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近现代史社会的变化,从一个点出发,3000字左右的,谢谢啊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跪求一篇中国近代史学史论文,3000字左右。~

1840年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透过被砸开的大门,人们幡然看到了西方科学文化的强大,痛彻地感到一个民族要强盛,就必须重视科学,重视经世致用的以物质生产为目的的实用知识。一些有识之士敏锐地看到中国教育之弊端,科举制之误国误民,改革旧教育之呼声日甚。“新学”如雨后春笋般在奇石怪岩中倔犟地生长起来。与帝国主义军事入侵结伴而来的文化人侵,使得教会学校在中国大量出现。另外,中国原有的传统教育也并未消声匿迹。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就是在这一背景中诞生的。

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出现,依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姜丹书先生的见解,可分近因和远因两种。近因是废科举,兴学堂。科举教育是以私塾教育为特征的,私塾教育排斥艺术教育,近代学校教育则包括艺术教育,因此,私塾教育与学校教育实际上成了艺术教育变动中划时期的分界线。远因是由于西洋人传教和通商的关系。洋教和洋货的大量进入,使西洋的艺术为国人所认识。直观性很强的艺术,甚至成了“欧化”的主要原因,“须知最易感受欧化的,莫先于艺术,莫捷于艺术,莫普遍于艺术,亦莫深刻于艺术”。

姜丹书先生的分析固然有其道理,然而,中国近代美术教育之所以发展得如此迅猛,更直接的动力还是科学与实业。

西方近代人文科学的传人,声、光、化、电等实用科学的普及,使国人看到西方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大多与“绘事”相关,比如,“算学”要大量使用图画,“地理”须使用各种地图,地质学得依靠测绘图,“植物学”则离不开标本图。人们从科学和实业的角度认识到了美术作为促进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工具性价值,这最早在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中反映出来。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内设船政学堂。其教学科目除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外,还包括画法。1867年又设马尾绘事院,培养制图专门人才,内分2部:一部学习船图,一部学习机器图,学生被称为“画图生”。

随后,开设有图画(制图)科的新式学堂日渐增多,其中主要有:天津电报学堂(1880年创办)、江南水师学堂(1890年创办)和天津中西学堂(1895年创办)。

要发展教育,兴学育才,培养新式师资,就成为关键问题。这自然导致了我国师范教育的萌芽。

我国近代教育活动家张之洞于1902年创办的(1904年正式开学)两江师范学堂(初名三江师范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该校设本科、速成与最速成科3科,以培养高、初级2级小学堂教员为宗旨。所学课程为修身、历史、地理、文学、算学、教育、理化和体操等。图画也为其中的必修课程,另设有法制;理财、农业和英文等随意课。1905年,这所学校改为以培养初等师范学堂和中学堂教员为宗旨的优级师范学堂。

1906年,学堂监督(校长)李瑞清奏请获准,创办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第1个美术系科——图画手工科。“学科以图画手工为主科,音乐为副科,兹单以图画言之,西洋画(铅笔、木炭、水彩油画),中国画(山水、花卉),用器画(平面、立体)、图案等。”

图画手工科的设立采用了资本主义国家美术教育体制,所设课程全面而完备,并且注意突出美术师范教育的特点。图画手工科开设的课程为:教育为总主科;图画、手工为主科;音乐为副主科;国文、英文、日文、历史、地理、数学、体操为副科。学生须通过预科文理普修方可进入图画手工科学习。

图画手工科本科的课程主要为:

“教育:包括教育史(此先在预科中教起)、教育学、训育论、心理学、伦理学、各科教授(学)法、教育行政及小学设置等。每周约四五小时,教师是日人松本孝次郎和松浦杖杖作。

图画:自在画——素描(铅笔、木炭及擦笔)。临画及写生,几何立体、静物及石膏人像(有些先在预科中教起)、单色石膏、铅笔淡彩、水彩画(静物、动物标本写生及野外风景练习)、速写、油画、图案画等。教师是日人盐见竞。

又加国画,当时称“毛笔画”——山水、花卉。教师是萧俊贤。

用器画——平面几何画(先在预科中教起)、正写投影(当时称“投象”)、均角投影、倾斜投影、远近投影(透视画)、画法几何等。教师是日人亘理宽之助(一个短时期)及盐见竟。

