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宋,元,明,清,这五个朝代的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有哪几次中兴?从什么时候走向衰弱?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五个时期分别是?~

一、武丁盛世

武丁盛世又称武丁中兴,盘庚侄子武丁执政时,殷商国势达到鼎盛。武丁在位共五十余年,他日夕思复兴殷,苦于未得忠良之佐,后来傅说等辅佐下,国势强盛,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商王武丁惟才是举,衣食朴素,推进了商朝最鼎盛的时期。
武丁在位59年开创的盛世,一般认为维持到他的儿子祖甲时。期间,哥哥祖庚当王,享了10年左右的清福,弟弟祖甲继之,又干了33年,国家持续强盛,民众安居乐业,对外的征伐不大,西戎的一次也是大胜而归。
粗算一下,武丁至祖甲,大约百年,应该是商代最黄金岁月,文治武功都达至巅峰,完全可以称得上华夏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大盛世。
二、汉武盛世

汉武盛世时期,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等方面,在这一时期都有相当程度的发展。汉武帝身为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的时代所产生的政治思想与规划,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汉武帝时代,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开启了中国文明富强的序幕。汉武帝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形式和文化格局,对后世留下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
三、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或称开元之治,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
唐玄宗登基以后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在政治上任用贤能,改革官职,整顿吏治,励精图治,使得唐中期的朝政趋于稳定。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和恢复奠定了基础。
由于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得大唐天下大治,经济迅速发展。此间的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也大幅度增长,天宝年间唐朝人口达到8000万人,国家财政收入稳定。
商业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更为繁华,对外贸易不断增长,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十分热闹。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因当时年号为“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四、永宣盛世

