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其人?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鲁迅其人有哪些?~

鲁迅原名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 字豫才,中国著名的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代表作《呐喊》《彷徨》《祝福》《孔乙己》《阿Q正传》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名为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字为豫才。[1]浙江绍兴人,与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称为“周氏三兄弟”。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论文、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世纪中国的主要作家,是中国现代小说、白话小说和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的精神。[2]
人物作品

1915年一月
《会稽郡故书杂集》、刻《百喻经》
1931年三月
杂志《前哨》
1918年四月
《狂人日记》
1931年十一月
校涵芬楼景印宋本
1919年一月
《随感录四十》(《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
1931年十二月
《十字街头》(与友人合编)
1919年十月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新青年》第六卷第六号)
1932年四月
《三闲集》、《二心集》
1920年一月
日本武者小路实笃著戏曲《一个青年的梦》译本
1932年九月
《竖琴》
1920年十月
俄国阿尔志跋绥夫著小说《工人绥惠略夫》译本
1932年十月
《一个人的受难》木刻连环图、《伪自由书》
1923年十二
《中国小说史略》上卷
1934年一月
《北平笺谱》
1924年六月
《中国小说史略》下卷
1934年三月
《南腔北调》
1924年十月
日本厨川白村著论文《苦闷的象征》译本
1934年五月
《引玉集》
1925年十二月
《出了象牙之塔》译本、《国民新报》副刊、《莽原》杂志
1934年八月
《译文》创刊号
1926年小说集《呐喊》、《故乡》、《故事新编》1934年十月
《木刻纪程》、《准风月谈》
1926年七月
《小约翰》(与齐宗颐同译)
1935年一月
苏联班台莱夫童话《表》译本
1926年九月
《彷徨》
1935年二月
果戈理《死魂灵》译本
1926年十二月
《毁灭》译本
1935年四月
《十竹斋笺谱》第一册
1927年八月
编纂《唐宋传奇集》、《野草》
1935年六月
《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1929年五月
《壁下译丛》
1935年九月
高尔基作《俄罗斯的童话》译本
1929年六月
《艺术论》译本
1935年十二月
《海上述林》上卷
1929年十月
校订中篇小说《二月》、《文艺与批评》译本
1935年十一月
《故事新编》
1930年一月
《萌芽》(与友人合编)
1935年十二月
《死魂灵百图》木刻本
1930年四月
《现代文艺丛书》(神州光社订约)
1936年一月
《海燕》半月刊(与友协办)
1930年八月
雅各武莱夫长篇小说《十月》译本
1936年二月
《死魂灵》第二部
1930年十月
《药用植物》译本
1936年六月
《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花边文学》
1931年二月
梅斐尔德《士敏土之图》译本
1936年七月
《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人称“文思革”.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祖籍河南省汝南县。儿时享受着少爷般的生活,慢慢家基衰败变得贫困。青年时代受达尔文进化论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898年鲁迅从周樟寿更名为周树人。1902年公费至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理想以自己的双手去治病救人,后因战乱纷起改行为作家,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见《呐喊》自序)。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广州、绍兴任教。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7年与许广平女士成婚,生有一男名周海婴。有3个侄女。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于上海。著作收入《鲁迅全集》,作品及《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后于1981年出版《鲁迅全集》(共十六卷)。2005年出版《鲁迅全集》(共十八卷)。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小说中《祝福》、《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较为知名。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作品:《而已集》文选 、《鲁迅传略》 、《伪自由书》文选 、《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文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杂文集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白光》 、《端午节》 、《风波》、《故乡》 、《孔乙己》、1918年5月发表首次用笔名“鲁迅”的中国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明天》、《社戏》 、《头发的故事》 、《兔和猫》 、《一件小事》 、《鸭的喜剧》、《药》 、《彷徨》文集、《祝福》 、《兄弟》 、《在酒楼上》 、《伤逝》 、《离婚》 、《孤独者》 、《高老夫子》 、《示众》 、《长明灯》、《肥皂》 、《幸福的家庭》 、《坟》文集、《题记》 、《我之节烈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 、《论雷峰塔的倒掉》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说胡须》 、《论照相之类》 、《看镜有感》 、《灯下漫笔》 、《春末闲谈》 、《论“他妈的!”》 、《杂忆》 、《从胡须说到牙齿》 、《寡妇主义》 、《坚壁清野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写在‘坟’后面》 、《藤野先生》、《父亲的病》

