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教师是个什么样的群体

来自:网名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历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学科素养~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除具备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外(如师德修养、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等),还需要与其它学科教师的素质有所不同。对中学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历史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史德。我们知道,历史是已经逝去的客观存在,是不能改变也无法改变的。历史与文学不同,文学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塑造人物,构思情节。而历史则以想象和主观构思为大忌。秉笔直书,是我国历史学家的优良传统。因此,作为历史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更要有良好的史德,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说真话,讲真史,做到字字有出处,事事有根据,不随便下结论,要做到论从史出。在史实之外凭空捏造不存在的"史实",或随心所欲想当然,用虚假不实,模糊不清的东西教学生,那无异于欺骗。良好的史德不仅表现在讲述真实的历史,而且讲课中投入的感情也必须是真情实感。老师的喜怒爱憎,完全是随着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述而真实的流露,情感丰富真挚而不矫揉造作,这样容易使学生随着老师对历史的评述与老师产生共鸣,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以老师的激情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意志和品质。二、历史教师要充分认识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要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这看起来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不值得花费太多的笔墨,实际上,在高考大棒重压之下的历史教学,将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却并未形成真正的共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因此,历史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形成一种职业习惯,善于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历史教科书本身在德育功能方面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我们重视,就会很好地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当前情况下,特别要正确理解"考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人们往往把"考试"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它们之间实际上是有内在联系的,历史高考试题本身也体现着德育的功能,体现着素质教育的要求。考试能力实际上是道德思想,知识能力,思维能力,身心素质在一种特殊氛围中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应该能较好的检验教育效果。历史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着能力培养和"德"的教育,这是相辅相承的。人为地轻视德育功能,也势必影响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三、历史教师要具有扎实、系统、广博的历史专业基础知识。历史贯穿于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而系统的渊博的历史知识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因此,历史教师要有一种危机感,首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最后学历取得时的知识水平,即使是本科毕业或是研究生,也要经常钻研教学大纲,学习最新的大学教材,还要经常研究史学动态和史学专著。要站在历史学科和历史研究的高度来研究教材,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另外,不能让自己的认识水平停留在与教科书相同的浅层次上,要深化教学内容,深化对高考目标的研究,努力达到或接近高考命题人员认识中学教材的水平,从而准确地把握教学和考试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居高临下,旁征博引,厚积薄发和深入浅出。但长期以来,由于部分学校对历史教学的不重视,一些历史教师未受过正规、严格的历史专业训练,缺少系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教学中拘泥于历史课本和参考书涉及的内容。这样的教学很难讲清历史的来龙去脉,原因及影响。也就很难揭示出历史现象掩盖的历史发展规律,因而难免照本宣科,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素质了。我们常讲欲教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这是有深刻哲理和事实依据的。四、历史教师要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的修养。历史学科的功能要求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学会初步运用这些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作为历史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修养。要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把握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现象和本质,量变和质变,认识和实践等矛盾的对立和辩证统一关系,以及国家与政党,阶级和阶级斗争,民族与宗教,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能够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讲解、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的能力。实际上,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已经充分体现了命题者的这一思想,在考查知识能力的同时,加大了对学生基础理论的考查。而这部分试题常常是学生感觉最难解答的,原因就在于我们部分教师缺乏基本理论的修养。一个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史学理论不甚了解的历史教师,是不可能培养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

历史教师应该事先准备好关于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

事实上,自古以来,老师都是弱势群体啊。
普及一下: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群体的力量相对较弱,因而在获取社会财富时较少较难的一种社会群体。
从教师的祖师爷孔子开始,教师就不属于高大上的群体。
孔子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儒家思想对中国都有深远的影响。
然而,这些赞誉是他死后才有的,他在世时,一生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始终得不到待见。

