏大师说得好,“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书确实是样好东西。优秀的教育教学作品,透过语言的光辉,体现着其各具魅力的个性特征和情感价值。
两个月的阅读,从《反馈教学法》进入《56号教室的奇迹》品品《教有所思》周末再陪儿子看看“花格子大象”,与儿子亲子共读。
一、绘本书籍开启儿子的阅读之门。
在听了蒋老师的成功育儿经验的影响下,我开始与儿子共读绘本,儿子虽然还小,不但不识字,连话也不会说,以前儿子最爱“鹅鹅鹅”(看VCD),奶奶一做饭就给他电视一开,他就会安静地坐着看,奶奶还说他“乖”,哎……这样下去不但视力会有问题,爱上电视对他后天语言的发展不利,对他的理解与想象能力也会有影响。于是借了几本绘本书,刚开始的时候儿子根本就不爱看,你一让他坐下来他就“鹅鹅鹅”,于是先拿出他喜欢的《动物世界》看,他开始给我们念他认识的动物,慢慢地他就能静下来听我讲了,现在我回到家他会拿出书来冲我喊“25”(在他心里25就是看书写字),现在奶奶做饭的时候给他一本书或是给他一张纸他也可以很“乖”了。
现在我给儿子讲的那些他长大了未必还会记得,但我想由此戒掉“陋习”很可喜了,若还能由此让孩子“迷”上书,那是真是太妙了!
二、教育类作品丰富我们的教育机智。
《56号教室的奇迹》中的雷夫老师,是一个普通老师,也是一个不平凡的老师;雷夫是一盏灯,一盏既照亮他的学生又照亮我们的灯。
《反馈教学法》中的刘显国老师,以教学信息为主要线索,在各地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和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反馈教学法”,他从理论上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模式和结构。这为我们一线教师日常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
《教有所思》,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地接触李老师的作品,所谓文如其人,我一直觉得通过文字这一桥梁,可以实现读者与作者心灵的对话。透过文字,读者可以在共鸣的同时感悟作者的心灵。每一篇文章细细回味,都仿佛看到一颗真诚的心在跳动。好书有如好友,以李老师文中话做为感言:阅读,不停地阅读,这应该是每位语文老师乃至所有教师教育生命的体现方式。
三、书籍的魅力影响身边的亲朋。
书籍的魅力无法估量,不知何时起,丈夫的《黄家驷外科学》从书架搬到了床头,每每看完晚间新闻也会翻上几页看看,一天,他很兴奋地回来跟我说,“今天我开了疝气,昨天我做功课了,今天我把手术拿下了……这理论还是很重要的啊……”。
朋友的孩子也有不少开始上学了,给他们“吹嘘”了“亲子共读”的诸多好处,也把蒋老师儿子的成长与他们一同共享,亲子共读在我身边的朋友们圈中的影响力在慢慢扩张,相信在亲子共读中培养出来的孩子是爱书的,家长是相信书籍的力量的。
我们在检测阅读的价值时,不能只看到直接的、现实的效益,而忘记了间接的、潜在的价值;不能仅仅谋求立竿见影的近效,而忘记了日后不断迁移的远效,应该全方位阐发阅读的科学和人文价值。
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过程,是赏心悦目的精神消费,更是人格素养的生产过程。阅读是学习和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厚积方能薄发。
让我们一起走近书籍,走进书籍,不断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走进我的生活书籍是全世界的养分品,生活中没有了书籍,就如同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如同鸟儿没有了翅膀。
书籍是一位老师。他交给我了很多知识。我知道了很多知识。比如王二小爱国的知识,鼓励自己人生的故事,还交给了我们怎样乐于助人。
书籍是一位导游。他让我知道了各个地区的风景。比如:泰山是怎样形成的,镜泊湖的又来是什么,还知道了黄果树瀑布的景色是怎样的。
书籍是一台电脑。他可以让我在这里寻到快乐。比如:填数字游戏,可以让你放松一下;也可以用优美的感情读一读诗歌;还可以让你认识一下不会的字。
书籍是一片天空。他可以让你变得心胸广阔。比如:你可以把烦恼抛在一边,可以让你一天的心情非常愉快。
书籍是一个黑板。他可以让你学习到知识。比如:上音乐课又学习到一首歌曲,上科学课让你知道怎么样实验,上语文课可以只知道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是什么。

