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什么意思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中兴是什么意思~

【光武中兴】刘秀 更始三年(25)夏,在鄗县南千秋亭五城陌(今河北柏乡内)即皇帝位。改元建武,改鄗为高邑,次年定都洛阳,建立东汉政权。之后4年,指挥军队镇压赤眉等农民起义军,削平各地割据势力。在位期间,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建武二年至十四年(公元26~38)颁布6道释放奴婢诏令,规定战争期间被卖为奴婢者免为庶人,未释放的官私奴婢必须有基本的人身保障。建武十一年,连下三次诏令,规定杀奴婢者不得减罪;炙灼奴婢者依法治罪;免被炙灼的奴婢为庶人;废除奴婢射伤人处极刑的法律。恢复西汉较轻的田税制,实行三十税一。遣散地方军队,废除更役制度,组织军队屯垦。简政减吏,裁并400多县。放免刑徒为庶民,用于边郡屯田。建武十五年,下令度田、检查户口,加强封建国家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对功臣赐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政;排斥三公,加重原在皇帝左右掌管文书的尚书之权,全国政务经尚书台总揽于皇帝,在地方上废除掌握军队的都尉。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编辑本段]统一政权的重建举措  东汉政权建立后,立即出动大军渡河南征。首先是扫荡更始政权在各地的残余势力,然后集中主力镇压赤眉军。建武元年八月,攻取洛阳。这年十月,刘秀由河北至洛阳,遂定都于此。建武二年(公元26年)春天,邓禹率部到达关中地区,趁赤眉军撤离长安到扶风(今陕西兴平)的时机进入长安。不久,赤眉军复还长安,击败邓禹军,迫使其撤出关中。但这时赤眉军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一方面,关中地区的豪族地主结成营垒,负隅顽抗;另方面,关中又接连发生灾荒,粮草供应非常困难。赤眉不得已再度撤离长安,决意引兵东归。不料在东归途中陷入汉军的重围之中。建武三年(公元27年)正月,光武以邓禹屡战败绩,乃命偏将军冯异为征西大将军,代邓禹总统诸军;又命邓禹率军与冯异会合,在崤山(今河南渑池以南)一带布防,狙击赤眉军。崤底(今河南渑池西南)之役,赤眉军大败,损失八万余人。余众十余万人南走,在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西)附近陷入重围。光武“自将征之”,赤眉忽遇大军,非常惊震,乃遣刘恭乞降。
  镇压农民起义后,东汉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进攻南北各地的封建割据势力。从建武五年至十二年(公元29—36年)之间,陆续消灭掉渔阳的彭宠,南郡的秦丰,梁地的刘永,齐地的张步,卢江的李宪,东海的董宪,汉中的延岑,夷陵的田戎,陇西的隗嚣,安定的卢芳和巴蜀的公孙述,重建统一的刘汉封建政权。
  为了巩固新建的东汉封建政权,光武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皇权和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措施。 [编辑本段]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光武以优待功臣贵戚为名,赐以爵位田宅,高官厚禄,而摘除其军政大权。光武鉴于西汉前期三公权重,权柄下移,虽设三公之位,而把一切行政大权归之于设在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秩千石,尚书仆射一人,六曹尚书各一人,秩皆为六百石,分掌各项政务。以下设有丞、郎、令史等官,所有一切政令都由尚书台直接禀陈皇帝,由皇帝裁决。从此,“天下事皆上尚书,与人主参决,乃下三(公)府”;“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但是到了东汉后期,有权势的大臣多加“录尚书事”的职衔,从而权柄再度下移,尚书台又蜕变为权臣专政的工具。 [编辑本段]简化机构,裁减冗员  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合并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于是“条奏并有四百余县,吏职省减,十置其一”。同时,废除西汉时的地方兵制,撤销内地各郡的地方兵,裁撤郡都尉之职,也取消了郡内每年征兵训练时的都试,地方防务改由招募而来的职业军队担任。但是,到了东汉后期,州牧刺史逐渐权重,兼有军政财大权,地方兵力又逐渐兴起。 [编辑本段]提倡儒学,表彰气节  光武继承了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传统,东汉建立后,即兴建太学,设置博士,各以家法传授诸经。光武巡幸鲁地时,曾遣大司空祭祀孔子,后来又封孔子后裔孔志为褒成侯,用以表示尊孔崇儒。特别是对儒家今文学派制造的谶纬迷信更是崇拜备至。早在东汉建立之初,光武就仿照王莽、公孙述等人利用谶书作为其承受天命的依据,指使他过去的同学强华伪造了一个叫做“赤伏符”的谶语:“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在野,四七之际火为主”,表示他继承了西汉的火德,是“上当天地之心,下为元元所归”的真命天子。东汉统一全国后,更“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迷信尊为“内学”,作为其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在提倡儒学神学的同时,光武鉴于西汉末年一些官僚、名士醉心利禄,依附王莽,乃表彰气节,对于王莽代汉时期隐居不仕的官僚、名士加以表彰、礼聘,表扬他们忠于汉室、不仕二姓的“高风亮节”,企图养成重名节的社会风气,为巩固东汉封建统治服务。 [编辑本段]注意民生,与民休息  第一,释放奴婢、刑徒。自西汉后期以来,农民之沦为奴婢、刑徒者日益增多,成为西汉末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王莽末年,不少的奴婢、刑徒参加起义;同时在一些割据势力的军队中也有不少的奴婢、刑徒。光武在重建刘汉封建政权中,为了瓦解敌军,壮大自己的力量,也为了安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曾多次下诏释放奴婢,并规定凡虐待杀伤奴婢者皆处罪。诏令免奴婢为庶人的范围,主要是,王莽代汉期间吏民被非法没收为奴的,或因贫困嫁妻卖子被卖为奴婢的;在王莽末年因饥荒或战乱被卖为奴婢的;在战乱中被掠为人下妻的。另外,还规定不许任意杀伤奴婢以及废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说明奴婢的身份地位较之过去有所提高。同时,在省减刑罚的诏令中,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第二,整顿吏治,提倡节俭。光武鉴于西汉后期吏治败坏、官僚奢侈腐化的积弊,即位以后,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因而经过整顿之后,官场风气为之一变。故《后汉书·循吏传》有“内外匪懈,百姓宽息”之誉。
  第三,薄赋敛,省刑法,偃武修文,不尚边功,与民休息。东汉初年,针对战乱之后,生产凋敝,人口锐减的情况,光武注意实行与民休养生息政策,而首先是薄赋敛。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其次是省刑法。再其次是偃武修文,不尚边功。光武“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未尝复言军旅”。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西域鄯善、东师等十六国“皆遣子入侍奉献,愿请都护。……帝以中国初定,未遑外事,乃还其侍子,厚加赏赐”。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功臣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上书:请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际发兵击灭之,立“万世刻石之功”。光武下诏说:“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不如息民。”
  第四,欲抑制豪强势力,实行度田政策。东汉政权本是在豪强势力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但豪强势力的发展,土地兼并的逐渐严重,既威胁皇权,也影响百姓生活,以及为了加强朝廷对全国垦田和劳动人手的控制,平均赋税徭役负担,于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下诏“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又考察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就是令各郡县丈量土地,核实户口,作为纠正垦田、人口和赋税的根据。诏下之后,遇到豪强势力的抵制。光武下令将度田不实的河南尹张伋及其他诸郡太守十余人处死,表示要严厉追查下去。结果引起各地豪强大姓的反抗,有的地区甚而爆发武装叛乱,“青、徐、幽、冀四州尤甚”。光武只得不了了之。于是,度田以失败告终。
  因各项政策措施,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为恢复发展社会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得垦田、人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奠定了东汉前期八十年间国家强盛的物质基础。 [编辑本段]光武中兴云台二十八将  云台列将 32 人,前 28 人为开国功臣,上应28宿,就是云台28将。
  邓禹 马成 吴汉 王梁 贾后 陈俊 耿弇
   云台二十八将杜藏 寇恂 付俊 岑彭 坚谭 冯异 王霸 朱右 任光 祭遵 李忠 景丹 万修 盖延 邳彤 铫期 刘植 耿纯 臧宫 马武 刘隆
  永平中又有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列入,共计三十二人。故依其本弟系之篇末,以志功臣之次云尔。
  云台28将里只要和皇室有亲戚关系的都没被列入:如光武的表兄来歙,阴兴,阴识,邓晨(光武姐夫)功劳都很大,最后均未列入。祭遵的胞弟是民族英雄祭彤亦未列入。
  [font size=2]马援[/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明帝皇后)[/font][font size=2]虽不在云台二十八[/font]将中,却是中兴开国第一名将[font size=3]。[/font]
  光武麾下人才众多,各尽所能,但最厉害的是光武本人。光武战昆阳,巡河北,平江南,定巴蜀,运筹帷幄,出将入相,让人景仰之心,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一般先找菜单(menu),设置(pengaturan)如果有图片应该较容易看明白,手机设置(pengaturan telepon),语言设置(Bahasa),找你想选的语言。

