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解释及翻译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用于什么情况下~

【释义】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但没有能亲自实行的时候,惟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子路是孔门弟子中最能做到躬行实践的一个人,听到了就要去实行,“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论语·公治长》),意即当听到了一件事,还没有做到的时候,就怕再听到另外一件事。

以下还有一种解释,据考来自苏轼《论语说》: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新注句读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传统译注〕
子路听到一种说法,而未能施行时,唯恐又听到另一种说法。
〔新注〕
有闻 :很有名气。闻达于诸侯。
未之能行:还没有做到的。
唯恐有闻:只怕有名声。
〔新译〕
子路很有名望。没有做到的,只怕也有声望。
〔新注题解〕
“听到一种道理去施行,怕再听到一种道理”。子路处事若如此没有头脑,只怕难列贤弟子数。
子路名声显赫。生怕自己的名声是自己没做到的。“君子去仁,恶乎成名”(4.5),君子怕自己和名望不相称。子路很有名气,就怕一些名气是自己没有做到的,文质不符。“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19.20),同样,居上流,天下之善皆归焉。子路有了名气,就怕自己名不副实。
子路能声名显赫,是因为他是在真心地做事,只要真正做出成就,声望自会有。一些人总是为求名而求,往往适得其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篇》),只需埋下身子去做,有了实实在在的成就,不立自立,不达自达,一些本不属于自己的名声,也会强加于已。如社会上树立的一些先进人物,有许多事迹,都是无中生有加工的。当然,也有的人“未之能行也,唯恐有闻”,也有的人“未之能行也,唯恐不闻”。

意思是:子路听到了什么道理,如果还没有来得及去实行,便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出自春秋孔子弟子《论语·公冶长篇》。
原文: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译文:子路听到了什么道理,如果还没有来得及去实行,便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这段话是对子路勇于实践、知行合一的赞美。子路是个急性子,因为这种性格,他还曾受到老师的批评。但是,子路之勇也是备受后世推崇的。
这段文字,精彩呈现了子路的这个性情。每当闻听一个道理,如果认为是对的,子路会立即把它付诸实践。
在没有完全领悟或者验证这个道理之前,子路害怕再听到更新的道理。因为子路认为,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听到好的道理而不去做,那是一种罪过。

扩展资料
知与行相统一的思想在中国哲学的长河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期间,知与行的问题更是得到很多学派和学者的争相辩论和探讨,从而使知行关系达到了历史争论中的第一个活跃的高潮。
先秦时期开始,以儒家为主的“知行之辩”对于知行关系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儒家对知行关系的探讨也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主要代表,从他们对知行关系的见解中来感悟知行之辩的精髓。
1、孔子对于知行关系的理解:知行兼重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他并没有对知行关系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理论,但从他对知识和教育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已经包含了他对知行关系的看法。
孔子将“知”与“行”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哲学上的概念,进行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同时这也奠定了“知行观”的学术基础。
在知行这一问题上,孔子是第一个主动提出来并进行探讨的,这也是孔子对认识论最集中与完整的表述。对今后在哲学道路上各学派关于认识方面的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当然这也为以后知行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根基。
孔子认为人具有很强的认知能力,而人的认知活动是人类进行的所有活动中最基本的,他对认识的主要来源与认识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考察,并通过对待知识所持有的态度来分析人的性格。
孔子在对“知”具体分析的同时,也加强了对“行”的重视,他认为人类价值的实现应该依附于他所经历的实践活动。
2、孟子对于知行关系的理解:知先行后
孟子,是在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的重要人物。孟子将知与行的关系分为两个部分来探讨,一是知先行后;二是知行分离。
在《孟子》一书中,“心”字出现的次数很多,如此频繁也正是说明这已经涉及到人的方方面面。而相对于《论语》而言,“心”出现的次数就远远少于《孟子》。因此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战国时期百姓的自我主观意识要强于春秋时期,且这种强势也扩展到社会与生活中,思想也进行日积月累的升华。
孟子同孔子一样,认为人生下来就应该懂得知识和道理,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者的观点。并将这一观念发展成为 “良知”和“良能”说。同时,孟子对知与行关系相分离这方面也有自己的看法。
在社会中的地位抬高了,从而无论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还是历史的进程中都将“劳力者”的地位大大降低了。通过一系列的表现,明确的看出孟子本质上已经将知与行进行了分离。这也表明了孟子的“良知”与“良能”说在中国的哲学历史进程中起到深远流长的影响。
3、荀子对于知行关系的理解:知行统一
战国后期的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知与行相统一的观念,并阐述了他的想法:行可以产生知,而知也可以通过行而得到。
同时,荀子还认为“行”是“知”的目的,从而来强调“行”在知行关系中的重要性。也可以说通过学习来得到的某种认识与认知是有深有浅的,得到知之后还需要通过行来进行最后的验证。而所得到的“知”即使再怎样充分,都不如通过“行”也就是实践证明那样深得人心。
当然得到真知与实践的过程并不是很简单的,荀子还认为“知”与“行”同样重要,进而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更是强调了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并针对“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一观念进行分析。
他认为“知明而行”是对知行关系的概括。荀子也强调了“知”对“行”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在对“知”进行理性认识的同时产生和发展“行”,进而统一和融合了“知”与“行”的关系。除此之外,荀子还认为“行”是“知”的目的和归宿,知而不行,知得到再多也没有用。
4、宋明理学的知行论
进入宋代,程颐提出知行关系的学说,他始终认为有了知,行便是自然而然的。朱熹主张“知先行后”,他继承并发展程颐的观点,认为在知行关系中,“知”应该先于“行”,在“行”之前。
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重要学派,继承程颐与胡宏主张“天理”和“天道”的观点。“二程”与朱熹在知行关系的问题上观点相似,可总结为:知本行次、知先行后、真知必能行又依赖于行、知行相须、知行两难与行重知轻。
通过这五点可以看出“知”虽然是“行”的指导,但“行”毕竟也是“知”的完成和实现而取得的实际效果。因此,行的作用又要大于知。
5、王阳明的知行论
在中国哲学历史上,“知”与“行”作为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知行关系也成为了古今学者争相探讨的话题。虽然作为哲学命题的“知行合一”在整个哲学史中出现的相对较晚,但“知行合一”这一思想却贯穿于儒学的始末。
王阳明则在吸收这些思想的同时将知行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他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提出来的,王阳明通过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从而整理出有关知行关系思想的优劣势,并进一步提出了“知行合一”学说。
这与朱熹的思想产生了对立。王阳明反对程朱理学中的“知先行后”的知行观,他认为这样的思想会导致百姓以及社会的各个阶层产生重知轻行的想法,这种想法更会滋生许多不利于当时社会发展的思想弊端。
而整个程朱理学大部分是“知先行后”的主张者,他们分离了知与行的关系链,认为只有先对事物进行了解,然后才能实践,并没有考虑知行相融合统一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王阳明所提倡“知行合一”思想在社会处于紧急危难之时救朱学之偏,解放了百姓的思想禁锢,以此来消除之前程朱学派强调知先行后而带来的知行脱节的情况,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公冶长

