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 贝塔斯曼怎么了呀 一个很好的图书集团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贝塔斯曼经营的规模优势~

伴随着批发业务的正式对外开放,中国的图书分销市场进入了三国时代:外资、国资与民资初步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5月24日,德国传媒集团贝塔斯曼下属的贝塔斯曼直接集团与辽宁出版集团合资成立了辽宁贝塔斯曼图书发行有限公司。这一合资公司的成立使十年来在中国图书市场表现活跃的贝塔斯曼终于将脚步跨入图书分销市场的批发领域,同时也是作为国内出版社改制试点的辽宁出版集团走向市场的重要一步。

外资进入图书批发领域
新成立的辽宁贝塔斯曼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总经理潘燕介绍,此次组建的合资公司将致力于图书批发业务。未来主要的合作对象包括各省市的新华书店以及国内有知名度的民营书店。
与国内已有的从事图书批发的企业不同的是,辽宁贝塔斯曼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将倡导新的发行文化,为下游的零售商和上游的出版社提供大量图书流通领域的增值服务。“贝塔斯曼多年在中国的经营使得我们更加了解市场,而辽宁出版集团则有着与国际传媒集团合作的丰富经验。”潘燕表示,“中国不缺少好的图书,关键在于如何营销。对于上游出版社而言,首先是内容的丰富性,新成立的合资公司背后是有着丰富图书出版经验的德国贝塔斯曼集团,我们可以为出版社的选题策划出谋划策;其次,还可以通过捆绑销售等方式开拓上下游的营销渠道。”
贝塔斯曼亚洲企业发展总裁和睦介绍,在去年国家放开图书批发业务后,贝塔斯曼与辽宁出版集团就开始就合资事宜展开谈判。2004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了双方的合资方案。后又经商务部等相关部门的一系列审批后,合资公司最终于2005年5月正式成立。在合资公司董事会中,中方占三席,外方占两席,和睦是外方董事之一。
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出版管理条例》、《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以及《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的规定,中国书报刊分销市场允许对外资开放。到2004年12月11日,书、报、刊的批发市场已经全面向外资开放。而辽宁贝塔斯曼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拿到了首张合资公司的图书批发许可证。
贝塔斯曼之所以选择采取合资的方式,而不是独立运作一家图书发行公司,与贝塔斯曼在中国一贯的市场策略有关。和睦解释说,贝塔斯曼不能也不愿独自开拓市场,因为贝塔斯曼仍缺少完全了解中国图书分销市场的能力,“我们从全世界得出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取得成功,必须与当地最好的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我们必须小心地评估当地的图书批发和零售市场状况,而辽宁出版集团有与国际传媒集团合作的经验,而且在整个谈判及批报程度中,他们都表明自己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贝塔斯曼不认为自己可以做好所有事。我们的战略是本土战略,任何业务我们都不会试图由自己来执行。”对于目前的持股比例,和睦表示贝塔斯曼方面很满意,目前没有变更的计划。但他同时表示,市场总是变化的,未来还要视市场发展而定。

走出去与走进来
贝塔斯曼之所以在国内众多出版社中挑中了辽宁出版集团作为合作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辽宁出版集团是我国出版社改制的首家试点。
2003年3月29日,辽宁出版集团成立,这标志着中国第一个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出版集团的诞生。