可以“才子佳人”或者“英雄难过美人关”为题,豪放派的词作是刚强与铁血的大丈夫情怀,而婉约派则是柔情百转。
才子对应的是豪放派词作,佳人对应的是婉约派词作。
另,英雄对应的是豪放派,美人对应的是婉约派。
为什么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呢?主要是豪放派的词作中也不乏伤春悲秋之语,但最终确实以气吞山河的豪气而收尾,所以英雄也并非一直都是刚强的,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未到伤心处!
私以为第二个为题甚好!当然提问者的个人偏好了!

  李清照这样的出身,在当时对一个女子来说是很可贵的。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视界开阔,气质高贵。而文学艺术的熏陶,又让她能更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因为不可能有当时的照片传世,我们现在无从知道她的相貌。但据这出身的推测,再参考她以后诗词所流露的神韵,她该天生就是一个美人坯子。李清照几乎一懂事,就开始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训练。又几乎是同时,她一边创作,一边评判他人,研究文艺理论。她不但会享受美,还能驾驭美,一下就跃上一个很高的起点,而这时她还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
  请看下面这三首词:
  [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宝鸭,发型。)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棉,黄昏疏雨湿秋千。(沈水,香名;斗草,一种游戏。)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袜剗,不穿鞋。)
  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秀发香腮,面如花玉,情窦初开,春心萌动,难以按捺。她躺在闺房中,或者傻傻地看着沈香袅袅,或者起身写一封情书,然后又到后园里去与女伴斗一会儿草。
  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享受着舒适的生活,并能得到一定的文化教育,这在千年封建社会中并不奇怪。令人惊奇的是,李清照并没有按常规初识文字,娴熟针绣,然后就等待出嫁。她饱览了父亲的所有藏书,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不但外美如花,而且内秀如竹。她在驾驭诗词格律方面已经如斗草、荡秋千般随意自如。而品评史实人物,却胸有块垒,大气如虹。
  唐开元天宝间的安史之乱及被平定是中国历史是的一个大事件,后人多有评论。唐代诗人元结作有著名的《大唐中兴颂》,并请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刻于壁,被称为双绝。与李清照同时的张文潜,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名已盛,也算个大人物,曾就这道碑写了一首诗,感叹:“天遣二子传将来,高山十丈摩苍崖。谁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这诗转闺阁,入绣户,传到李清照的耳朵里,她随即和一首道:“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五坊供俸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何为出战则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记文字。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你看这诗哪像是出自一个闺中女子之手。铺叙场面,品评功过,慨叹世事,不让浪漫豪放派的李白、辛弃疾。李父格非初见此诗不觉一惊。这诗传到外面更是引起文人堆里好一阵躁动。李家有女初长成,笔走龙蛇起雷声。少女李清照静静地享受着娇宠和才气编织的美丽光环。
  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一层楼,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爱情经典。她的爱情不像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不像东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不是那种经历千难万阻,要死要活之后才享受到的甜蜜,而是起步甚高,一开始就跌在蜜罐里,就站在山顶上,就住进了水晶宫里。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赵明诚的父亲也在朝为官,两家门当户对。更难得的是他们二人除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在不准自由恋爱,要靠媒妁之言、父母之意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就像陆游的《钗头凤》为我们留下爱的悲伤一样,李清照为我们留下了爱情的另一端——爱的甜美。这个爱情故事,经李清照妙笔的深情润色,成了中国人千余年来的精神享受。