永宣盛世指明朝前期的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为中国历史五大盛世之一。
明太祖朱元璋削平群雄,驱逐元朝残余势力出长城以北,一统天下。经永乐、洪熙、宣德三代,近半个世纪的励精图治,开创了三十三年(1403—1435年)的繁盛局面“永宣盛世”。明王朝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
1402年朱棣改元永乐并于1421年迁都北京。明成祖时曾五次北进蒙古,南征安南,令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致万邦来朝,此举显现了明朝蓬勃前进的不已之势。朝廷组织编纂了大型丛书《永乐大典》,空前规模地、系统地、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了一次大的整理、大的总结。
明永乐年间北京、南京、苏州、杨州、广州、佛山以及一批沿海、沿江城市的商业、手工业先后相继发达、兴旺、私繁荣。史称永乐盛世。
五、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同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
该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 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台湾等地的史学界及教科书中,将此时期称为康乾之治。
扩展资料
武丁在位时期,灭躬方,亡土方,平西羌,定荆襄,扩疆数千里。故史书将武丁统治的59年间(公元前1250年—前1192年)称为“武丁中兴”。
汉武盛世,使西汉帝国以其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成就成为东方文明的骄傲。在这一时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在林立于世界的不同文化体系之中居于领先的地位。
唐玄宗前期重用贤臣,励精图治,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著名经济史学家、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玉峰说,“开元盛世”和唐玄宗的轻徭薄赋、均田制、公私兼营山泽之利、基本不征工商业税等改革政策分不开。可以说改革花开,加上博大的开放胸襟,终于结出了盛世之果。
永宣盛世时期,出现了军屯于田、民乐于业的欣欣向荣、安居乐业、繁荣昌盛的景象。《明史》称仁宣之治为:“官吏称职,政治清平,纲纪严明,仓库常满,百姓安居乐业,遇灾多救不为害。此治理是明朝开国六十年后遇到的盛世,民气得以渐渐舒展,整个王朝也有蒸蒸日上治平的气象了。”
清朝在康雍乾三朝时达到顶峰,被视为最繁华时期,有学者认为这段时期代表了中华文明的一个新的高峰。也有学者认为虽然康乾时期的人口和粮食产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但与同时期的欧洲国家英国来横向比较的话,无论从存量还是从增速来看均具有较大差距。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国盛世
百度百科-盛世之谜·中国历史十大鼎盛时代
百度百科-武丁盛世
百度百科-汉武盛世
百度百科-开元盛世
百度百科-永宣盛世
百度百科-康乾盛世 (清朝发展高峰期)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907年梁王朱全忠篡位灭亡,共延续了289年,传了19位皇帝宋朝(960年 - 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后的朝代。分为北宋(960年—1127年,首都开封)与南宋(1127年—1279年,首都杭州),合称两宋。 北宋 五代后周显德七年正月(960年),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是为宋太祖,史称北宋。鉴于一些将领、节度使可能拥兵自重而影响皇权,宋太祖听从赵普建议,杯酒释兵权,使兵、将分离,保证了统治权的集中,但是同时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976年10月,赵匡胤之弟赵光义在斧声烛影中登上皇位,即宋太宗。到979年,消灭北汉,中国大部分被统一。 政治上分割宰相权力,重用文官。财政上由于向辽国每年输送大批白银,财政困难。宋神宗时,任用王安石变法(参见王安石变法),但是后来遭到保守派反对而废弃。 1127年,金国军队攻入开封,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南宋 南宋(1127年--1279年),中国朝代名。都开封的宋为金朝所灭,皇族赵构逃往南方,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史称南宋。与金朝沿淮水(今淮河)——大散关为界。 南宋非常懦弱,偏安一隅。从赵构开始,所有皇帝全无作为,奸臣当道,是最软弱的王朝。 公元1127年,金国从开封撤军,立张邦昌为伪楚皇帝。张邦昌在万般无奈之下以孟太后之名,下诏立赵构为帝。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赵构正式即位,是为宋高宗。叛臣张邦昌却以护国有功为名,被封王。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国又继续大举南侵于公元1129年金国又立刘豫为帝,国号齐,史称“伪齐”,以加强对黄河以南地区的统治。南宋也曾由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浚等众多抗金将领指挥抗金北伐,于在黄河两岸也曾经击溃伪齐军与金国的联军。 宋高宗赵构1138年任秦桧为相,推行求和政策。秦桧倒行逆施,削去抗金将领韩世忠的兵权,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父子。宋高宗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 蒙古族灭金,金灭亡后,南宋所面临更强大的敌人——元。公元1271年,蒙古建国,国号为元,并于1276年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南宋灭亡。元朝元朝後期,统治者不断向人民收取各种赋税,人民被压迫更为严重。早在泰定二年(1325年)就发生了河南赵丑厮、郭菩萨领导的起义。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发生的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揭开了元朝灭亡的序幕。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统一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开始北伐,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的协助下,于1368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顺帝北逃,元朝的统治结束。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以後,在漠北的元君臣仍沿用大元国号,史称北元。北元于1388年天光帝被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尔袭杀後(一说1402年鬼力赤即位後)去国号。明朝1644 李自成(1605-1645)陷北京,明朝灭亡 明朝灭亡 天启六年,熹宗在西苑游玩时不慎落水,一年后死去。接替熹宗的是信王朱由检,是为思宗,年号崇祯。他即位后,锐意改革朝政。他首先下令停建生祠,又逼客氏移居宫外。时机成熟后,思宗下令魏忠贤去凤阳守陵。魏忠贤在前去过程中得知被思宗已派锦衣卫来逮捕他,便与党羽李朝钦一起自缢。思宗将其首级悬于河间老家。同时将客氏押到浣衣局处死。阉党其它分子也被贬黜或处死。阉党专权虽然结束,但其后朝中又党争不断,崇祯帝对朝政又开始失望。并加强集权,控制百官,信用宦官。 思宗在位期间,首先要面临女真的外患。本来在袁崇焕的经略之下,辽东的形势已经有所改观。但是,后金在辽东战场失利的情况下,改采越过长城,直接偷袭北京的方法攻明。幸在袁崇焕的保卫下北京得以平安。但是到崇祯三年,思宗误中后金反间计,诛杀袁崇焕,自坏长城,从此在与后金的作战中只能被动挨打。1640年清军攻打锦州,思宗派洪承畴带八路总兵率十三万大军出关援锦州,在松山大战清军,是为“松锦大战”。结果明军大败,洪承畴投降。关外辽东地区至此基本全数沦陷。 另一方面,由于旱蝗连年加上官府剥削,大量川陕地区流民、饥民爆发民变。这些农民采取游击及分头进攻之战术,严重拖累明朝兵力。1636年,原先的农民军领袖高迎祥战死,李自成便接替高迎祥成为新闯王。1641年,李自成攻陷洛阳,杀死福王朱常洵,农民军也得到了大批粮饷。1643年十月年李自成攻破潼关,十一月占领西安。此外,另一支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军主要在南方发展,先是控制了湖广地区,之后又改进攻四川,是为大西政权。但是,两支农民军没有合作,而是竞争的关系。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宣布建国,国号大顺,年号永昌。崇祯十七年三月,农民军攻陷大同、宣府、居庸关,十七日已兵临北京城下。十八日,农民军攻克北京外城。次日凌晨,崇祯帝在北京煤山自缢,明朝灭亡。李自成攻克北京后,没有及时对在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采取招抚措施,结果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四月廿一日,李自成亲率部队与吴三桂在山海关外的一片石大战,但由于清军参战,李自成大败。四月廿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匆匆即皇帝位,深夜便焚烧宫殿与九门城楼,向西撤退。农民军仅在北京驻扎四十一日。之后,农民军接连内讧,战斗力大损,与清军交战时也连连失败。五月初二,清摄政王多尔衮进京。为安抚汉人笼络民心,多尔衮下令礼葬崇祯,臣民服丧三日。八日,顺治进北京。北京开始成为清朝的都城。清朝从乾隆后期更加衰落的现象,腐败日益严重。继位君主已无前期锐意进取之心。进19世纪上半叶,英国开始大量向中国贩售鸦片导致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鸦片战争失败后,继位的咸丰帝所面对的时局是西方列强开始入侵,迫使清政府与其缔结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又签定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根据这些条约,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清廷的威信一落千丈,同时中国也自此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主权受到严重损害。由于人民的负担逐年加重,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反抗运动,大规模的太平天国运动,一度对清朝的统治构成了严重挑战。 至1880年代,清朝军队的装备和洋务运动之前相比已有了明显的提高;在1884年至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的一系列战役中,清军和法军互有胜负。战后,清朝设立了海军衙门,并建成了近代海军舰队--北洋水师。 洋务运动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由于时人多数未明当时的国际形势,少数人的急迫性并无法改变多数官僚的旧思维,清朝的维新运动最终未达日本明治维新般的成效,结果导致1894年甲午战争的失败,并于1895年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随后,由光绪帝与梁启超和康有为领导发动的政治改革运动--戊戌变法,又因为慈禧太后和保守派的反对,而软禁了光绪帝,变法因此失败,因为只有103天,因此称为“百日维新”。 19世纪末,在《马关条约》的影响下,列强纷纷在中国强行取得“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如俄国的势力范围是长城以北和新疆,英国的是整个长江流域,法国的是云南和两广,等等),大有一举瓜分中华之势。因此,中国国内的排外情绪高涨,引发义和团运动仇杀洋人,八国联军入侵。1901年因此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慈禧太后为了拢络人心开始推行“新政”,进行了包括建立新军、废科举在内等一系列改革。不久,中国发生了立宪与革命的改革路线之争,一开始立宪派占上风,清廷也答应实行君主立宪。不过,1911年5月组成的“责任内阁”中的大多数成员为皇族身份,故被称为“皇族内阁”,结果引发立宪派的不满。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各省随后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的统治开始走向瓦解。清政府任命北洋新军统帅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成立内阁并统领清军。但他一方面以武力压迫革命军(阳夏战争),另一方面却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清朝的统治开始瓦解。清帝于1912年退位,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制度的正式结束。到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维持83天,1917年张勋又曾复辟清朝,但只持续了12天。