教师是知识分子的代表。隋朝开创了科举制,为知识分子开创了上升通道。
“学而优则仕”,通关科举的儒生才能迈向官场。
比如范进中举,就算发疯,也可以鸡犬升天了。
考不上的读书人,就成了孔乙己,遭受嘲笑与冷眼,然后悲惨地死去。
一般落第秀才为了养家糊口,才会去做私塾先生。
诗句有云:“百无一用是书生”、“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是对教师的真实评价。
蒲松龄《学究自嘲》写道:“墨染一身黑,风吹胡子黄。但有一线路,不做孩子王。”
民国时期,夏丐尊先生写过一副对联:“命苦不如趁早死,家贫无奈做先生”。
历代文人,生动写出了教师的无奈与辛酸。
宋代对儒生特别敬重。宋太祖立下了“不杀儒生”的遗诏。宋代319年,都没有诛杀儒生的案例。
也许,宋代是读书人最狂妄的年代,是读书人最有尊严的年代。
难怪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难怪“唐宋八大家”中,宋代就占了六位。
元代就不太喜欢儒生,戏称知识分子为“臭老九”。
清朝赵翼《陔余丛考》记载:“元制,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儒生排在娼之下,丐之上,难道不是“弱势群体”?
明朝清朝对儒生最不客气。朱元璋把太子师傅宋濂的全家都干掉了。
清朝更是兴起了几宗“文字狱”,把儒生一顿咔嚓。
即使明代的官学太学老师,那时称为“博士”,他们被官府供养,也只是解决温饱而已。
教师斯文扫地,难道不是“弱势群体”?

1985年,国家倡导“尊师重教”,成立了“教师节”,教师终于扬眉吐气了。
但是,教师依然是“钱少、事多、地位低”。对教师的尊重,仅仅停留表象而已。
当今,对老师有偏见的人并不少,甚至从骨子里瞧不起老师。
教师是灵魂工程师,接受吃瓜群众在道德制高点的指手画脚。
有人认为老师迂腐、寒酸、卑微,有谁从内心真正尊重老师呢?
又有多少教师在人际交往中,敢骄傲地自称是老师呢?
教师,这个有职业自卑的群体,就从来不曾是“强势群体”。
只希望,这次,嗯,是来真的——但愿教师不再是弱势群体。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百年大计,教师为本。
重视知识,必先尊重教师,这才是教育的未来。

何谓教师专业精神?
教师专业精神作为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几十年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开展而逐步形成的。在已有的研究文献中,“专业精神”概念的英文翻译有professionalism、professional spirit、dedication、sentiment、morale等词。其中,Professionalism指从事专门职业者的职业特性、职业作风、地位或方法,含有专业和专业精神的意义。而professional spirit一般是中国学者采用的方式。Dedication意指奉献性的活动,抱有强烈的热爱去从事某项活动,把其作为终身职业长时间从事一项专门工作,有顺利成功的涵义。Sentiment意为以某种思想和社会价值观念为中心的高级情感,它是由情绪、情感和思想观念等复杂心理成分综合形成的。Morale —词含有“士气”之意,指高昂而和谐的工作精神,也含有一种道德、道义的意义。综合上述几种,笔者更倾向于采用professional spirit这一译法。
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教师专业地位的逐步确立,有关教师质量和素质的文件进一步颁布和落实;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随着《教师法》中对教师职业的专门性和教师地位专业化的规定,科教兴国政策的不断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逐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隆重出台,教师专业化迅速被推到了教师教育改革的风口浪尖,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迫在眉睫。作为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专业精神”顺势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然而,究竟何谓“教师专业精神?”或者说教师专业精神的内涵是什么?继之,其研究对象到底是什么?迄今为止,学术界虽然比较重视“教师专业精神”概念的界定,但由于它是一个内隐性强和个体差异性大的概念,有关它的界说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看,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关于这一问题,研究者形成了以下几种不同的认识和主张。
“师德(教师职业道德)说”。早期的研究,一般主张“师德(教师职业道德)说”,认为教师专业精神就是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国外的很多学者大都持这一观点,并且将关注的焦点集中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建设、教师职业道德的结构方面。但必须指出的是,国外的“师德说”是基于将教师看作是“道德主体”(moral subject)与道德教育主体的认识上,①认为教师专业精神就是社会所期望的道德规则或原则。在我国,如台湾学者饶见维认为,教师专业精神是指教师对教育工作产生认同和承诺之后,在工作中表现出认真敬业、主动负责、热诚服务、精进研究的精神。


历朝历代,教师是个什么样的群体视频

相关评论:
  • 18656284990皇帝们的童年是怎样,皇帝小时候都是怎么读书的?
    赖临启不喜欢每天枯燥无味的读书,总想着走出去玩耍。在老师翁同龢的悉心教导下,他以后便喜欢上了读书,因为老师告诉他只有读书才能长见识,有远见,有时皇宫中举办一些活动他也不会参加,而是一个人读书,可以说真的很不一样,老师的教育是皇子成才道路上最重要的基石,历朝历代的老师都会像今天的教师一样,...