体制改革使辽宁出版集团激增了活力,该集团在产权多元化、内部运行机制、人员结构调整、建立高科技支撑体系、以及建立现代图书物流中心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最新的数据显示:辽宁出版集团现在的图书再版率比集团成立之前提高了10.2%,高于全国平均再版率近10个百分点;获国家级图书大奖和省部级优秀图书奖的图书,质量、品种与规模都创历史最好水平,分别比集团成立之前增长了55%和36%,资产总额增长了61.1%;净资产增长了91%;销售额增长了30%;销售收入增长了39.5%;利润额增长了32.8%。
至2004年,继辽宁出版集团之后,国内又成立了12家大型的出版集团,出版界初步完成了集团化重组。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张胜友认为,成立出版集团的目的,不是简单地把规模拼凑做大,而是要通过资源重组、品牌延伸、深度开发,提高出版的整体效益,发挥出版的规模优势。
对于辽宁出版集团来说,与贝塔斯曼的合作还有另一层意义,该集团副总经理俞晓群表示,他们通过有效地吸纳境外资本,成立全新的发行公司,既有利于更好地开拓国内发行市场,又可以借助于贝塔斯曼迅速提高辽宁出版集团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提升核心产业竞争力。这是辽宁出版集团实现“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一步。
俞晓群同时认为,对于正在谋求上市的辽宁出版集团来说,与贝塔斯曼的合作将有利于自身的上市进程。
作为著名的传媒集团,贝塔斯曼集团自十年前以贝塔斯曼书友会登陆中国以来,先后通过与上海中国科技图书公司的合资,对在线业务的整合以及与北京21世纪锦绣图书连锁公司的合作,陆续形成目录邮购、网上书店(BOL)和遍及全国的会员连锁店三大零售渠道。目前,贝塔斯曼在我国已拥有150万书友会会员,39家连锁书店,还有30余家书店正在筹备之中,将于今年内开张。此次合资公司的成立,更是使贝塔斯曼的业务拓展到批发领域,这标志着他们已经全面进入我国出版物分销市场。用贝塔斯曼亚洲企业发展部总裁和睦先生的话说,他们“坚信中国是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所以一直将它作为集团全球战略中的重要部分,期待它有更大的发展和更好的表现。”
中国出版界“走出去”的期待与国际跨国传媒集团逐渐“走进来”的步伐结合在一起,构建出了新生的辽宁贝塔斯曼图书发行公司。业内人士希望,这种相辅相成的目标和利益取向,能给更多的中外企业带来真正的“双赢”。

图书分销市场的三国时代
在加入WTO之前,中国的图书分销业是新华书店集团一枝独秀。已有65年历史的新华书店是中国最大的国有图书发行商,在政策的保护下,一直以来占据着市场70%以上的份额。除了依靠大型物流中心进行批发业务之外,新华书店集团主要通过遍布全国的书店开展零售业务。
但是,面对图书市场的逐步开放,新华书店的特权地位在不断削弱,而相形之下,外资及民资的力量在不断增强。
在贝塔斯曼之前,已有香港泛华科技与人民日报社合资成立大华媒体公司,TOM集团与北京三联书店协议成立合资企业,被允许开展出版物分销业务。
在对外资开放的同时,中国的图书分销市场率先对中国的民营资本开放。以席殊为代表的民营书店迅速崛起,与贝塔斯曼合作的罗锐韧旗下的21世纪锦绣也是其中之一。席殊采取的是书店加盟的经营模式,而21世纪图书则是在全国铺设自己的书店连锁经营网络。
业内专家指出,新华书店集团的书店规模最大,数量最多,但管理松散,各地的新华书店体系各自为政,而且维系如此多的书店需要较高的成本;席殊这样的民营书店集团经营较为灵活,但资金实力还无法与新华书店抗衡,而管理经验也不如贝塔斯曼这样的外资集团丰富;以贝塔斯曼为代表的外资集团有着资金及经营的双重优势,但在中国仍受限于政策,加之建立分销渠道需要时间和大量的资金投入,投资回报期较长,因而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与本土公司合作的方式开拓中国市场。
国际中国文化出版社社长赵晓明认为:“中国大陆图书市场潜力可观。2001年,中国大陆人均购书消费32.01元。而美国1999年的人均购书消费93美元,法国人均消费122美元。对照之下,可以看出内地图书市场的潜力非常之大。
全国首次新闻出版行业实现增加值抽样统计调查显示,2004年,全行业实现增加值1939.7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出版产值的年均增长率长期保持在10%~20%,有时甚至高达30%~50%,这在当代世界出版业中极为罕见。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出版业的年增长率回落到8%~10%,基本与国民经济增长同步。但即使如此,在世界出版业中,亦属高增长。