隋朝(公元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
强盛的时代之一。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夺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
大隋共传位三代天子: 大隋高祖文皇帝杨坚、大隋世祖明皇帝杨广、大隋世宗恭皇帝杨侑、大隋之盛世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空前绝后,此时的中华帝国国泰民安、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户口锐长,垦田速增,积蓄充盈,甲兵强锐,威动殊俗,幅员万里。大隋疆域之辽阔宏大超过了以往的所有朝代,据《资治通鉴》记载:“是时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有奇。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历代之盛,极于此矣。”这个时期是中华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全盛黄金期,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这个朝代也是日本对中国称臣朝贡的朝代之一。
581年,大隋高祖文皇帝于581年二月甲子日接受北周禅让,建立了大隋皇朝,先以长安为都,后来又新建大兴城为京师、以洛阳为陪都,实行东西两京制:西京长安、东京洛阳。589年,挥戈南下,灭亡了长期割据南方的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中国。

开皇之治
……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称神都,史称武周,也称“大周”。直到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佑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唐历经21位皇帝(含武则天),共289年。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疆域

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决意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在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八年,使得朝政败坏。李林甫死后又以杨国忠为相,此时期又开始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权势炙手可热。唐玄宗好大喜功,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以邀战功。又由于当时兵制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使得节度使与军镇上的士兵结合在一起,就出现了边将专军的局面。其中以胡人安禄山最著。安禄山掌握重兵,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奉玄宗为太上皇。安禄山则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经过8年时间这场叛乱才被平定。
元和中兴
会昌中兴
“牛李党争”。
[编辑本段]与北方诸王之战
至元初年,忽必烈巩固对中原汉地的统治后,立即着手恢复大汗对西道诸王的政治控制。他诏令窝阔台后王海都入觐。六年,海都、八剌和术赤后王忙哥帖木儿联合反对大汗和伊利汗阿八哈。至元八年,忽必烈命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镇阿力麻里。十三年,那木罕所部宗王昔里吉(蒙哥子)等叛。八月,伯颜率元军破昔里吉于鄂尔浑河。二十四年,东道诸王以乃颜为首,又在辽东叛乱。忽必烈擒乃颜。二十六年,海都、察合台兀鲁思汗笃哇举兵击败镇边宗王那木罕以及甘麻剌(忽必烈孙),进据和林。忽必烈最后一次率军亲征,复和林,留伯颜镇守。至元三十一年正月,忽必烈在大都去世,庙号世祖。其孙铁穆耳即位,是为成宗。从大德元年(1297)至四年,元军与海都、笃哇在北边屡次交锋。海都先胜后败,受伤后与笃哇退出岭北,在这年秋冬之间病死。
[编辑本段]成宗“守成”
元成宗委政于世祖旧臣,罢征日本、安南之役,内政以奉行忽必烈成规为务,国家相对安定,因而被称为守成之君。大德五年,元廷派刘深侵西南八百媳妇国(今泰国北部等地)。元军沿途骚扰。土官宋隆济和女土官蛇节举兵围刘深于穷谷,云南行省东部人民皆起而响应。十一月,诏刘国杰往镇。七年春,蛇节、宋隆济先后被俘杀,南征之师亦罢。大德八年,元廷与笃哇、窝阔台兀鲁思汗察八儿(海都之子)约和。大汗虽完整地保有岭北行省,但被迫承认了察合台兀鲁思控制哈密力(哈密)以西地区的事实。
[编辑本段]“武仁授受”与南坡之变
成宗晚年连年患病,皇后卜鲁罕掌权。大德十一年初成宗卒,卜鲁罕与左丞相阿忽台等人谋立镇守河西的安西王阿难答为帝。右丞相哈剌哈孙则秘密遣使北迎出镇朔漠的怀宁王海山,南迎被卜鲁罕排挤出京的爱育黎拔力八达。三月二日,爱育黎拔力八达诱执阿难答,诛阿忽台等,奉御玺北迎海山。海山即帝位,是为元武宗。海山任用亲信,政令失当,朝政紊乱。至大四年正月,武宗卒。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于大都,是为元仁宗。他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积极采取措施,改革朝政和吏治。皇庆二年(1313)恢复科举取士制度;延佑初,元廷还派人检括河南、江西、江浙等地漏隐田土,核实税入。仁宗对宗戚勋旧过于软弱,在诸王压力下不断让步。他还背毁传位给武宗子嗣的誓约,立己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延佑七年, 仁宗卒,硕德八剌继帝位,即元英宗。英宗刚毅而思有作为,锐意于改革。朝廷召集有治国经验的退职老臣,优其禄秩;行助役法,以岁入助役;颁行《大元通制》,改变政令不一、罪同罚异的混乱现象;裁罢冗职,节省浮费,减免赋役,以舒农力。至治三年(1323)八月,英宗自上都南归驻跸南坡(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为御史大夫铁失所杀。九月,也孙铁木儿(甘麻剌子)即位,次年改元泰定,史称泰定帝。