翻译:子路听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还未能实践之前,就只怕又听到了新的道理。 或者子路听到一种说法,而未能施行时,唯恐又听到另一种说法。

解读:这句话我们通常理解为,子路是一个谦虚上进又讲究实践的好孩子,他如果没能把老师所教的东西实践到位,他就不想去学习新的东西。

扩展资料:

此句出自《论语作》,做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

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论语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翻译:子路听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还未能实践之前,就只怕又听到了新的道理。 或者子路听到一种说法,而未能施行时,唯恐又听到另一种说法。

闻字有二解;唯恐有闻之有,通又。所以这个是讲再次闻道。这是评价子路的德行的。在西汉的孔安国先生他说:「前所闻未及行,故恐后有闻,不得并行也。」这个闻字作动词解。所以闻就是闻道,听到夫子的教诲。听到之后,必须要依教奉行才行。

子路有一个难得的优点,就是他听到夫子教诲,一定是去力行。但是闻道之后还没有能够力行的、没落实的,就担心自己又再听到夫子教诲,这不能力行的就变得愈来愈多了,所以他“恐后有闻,不得并行也”。

我们从子路这个心态里头可以体会到,子路是一个非常实干的、很踏实的一个人。听到了,一定会力行。不能力行,他宁愿不要再多听。听一句做一句,学到一条做一条,不贪多、不浮华。

扩展资料:

子路: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孔门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卫乱,父子争位,子路被蒯聩杀死,砍成肉泥。三月初三结缨遇难,葬于澶渊(今河南濮阳)。



【释义】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但没有能亲自实行的时候,惟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子路是孔门弟子中最能做到躬行实践的一个人,听到了就要去实行,“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论语·公治长》),意即当听到了一件事,还没有做到的时候,就怕再听到另外一件事。

以下还有一种解释,据考来自苏轼《论语说》: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新注句读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传统译注〕
子路听到一种说法,而未能施行时,唯恐又听到另一种说法。
〔新注〕
有闻 :很有名气。闻达于诸侯。
未之能行:还没有做到的。
唯恐有闻:只怕有名声。
〔新译〕
子路很有名望。没有做到的,只怕也有声望。
〔新注题解〕
“听到一种道理去施行,怕再听到一种道理”。子路处事若如此没有头脑,只怕难列贤弟子数。
子路名声显赫。生怕自己的名声是自己没做到的。“君子去仁,恶乎成名”(4.5),君子怕自己和名望不相称。子路很有名气,就怕一些名气是自己没有做到的,文质不符。“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19.20),同样,居上流,天下之善皆归焉。子路有了名气,就怕自己名不副实。
子路能声名显赫,是因为他是在真心地做事,只要真正做出成就,声望自会有。一些人总是为求名而求,往往适得其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篇》),只需埋下身子去做,有了实实在在的成就,不立自立,不达自达,一些本不属于自己的名声,也会强加于已。如社会上树立的一些先进人物,有许多事迹,都是无中生有加工的。当然,也有的人“未之能行也,唯恐有闻”,也有的人“未之能行也,唯恐不闻”。

子路很有名气,唯恐一些名气是自己没有做到的

举个例子,来解释这个句子的含义:
比如说你是一个农民,搬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要开始种植全新的农作物。这时候有人给你说种小麦(庄稼名字是举例用的)比较好,你开始开荒,买种子什么的。然后这时候又一个人告诉你,小麦很垃圾,种水稻比较好,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种植方式。那么这时候就会很有可能会改换水稻,如果开始种水稻的时候,又有人提出更好的建议,这时候你还会更改选择吗?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很多类似的问题。那么你自己又会如何解决呢?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解释及翻译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