  请看这首《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
  这是婚后的甜蜜,是对丈夫的撒娇。从中也透出她对自己美丽的自信。
  再看这首送别之作《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离愁别绪,难舍难分,爱之愈深,思之愈切,另是一种甜蜜的偷偷地咀嚼。
  更重要的是,李清照绝不是一般的只会叹息几句“贱妾守空房”的小妇人,她在空房里修炼着文学,直将这门艺术炼得炉火纯青,于是这种最普通的爱情表达竟变成了夫妻间的命题创作比赛,成了他们向艺术高峰攀登的记录。
  请看这首 《醉花阴 重阳》: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赵明诚在外地时,李清照寄给他的一首相思诗。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史载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先这情所感,后更为词的艺术力所激,发誓要写一首超过妻子的词。他闭门谢客,三日得词五十首,将李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不料友人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自叹不如。这个故事流传极广,可想他们夫妻二人是怎样在相互爱慕中享受着琴瑟相和的甜蜜。这也令后世一切有才有貌却得不到相应质量爱情的男女感到一丝的悲凉。李清照自己在《金石录后序》里追忆那段生活时说:“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这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欢乐,怎一个“甜”字了得。这蜜一样的生活,滋养着她绰约的风姿和旺盛的艺术创造。
  但上天早就发现了李清照更博大的艺术才华。如果只让她这样去轻松地写一点闺怨闲愁,中国历史、文学史将会从她的身边白白走过。于是宇宙爆炸,时空激荡,新的人格考验,新的命题创作一起推到了李清照的面前。
  宋王朝经过167年“清明上河图”式的和平繁荣之后,天降煞星,北方崛起了一个游牧民族。金人一锤砸烂了都城汴京(开封)的琼楼玉苑,还掠走了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于公元1127年匆匆南逃,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国家民族极屈辱的一页。李清照在山东青州的爱巢也树倒窝散,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南渡第二年,赵明诚被任为京城建康的知府,不想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国耻又蒙家羞的事。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地方长官的赵明诚不是身先士卒指挥戡乱,而是偷偷用绳子缒城逃走。事定之后,他被朝廷撤职。李清照这个柔弱女子,在这件事上却表现出大节大义,很为丈夫临阵脱逃而羞愧。赵被撤职后夫妇二人继续沿长江而上向江西方向流亡,一路难免有点别扭,略失往昔的鱼水之和。当行至乌江镇时,李清照得知这就是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不觉心潮起伏,面对浩浩江面,吟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丈夫在其身后听着这一字一句的金石之声,面有愧色,心中泛起深深的自责。第二年(1129)赵明诚被召回京复职,但随即急病而亡。
  人不能没有爱,如花的女人不能没有爱,感情丰富的女诗人就更不能没有爱。正当她的艺术之树在爱的汁液浇灌下茁壮成长时,上帝无情地斩断了她的爱河。李清照是一懂得爱就被爱所宠,被家所捧的人,现在一下被困在了干涸的河床上,她怎么能不犯愁呢?
  失家之后的李清照开始了她后半生的三大磨难。
  第一大磨难就是再婚又离婚,遭遇感情生活的痛苦。
  赵明诚死后,李清照行无定所,身心憔悴。不久嫁给了一个叫张汝舟的人。对于李清照为什么改嫁,史说不一,但一个人生活的艰辛恐怕是主要原因。这个张汝舟,初一接触也是个彬彬有礼的君子,刚结婚之后张对她照顾得也还不错,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来他是想占有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这些东西李视之如命,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整理成书,当然不能失去。在张看来,你既嫁我,你的身体连同你的一切都归我所有,为我支配,你还会有什么独立的追求?两人先是在文物支配权上闹矛盾,渐渐发现志向情趣大异,真正是同床异梦。张汝舟先是以占有这样一个美妇名词人自豪,后渐因不能俘获她的心,不能支配她的行为而恼羞成怒,最后完全撕下文人的面纱,拳脚相加,大打出手。华帐前,红烛下,李清照看着这个小白脸,真是怒火中烧。曾经沧海难为水,心存高洁不低头。李清照视人格比生命更珍贵,哪里受得这种窝囊气,便决定与他分手。但在封建社会女人要离婚谈何容易。无奈之中,李清照走上一条绝路,鱼死网破,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