[编辑本段]两都之战和燕铁木儿专权
泰定帝统治时期 ,元廷对贵族赐予益奢,兴役造作益多,国家财源已呈枯竭,吏治更加腐败。致和元年(1328)七月,他病死于上都。八月,留守大都的武宗亲信燕铁木儿(床兀儿子)迎武宗次子图帖睦尔入京。同月,梁王王禅(泰定帝侄)奉泰定帝年幼的皇太子阿剌吉八即位于上都,改元天顺,分诸道进攻大都。九月,图帖睦尔即位于大都,改元天历,并宣布待长兄和世�归自北边将立即让位。而辽东、关陕、川蜀等地先后起兵响应上都。两都之战发展成为大规模内战。天历二年(1329)正月,和世�在和林北即帝位,是为元明宗,随即启程南返。明宗擢拔不少亲信入省、院、台供职。八月,明宗中毒暴死。八月中,图帖睦尔再次即皇帝位于上都,是为元文宗。元文宗图帖睦尔复位后,以燕铁木儿独任丞相,总裁天下事。文宗初即位,就建立奎章阁,集儒臣于阁中备顾问,又置艺文监,以蒙古语翻译儒书 ,刊刻经籍。至顺二年(1331),敕编《经世大典》书成。至顺三年八月,文宗卒。临危遗诏立明宗之子为帝。燕铁木儿奉遗诏拥明宗次子懿璘质班为帝,是为元宁宗。宁宗逾月而卒。燕铁木儿在文宗后坚持下,被迫将放逐于静江(治今广西桂林)的明宗长子妥欢贴睦尔迎入京都。至顺四年六月,妥欢贴睦尔即位于上都,史称元顺帝。
至元八年(1271)建于大都的大圣寿寺白塔(今北京妙应寺白塔)
元青花束莲卷草匜
元灭南宋后,全国实现统一,南北经济交流进一步扩大。北方(主要是大都)所需之粮食及其他物资,多由江南供应。江南物资主要依靠运河北运,故忽必烈时有重开运河,另辟海运之议。运河的开凿和海运的开辟,对商业的发展、大都的供给和繁荣、南北交通的畅通、官民造船业的扩大、航海技术的提高,都起了重大作用。陆路交通也很发达,全国各地设有驿站和急递铺,有利于国内交通的发展和国内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编辑本段]元代文化
辑本段]对外关系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对外关系发展的极盛时代。由于元代统治地域扩大,从前的此疆彼界尽被扫除。元政府容许和鼓励各国商人在境内经商或经营国际贸易,因而各国商人来华者极多。元代统治者对各种宗教、文化采取兼容并蓄政策,也有利于东西文化的交流。
与西北藩国的关系 钦察汗国、伊利汗国,名义上是元廷的宗藩之国,承认大汗为其宗主,朝聘使节往来频繁。元代,伊利汗国境内波斯、阿拉伯各族人入元做官、经商、行医和从事手工业者甚多,官员、文人、工匠留居伊利汗国者亦为数不少,经济、文化交流达到空前规模。
与亚洲各国的关系 元于高丽设立征东行省,以高丽国王为丞相,仍保留其原有政权机构和制度。中国商船经常来往高丽,或经高丽往日本贸易。棉花种植、火药武器等技术皆于元时传入高丽。元代赴日寓居的中国名僧对日本佛教思想、制度、文学诸方面有很大影响。来元学习的日本僧人也很多。元灭宋后,即遣使诏谕东南亚各国来朝,许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但忽必烈企图用武力征服各国,遭到各国的顽强抵抗。元成宗即位后,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传统的经济、文化联系渐次恢复。元与印度的交往主要通过海路,印度半岛南部马八儿、俱兰两国是波斯湾通往中国的必经之地,商船往来较他国尤多。元代,中印间互派使者达数十次。元与阿拉伯半岛的交往也较前代频繁。当时入居元廷的西域伊斯兰教徒前往麦加朝圣者当不在少数。
与非洲各国的关系 大德五年(1301),元成宗遣使赴马合答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征取狮豹等物。还遣使前往刁吉儿(可能是摩洛哥丹吉尔)。元人汪大渊随商船出海游历,也到达了非洲的层拔罗(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等国。
与欧洲各国的关系 随着东西交通的通畅和欧洲人对东方的了解,欧洲商人、使臣、教士东来者渐多。1275年,马可·波罗到达上都。从此,马可·波罗居中国17年,游历了很多地方 ,所著旅行记对后代欧洲人了解中国影响极大。1287年,伊利汗遣列班·扫马出使欧洲各国,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中国人历访欧洲诸国。扫马出使后,教皇遂于1289年遣教士孟特戈维诺往东方传教,1294年到达大都后即留居,直到1328年去世。教皇还多次派教士来元廷。
经济和文化交流 元代中西交通发达,促进了中国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印刷术、火药武器制造技术等重大科学发明,都在这一时期西传。波斯、阿拉伯素称发达的天文、医学等成就也大量被介绍到中国。元代时入居中国的西域各国人极多。叙利亚人爱薛精通星历、医药之学,忽必烈即位后,命掌西域星历、医药二司事。各种西域药物、医法输入中国。早在成吉思汗时,波斯、阿拉伯历法就被介绍到中国,忽必烈居藩时,波斯人札马鲁丁应召东来,后主西域星历司,至元四年(1267)撰进《万年历》,并制造了一套西域仪象。波斯、阿拉伯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史地等各类书籍于元时大量传入中国,仅秘书监所存者即达百余部,其中包括兀忽里底(欧几里得)几何学著作。

