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育儿时,对孩子的教育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家长教育孩子,该秉持哪些育儿观念?~

教育是一件很值得深思的事情,现在很多家长把教育当成老师和学校的义务。其实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成长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学校和老师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教育者,而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才是真的深入到孩子成长中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孩子的习惯和性格是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父母的言行和行为会在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中得到体现,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秉持正确的育儿观念,才会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父母要意识到,虽然孩子时自己生的,但是孩子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他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更不是占用。孩子有自己饿的思想,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遇到一些事情上的时候,家长不要一味的用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来指导和定义孩子的想法。这样下去会对孩子的心理上造成依赖和自卑,无法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处事的方式,这样在以后的成长中是很不好的。

其次是要发掘孩子的兴趣所在。每个孩子都是天真浪漫,天马行空的。他们会在成长中的某一刻或者某个时间对对某种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时候父母就需要观察孩子的这种兴趣是否长久或者说是否有利用孩子以后的成长。在培养孩你的兴趣爱好是一定要遵从孩子的个人喜好,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毕竟这是他么以后都要为之热爱的事情。

还有就是要亲力亲为。很多家长会把教育这件事扔给老师或者爷爷奶奶,父母才是陪伴孩子最长久,影响孩子最深的人,所以在教育上面一定要亲力亲为,给孩子 i做好榜样,成为孩子心中的好父母。最后就是不要对孩子过于溺爱,包容有度。有松有弛,人才能良好的成长和发育,过度溺爱会让孩子不够独立,离开父母之后会遇到很多挫折无法独自去面对,这样就会让孩子有很大的落差,对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可为什么有的父母培养的孩子能成才?有的父母培养的孩子却让人操尽了心?

在《培养高情商的孩子》中说:决定家庭教育成败的,是父母的教育素质,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能力。


其中,教育观念,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认知,教育认知越好,教育出来的孩子也就会越优秀,父母的认知从低到高,代表着做父母的不同层次。

一、父母教育孩子用心,但没有科学的方法。

很多父母爱着孩子,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但怎样才能培养一个有出息的孩子?

他们的对孩子教育的认知以及做法是:生活无微不至,学习上步步紧逼,精神上漠不关心。

由于父母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孩子学习上的一点事情,都可能牵动着父母的心。孩子成绩提高了,父母高兴;孩子成绩不理想了,父母生气、愤怒、失望等,为了让孩子取得好成绩,父母往往采取很多不当的方法,比如打骂孩子、打击孩子。


但对孩子的成绩的为什么不好,父母却没有了解真正的原因,忽视了孩子心理需求,因而也没有科学的解决办法。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殷飞曾经表示,大多数家长更关心孩子学业问题,但是其方法往往不够专业。

第一个层次的父母,爱着孩子,对孩子的教育也有些用心,但没有科学的教育方式,同时父母只关心孩子的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精神上的需求,导致孩子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


著名主持人马丁在一次演讲中说:中国式父母最大的问题不是打,也不是骂,而是不认同。

二、父母为孩子教育花心思,并且方法得当。

第二个层次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用了更多的心思,并且采用的方式科学、得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曾经看了一个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短片《豆芽引发的梦想》。

一个小女孩看见市场卖豆芽的生意很好,于是对母亲说,我们也种豆芽卖吧。

母亲听了笑着说,我们试试。


于是,她们准备了豆子、土壤、器皿、开始种豆芽,但第一次种的豆芽就失败了。

女孩很失望,但母亲依然满面笑容,对女儿说:没关系,我们再试。

母亲陪着女儿看种豆芽说明书,找失败的原因,继续试验,但因为没有办法帮豆芽浇水,实验又失败了。

虽然存折上的数字日益减少,但母亲没有退却,决定陪女儿把这项实验继续下去。

这一次,母亲想了一个解决豆芽浇水的好办法,她和女儿在捡来的塑料瓶上戳上小孔,然后把塑料瓶绑在竹竿上,水从小孔里洒向豆芽,就可以给豆芽浇水了。

终于,豆芽种成功了,母亲继续鼓励女孩:要不要试试种点别的。


这个女孩在母亲“我们试试”的鼓励下,后来获得了Sarnrak项目的奖学金直到本科毕业,后来她又顺利拿到博士学位,进入瑞典进行研究。

女孩说,自己有这样的成绩,是母亲的“我们试试”这句话,这句平常的话像一剂神奇的养料,滋养着她的好奇心,鼓舞着她探索的勇气,让她一路向前。

教育学家指出:在所有类型的父母里,唯有“支持型”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未来的幸福指数更高,也更具有勇气。


所谓的支持,其实就是理解孩子的心理,支持孩子的决定,鼓励他们,花心思帮助他们,这样的父母是孩子坚强的后盾,增加了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直到孩子成功。

三、父母愿意为孩子去学习。

托尔斯泰说过: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办法。

不停学习和不放弃努力的父母,是影响孩子最好的榜样;停止成长的父母,跟不上孩子成长的脚步,只会跟孩子渐行渐远,慢慢无话可说。


《三十而已》中,顾佳就是个不断学习的母亲。

她对孩子的教育有科学的理念。

孩子因为幼儿园孩子的癫痫,受到惊吓,为了消除孩子这个阴影,她寓教于乐,让孩子爸爸还原场景,用故事手法让孩子了解什么是癫痫。她用这样的方式,不仅保护了儿子的童心,还让他学会善待别人。

虽然在家当全职妈妈,她会很自律地锻炼身体,进行身体管理:她做的西点让王太太赞不绝口;为了帮助王太太搞定小行星命名的事情,她去学习枯燥的知识。

纪录片《镜子》中有一句话:


要想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父母的自我成长,是对孩子最大的、最好的影响力。

珍妮·艾里姆说: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第一层次,只管成绩好与不好,怱略孩子精神需求,教育方法不得当,第二层次,在教育上用科学的方法,肯给孩子花心思。第三层次,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共同学习。

以自身的行为去引导他们,潜移默化中给他们正确的示范;把自己当成他们的朋友与他们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想法;以家长的身份理智的、心平气和的去纠正他们的问题,通过讲道理来解决,尽量不要采取责骂来沟通。

家长在育儿时,对孩子的教育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为孩子教育花心思,并且方法得当;同时父母愿意为孩子学习;教育孩子很用心,但没有用科学的方法。

第1个,就是初期的这个引导,慢慢的去引导孩子学习一些东西,孩子会变得很聪明,第2个层次,通过沟通的方式去让孩子能够达到另一种境界,这是第2个层次,第3个层次,应该让孩子懂得如何去正确的学习,正确的去锻炼。


家长在育儿时,对孩子的教育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