  原来,张汝舟在将李清照娶到手后十分得意,就将自己科举考试作弊过关的事拿来夸耀。这当然是大逆不道。李清照知道,只有将张汝舟告倒治罪,自己才能脱离这张罗网。但依宋朝法律,女人告丈夫,无论对错输赢,都要坐牢两年。李清照是一个在感情生活上绝不凑合的人,她宁肯受皮肉之苦,也不受精神的奴役。一旦看穿对方的灵魂,她便表现出无情的鄙视和深切的懊悔。她在给友人的信中说:“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她是何等刚烈之人,宁可坐牢也不肯与“驵侩”之人为伴。这场官司的结果是张汝舟被发配到柳州,李清照也随之入狱。我们现在想象李清照为了婚姻的自由,在大堂之上,昂首挺胸,其坚毅安详之态真不亚于项羽引颈向剑时那勇敢地一刎。可能是李清照的名声太大,当时又有许多人关注此事,再加上朝中友人帮忙,李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释放了。但这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重重的一道伤痕。
  今天男女之间分离结合是合法合情的平常事,但在宋代,一个女人,尤其是一个读书女人的再婚又离婚就要引起社会舆论的极大歧视。在当时和事后的许多记载李清照的史书中都是一面肯定她的才华,同时又无不以“不终晚节”、“无检操”、“晚节流荡无归”记之。节是什么,就是不管好坏,女人都得跟着这个男人过,就是你不许有个性的追求。可见我们的女诗人当时是承受了多么大的心理压力。但是她不怕,她坚持独立的人格,坚持高质量的爱情,她以两个月的时间快刀斩乱麻,甩掉了张汝舟这个“驵侩”的包袱,便全身心地投入到《金石录》的编写中去了。现在我们读这段史料,真不敢相信是发生在近千年以前宋代的事,倒像是一个“五四”时代反封建的新女性。
  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那么爱情对一个人来说有几次呢?大概最美好的,最揪心彻骨的也只有一次。爱情是在生命之舟上做着的一种极危险的实验,是把青春、才华、时间、事业都要赌进去的实验。只有极少的人第一次便告成功,他们像中了头彩的幸运者一样,一边窃喜着自己的侥幸,美其名曰“缘”;一边又用同情、怜悯的目光审视着其余芸芸众生们的失败,或者半失败。李清照本来是属于这一类型的,但上苍欲成其名,必先夺其情,苦其心。于是就把她赶出这幸福一族,先是让赵明诚离她而去,再派一个张汝舟来试其心志。她驾着一叶生命的孤舟迎着世俗的恶浪,以破釜沉舟的胆力做了好一场恶斗。本来爱情一次失败,再试成功,甚而更加风光者大有人在,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就是。李清照也是准备再攀爱峰的,但可惜她没有翻过这道山梁。这是一个悲剧。一个女人心中爱的火花就这样永远地熄灭了,这怎么能不令她沮丧,叫她不犯愁呢?
  李清照的第二大磨难是身心颠沛流离,四处逃亡。
  1129年8月,丈夫赵明诚刚去世,9月就有金兵南犯。李清照带着沉重的书籍文物开始逃难。她基本上是追随着皇上逃亡的路线,国君是国家的代表啊。但是这个可怜可恨的高宗赵构并没有这个觉悟,他不代表国家,就代表他自己的那条小命。他从建康出逃,经越州、明州、奉化、宁海、台州,一路逃下去,一直漂泊到海上,又过海到温州。李清照一孤寡妇人眼巴巴地追寻着国君远去的方向,自己雇船、求人、投亲靠友,带着她和赵明诚一生搜集的书籍文物,这样苦苦地坚持着。赵明诚生前有托,这些文物是舍命不能丢的,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出版,这是她一生的精神寄托。她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这些文物在战火中靠她个人实在难以保全,希望追上去送给朝廷,但是她始终没能追上皇帝。她在当年11月流浪到衢州,第二年3月又到越州。这期间,她寄存在洪州的两万卷书,两千卷金石拓片又被南侵的金兵焚掠一空。而到越州时随身带着的五大箱文物又被贼人破墙盗走。1130年11月,皇上看到身后跟随的人太多不利逃跑,干脆就下令遣散百官。李清照望着龙旗龙舟消失在茫茫大海中,就更感到无限的失望。就按封建社会的观念,国家者国土、国君、百姓。今国土让人家占去一半,国君让人家撵得抱头鼠窜,百姓四处流离。国已不国,君已不君,她这个无处立身的亡国之民怎么能不犯大愁呢?李清照的身心在历史的油锅里忍受着痛苦的煎熬。
  大约是在避难温州时,她写下这首《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北人”是什么样人呢?就是流浪之人,是亡国之民,李清照正是这其中的一个。中国历史上的异族入侵多是由北而南,所以“北人”逃难就成了一种历史现象,也成了一种文学现象。“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我们听到了什么呢?听到了祖逖中流击水的呼喊,听到了陆游“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叹息,听到了辛弃疾“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无奈,更又仿佛听到了“我的家在松花江上”那悲凉的歌声。