隋:隋文帝时期鼎盛“开皇之治”隋炀帝衰,就两代无中兴
唐:鼎盛时期为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盛世”,此外,唐太宗时期“贞观之治”为“开元盛世”打下坚实基础。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安史之乱,唐走向衰亡
宋:一直是商业,手工业繁荣,国势宋太宗兵败高粱河之后就没好过。
元:元世祖,元顺帝
明:洪武至宣德繁荣,明孝宗中兴,万历张居正辅政时也算得上中兴,万历以后开始完全衰败
清:康乾盛世,嘉庆风雨飘摇,道光无法挽回

隋朝(公元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
强盛的时代之一。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夺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
大隋共传位三代天子: 大隋高祖文皇帝杨坚、大隋世祖明皇帝杨广、大隋世宗恭皇帝杨侑、大隋之盛世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空前绝后,此时的中华帝国国泰民安、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户口锐长,垦田速增,积蓄充盈,甲兵强锐,威动殊俗,幅员万里。大隋疆域之辽阔宏大超过了以往的所有朝代,据《资治通鉴》记载:“是时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有奇。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历代之盛,极于此矣。”这个时期是中华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全盛黄金期,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当时的东亚邻国包括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文化等方面亦受其很大影响,这个朝代也是日本对中国称臣朝贡的朝代之一。
581年,大隋高祖文皇帝于581年二月甲子日接受北周禅让,建立了大隋皇朝,先以长安为都,后来又新建大兴城为京师、以洛阳为陪都,实行东西两京制:西京长安、东京洛阳。589年,挥戈南下,灭亡了长期割据南方的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中国。

开皇之治
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公元589年,大隋灭了南方的陈,统一了全国,同年琉球群岛归降隋朝,突厥可汗尊杨坚为圣人天可汗,表示愿为藩属永世归顺,千万世为圣朝典牛马。隋文帝结束了中国长期混乱的局面、征服各族蛮夷使中国又回到了和平年代。隋朝的李德林《天命论》中说隋文帝,“帝体貌多奇,其面有日月河海,赤龙自通,天角洪大,双上权骨,弯回抱目,口如四字,声若钏鼓,手内有王文,乃受九锡。昊天成命,于是乎在。顾盼闲雅,望之如神,气调精灵,括囊宇宙,威范也可敬,慈爱也可亲,早任公卿,声望自重。” 初唐的李延寿在《北史》中赞美隋文帝, “皇考美须髯,身长七尺八寸,状貌瑰伟,武艺绝伦;识量深重,有将率之略。”大隋朝建立以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称开皇之治。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地方官吏概由中央任免,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大隋开皇盛世气象恢宏磅礴,隋文帝下令修建西京大兴城(即后来长安城)和东京洛阳城,大兴城的修建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规划高超水平的标志,也是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综合体现。大兴城乃当时的“世界第一城”,它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后世都市建设及日本、朝鲜都市建设都有深刻的影响……隋文帝于公元584年命宇文恺率众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通渠。这是修建大运河的开始……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七德既敷,九歌已洽,要荒咸暨,尉候无警。于是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考之先王,足以参踪盛烈。”这就是隋书里的“开皇之治”。程朱理学祖师爷激动地评价这位伟大的皇帝:“地凭宸极,天纵神武,开运握图,创业垂统,圣德也;拨乱反正,济国宁人,六合八纮,同文共轨,神功也;玄酒陶匏,云和孤竹,禋祀上帝,尊极配天,大孝也;偃伯戢戈,正礼裁乐,纳民寿域,驱俗福林,至政也。”后世的魏征赞叹道:“皇帝载诞之初,神光满室,具兴王之表,韫大圣之能。或气或云,荫映于廊庙;如天如日,临照于轩冕。内明外顺,自险获安,岂非万福扶持,百禄攸集。”可见大隋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财富、对后世中国造成深远的影响却很多。如三省六部制、开皇律、州县两级制、均田制、大运河、科举制度、长安城、洛阳城、义仓的创立……