据统计,2003年,中国出版图书19万余种,其中新书11万余种。同期,英国出版书籍12万种。美国出版书籍17.5万种。
但是,中国作为人口第一大国,虽然年图书品种多年来在世界高居第一,然而产值却只有461.6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不但远远落后于美国图书的年产值300亿美元,也落后于英国。也就是说,对图书而言,中国是大人口,小市场,品种第一,产值却很低。
而对于像贝塔斯曼这样的跨国传媒集团而言,这样具有潜力的中国确实是难以割舍的。和睦表示,“中国市场是一个教育程度高、增长非常好的市场,对贝塔斯曼的全球发展战略非常重要。”至于中国图书出版市场,虽然目前还没有对外资开放的时间表,但是贝塔斯曼还在耐心地等待,“我们会保持与中国政府的合作,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管理规则,一旦这一市场对外开放,贝塔斯曼一定会成为中国政府的合作伙伴。”和睦如是说。

集团在中国的众多业务举措,充分体现了贝塔斯曼对中国市场的承诺以及集团在媒体和服务行业中的领先地位:20世纪90年代中期,贝塔斯曼给中国传统的图书行业带来了图书俱乐部的新的业务模式,它也是在中国邮政之外,最早建立起自己的送货上门和客户服务系统的公司之一。在电子商务时代来临之前,图书俱乐部的模式,为边远地区的中国读者提供了获得图书信息和享受送书上门服务的宝贵渠道。本世纪初,贝塔斯曼欧唯特公司进入中国,成为在中国发展外包服务行业的最早的一批拥有国际化背景的公司之一。 至今,欧唯特中国成功地在上海、北京、广州、厦门、深圳等地陆续建立了其业务部门,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也为中国同行带来了宝贵的国际经验。自2000年进入中国以来,古纳雅尔与中国本土著名的出版社在多个杂志领域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提供广告业务代理及出版咨询服务。《父母世界》、《宝贝世界》、《瑞丽》系列、《男人风尚》和《汽车博览》等杂志均在各自领域处于领导地位。2006年10月,贝塔斯曼中国总部在北京成立。作为集团在中国的联络中心,贝塔斯曼中国总部的成立,标志着集团在中国进行深入长期合作的决心。来自文化、商务、政治等各界人士,均可将贝塔斯曼中国总部视为直接联系贝塔斯曼集团和了解集团在中国的各项业务的联络点信息窗口。作为RTL集团下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Fremantle Media每年制作长达9500多小时的原创节目,包括获奖的黄金档电视剧、连续剧、大型娱乐类节目、真人秀和搞笑节目。在中国,Fremantle Media和电视台以及节目制作公司合作制作节目,例如,与湖南卫视、上海文广(SMG)合作制作了广受欢迎的节目,如足球小子、洞洞墙以及《家庭赛乐赛》等。2008年1月,作为中国战略的重要一步,贝塔斯曼集团成立了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BAI)。至今,BAI在中国大陆的教育和职业培训、新媒体产业以及服务外包领域不仅有了成功的投资,并且还向投资的企业提供贝塔斯曼集团的全球资源和业务支持。2008年07月03日,北京今天,贝塔斯曼中国宣布终止其中国书友会的运营,即上海贝塔斯曼文化实业有限公司在华的全部业务。这是贝塔斯曼集团在重新评估其在中国的各项业务后做出战略调整的一项决定。在调整的初始阶段,我们决定终止贝塔斯曼作为股东之一的二十一世纪图书连锁书店业务。现在进一步的调整结果使我们以及合作伙伴最终作出终止书友会即上海贝塔斯曼文化实业有限公司全部业务的决定。两项业务均受到了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的影响,让我们看到这两项业务无法成为长期持续高速发展及规模化的业务。贝塔斯曼在此衷心感谢书友会的全体会员,感谢他们长期的信任、支持和惠顾;作为拥有近200年历史,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在内拥有众多精彩业务的国际性媒体公司,贝塔斯曼承诺公平公正地履行对所有书友会会员应尽的义务。从07月08日起书友会将停止接受新的订单,网上订购及目录订购。书友会上海的门店将于7月31日前陆续停止运营。