  1134年,金人又一次南侵,赵构又弃都再逃。李清照第二次流亡到了金华。国运维艰,愁压心头。有人请她去游附近的双溪名胜,她长叹一声,无心出游: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
  李清照在流亡途中行无定所,国家支离破碎,到处物是人非,这愁就是一条船也载不动啊。这使我们想到杜甫在逃难中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李清照这时的愁早已不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家愁、情愁,现在国已破,家已亡,就是真有旧愁,想觅也难寻了。她这时是《诗经》的《黍离》之愁,是辛弃疾“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是国家民族的大愁,她是在替天发愁啊。
  李清照是恪守“诗言志,歌永言”古训的。她在词中所歌唱的主要是一种情绪,而在诗中直抒的才是自己的胸怀、志向、好恶。因为她的词名太甚,所以人们大多只看到她愁绪满怀的一面。我们如果参读她的诗文,就能更好地理解她的词背后所蕴含的苦闷、挣扎和追求,就知道她到底愁为哪般了。
  1133年高宗忽然想起应派人到全国去探视一下徽、钦二帝,顺便打探有无求和的可能。但听说要入虎狼之域,一时朝中无人敢应命。大臣韩肖胄见状自告奋勇,愿冒险一去。李清照日夜关心国事,闻此十分激动,满腹愁绪顿然化作希望与豪情,便作了一首长诗相赠。她在序中说:“有易安室者,父祖皆出韩公门下,今家世沦替,子姓寒微,不敢望公之车尘。又贫病,但神明未衰弱。见此大号令,不能妄言,作古、律诗各一章,以寄区区之意。”当时她是一个贫病交加,身心憔悴,独身寡居的妇道人家,却还这样关心国事。不用说她在朝中没有地位,就是地社会上也轮不到她来议论这些事啊。但是她站了出来,大声歌颂韩肖胄此举的凛然大义:“原奉天地灵,愿奉宗庙威。径持紫泥诏,直入黄龙城。”“脱衣已被汉恩暖,离歌不道易水寒。”她愿以一个民间寡妇的身份临别赠几句话:“闾阎嫠妇亦如,沥血投书干记室”,“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信息”,“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李清照在金华避难期间,还写了一篇《打马赋》。“打马”本是当时的一种赌博游戏,李却借题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典故,状写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谴责宋室的无能。文末直抒自己烈士暮年的壮志:
  “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从这些诗文中可以看见,她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何等地心忧天下,心忧国家啊。“但愿相将过淮水”,这使我们想起祖逖闻鸡起舞,想到北宋抗金名臣宗泽病危之时仍拥被而坐大喊:过河!这是一个女诗人,一个“闾阎嫠妇”发出的呼喊啊!与她早期的闲愁闲悲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这愁中又多了多少政治之忧、民族之痛啊。
  后人评李清照常常观止于她的一怀愁绪,殊不知她的心灵深处,总是冒着抗争的火花和对理想的呼喊。她是因为看不到出路而愁啊!她不依奉权贵,不违心做事。她和当朝权臣秦桧本是亲戚,秦桧的夫人是她二舅的女儿,亲表姐。但是李清照与他们概不来往,就是在她的婚事最困难的时候,她宁可去求远亲也不上秦家的门。秦府落成,大宴亲朋,她也拒不参加。她不满足于自己“学诗漫有惊人句”,而“欲将血泪寄山河”,她希望收复失地,“径持紫泥诏,直入黄龙城”。但是她看到了什么呢?是偏安都城的虚假繁荣,是朝廷打击志士、迫害忠良的怪事,是主战派和民族义士们血泪的呼喊。1141年,也就是李清照58岁这一年,岳飞被秦桧下狱害死。这件案子惊动京城,震动全国,乌云压城,愁结广宇。李清照心绪难宁,又陷入更深的忧伤之中。
  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但如果只是这两点,还不算最伤最痛,最孤最寒。本来生活中婚变情离者,时时难免;忠臣遭弃,也是代代不绝。更何况她一柔弱女子又生于乱世呢?问题在于她除了遭遇国难、情愁,就连想实现一个普通人的价值,竟也是这样的难。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一日孩子来玩时,李清照对她说,你该学点东西,我老了,愿将平生所学相授。不想这孩子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她觉得一阵晕眩,手扶门框,才使自己勉强没有摔倒。童言无忌,原来在这个社会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真正多余啊。而她却一直还奢想什么关心国事、著书立说、传道授业。