(ps写在前面,楼下逻辑很奇怪,蒙古是中国少数民族,但俄罗斯境内没有蒙古族么?当年蒙古打到莫斯科成立金帐汉国,莫斯科也是他们的汗国的首都,那么俄罗斯可有将金帐汉国作为他们的编年史?再说中国境内有没有少数民族大和民族呢?有的话日本占领了我们东三省后来是半个中国,沦陷地区的人民究竟是亡国奴还是被少数民族解放了呢?主流就地一定有理么,30年前的主流社会意识今天基本都被推翻否定了。)

隋朝历经两代而亡,建国君主隋文帝的开皇之治是隋朝的鼎盛时期,但隋炀帝登基后骄奢淫逸,不禁劳民伤财开建许多大型工程(主要是宫殿这些供其享乐的,隋唐大运河也是为了方便他出游--当然客观上极大的联系了南北经济),还费师远征高丽,结果大败而归,由此隋朝迅速滑落最终短短两代而亡。

唐朝由李渊建立,但是建国初期由于隋末战乱,民生凋敝百废待兴,之后在第二代君主李世民的励精图治之下,唐朝经过休养生息使得国家逐渐兴旺繁荣,为后来赫赫盛唐的鼎盛时期打下了基础,是为贞观之治。后来的君主李治由于性格懦弱所以政权由一代女主武则天把持,由于武本人多少还是有些治国水平,虽然大开牢狱冤杀许多大臣和皇室搞的一片腥风血雨,但也提拔重用了如狄仁杰,姚崇这样优秀的官吏管理帝国,使得唐朝在这一时期仍然继续发展,国力继续提升。到武则天死,她的一个孙子李隆基(和前宰相朱相同名呵呵)被迎上了帝座,在迅速的平息了后武则天时代的几次叛变(武则天的后人及其党羽不甘心交出全力,此外还有专权的太平公主--电视剧大明宫辞极力包装她)后,提拔重用了一批年轻有为正直的官吏,使得大唐迎来了其巅峰时代,开元之治。但讽刺的是,多年后也正是这位皇帝,由于年老混沌,沉迷女色(杨贵妃),导致安史之乱几乎一击而摧垮赫赫大唐,李隆基本人在避难四川时期将权力交给儿子,从此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中心。安史之乱对唐朝最大的打击在于不在于帝国在叛乱中的直接损失,而是由此产生的军阀割据问题,这个问题直到最后也未能解决,帝国最后的皇帝也正是由一个名叫朱温的大军阀从皇位上拉下来的。而祸不单行的是,在帝都内部又冒出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宦官集团的掌权,宦官的权势大到连皇帝的任命都要经过他们同意,如果不满意还会逼迫皇帝退位传给其继承人。如此直到唐宪宗继位,他本人是由宦官推举上位因为他父皇唐顺宗意图改革振兴,打击宦官势力(柳宗元,刘禹锡就是在顺宗时期任事的),所以宪宗继位后对宦官不再对抗,反而委以重任,但是他对军阀的军事打击非常成功,自安史之乱后第一次降服所有军阀(一部分是名义上),但可惜最后难逃一死,因为宦官们打算换皇帝了。宪宗时期由于有效打击了军阀割据,所以被称为元和中兴。自他以后唐朝再未振作,直到末年黄巢起义(写诗:“满城尽带黄金甲”),朱温废帝,历经20代君主,280多年。

宋朝由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取代柴周而建,后来神秘暴毙谥号宋太祖,其弟赵光义接班是为宋太宗(唯一一个二代君主谥号用太字的)。宋朝这个朝代比较不用于隋唐,在军事上从开始就没占到便宜,不像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那样有赫赫武功,开疆拓土,宋朝太祖,太宗两次北伐辽国都失败告终,尤其是太宗时期最后一次北伐大败,宋朝从此不敢再主动进攻辽国,一直处于防守态势。后来的继位君主如真宗,英宗等还丢失了西北土地眼看元昊建立西夏国,使得陕西路从此不得安息。(范仲淹曾在陕西负责防御西夏,作诗衡阳雁去无留意。)但是宋朝的经济文化却是公认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发达的时期。以此来说,宋朝直到靖康之变前都可算作其鼎盛时期。靖康之变后金朝攻破汴京,掳走宋徽宗(他的书画现在极其变态值钱),宋钦宗。北宋于是灭亡。当年太祖皇帝子孙中的一个在南方建立政权,是为南宋,但南宋比北宋更不如,这位宋高宗还自断一臂把大将岳飞冤杀,重用奸臣秦桧,之后几代君主也无所作为,国势一日日沉沦,虽然爱国名将辈出也不能挽救,最终为蒙古所灭。