2008年12月25日前,书友会会员可以上网或拨打呼叫中心查询账户余额,相应的帐户余额将通过邮政汇款返还给会员。 我们还要衷心感谢书友会所有员工的辛勤工作和努力奉献,同时强调员工的利益是我们考虑的首要因素,我们承诺尊重所有员工,并保证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们。贝塔斯曼承诺在处理员工问题的各个方面将严格遵守政府法律和各项规定,依法向所有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补偿金额将在符合政府要求的前提下,同时考虑所有员工过往对业务发展做出的努力及贡献。 我们同时承诺将公平、公正地履行对供应商及其他合作伙伴的所有义务。我们衷心地感谢大家在发展书友会业务过程中给予的长期支持。 我们需要强调的是,书友会在贝塔斯曼中国的整个业务板块中只是一小部分,该决定决不影响贝塔斯曼对中国的长期承诺。战略调整后,我们把投资重点转向可以长期持续发展及高增长的业务,并将把原有对书友会业务发展的投资注入到贝塔斯曼在中国的其他业务和投资计划中去。中国是未来带动贝塔斯曼全球业务战略增长的三大重要市场之一。作为一个在中国的长期投资者,我们拥有很多值得期待的业务和投资计划,为今后业务持续增长和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贝塔斯曼为何败走中国
  业内人士:贝塔斯曼在中国水土不服
  贝塔斯曼是全球最大的出版企业之一,拥有3500万名会员的贝塔斯曼书友会也是世界最大的书友会。并不能简单地把国外成功的模式搬到中国,了解中国的图书市场和中国的读书人是最重要的,曾任贝塔斯曼亚洲出版公司总编辑、贝塔斯曼书友会总编辑3年、于2004年离职的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育海说。实际上,早在2006年,贝塔斯曼就曾关闭了北京14家门店中的10家。
  1997年,贝塔斯曼以书友会形式进入中国图书分销市场,用信函开展业务在当时的中国尚属首次。当时,在《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上,贝塔斯曼的书友会广告共吸收了大约150万名会员。
  知名出版人李寻欢两个月前还是贝塔斯曼在中国的出版合伙人。他认为,贝塔斯曼的门店都是建立在书友会的基础上,中国的书友会成员都以学生居多,流动性太大,和欧洲以家庭为主的书友会有着本质区别。
  书友会的营业模式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盈利。就贝塔斯曼来说,这起码要实现两三个亿的销售额。黄育海说,其内部管理成本太高了。黄育海称,贝塔斯曼在中国经营近13年来一直水土不服,近几年亏损越来越严重,在当当、卓越、99读书人和贝塔斯曼4家经营内容相似的公司里,贝塔斯曼的业绩是最差的年销售额只有几千万元。
  贝塔斯曼的公告表示,连锁书店和书友会两项业务均受到了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的影响,这两项业务无法成为长期持续高速发展及规模化的业务。在贝塔斯曼首先宣布关闭36家门店时,黄育海就曾猜测贝塔斯曼书友会和网上书店都将逐步退出中国。事实证明,他的预测是准确的。
  出版人:书友会不会败走中国
  败于互联网,是当当网联合总裁李国庆对贝塔斯曼失败原因的另一个判断。
  依靠目录卖书实际上就是一种赌博,李国庆说。据了解,贝塔斯曼每月仅邮册一项就要耗资300万元人民币。黄育海也证实,长期以来,贝塔斯曼一直处于高成本运营状态,直接导致了巨额亏损。比如,为招募会员,贝塔斯曼长期在大众期刊上刊登广告,每年广告费约在四五百万元。
  由于贝塔斯曼书友会在网络平台之外的维护投入,使得其虽然坐拥低至4折的进价,可在给读者的价格方面依然没什么优势可言,许多书友都选择邮册上选书,当当或卓越上购买。
  路金波认为,贝塔斯曼没有在2002年大力推广电子商务业务,使其以后在网络销售上遭遇了当当、卓越等网上书店的强大冲击。
  也有出版界业内人士认为,贝塔斯曼来中国开设的零售书店以经营失败告终,折射出当前国内传统形式的实体书店普遍遭遇的困境。网络书店不断蚕食着实体书店的市场份额。近年来,房租等运营成本的大幅上升,把实体书店的利润空间挤压得十分厉害,不少民营书店纷纷倒闭,一些国有书店也度日艰难。贝塔斯曼当初进入中国市场时只有书友会,图书发售渠道太少,因而于2003年年底收购北京21世纪锦绣图书连锁有限公司40%的股份,获得了做实体门店业务的资格。连锁店开业后,业务支出猛增,导致入不敷出。
