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三个知错不改的典故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知错不改的故事~

1、不抵抗政策
1931年11月以后,日本拒绝按国联要求退回事变前原地,并意欲夺取扼守入关通道的战略要地锦州。
在锦州问题上,南京国民政府与张学良之间反复磋商逾月,蒋介石表示“锦州军队此时切勿撤退”,张学良也表示“对锦必尽力设法固守”,并前后三次致电南京请示战和决策及寻求援助,但始终不见援助。
奉命守备锦州的东北军将领荣臻更厉词批评:“中央不拨一分粮饷,不发一枪一弹,只在发命抗敌,显然有意徒令东北军牺牲,故置东北军于死地”。
而张学良深知日本侵略野心欲壑难填,认为若无全国发动抗战,仅东北军孤军作战必然失败,最终不抵抗而撤入关内。
蒋介石和张学良等人为一己之私尔虞我诈难以同心抗敌,终令东北三省轻易落入日寇手中,亦使日寇的侵略野心更加膨胀,其后果是蒋介石和张学良等人难以推脱的。
2、苦劝无果
两只比邻而居的青蛙,一只住在深水池里,不容易被人瞧见;另一只住在沟里,这沟里的水很少,并且旁边有一条马路。
住在池里的那一只青蛙,警告他的朋友,并请他改变他的住所,和自己同住,说自己的住处比较安全,也容易找到丰富的食物。但那一只青蛙拒绝了,他说搬离他一习惯的地方,他觉得很困难。
然而,几天之后,一辆笨重的货车,经过那浅水沟,将他压死在轮下。两只比邻而居的青蛙,一只住在深水池里,不容易被人瞧见;另一只住在沟里,这沟里的水很少,并且旁边有一条马路。
住在池里的那一只青蛙,警告他的朋友,并请他改变他的住所,和自己同住,说自己的住处比较安全,也容易找到丰富的食物。但那一只青蛙拒绝了,他说搬离他一习惯的地方,他觉得很困难。然而,几天之后,一辆笨重的货车,经过那浅水沟,将他压死在轮下。

3、滑铁卢之战
拿破仑认真分析了强大的对手,决定以攻为守。先集中主要兵力对付比利时方面的联军,对莱茵河、意大利方面的联军只派少量兵力牵制。同时趁联军尚未会齐,率先打败威灵顿和布吕歇尔。
6月15日凌晨3时,他的先头部队进入比利时。16日在林尼将普军击败,这一击厉害却不致命。未被消灭的普军向布鲁塞尔撤退。这里,拿破仑犯了整个一生中最大的灾难性的战略错误,这一错误最终导致他的垮台。
虽然他认识到布吕歇尔的军队已被击败并正向莱茵河撤退,但他仍然单纯为了侦察敌情而派出了三万三千人和九十六门火炮,几乎占其可动用兵力的三分之一,尽管他是十分勉强地派出这支兵力的。
其实,一个骑兵军再配属一个步兵师是完全可以完成这项任务的。拿破仑随即动身前往卡特尔布拉斯,从此,他再也没有见到过不幸的格鲁希。
4、曹操错杀吕伯奢一家
曹操逃出京都,董卓下令追捕,在一路东归的途中,曹操几次差点被抓住,搞得曹操过于紧张,小心翼翼,带着数骑人马投奔故人吕伯奢。
吕伯奢不在家,他的几个儿子招待曹操,没想到曹操多疑,怀疑吕伯奢的几个儿子想要绑自己到官府领赏。
曹操太过于敏感,没有多加询问,就立即带着自己手下的几个人马杀了吕伯奢一家,然后迅速逃奔东归,在路上恰好遇见吕伯奢,一狠心再又把吕伯奢杀了。
5、杜律明败走野人山
1942年4月底,日军攻占腊戍,将远征军返回祖国的退路切断。5月1日又占领了曼德勒,此时中英联军只能被迫向印度和中国境内撤退。
4月下旬,英军向西逃往印度。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下令让中国远征军也西撤印度,但副司令官杜聿明却拒绝了史迪威的命令,决定率军向北经密支那然后再撤回云南。
但是祸不单行,在5月9日,密支那也被日军占领,这时候摆在杜聿明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第一,沿着英军撤退的路线向西撤往印度,个人认为这算是上策,因为向西道路尚且完整,日军兵力薄弱;第二,抛弃所有辎重翻越野人山,这个方案凶多吉少,因为野人山都是原始森林,极难翻越。
而杜聿明却恰恰命令各部向西北穿越野人山回云南。新38师师长孙立人听后当即表示反对,认为经野人山路途较远,且道路艰难,渺无人烟,给养困难。
然后就带着部队向西撤往印度。虽然孙立人极力反对并且已经西撤,但是杜聿明最终还是令部队炸毁所有战车火炮等重武器,及汽车辎重,向西北穿越野人山回云南。
从 1942年,中国远征军第5军军长杜聿明带领近2万士兵闯入了野人山,最后活着走出这座人间炼狱的竟然才2千多人。