元朝本身是否应该归入中国历史现在有争议,我以为这是中国亡国时期,所以本人就不交代其历史了。

明朝由大鞋拔子脸朱元璋建立,也是最后一个汉族皇朝,鞋拔子奸诈残暴,为孙子能顺利接班稳固政权将开国名臣大将几乎全部诛杀,所有儿子分封各地手握重兵拱卫中央,结果是他死后没多久,分封到北京的燕王朱棣就起兵造反,由于名臣大将死光,没什么战斗力的中央军迅速败绩,建文帝出逃失踪成千古之谜。燕王随后将都城迁到北京,并营建北京皇宫(后来清皇宫今天故宫都是以此为基础)。朱棣时期明朝政治上比较清明,任用有才能的官吏,打击贪污腐败,向北攻击蒙古残余势力,修葺长城(今天长城规模即是明时期遗留下来的),派遣郑和出使西洋,开辟赫赫永乐王朝,是为明朝鼎盛时期(笑傲江湖大概就是这个时期的事情,虽然是编的)。之后明朝开始走下坡路直到明英宗土木堡之变被俘,明朝算是跌倒了一次谷底,不过明英宗命硬,若干年后又活着被放回明朝,后来还再次登基(他被俘后有名的宰相于谦迎景泰帝登基表示明朝绝对不服软),之后明朝开始触底反弹,到孝宗弘治时期,明朝经过多年技术调整,又拉出了个大阳线,史称弘治中兴。之后明朝又渐渐衰落,党政,宦官困扰国事,嘉靖皇帝后期倭寇威胁东南沿海,社会矛盾重重。之后的万历皇帝(有本出名的书就叫万历十五年)在继位初期通过一代名臣张居正推动经济政治改革,打击倭寇(戚继光领军),明朝再次兴旺起来,可惜好景不常,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开始怠慢朝政,官员腐败,百姓生活困苦,关外满族兴起(努尔哈赤),从此明朝踏上了灭亡之路,谁也别想拽回来。

清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朝,电视也整天放清廷戏,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清朝的鼎盛时期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后来君主比较中庸没什么大作为,直到鸦片战争爆发清朝受到重创,后来太平天国乱起,南方富庶地区先是沦陷,后来在战争中破坏严重。同治帝时期任用洋务派(打太平天国起家)推动洋务运动,有一定成果包括建立起北洋海军啊,矿业和军工业,工商业等,被称为同治中兴。但是改革没有能够从内部转为复合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体系,仍然停留在封建皇权制度上,这种山寨改革最终在后来的甲午战争中被更加彻底改革而崛起的日本戳穿。清朝由此再未能振作。

首先,不同意楼上的说法, 元朝是不是属于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这一点,根本就没有争议.

主流思想基本都认定元朝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而且是重要的一个朝代.元朝的都城在北京,统治的区域也基本是现在国家的土地.为何就不算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呢?尽管元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但是,蒙古族也是我们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份子,难道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就不算政权了?有很明显的启示少数民族之嫌.

长话短说,废话不说.如下:
隋朝,国姓杨.历3帝,在隋文帝在位时期为鼎盛时期,即著名的开皇之制.一共20余年.但是鼎盛后没多久,就走入衰败灭亡.隋炀帝在位十三年,直接亡国了.恭帝不过是一傀儡皇帝.

唐朝.国姓李.历21帝.(包括了武后).鼎盛时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20余年.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整个封建社会的最鼎盛时期. 此外,唐初的太宗贞观之治,也是仅次于开元盛世的鼎盛时期.
唐朝的中兴,一共有三次,分别为:唐宪宗——元和中兴 唐武宗——会昌中兴 唐宣宗——宣宗之治.此三次中兴,虽未能把唐王朝的实力恢复到开元和贞观时期.但实力有明显的提高.这也是唐王朝为什么能在安史之乱后,仍有140余年的国佐的原因.

宋.国姓赵.历18帝.中间分别北宋与南宋.各历9帝.由于长期受少数民族政权攻击,也未有很强势的皇帝在位.一眼看不出哪个时期势力最强.个人觉得,在真宗时期,由于战争较少,北宋王朝的经济达到鼎盛.在徽宗时期,人口达到最高峰.整个北宋王朝160余年中,有两次比较大的变法,分别是庆历范仲淹变法,熙宁王安石变法.虽都未成功,但是对后世有不小影响.

南宋.同样历9帝,更是长期受少数民族政权的打击,前期受金,后期受蒙元攻击.十足的政治黑暗时期.亦是很难分辨何时为鼎盛时期.个人觉得应该是宋孝宗在位时期.此时是南宋王朝难得的一段政治开明时期.至后来没有中兴过,一路走下坡路,直至崖山之战.

元朝. 国姓奇渥温(乞彦)·铁木真·孛儿只斤(博尔济吉特)
因为忽必烈追认了他之前的几位大汗为皇帝,所以,就把他们就算入元朝皇帝中来.历15帝.2皇后执政.共17位最高领导人.

蒙元的最强盛时期,我认为是元宪宗蒙哥.他在位时期,蒙元中央政权在他的通知之下,其余四大汗国也服从他的指挥.是为最鼎盛的时期.到忽必烈时期,由于内部汗位之争.四大汗国不在听从中央大汗的指挥了. 在元英宗在位时期,革新政治。颇为振作。执法严明.似有中兴之气,但是,正当他在革新政治之时,却遇刺而亡.元朝的中兴之路便结束了.