  不过,黄育海指出,国外的实体书店和书友会及网络书店两种形式一般各占50%左右,谁都不会取代谁,在书店有淘书的乐趣。黄育海认为,卓越、当当、99这几家网络书店的市场空间还很大,现在几家主要网络书店的销售额加起来还不到15亿元,这在13亿人口的中国显然还是个很小的数字。
  同时,黄育海也表示,并非书友会不适合中国国情,也并非中国人不喜欢书友会,关键是要针对中国市场,找到自己的赢利模式。贝塔斯曼进入中国十几年之所以一直水土不服,德国的书友会形式不能被简单拷贝,研究中国本土市场的需求至关重要。

  中国会员对贝塔斯曼的评论
  贝塔斯曼的书太贵了,完全和卓越没得比。
  我也受不了,贝塔斯曼,1、会员每季度必须买书。不管喜不喜欢。2、书价优惠不明显。3、有一次定了书,少一本,说是缺货,以后补寄,结果直到我退会,也没给补上,钱也没 退还,但一想只20多元,路途又远,我就算了。4、我会员期到了,按协议不想续签,没再订书视为主动退会,但他们还不让我退回,硬寄书给我,打电话过去,说我已期满,不再 订书,按协议就是退会了,他们还硬说我根本没退,还是会员,还要履行每度买书,还继续寄书,害得我跟邮局解释,他们是乱推销的,以后只要他们寄给我的书,都原地退回,太无 赖了。5、书的品种方面无个性服务,没特殊性,书都不合我口味,没针对性,入会,没感觉有多少优越性。虽说是有一两本还可以,但有时想找一些专业性的书,或外面难买到的书 ,这方面基本不可能。最后,他们没再寄书给我了,但还老时不时通过信封寄给我一些书名的小彩册,确实也挺有毅力的,也看出很花成本,这点不可磨灭,几次看到一两本还中意的书,又想买,但一回想 ,这样一买,是不是又算默认入会了,又得被强制买书,还有联想到有一次订了书。少一本,说补寄,但没下文,心里又怕了,所以再没买他们的书,应该说他们是败在经营不善,管 理混乱上。
  中国没人读书,所以没有市场。
  要说中国唯一书市,那就是语文、数学、外语课外辅导书。
  中国人越来越短视了,太注重眼前利益了。
  书又不好,谁买,而且还要强买。
  好,该关!几年前我买了一本<罗德曼>,哼!没收到,我再也没和它打过交道!!!!
  贝塔斯曼是让互联网让电视打败的,新时代资讯和资料的获取现在都能在网上找到了,谁还需要去查书啊。
  盗版的力量是强大的。
  全卖些无聊的书,我最后一次叫他们寄一本自动化控制的教材来,他们居然寄来了一本自动化发展历史的书来,我无语了,让他们换书他们还不给换,开始说没有那种书,后面又说有 但你必须得重新掏钱买一本。我对它彻底无语,真的太下三烂的手段了,比国内公司恶劣。
  答应捐款四川灾区,结果却不兑现的公司还有什么好说的,我以前知道这个公司,从现在起我将忘记它。而且它是典型的反华公司,还想来中国赚钱,我觉得我们中国人有时候真的好笨,也许是消息不灵通吧,也不怪同胞了。我一个在德国留学的同学说德国有好几个激进反华杂志都是贝塔斯曼旗下的,我们广大的同胞却不知情。
  我早就不看好"贝斯塔曼"书友会,因为它根本就不把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客户几乎每月都要买书,否则就出局.这是我们客户最不能接受的。
  把贝塔斯曼的死亡首先归结为政策,我觉得很可笑。
  我曾经是贝塔斯曼的会员,大概是1998年初,不到半年,我就退出了。本来半年时间是不可以退会的。当时我订了一本书,结果,我订的书没有寄来,却寄来了一本所谓推荐书。 我把书给贝塔斯曼寄回去,说明了情况,于是退会了。请注意,贝塔斯曼并没有向我表达半点歉意,而余款也并没有退给我。当然金额不大,懒得费神。
  就我的经历而言,贝塔斯曼内部管理肯定极其混乱,所以,至少十年前就已经埋下了其死亡的种子。就不要再那里找这个哪个的原因了。
  贝塔斯曼选书是越来越俗气了,没有什么深度,说是书店,但纯粹就是个休闲地点。我认为更多的是它自己把自己整垮了,环境只是个诱因,实际上,他当年能做起来是由于当时图书渠道太有限的原因,而在日渐丰富的购书渠道环境下,他骨子里不争气的毛病就凸显出来了。
  我曾经是贝塔斯曼最早一批的会员,那是在它刚进国内的时候,但是最终我在坚持了3年之后选择了退出。记住:是坚持!!!这就是我想表达的重点,这应该是贝塔斯曼最失败的营 销策略,那就是:规定会员每个月必须购买多少图书,不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到后来我觉得自己实在是没耐心和他们玩这种游戏了。
  我不知道其他人看书是为了什么,但是,至少我自己是喜欢并且消遣所以才选择看书的,我不希望有人以任何的借口来打击我的兴趣爱好,甚至把兴趣爱好变成一种负担。
  所以,贝塔斯曼失败我一点都不奇怪!再见吧!贝塔斯曼!
