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多次出现三国鼎立,其中魏蜀吴有哪些不同之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古代几次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 主要有三种不同说法。
[军阀混战所致说] 周谷城、韩国磐等持此说。

周谷城认为:东汉后期“群雄并立,各据地盘,各拥大军。然为着要巩固自己的存在,取得优势的地位起见,均向外扩充其势力。这样一来,并立的群雄,乃相互混战。在长期混战之中,大的吞并小的,强的吞并弱的;结果形成三个较大的集团,曰魏、蜀、吴三国。凡弱小不能独树一帜的,都依着地位之所在,陆续分别隶属于此三大集团之下”。1

韩国磐认为:“184年爆发的黄巾大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官僚军阀乘机扩张自己的势力,董卓就是其中最嚣张者之一,由于黄巾、黑山等起义军在各处依然很活跃,东汉政府就改州刺史为州牧,加重其权力,妄图扑灭起义力量。可是,这却加强了地方割据势力”。董卓被杀后,“各地割据势力,封建军阀纷纷割据一方,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混战时间,曹操、孙权、刘备分别据有中原、吴、蜀,三国鼎立局面因以出现”。2

[封建经济的发展说]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范文澜等持此说。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认为:“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各个地区封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分裂倾向的加剧。长江流域上下游几个区域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了勉强可以自给和彼此均衡的程度,给南方孙、刘的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同一时期北方的国家则由于社会经济受到割据混战的严重摧残,无力消灭南方的国家,以统一全中国。但是统一的历史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已存在过四百多年,统一的因素仍在程度不等地起着作用,统一仍然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所以在无数割据者角逐的混乱局面中,终于出现了魏、蜀、吴三大割据势力,它们的统治者在各自的区域内削平了较小的割据势力,巩固了内部的统一,并且都力图打破均衡局面,实现全中国的统一。”3

范文澜认为:“从经济方面说来,三国分立也是东汉末年社会大破坏的自然产物。原来黄河流域是经济最发达的中心地区,因之它也是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区。这个伟大强盛的中心地区首先带动了长江上下游地区(益荆扬)的经济逐步前进。西汉中期司马迁叙述江淮以南(荆扬)一般的经济情况说,楚越地方,地广人稀,有些地方还使用火耕水耨法。没有饥寒的人,也没有千金的富家。这就是说,江淮以南经济落后,剥削者还不能积累起千金。到了东汉时期,大地主大豪强到处出现,说明经济已有发展,足以产生大的剥削者。”“不过长江上下游的人力富力比起中心地区来相差是很大的,它只能作为依附者与中心地区相连系,从而得到自身发展的助力。所以当中心地区强盛的时候,长江上下游不可能在政治上脱离朝廷自立为国家,但当中心地区遭受大破坏不能起带动作用的时候,那就要发生一时的分立,汉吴两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4

[由各方面条件造成说]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持此说。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存在,是由各方面条件造成的。政治上,曹操团结了中原的地主豪强,孙权以长江南北的世族豪强为支柱,刘备则依靠荆、益两州地主的支持。从地理条件说,蜀有剑阁、三峡之险,进可攻,退可守。吴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在经济上,蜀汉占有的益州‘沃野千里’,素有‘天府’之称。吴国占据的长江中下游,东汉以来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再加吴蜀联合,攻虽不足,守则有余。曹操虽占有广大的北方,但因战争破坏严重,一时还缺乏统一的物力和人力。这些就是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基本原因。”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面对强敌而不惧,扬水战之长,巧施火攻,以弱胜强,创造了辉煌战绩,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乘势向江南进军,一举夺占荆州。在此关键时刻,本应集中力量,彻底追歼刘备,然后再图东吴。而他却骄傲轻敌,同时攻打两个敌人,以致促成孙刘联合抗曹,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江南是水网地区,利于水战,而曹军长期在北方征伐,不习水战。曹操在进军之前虽然训练了一些水军,但战斗力不强;在进军中虽然又收降了荆州水军,但军心不稳。在这种情况下,要同以水军立国的东吴进行水上较量,显然是舍长就短,结果为孙刘所乘,遭到失败。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3955901.html?si=2