明朝.国姓朱.历16帝.明朝的鼎盛时期在明仁宗到明宣宗在位的时期,在此之前太祖和成祖时期,都处于上升期,发展到这一时期,便是最高峰了,就是有名的仁宣之治,之后的明英宗时期,尤其是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王朝便开始衰落了.不过,在明孝宗的时候,任用张居正变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一时期,可以算是明王朝的中兴时期了,只可惜后来的万历皇帝实在是~~~~

清朝.国姓爱心觉罗.入关前称后金,共2帝,入关后10帝,共历12帝.鼎盛时期不用说,当然是在清高宗乾隆帝在位在初,他似乎像及了唐玄宗,都是前期英明,后期愚钝.之后国力每况愈下,虽然高宗之后的清仁宗嘉庆与清宣宗道光,都试图变法改革,但是由于积弊太重难返,加之此二位皇帝的能力有限,没有他们祖辈的能力,所以,没有力挽狂澜把大清王朝带上中兴之路,接下来便是屈辱的晚清鸦片战争了~~~~~~~~~~~
回答完毕!~


隋,唐,宋,元,明,清,这五个朝代的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有哪几次中兴?从什么时候走向衰弱?视频

相关评论:
  • 17178214624隋、唐、宋、元、明、清
    屠安行1、 隋唐: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也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2、 宋元: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都城东京、南宋都城临安是闻名世界的大城市;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泉州、广州、明州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元朝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都市。3、明清: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

  • 17178214624隋,唐,宋,元,明,清,这五个朝代的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有哪几次中兴?从...
    屠安行隋:隋文帝时期鼎盛“开皇之治”隋炀帝衰,就两代无中兴唐:鼎盛时期为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盛世”,此外,唐太宗时期“贞观之治”为“开元盛世”打下坚实基础。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安史之乱,唐走向衰亡宋:一直是商业,手工业繁荣,国势宋太宗兵败高粱河之后就没好过。元:元世祖,元顺帝明:洪武至宣德繁荣,明孝宗中兴,...

  • 17178214624隋、唐、宋、元、明、清的主要文化成就
    屠安行隋朝:结束了鲜卑文化,恢复了中华文化。唐朝:继承隋朝传统,发扬中华文化。把中华文明传播到周边其他国家,促进了周边其他国家文明的发展。但唐朝中后期遭受到在华外国人的暴动,位于华北的华夏文明中心被毁灭,江南地区成为华夏文明中心。宋朝:逐步恢复中华文明。出现了对科学感兴趣的儒家学派:理学。元:蒙...

  • 17178214624五胡乱华后,依次是那些朝代?
    屠安行五胡乱华后依次为: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1、东晋:(公元317年—420年),为晋元帝司马睿所建立,建都建康,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2、十六国:(公元317年-420年),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其...

  • 17178214624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的名人有哪些?(最好都5个!)
    屠安行唐:李世民,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唯一的女皇;安禄山,掀起了安史之乱;杨贵妃杨玉环,四大美女之一;李白,诗仙。五代十国:朱温,后梁的开国者,终结了唐王朝的人;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割给了契丹的领导人,虽然幽云十六州是他的敌对军阀控制的土地;郭威,后周的开国者,从中原几代沙陀人的...

  • 17178214624列表格 隋,唐,宋,元,明,清的建立时间,人物,都城,年号.
    屠安行唐朝:义宁二年(618年)三月,隋炀帝死,五月,隋帝杨侑禅位于李渊,李渊称帝,定国号为“唐”,改元武德,仍定都长安,是为唐高祖。年号:武德。宋朝: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汴梁,后改为东京(开封),并设陪都西京(洛阳)。年号:建隆。元朝:元朝由元世祖...

  • 17178214624请问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这些朝代的名人分别有那些...
    屠安行隋: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杨素,宇文化及 唐: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武则天,杨贵妃 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大周后,小周后,窅娘 宋:赵匡胤,杨业,佘太君,潘仁美 元:忽必烈,铁穆尔,马可波罗,甘麻喇(铁穆尔的哥哥)明: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建文帝朱允文,袁承志 清:...

  • 17178214624五代十国,、明、唐、南宋、隋、元、清,将以上朝代安顺序排例
    屠安行隋、唐、五代十国、南宋、元、明、清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朝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民国到此。

  • 17178214624秦、汉、三国、晋、隋、唐、宋、元、明、清每个朝代五件事,20-30字...
    屠安行4. 隋朝建立,消灭南北朝,开始修建大运河,隋末农民战争爆发,隋炀帝被杀。5. 唐朝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称帝建立周,开元盛世后安史之乱爆发,实行两税制度。6. 宋朝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王安石推行变法,金国灭北宋,南宋建立。7. 元朝由成吉思汗建立,忽必烈定国号元,元朝灭...

  • 17178214624...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中五代指的是哪五个...
    屠安行五代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除后梁一个短暂时期以及后唐都洛阳外,后梁大部分时期和其他三代都以开封为首都。五代为期五十四年,有八姓称帝,共十四君。后梁和后周的君主是汉族人,后唐、后晋、后汉的君主是沙陀族人。他们都建国于华北地区,疆土则以后梁最小,后唐最大。十国是前蜀、后蜀、...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