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栋,她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到头来却落得个报国无门,情无所托,学无所专,别人看她如同怪异。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她像祥林嫂一样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是的,她的国愁、家愁、情愁,还有学业之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从她的身世和诗词文章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她在寻觅三样东西。一是国家民族的前途。她不愿看到山河破碎,不愿“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在这点上她与同时代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是相通的。但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她甚至没有机会和他们交往,只有独自一人愁。二是寻觅幸福的爱情。她曾有过美满的家庭,有过幸福的爱情,但转瞬就破碎了。她也做过再寻觅幸福的梦,但又碎得更惨,甚至身负枷锁,锒铛入狱。还被以“不终晚节”载入史书,生前身后受此奇辱。她能说什么呢?也只有独自一人愁。三是寻觅自身价值。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又借着爱情的力量,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那个社会不以为奇,不以为功,连那十岁的小女孩都说“才藻非女子事”,甚至后来陆游为这个孙姓女子写墓志时都认为这话说得好。以陆游这样热血的爱国诗人,也认为“才藻非女子事”,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她只好一人咀嚼自己的凄凉,又是只有一个愁。
  李清照是研究金石学、文化史的,她当然知道从夏商到宋,女子有才藻、有著作的寥若晨星,而词艺绝高的也只有她一人。都说物以稀为贵,而她却被看作异类,是叛逆,是多余。她环顾上下两千年,长夜如磐,风雨如晦,相知有谁?鲁迅有一首为歌女立照的诗:“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妆侍玉尊。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泪痕。”李清照是一个被封建社会役使的歌者,她本在严妆靓容地侍奉着这个社会,但忽然想到她所有的追求都已失落,它所歌唱的无一实现,不由得一阵心酸,只好“佯说黄花与秋风”。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本来,三千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你看,北宋仓皇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咏岁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有多少女性,就像那个孙姓女子一般,不学什么词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但是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行,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俗。她总是清醒地持着一种做人标准,顽强地守着自己的节操。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读书不多,竟大不悦,作诗曰:“寒窗败几无书吏,公路生平竟如此。”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超群拨俗,出污泥而不染。她是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的,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忆秦娥》)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还有,她不可能知道,千年之后,到封建社会气数将尽时,才又出了一个与她相知相通的女性——秋瑾,秋瑾回首长夜三千年,也长叹了一声:“秋风秋雨愁煞人!”
  如果李清照像那个孙姓女孩或者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艾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走进柳永;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rwarg'prjap
ppkerpeoppoj er'kho是;啊; 阿里山扩大能否卡历史说得来方腊十分拉萨的奥斯陆扩大发生雷声大反对发票士大夫拉萨地方喀什扩大能否 啊撒到底 士大夫士大夫内按时大礼服苏里南地方三联单看法立刻三代法士大夫立刻那时灯笼裤似的看法喀什打开发生

