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央视纪录片《镜子》:中国式亲子关系,比起改造不如培养逆商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中国式亲子关系总被认为成是最不合理、最不科学,误区最多的亲子关系。也的确,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在亲子教育这方面,儒家思想影响比较深厚。显然,当家长们开始重视亲子关系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弊端。所以,家长开始追求以孩子为中心的亲子关系。最后发现,弊端更多。

央视针对中国式亲子关系,曾经拍摄过一部纪录片,名字叫《镜子》。这部纪录片依旧是央视的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制作,花费了12年才完成。整部纪录片,花了10年时间去策划,又经过2年时间去拍摄。最后,这部共3集,每集30分钟的纪录片才算完成。

这部纪录片的主题,是围绕着“问题少年”展开的。“问题少年”的父母,把自家的孩子送到一个训练营,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自己的孩子解决问题。整部纪录片到最后,说明了最真实的问题: 比起改造孩子,真正需要改造的其实是父母。

高三少年张钊,辍学在家。父母对于他辍学的原因,没有仔细考虑,就自作主张地认为,是因为张钊早恋才导致成绩一落千丈。最后,产生了厌学情绪,不得不辍学在家。事实是什么样的呢?在父母堂上,张钊的辅导员却说: 张钊并不是因为谈恋爱才不上学的,其实他很想上学,很想考大学…… 对于辅导员的说法,张钊的爸爸不仅没有考虑,反而一口咬定是张钊在欺骗老师。

张钊向妈妈倾诉,学习压力大的时候,妈妈不仅没有安慰张钊,还带着责备的语气说: "学校那么多人,怎么就你受不了?" 张钊因为承受不了压力,说想跳楼。 张钊爸爸不仅没有引起重视,还说: "我不信,他没有那个胆子,他是在试探性地攻击你,他找到我俩的弱点了,你怕什么,他就说什么。"

看到张钊爸爸妈妈的反应,隔着屏幕都感觉到了难受,不禁后背发凉。对于一个高三的孩子来说,当他感觉到压力和绝望的时候,他也曾经寻求父母的帮助。但是,父母不仅没有理解他,还在他最需要安慰的时候,给予他嘲讽和打击。高三的学习压力有多大,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而且,那种学习的压力甚至影响了我们很多年。即便是老师的话,也会特别关照高三学生的心理压力。但是,当张钊每次把心中压抑了很久的情绪表达出来的时候,父母没有看到;与父母沟通希望得到认同的时候,得到的却是父母的不理解和指责。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张钊迷茫了,开始放纵。他选择了自我放弃,谈恋爱,不再上学。

这部《镜子》,其实是一部教育纪录片。央视制作这部纪录片的目的在于解析中国家庭亲子关系,仅拍摄就用了两年。

纪录片中提到的“改造学校”,和杨永信那种“电击学校”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这类“改造学校”,并不是通过暴力的方式达到改造孩子的目的,而是通过教育的方式改变孩子的性格。在这里,一堆“有问题的孩子”聚在一块,大家彼此温暖。而且,学校里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通过专业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解疑答惑。

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改造学校”成一些父母眼中的救世主。很多家长,都希望“改造学校”的老师能够拯救孩子的未来。但是,父母们的愿望能实现吗?对于孩子们的改造,能成功吗?

我们通过纪录片可以看到,张钊的父母在教育方式上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是,像张钊这样的父母,在中国又不是个例的存在。要知道, 3-12岁是孩子性格培养的关键期,如果这时候父母没有好好管孩子,等长大以后就管不了了。

所以,与其指望“改造学校”,不如通过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想孩子成为“问题少年”的话,那就要注意培养孩子的逆商。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套性格培养绘本—— 《儿童逆商培养绘本》 (全12册),团购价仅需49.8元!

这套书,它包括12个挫折场景,是为了帮助孩子解决情绪的难题的。通过一个个场景的设置,孩子们可以正当释放坏情绪、培养 健康 心态。举个例子来说,孩子们比赛输了很灰心,被老师、家长批评了很沮丧,被同学欺负了很想哭,被孤立和忽视、考试成绩落后等等...这些坏的情绪,都可以在这套书找到疏解的方法。

跟其他的说教类绘本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这套书是根究3—8岁阶段孩子的心理认知特点,将引导孩子心理发展、情绪转变的技巧,巧妙融入一个个温情动人的生活故事、生活情境之中,让孩子理解起来更容易。通过故事的形式,孩子们接收起来更加方便。

孩子3岁的时候,可能还不识字。这套书也有贴心的设计,还配套了音频故事,扫一扫绘本后的二维码,就可以收听了。

逆商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父母要培养孩子的逆商的话,就要及早做打算。咱们这次的价格设置的也是开团价,也可以说是相当划算的!这套书原本的定价是153.6元/套,超值团购价仅49.8元/套(包邮),算下来每本只要3块多,真正的白菜价!