  • 18656284990教师的别称是什么啊???
    赖临启1、师长 含有视老师为尊长之义,是古时候对教师的尊称之一。2、夫子 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来夫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3、山长 是历代对山中书院的主讲教师的称谓,其出处源于《荆相近事》。五代十国时期,蒋维东隐居衡山讲学,受业者众多,蒋维东被尊称为“山长”。此后,“山长”成为对...

  • 18656284990古代学校的类型有哪些,老师薪资高吗?
    赖临启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开启中国教育事业的先潮;汉武帝时期,推行儒学,兴办太学;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完备。随着历朝历代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推崇,到现在,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我们现下的教育系统由公立和私立两种学校类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

  • 18656284990请高手回答!教师职业道德考试简答题!!!
    赖临启3、对教师待遇期望过高。本来,历朝历代的教师职业都是“饿不死、富不了”的职业。如果你对教师待遇期望过高,梦想通过当教师过上奢侈的生活,就不要当教师。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劳动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劳动,老师应该追求的是精神满足,“教师可以在金钱...

  • 18656284990论“为人师表”的重要性
    赖临启其实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难以分割的。任何社会,教师群体的行为特征往往就是社会观念和风尚的缩影,而教师群体的素质又影响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观念和行为。所以,历朝历代都对教师提出了一些特殊的要求。如《吕氏春秋》中就列举了几种不能当教师的人,即“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若...

  • 18656284990现在的小学老师男的多还是女的多
    赖临启我只说一点:在我国,只要你是一个坐的住的学生,混到博士毕业是没问题的。有的人本科毕业就有好工作了,有的人没工作去考研了。研究生毕业后,没地去,才去应聘的老师。你以为他们是真心想当老师吗?我觉得可能是没得选了。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纵有隔夜粮,不做孩子王。历朝历代,教师...

  • 18656284990教师节主题庆祝活动方案8篇
    赖临启教师节主题庆祝活动方案篇1 一、活动介绍: 尊师重教作为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在历朝历代都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鉴于此,我们在教师节期间促销活动以“尊师爱师”为主题,把这次促销活动的主要目标群锁定为教师群体。 二、活动目的: 通过多次针对不同目标群体的...

  • 18656284990求两首咏叹历史的诗篇,短一点最好
    赖临启敬爱的好老师 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新长征路上老师立功 一群群接班人茁壮成长 肩负祖国希望奔向四方 您总是含泪深情凝望 啊,每当想起你您 敬爱的好老师 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2、园丁之歌 龚焱 校园的小树 为什么这么茁壮 桃花和李花 为什么这么芬芳 老师,亲爱的老师 您是我们的雨露阳光 黑板上躬身耕耘 不问岁月...

  • 18656284990教师这条路还走得下去么?
    赖临启远在孔子之前不说,自孔子诞生至今,可以说教师这个职业在中华大地上从未中断,不然中华民族的悠久 历史 和文化经历多次夷族侵害,也从未间断。这应该感谢历朝历代的老师们为此而付出的艰苦努力和传承。 教师这个职业,被现代人称之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就是说教师不仅教书,而且还承担着育人这个神圣职责。唐宋八大家之一...

  • 18656284990古代教师节在什么时候
    赖临启所以古代教师节就是孔圣人的生日,即每年农历的八月二十七日,换成阳历则是九月二十八日。我国自古就是重视教育的国度,一向有尊师的传统,古人会在冬至日大规模的集中表达。“冬至祭孔”,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的人会对着孔子画像跪拜,有的人会对控制的木质牌位跪拜。古代教师节的礼仪 历朝历代帝王带头...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