  德国的公司和他们足球一样是死脑筋!以前读书时作过他们的会员,也是因为强制购书才退出的,最讨厌别人强迫我!!
  终于倒闭了,老天有眼呀!不倒闭是天理难容!!
  98,99年的时候做过他的会员,后来就没意思了.书的品位太低,价格也贵.还强制买卖.入会时的入会费原来说好是可以退的,后来我写了信去,他们还是没退.太恶心了,还不如卓越和当当.
  贝塔斯曼确实是一个被我遗忘很久的名字,说来惭愧,看书的第一选择是在网上找免费书,下载到psp上看,第二选择是上当当,或者卓越上比比价格,找便宜的买,很久没有上书 店了。 当然,还有个选择,买盗版书。
  前不久,在路上看到贝塔斯曼的实体店,觉得他钱多的用不完,居然开实体店,没想到真的倒闭了,可惜!
  找外国人和海归在中国做生意,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它进书价格只有区区4折,却没法给读者实惠。你说是谁的问题?谁赚了大头?
  以前我特支持它,连信用卡都办的他和招行联合的,结果它不支持我,买书钱少还降级,什么破公司,气死我了!我在它家买了快10年的书,结果折扣越来越低,书越来越少,没有 的挑,在也不买了,还不如去书店或其它网购买!
  在图书的种类 购买的便捷程度 及消费者最最关心的价格上 贝塔斯曼都无优势可言 这样 在竞争中失败也是必然的!
  说明中国不是一个大公司滋生的土壤?
  自己搞不好就怪政策,eBay也是外企吧,为什么它和卓越的合作那么好?看看贝塔斯曼下属的明镜明星杂志对中国的仇恨,这个集团根本对中国一无所知.
  问题的症结不是大家在看电子书,或者有网上书店,更多的是因为它推荐的书格调太低,太俗了。
  以前买书都有折扣。不过现在许多书店都有这样的服务,也不缺贝塔斯曼了.
  确实应该关门了,投钱投不到正地方,书越来越没意思。走吧,可惜了邮政,一块大蛋糕消失了,哈哈.
  倒霉啊!贝塔斯曼还欠着我的公司很多货款没给,从去年就没给结,今年又开始大耍无赖,三周换了三个业务联系人,每个人都说自己不清楚账目,就是躲避!开始只是拖,然后就不 接电话,现在连电话号码都成了空号! 找到他们公司的法务,她还很可笑地让我们续签合同,说只有续签了合同才能给结款!可合同里都对合作方的恶意惩罚条款,对他们没有一丝一毫的约束,明显在给人下套。这么大的 一个公司,如今也耍着下三烂手法,贝塔斯曼死的很猥亵!!!
  第一,竞争对手增多。第二,会员条款苛刻。第三,书的价格比竞争对手贵得多(小贝一般八到九折,而99、卓越至少也有七五折)。
  贝塔斯曼也更看重员工的海归经历和MBA管理经验,多少号称的外企,都是被这些人玩死的。嫩也不例外。


请问 贝塔斯曼怎么了呀 一个很好的图书集团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