如果家里有3-8岁处在性格敏感期的孩子,这正是培养孩子逆商的关键时期。如果家长有这个意愿的话,这套书一定要入一套。这套书销售近3万册,可见受欢迎程度。




解读央视纪录片《镜子》:中国式亲子关系,比起改造不如培养逆商视频

相关评论:
  • 17647873119为什么中国的家庭奉行打压式教育
    嵇岭春答:央视教育纪录片《镜子》中,14岁的泽清说: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相似。——中国老一辈的教育都是非常严苛的,从学堂的戒律戒尺,以及一个家族的家规家罚,都表明中国古式教育的死板和封闭。孩子必须遵守规矩,不能行差踏错,不能挑战...

  • 17647873119家长在育儿时,对孩子的教育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
    嵇岭春答:为了帮助王太太搞定小行星命名的事情,她去学习枯燥的知识。纪录片《镜子》中有一句话:要想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父母的自我成长,是对孩子最大的、最好的影响力。珍妮·艾里姆说: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 17647873119父母打压式教育孩子是不对的吗?
    嵇岭春答:打压式教育是指教育者或父母长期以严肃和控制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管教和培养,这种教育方式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利的影响。以下从认知能力、情感健康、行为表现、人际关系和自我形象这五个方面来分析具体的影响。1. 认知能力:打压式教育可能会抑制孩子的积极性,阻碍他们的潜力发挥。孩子在受到打压式教育的影响下...

  • 17647873119书香致远 | 睿智的父母之爱
    嵇岭春答:说到这一点,我不得不提到纪录片《镜子》——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片。 影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 “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孩...

  • 17647873119小学三年级观后感作文范文
    嵇岭春答:《镜子》,是由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天网》栏目推出的特别节目。纪录片只有三集,一共90分钟,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花了10年策划、两年摄制。 纪录片讲述了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 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

  • 17647873119刘慈欣的《镜子》主要内容是什么,反映了什么主题
    嵇岭春答:但是最终却会导致世界完全透明,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可以被任何人知道,这样的话,闻名最终的结局必然是死亡,于是主人公最后放弃了公布该技术。但他同时也计算出,人类最终还是发明了该技术,并导致人类社会的最终消亡。2、主题:机械式完全透明的社会形态是不可能存在的,至少在人类世界是无法存在的。另外在...

  • 17647873119中西教育有差异吗
    嵇岭春答:这样一种非此即彼的“脸谱化”比较在去年夏天那部很火很火的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式教育》中达到了高潮。在那部纪录片中,中式教育被塑造成一副僵化、刻板、严厉的“狰狞面目”,但出人意料的是,在最后的考试较量中,它竟然战胜了英国人引以为豪的英式教育,并由此引发了一场空前的关于中西...

  • 17647873119历史的镜子: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基因谱内容简介
    嵇岭春答:历史的镜子,是一部描绘中国人文化性格基因的丰富画卷,从先秦到晚清,它捕捉了历史长河中的璀璨瞬间。这部作品,名为《历史的镜子》,涵盖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奇人逸事、忠臣名将、才子佳人,以及各种权谋、识见、书画等十七个篇章。这些篇章犹如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浪花,看似杂乱无章,实则...

  • 17647873119为什么一生气就打自己
    嵇岭春答:纪录片《镜子》中,一个15岁男孩威胁父母说他要跳楼,孩子爸爸的反应是“我不信他有这个胆子,他就是说说,他经常这样威胁我们”。 孩子双眼通红,声音颤抖而激动地对记者说“我并不是说说,父母从来都不尊重我,被逼急了我真的会选择跳下去”。 2017年,江苏一10岁女童因为成绩不好服药自杀。她在遗书中说“当你们...

  • 17647873119谁有,英国BBC纪录片《中国式教育》全集一共三集,链接也行,zhong zi也...
    嵇岭春答:谁有,英国BBC纪录片《中国式教育》全集一共三集,链接也行,zhong zi也行,能看就行 50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已婚女性就应该承担家里大部分家务吗?舜杰跆拳道 2015-08-31 知道答主 回答量:8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更多追问追答 追答 已...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