详情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982.html?tp=0_11我都帮您查过了。
(百度百科键入“辛弃疾”仨字,开始抄吧,有你抄的。我相信你们老师不会那么先进知道您是抄的吧。我以前同学写作文不少都是在百度里抄的。)

自己写


以“走近----”为题,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1.从柳永、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中任选一个人物视频

相关评论:
  • 17551212515以“走近……”为题,编一个作文题目,要立意新颖。
    邬虎河答:走近亲情,走近我的未来,走近历史

  • 17551212515以《走进 》为题的半命题作文
    邬虎河答:黑暗中只有我的手悬在空中,风呼呼的经过我的身边。但岁月呀,早已经过而奔向更深的黑暗中,只有我独自在那里伤坏。记得有一位作家曾经在下说里哀伤的说:17岁开始变老!小说写得阴郁哀怨,让人无法释怀。不知不觉,我开始考虑我的18岁,19岁```当我渐渐走近18岁的门槛时,忽然明白长大也是一件...

  • 17551212515请以“走近你感动我”(标题中的“你”可以是景、书、物、人等)为题写...
    邬虎河答:翻开名胜词典,我们一页一页仔细的瞧瞧吧!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五强溪水电站,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你亲眼见过怎么发电吗?它是否宏伟壮观?沅陵的家家户户可是支撑着,它不断地给大家发电,无时无刻地奉献着,在我们需要时崛起。想想看,以前的生活环境怎样呢?走近五强溪,我感动了,感动于她给沅陵人创造...

  • 17551212515以“走近---”为题,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1.从柳永、苏轼、辛弃疾...
    邬虎河答:以“走近---”为题,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1.从柳永、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中任选一个人物 。(1.从柳永、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中任选一个人物,补全题目;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 。(1.从柳永、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中任选一个人物,补全题目;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 展开  我来答 5个回答 #热...

  • 17551212515以走进为题的600字作文、急用!
    邬虎河答:找到了一张石桌,铺上餐布,在鸟语花香,清水绿树旁野餐,那感觉,真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不觉的,时间已接近集合了,我们一再流连,才依依不舍地回到了车上。没有水泥,只有尘土;没有高楼,只有大树。这才是自然。走近自然,才能“空人心”,走近自然,才能“悦人性”。

  • 17551212515以【走近名家】为题写一篇作文,800字
    邬虎河答:我是一名书法爱好者,掐指算来,舞文弄墨也有二十余年了,但是囿于自己的学识和胆量,只是闭门造车。那是去年九月份的一天,我准备去省城太原出差,突发奇想,何不带上自己的书法作品求教一下我省的书法名家王朝瑞先生呢?办完事后,我带着几分兴奋、惶恐和忐忑的心情,直奔迎泽大街省文联大厦。公共汽车...

  • 17551212515以《走近李白》为题写一篇两百字作文
    邬虎河答:岁月悠悠,弹指一挥,触摸那盛唐的尘土,在诗的世界里走进李白,走进那月色缠绕的低头思乡;走进那影像叠重的对影成三 人;走进那放浪江面的直挂云帆寄沧海的李白的心灵深处。叩响他 的灵魂之门,感受他的心中丘壑。好 感受他那莲之高洁的品行留给我们思考;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的豁达留给我们的...

  • 17551212515以"走进18岁"为题..写一篇作文
    邬虎河答:但岁月呀,早已经过而奔向更深的黑暗中,只有我独自在那里伤坏。 记得有一位作家曾经在下说里哀伤的说:17岁开始变老!小说写得阴郁哀怨,让人无法释怀。不知不觉,我开始考虑我的18岁,19岁``` 当我渐渐走近18岁的门槛时,忽然明白长大也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当自己不舍的回望着走进18岁是,...

  • 17551212515以《走进范仲淹》为题,写一篇字数不少于600的作文。
    邬虎河答:面对同窗,我想让他们早一点走近你,走进你的精神家园,倾听你的教诲。或许应该庆幸,让我早一点走近了你,早一点与你相约在这美好的金秋。修剪去了身上许多的"残枝败叶",我感到了清爽与轻松,对自己心中的梦想更加坚贞不一,信心满怀。如今,与一千多年前的你的读书环境比较,我,我的同窗,还有...

  • 17551212515请以走近才知道为题写一个结尾
    邬虎河答:走近才明白,梦里抓不到的月光,握紧了,就是黑暗。我一生诸多的勇敢,却难得这一次,因为执着,无功而返。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