中国历史上只有一次三国鼎立
http://baike.baidu.com/view/61887.html?wtp=tt

三个政权同时存在,所以是“三国时期”。
那么,为什么要叫“鼎立”呢?
鼎这个东西,在古代(商代就有了),是一种器具,类似于一个大锅。最早的用途就是大锅,后来演化为祭祀的礼器。
鼎这个东西是三条腿的,每两条腿之间的夹角是120度,合起来正好一圈360度。
三条腿平均分,站立很稳。

三国时期的三个政权并立,就像三条腿的鼎一样,所以叫“鼎立”,意思是:像鼎一样立着。

三国鼎立,在我国历史上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魏、蜀、吴。

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于中原(洛阳)。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于巴蜀(成都)。

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于江南(南京)。

魏蜀吴三国鼎立

因此,在这个最为世人熟知的三国时期,是中原、江南、巴蜀的三足鼎立,但这并非我国历史上最常见的三足鼎立模式,因为江南和巴蜀之地均无法单独与中原抗衡,只有二者联合才能与中原并立,北方有明显的优势,这种模式并不稳固。

那么,最常见的模式是什么呢?我们来数一下历史上的三国鼎立有几次:

1、后赵、成汉与东晋三足鼎立

公元303年,李雄据有巴蜀之地,建立成汉。

公元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南京建立东晋。

公元329年,后赵的石勒灭前赵的刘曜,一统北方。

后赵、成汉、东晋三国鼎立

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已成,这一模式与魏、蜀、吴几乎完全相同。

2、前秦、前燕与东晋三足鼎立

石勒死后,北方重新进入乱世。

公元352年,符健称帝于长安,建立前秦。

公元352年,慕容恪击败冉闵的大魏,慕容儁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

前秦、前燕与东晋

从此,前秦、前燕与东晋三足鼎立,同时成为三足鼎立最常见的模式。

其中,前秦立足关中、前燕立足河北、东晋占据江南,在此模式下,三国实力相差不大,比魏蜀吴模式更稳固。

中国地缘结构

如果以秦岭、淮河划分南北,北方在地利和实力上占有优势,南方的政权只有在北方分裂的情况下才能长期保存。而北方的分裂和对峙便是关中与河北的对立,比较而言,关中地利上较优,而河北实力稍胜。综合起来看,关中、河北与江南这三者之间基本上构成一种大体的均衡。

3、后秦、后燕与东晋三足鼎立

公元370年,前秦灭前燕,一统北方。

公元383年,前秦苻坚败于淝水,北方重新大乱。

公元384年,姚苌称帝于关中,次年斩杀苻坚,建立后秦。

公元384年,慕容垂称帝,定都河北中山,史称后燕。

后秦、后燕与东晋

至此,后秦、后燕与东晋重新三足鼎立。

4、西魏、东魏与南梁三足鼎立

公元417年,后秦被东晋刘裕所灭。

公元409年,后燕被北魏拦腰截断,分为北燕和南燕两部分,北魏拓跋焘灭北燕,东晋刘裕灭南燕。

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一统北方。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高欢在河北地区掌控东魏(都邺城),宇文泰在关中地区掌控西魏(都长安)。

而南方地区,公元420年,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南朝宋。

公元479年,萧道成取代刘宋建立南朝齐。

公元502年,萧衍取代南齐建立南朝梁。

西魏、东魏与梁

至此,西魏、东魏、南梁重新三足鼎立。

5、北周、北齐与南陈

公元550年,高欢之子高洋自立为帝,建立北齐。

公元557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觉自立为帝,建立北周。

公元557年,陈霸先取代南梁,建立南城。

北周、北齐与陈

至此,北周、北齐、南陈三足鼎立。

在我国历史上,关中、河北与江南、巴蜀是最容易割据的地区,关中的政权强盛时,往往能控制陇西、河西;河北的势力则往往控制华北大平原,并常常延伸至辽西;巴蜀地区则通常并于东南。

因此,关中、河北与江南三者之间的鼎立,是最经常出现的三足鼎立,而六次的三足鼎立最终均走向南北对峙:

西晋与东吴、后赵与东晋、前秦与东晋、北魏与刘宋、北周与南陈。

南方政权的存在时间取决于北方整合的程度,当北方完成了内部整合,统一便到来了。




古时候多次出现三国鼎立,其中魏蜀吴有哪些不同之处?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