大一点的就是一些煤老板在政府严查私挖滥采的情况下还偷偷开不合法的小煤矿……
班里有的同学被老师发现还不承认,抱着侥幸逃脱的心理,他上课说话、迟到甚至不完成作业就是明知故犯,不接受老师批评就是知错不改。我以前也有过一次,呵呵。

1、汉武帝麾下一名能臣:主父偃。此人能力见识卓越,却仕途坎坷,始终没有机会展现,只能充作幕僚。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派主父偃执行打压诸侯贵族的任务,因为主父偃手段残酷,诸侯贵族苦不堪言,甚至出现了被逼自杀的情况。

有人奉劝主父偃这样下去有风险会成替罪羊。主父偃回答:吾日暮途远故倒行逆施。他知道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但是由于年岁已高尚未建功立业,所以生不能五鼎食,死当五鼎烹!

2、滑铁卢战役

滑铁卢之战是1815年6月18日,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拿破仑一世的军队与英、荷、普联军在滑铁卢(比利时布鲁塞尔以南20公里处的居民点)进行的一次交战。在这场战争中,拿破仑认真分析了强大的对手,决定以攻为守。

先集中主要兵力对付比利时方面的联军,对莱茵河、意大利方面的联军只派少量兵力牵制。同时趁联军尚未会齐,率先打败威灵顿和布吕歇尔。6月15日凌晨3时,他的先头部队进入比利时。16日在林尼将普军击败,这一击厉害却不致命。未被消灭的普军向布鲁塞尔撤退。

这里,拿破仑犯了整个一生中最大的灾难性的战略错误,这一错误最终导致他的垮台。虽然他认识到布吕歇尔的军队已被击败并正向莱茵河撤退,但他仍然单纯为了侦察敌情而派出了三万三千人和九十六门火炮,几乎占其可动用兵力的三分之一,尽管他是十分勉强地派出这支兵力的。

其实,一个骑兵军再配属一个步兵师是完全可以完成这项任务的。拿破仑随即动身前往卡特尔布拉斯,从此,他再也没有见到过不幸的格鲁希。

3、据说很久以前,狐狸和猪、狗、鸡一样,生活在农家的小院里,整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享受着主人给他们的食物。

有一只习惯很不好的狐狸,借了别人的东西,从来不主动归还。时间长了,人家去要,它就耍赖说没有借。因为是一些小物件,大家都觉得没必要和它计较,这样更助长了狐狸的恶习。

一天,狐狸看到公鸡买了一把漂亮的小号,就去向公鸡借了玩。狐狸把小号拿在手中玩了很久,结果不小心把号把儿给弄断了,他心想,反正也断了,要是和公鸡说实话,还得赔钱,所以就没有还给公鸡。

几天以后,公鸡去向狐狸要小号,狐狸却说小号是它自己的。公鸡听了狐狸的话,气得脸都红了,它指着没了把儿的小号说:“你弄坏了我的新小号,不赔就算了,怎么能说是你自己的呢?”

当时周边有好多小动物围着看,这下狐狸的恶习可被拆穿了,这时候,它不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还怨恨公鸡让他当众出了丑。于是,它趁公鸡不注意,猛的扑了过来,咬伤了公鸡的翅膀,然后就匆匆忙忙的溜到了山沟里。从此以后,它觉得再也没脸见大家伙了,也就一直在野外生活下去,生活的特别辛苦,再也没有温暖的窝和可口的饭菜了。

扩展资料:

知错就改的故事:

1、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2、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

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3、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

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

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

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滑铁卢战役



1,滑铁卢之战,是拿破伦的一员大将不懂变通,死守最初的计划,导致拿破仑兵败,也让拿破仑慢慢走向末路。

2,主父偃。此人能力见识卓越,却仕途坎坷,始终没有机会展现,只能充作幕僚。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派主父偃执行打压诸侯贵族的任务,因为主父偃手段残酷,诸侯贵族苦不堪言,甚至出现了被逼自杀的情况。

有人奉劝主父偃这样下去有风险会成替罪羊。主父偃回答:吾日暮途远故倒行逆施。他知道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但是由于年岁已高尚未建功立业,所以生不能五鼎食,死当五鼎烹!