每周图画时数有十余小时(国画时数另加)。

手工(后称工艺、劳作,发展而为工艺美术):纸细工——包括折纸、切纸、粗纸、捻纸、厚纸、纽结细工(与捻纸结合)、豆细工、粘土细工(塑造、烧窑——素烧、釉烧)、石膏细工(浇造、雕刻、翻模型)等。以上先在预科中教起。再加竹工、木工、漆工、辘轳工。(旋工、车床元件)、金工(针金工即线金工、扳金工——小焊、火焊、变色、蚀雕、镀金、及锻工)等。教师:预科时是日人杉田稔,本科时是日人一户清户。每周手工时数为十余小时。

音乐(略)

本科时,除这些主要功课外还有几种副科,如:伦理(每周只一小时)、力学(为了与手工有关)、日文(为了增加看参考书的能力)及体操(柔软、兵式)。

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的图画手工科接连办了两班,培养了我国第一批美术师资人才五六十人,其中包括汪采白、吕凤子、沈溪桥、李仲乾、姜丹书、吴溉亭、李健等在中国近代艺术教育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毕业生主要分配在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四川、山西和北京等地,有的直接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为我国新美术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李瑞清也因其卓越的贡献被尊为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先驱者和奠基人。

此后,保定优级师范学堂、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广东优级师范学堂以及在两江师范旧址重新建的“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也设有图画手工科(班)。辛亥革命后,一些已建的师范学校,如北京高等师范、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成都高等师范都相继开办了图画手工专修科。此外,我国最早的中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现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也开设了图画、手工课作为主要课程。
辛亥革命前,培养绘画专门人才的学校尚未出现。但1852年间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内附设的“土山弯画馆”值得一提。这所画馆虽属工艺工场的一部分,但主要是训练宗教画人才。学生皆为中国信徒,教师则为法国传教士。教学采取工徒制,内容包括擦笔画、木炭画、铅笔画、钢笔画、水彩画和油画等技法,课堂作业主要是范画临摹。该画馆还于1907年出版了《绘事浅说》、《铅笔画贴》等书,影响较大,对中国的美术教育,尤其是西画教育有一定推动作用,以至被徐悲鸿先生称为“中国西洋画之摇篮”。

瓜西西的,找个学汉语言文学的同学,三千字快的很,他们是专业户,我们的文学欣赏等选修课都这么干,写了四五千都有可能,网上很少有人愿意写那%co=瓜西西的,找个学汉语言文学的同学,三千字快的很,他们是专业户,我们的文学欣赏等选修课都这么干,写了四五千都有可能,网上很少有人愿意写那么多字。

十九世纪上半叶,清王朝开始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内忧外患困扰着朝廷,也唤醒了许多爱国的知识分子,促使他们放眼世界,探索新知。魏源在对待西方文化上就主张“师夷长计以制夷”[xxiv],尽管他的观点是基于爱国的热情偏重于对外来侵略者的抵御,但是已经看到了文化交流的重要,他认为中国受到外国的侵扰,主要是没有了解外国的文化,我们抵御侵略不等于闭关锁国,盲目自大,而是要积极的了解西方的文化,吸收他们的长处,才能战胜他们。他认为,不论西方的战舰、大炮、兵法,还有西方近代发达的工业技术都值得我们中国人认真学习。为了达到学习西方的目的,他还到被占领的香港、澳门去对西方文化进行实地考察。到了十九世纪末期,世界上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他们疯狂的开始瓜分中国的行动。

面对民族危亡,康有为强调“全变”的进化论,他认为中国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只有全面变法才有出路。他所谓的“全变”包括了“变器”、“变事”、“变政”、“变法”四个层次,分别是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设邮便、开矿务”;“改官制、变选举”;改变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xxv]他还根据“全变”进化论,利用今文经《春秋公羊传》的资料,提出了“三世进化”的文化发展观,他认为《春秋公羊传》所说的“所传闻世”、“所闻世”、“所见世”三个阶段,实际上是指“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阶段。从文明程度上看,“据乱世”是“文教未有”,“升平世”是“渐有文教”,只有进入“太平世”才达到“文教全备”。[xxvi]这三个时代是循序渐进的,人类文化的发展也是按照这个程序逐步实现的。从政治制度上看,“据乱世”是君主统治,“升平世”是君主立宪,“太平世”才实现民主共和。他认为,中国两千年来一直处在“据乱世”,通过维新变法才能达到“升平世”,再往前发展,才能达到“太平世”,也就是他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康有为文化发展是有阶段性的观点。