中兴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国家由衰退而复兴:国家中兴;中兴机会。

中兴是指国家或家族经过一段时间变乱衰弱后重新向好的方面发展的过程,和革命、改革有明显的区别的是中兴必定是由坏变好的过程,而革命、改革则不一定;

中国历朝历代普遍经历的现象。中兴多数出现在朝代乱世或衰世之后,使王朝在一段时期内免于衰亡,并重新走上治世乃至盛世之路。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上的中兴有:

1、夏朝:少康中兴

2、商朝:祖乙中兴、盘庚迁殷、武丁中兴

3、周朝:宣王中兴

4、汉朝:昭宣中兴、光武中兴

5、北魏:孝文中兴

6、唐朝: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暂治

7、南宋:乾淳之治

8、明朝: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崇祯中兴

9、清朝:同光中兴

近代:黄金十年:实业救国、发展民族经济与外强竞争。注:秦朝和元朝是中国统一朝代中既无盛世也无中兴的朝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兴



一个朝代,有由始及盛,盛而衰的过程,有些朝代,比如汉朝,现有文景之治,然后是汉武盛世,此后西汉便衰落下去,至东汉光武帝刘秀,汉朝再次出现繁盛的景象,这段时间便称为“光武中兴”,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夏朝的“少康中兴”

一个王朝刚刚开始腐朽的事物被振压,所以很容易兴盛,但被腐朽的事物侵蚀一二百年就很难用和平的手段解决了
所谓中兴就是一个王朝处于衰败又重新达到兴盛

东汉初期,社会刚刚稳定,光武帝刘秀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经济逐渐复苏,呈繁荣景象,一改西汉后期以来的没落局面,所以称“光武中兴”。


中兴什么意思视频

相关评论:
  • 18349252613中兴什么意思
    顾晏依中兴的意思 中兴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企业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经历衰落或低谷阶段,然后重新振作、振兴,走向兴盛的过程。这个词通常用于描述一种复兴的现象,意味着重新回到一种繁荣或发展的状态。详细解释 1. 中兴的基本含义:“中兴”一词中的“中”表示中间状态或者回到...

  • 18349252613中兴是什么意思
    顾晏依中兴,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国家由衰退而复兴。中兴是一种现象,指的是王朝中期的兴盛,统治者一般用改革实现“中兴”。中兴与改革、革命的区别在于中兴是指国家或家族经过一段时间变乱衰弱后重新向好的方面发展的过程,和革命、改革有明显的区别的是中兴必定是由坏变好的过程,而革命、改革则不一定。

  • 18349252613中兴的意思解释 中兴造句 近义词反义词
    顾晏依中兴的意思: [zhōngxīng] 指由衰微而复兴(多指国家)。中兴百科解释: 中兴,汉语词汇。拼音:zhōngxīng通常指国家由衰退而复兴:国家中兴;中兴机会。出处: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中兴的详细解释: 中兴 [zhōng xīng] 中途振兴;转衰为盛。《诗·大雅·烝民序》:“任贤使能...

  • 18349252613中兴什么意思
    顾晏依中兴的意思 中兴是指一个国家或企业经过一段困难时期后,重新达到繁荣和强盛的状态。这一术语也可用来描述个人事业的复苏或恢复健康等。以下是详细的解释:1. 国家中兴:在国家层面上,中兴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在经历了战争、经济危机或其他重大挫折后,经济、政治和社会得到恢复和发展,重新回到强盛时期的...

  • 18349252613中兴是什么意思
    顾晏依中兴的意思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经历衰落之后,重新走向兴盛和强大的过程。以下是详细的解释:一、基本定义 中兴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国家或企业在经历低谷或衰退后,通过一系列努力和变革,重新实现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兴盛和繁荣。这个词涵盖了复兴、振兴、再次崛起的含义。二、历史背景 在中国历史中,...

  • 18349252613国家中兴是什么意思
    顾晏依1. 中兴意味着国家由衰败走向复兴。这一词汇的引申含义包括中途振兴,逆转衰败的态势。例如,《诗经·大雅·烝民序》中提到:“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这是指周朝在经历了一段衰败期后,因任用了贤能之人而重新振兴。2. 在历史上,中兴也特指失去帝位后的复位。宋代陆游在《南唐书·萧俨传》中...

  • 18349252613古代“中兴”是什么意思,历史上有哪些“中兴”时代?
    顾晏依"中兴"在古代指的是一个国家或王朝在经历了一段衰落时期后,再次恢复繁荣和强盛的状态。在中国历史上,不少朝代都曾经历过所谓的"中兴"时期。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中兴"时代:1. 少康中兴:夏朝的少康通过恢复夏朝的统治,结束了其父辈导致的动荡时期,被视为夏朝的复兴者。2. 光武中兴:汉朝的刘秀,即...

  • 18349252613中兴四将的中兴是什么意思
    顾晏依中兴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zhōng xīng,通常指国家由衰退而复兴:国家中兴;中兴机会。词语在《诗·大雅·烝民序》、《东周列国志》、《<指南录>后序》中均有出现。宋高宗在重建宋朝,在南宋初年宋军抵御金军入侵这段历史称为“中兴”。其中有四位军事统帅抗金功绩最为突出,分别是岳飞、韩世忠、...

  • 18349252613中兴什么意思
    顾晏依中兴什么意思如下:由衰微而复兴(多指国家)。中兴除了除了最基本的意思,这个词在汉语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含义和用法,即“由衰微而复兴(多指国家)”,中兴还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公司或组织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后,重新恢复其地位和影响力。例如,一个公司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业绩下滑后,通过改革和管理层的...

  • 18349252613中兴与复兴的区别
    顾晏依意思。中兴与复兴的区别是意思上的区别,中兴指的是国家、民族、文化等的崛起,通常是从一个低谷或衰落状态中恢复到强盛状态;复兴则更加广泛,除了国家、民族的复兴外,还可以指其他个体、组织、行业等的复苏或崛起。复兴,衰落以后重新兴盛起来。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