3.伍子胥把楚平王的尸首挖出来鞭打泄愤的时候,申包胥来劝他别这么反人类,伍子胥说:吾日暮途远故倒行逆施。看,他并非丧心病狂到不论是非,而是觉得楚平王死早了,应该被他抽死。

扩展资料:

典故的运用:

适当运用典故可以增大诗词表现力,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增加韵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直。

诗词史上,用典故多的尤以李商隐、苏东坡为甚。有人说李商隐“好积故实”,如《喜雪诗》,一篇中用了18个典故。事实上,似乎用典就是相伴诗而来的,诗与典故是密不可分的。

外国也不例外,就是反对用典的人,其诗作中也往往自觉不自觉用起典故来。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典故的凝缩委婉和诗歌的简练生动有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典故



解放战争时期,在第五次反围剿过程中,毛泽东的军事路线是正确的,但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势力占上风,中央红军只能坚持其错误的军事路线,最终只能是明知其错而为之,从而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

在国家提倡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适当增加对学生社会实践课的开设是必要的,而有些学校则以此为借口,打着“社会实践课”的旗号,把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当作挣钱的工具,不惜牺牲学生大量学习时间去为校方创收,甚至在事实真相败露后,校方还想方设法为自己的错误狡辩,想借用“社会实践课”的幌子来开脱自己的错误。

一个人贩毒犯了罪,认为反正自己只能是死路一条,改正与坚持错误结果都是一样,还不如破罐子破摔。这种人心中始终坚持“一不做二不休”的信条,坚持“不到黄河不死心”和“不见棺材不掉泪”,最终醉生梦死。


找三个知错不改的典故视频

相关评论:
  • 13184009843找三个知错不改的典故
    周之慧1、汉武帝麾下一名能臣:主父偃。此人能力见识卓越,却仕途坎坷,始终没有机会展现,只能充作幕僚。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派主父偃执行打压诸侯贵族的任务,因为主父偃手段残酷,诸侯贵族苦不堪言,甚至出现了被逼自杀的情况。有人奉劝主父偃这样下去有风险会成替罪羊。主父偃回答:吾日暮途远故倒行逆...

  • 13184009843古人知错就改,未成大错典故
    周之慧【成语故事】尚书令左雄曾推荐冀州刺史周举为尚书,又推荐冀州刺史冯直为将帅。冯直因分赃而犯法。周举因此上书弹劾左雄。左雄不解,就问周举为何要这样。周举列举出赵宣子支持韩厥杀自己的仆人的例子。左雄立即知错就改,原谅了周举。【出处】我这人缺点很多,知错就改便是其中之一。王朔《刘慧芳》【...

  • 1318400984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意思
    周之慧——出自《论语》【释义】 谁还能不犯错呢?知道自己做错了,及时改正,这就是最好的了。【延伸】“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的意思是,人都有可能犯错,但是如果犯错了可以改正,就是一件大好事。这句话出自《左传》,背后还有一段知错不改,导致自食其果的故事。无论是这句话本身...

  • 13184009843关于知错就改的诗句或名言
    周之慧1.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2. 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莎士比亚) 3.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4. 西塞罗:“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只有愚人才会执过不改。” 5. 达尔文:“任何改正,都是进步。” 6. 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7. 改过不吝。《尚书·仲虺之诰》 8. 与人不求备,...

  • 13184009843歇后语典故之亡羊补牢
    周之慧亡羊补牢(wáng yáng bǔ láo):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出自 《战国策·楚策》。【出处】: 《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反义词】:知错不改 【用法】: 作主语、谓语、宾语;指知错就...

  • 13184009843亡羊补牢文言文故事
    周之慧[近义]来者可追贼去关门知错就改收之桑榆见兔顾犬 [反义]后悔莫及居安思危积谷防饥未雨绸缪粮草先行以防万一防患未然兵马未动时不我待时不我与知错不改 4. 成语故事亡羊补牢视频 中华成语大词典 亡羊补牢 【拼音】:wáng yáng bǔ láo 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

  • 13184009843喜过则闻这四个怎么组成个成语?
    周之慧【典故】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解释】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虚心接受意见 【相近词】严于律己、知错必改 【相反词】文过饰非、知错不改 『捌』 闻过则喜文中的2个成语 【...

  • 13184009843王珪传翻译
    周之慧一日,王珪进见,发现皇上身边有一美人。太宗评论庐江王的恶行,王珪借此机会进言:“陛下认为庐江王的做法对吗?他杀害了她的丈夫却收纳她,这难道不是灭亡之道?”王珪借齐桓公与郭国的典故,指出知错不改的后果,太宗对他的机智深感赞赏。太宗对祖孝孙教乐人无果不满,王珪与温彦博进言,担心这会...

  • 13184009843喜则闻过组一个成语?
    周之慧【典故】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解释】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虚心接受意见 【相近词】严于律己、知错必改 【相反词】文过饰非、知错不改 E. 成语喜闻过则 闻过则喜 wénguò...

  • 13184009843亡羊补牢的意思是什么?
    周之慧时不我待、知错不改 【典 故】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