严复广泛接触了西方文化和学术思想,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宣传达尔文的进化论,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论文。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是他影响最大的译著。他十分推崇达尔文的进化论,并力图用进化论来解释人类文化的发展,宣传救亡图存、维新变法。他把进化论归结为“物竞、天择二义”[xxvii]“物竞者,物争自存也;天择者,存其宜种也。”[xxviii]在他看来,生存竞争不只是生物界的规律,还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规律。他说:“达尔文曰:物各竞存,最宜者立,动植如是,政教亦如是也。”[xxix]各个民族各种文化都处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进步发展的就可以存活下去,不知进取的就只有萎缩以至于灭亡。

章太炎早年接受了严复宣传的“物竞天择”的进化论思想,分析了自然界和人类的进化过程,进而认为,人类文明的进化不同于自然界的进化,它是以生产工具——“器”为标志的。他具体论述了古代社会中“器”的改进于社会发展的关系:神农时代,人们“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到了黄帝时代,人们“以玉为兵”,伐树木为宫室;大禹时代,人们“以铜为兵”,开凿山岭,掘江导河,使天下通平;再往后,人们做“铁兵”,使猛兽惊恐,江河折扬,显示了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因此,石器、铜器、铁器等工具是辨别人类文明发展的阶段的标志。[xxx]他还指出,人类进化不是一个消极的适应自然的过程,而是积极的征服自然的过程,因此,他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这样对中国社会的进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辛亥革命推翻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没有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以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吴虞、钱玄同等为代表的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发动了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空前猛烈的批判。

中国近代前期思想演进的过程:开明的封建士大夫林则徐、魏源等新思潮的萌发和李鸿章等地主阶级洋务派“师夷长技”(学习外国的技术) 的思想;洪仁玕等先进的中国人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王韬等早期维新派开始要求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的变法主张;孙中山、邹容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把从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主张暴力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李大钊和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主要经历的三个时期:

(1)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主要是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为代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主张“师夷长技”,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2)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先后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效仿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继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层。思想启蒙、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和新文化运动兴起,构成了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3)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学俄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思想历程。中国人民第一次真正找到自己的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1918年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后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1922年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标志开始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1927年工农武装割据的提出表明进一步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1945年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1953—1956年三大改造,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1956年中共八大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探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

中国思想近代化发展的特征:

①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②学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复杂历程。③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几次重要思想争论或论战:

①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是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②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思想斗争,是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

③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掀起了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④问题与主义之争是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论战;⑤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论中国近现代史社会的变化,从一个点出发,3000字左右的,谢谢啊视频

相关评论:
  • 1327750368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申克阎答:1、从政治上来看,一方面是鸦片战争使国门大开、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对社会生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主动地融入世界,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极大变化。另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内部新兴进步力量在理论上与实践上的努力。中国近现代史上三次历史性巨变对社会生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孙中山领导...

  • 13277503684你所了解的中国近现代史从何时开始 为什么
    申克阎答:中国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因为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

  • 13277503684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起点?
    申克阎答:一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一个落后并且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中国的社会阶级发生了改变,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主要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鸦片战争后逐渐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3.三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主要...

  • 13277503684急求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的论文...在线急等...!!!
    申克阎答:论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处于过渡时代。从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独立)并向殖民地演化,这是个向下沉沦的过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并向资本主义演化,这是个向上发展的过程。两个过程相互矛盾,又相互连结、相互制约,没有国家的独立,就不能保证社会的真正进步,而没有社会的进步,则无法赢...

  • 13277503684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
    申克阎答: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

  • 13277503684近现代历史上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
    申克阎答:近现代历史上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一、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 进入近现代史,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封建社会时期,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然而,随着外来侵略的加剧,这一矛盾逐渐被民族...

  • 13277503684中国近现代史发展历程论文
    申克阎答:中国近现代史的时间跨度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始,至现今结束,总计约170余年。这一历史阶段,以中国社会的性质转变为核心,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渡。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洗礼,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

  • 13277503684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史,怎么划分
    申克阎答:1、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迁至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2、中国现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分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与...

  • 13277503684请问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是指哪一段时期?
    申克阎答:一,近代中国必须进行社会转型,这是由中国社会的特殊状况所决定的。步入近代以后,传统社会无论从它的经济基础还是政治制度、文化结构上均已不能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了,因此各方面都需要进行深刻变革,其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于它的经济基础必须从一个农业落后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向近代的...

  • 13277503684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客观实际论述中国革命的必要性与进步性?
    申克阎答:一、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变化 随着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和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的性质逐步由独立封建的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种变化是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压力下发生的,它强制性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轨迹。二、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必要性 面对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人民不得不反抗,...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