  深刻含义:李长之的结论是,鲁迅没有思想,因为他只有攻击的一方面,没有建设,所以只有零星的杂感而不成系统。

  李长之关于鲁迅不是思想家的结论,实在是有悖起码的客观事实的,而且,这种见解在攻击鲁迅的阵营里,算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梁实秋就问过,鲁迅到底自己有什么见解呢?他说:“没有人能说清楚‘鲁迅思想’是什么……鲁迅思想,其实只是以尖酸刻薄的笔调表示他之‘不满于现状’的态度而已。而单单的‘不满于现状’却不能构成为一种思想。”施蛰存也说,鲁迅是没有自己思想的。他说:“鲁迅者,实在是一个思想家,独惜其思想尚未能成一体系耳。惟其思想未成一体系,故其杂感文集虽多,每集中所收文字,从全体看来,总有五角六张、驳杂不纯之病。使读者只看到他有许多批评斥责之对象,而到底不知他自己是怎样一副面目。”此外,也还有一些人所见略同。

  我要说的是,有没有思想系统,最重要的是要看他的思想为现实社会解决了什么问题。什么叫思想家?怎样算有了思想体系?孔夫子有没有思想?毛泽东有没有思想?如果我们承认孔夫子和毛泽东都是思想家,那孔夫子的思想不是由许多对话组成的吗?毛泽东思想也不是由“概论”一类的书来完成的。换一句话说,毛泽东思想也是由一篇一篇的文章堆垒而成的。这些文章里面有的固然是论文,但也有杂文,也有书信,等等,等等。和孔夫子、毛泽东一样,鲁迅也有自己的思想及其体系。

鲁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他活着的时候就众说纷纭:文坛巨匠,青年导师,绍兴师爷刀笔吏,封建余孽或封建阶级的逆子贰臣,学匪,世故老人……而在他死后,70年来,他是民族魂,是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是横眉冷对的战士,是打人的棒子,是不宽容的小心眼,是阴郁的人,是历史的中间物,是中学课本中一篇深奥难懂、一句话有100个含义的课文……

在他忌日到来的这些天里,各种媒体上聚着些文化人在谈论他、纪念他。不知道学者、专家、作家以外的人,比如农民工、下岗者、官员、小商贩、商界CEO、影视界大腕、科技工作者、娱乐明星……他们怎样看待鲁迅——我想,很可能的,鲁迅仍是圈子里的人物。我还看见鲁迅的嫡孙在电视上接受访谈,可怜他也没见过他的祖父,他祖父逝世时,他父亲周海婴才是个小学生,在他的想象中,他的祖父应该是非常亲切、和蔼的,就像“隔壁邻居的老人家”。我当时就想:唉,那样的老人家遍地都是,鲁迅只有一个呀。

隔着70年的历史烟云,后人通过鲁迅的文章去理解他这个人,已非易事;看看2005年修订出版的《鲁迅全集》,那注释的总字数已超过了300万字,就知道读鲁迅绝不会是轻松阅读。特别是他那些有针对性,又镶嵌了大量典故的杂文,既是历史的又是文化的,就像去年我读伍迪·艾伦,他涉及到的美国历史文化事件人物凡是我知道的,阅读便妙趣横生,否则便不知所云。除了鲁迅自己的文章,再就是通过他的同时代人对他的回忆来想象他的音容笑貌,那是别人眼里的鲁迅。这些个“别人”,有些是鲁迅的友人,有些是他的宿敌,有的是他的前辈、长者,有的是他的同乡故旧,有的是他的兄弟但他的名字叫周作人,有的是后来成了人物但年轻孟浪时也胡批过鲁迅,与他同时的作家们下笔分寸与调子也自然各有意味,总之,读这类回忆文章,你必须了解是谁在说。此外,世易时移,个人心境,意识形态有意无意的歪曲,流行文化思潮的当下语境,都有可能影响对鲁迅的认知。比如在崇尚多元化、崇尚平和的今天,那些胡适、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的FANS,就对鲁迅很不以为然。比如他的嫡孙,是多多少少生活在祖父的影响下的,记得当年他娶了台湾女性的消息就很有些意识形态的色彩,近年他家里一个女孩子投身娱乐节目也成了新闻。而这些新闻的看点都在于鲁迅。鲁家后代必定是活得不自由的,所以把他们心目中的鲁迅形象塑造成普通老人家。

但无论如何,事实是:鲁迅生前已经称圣。“你的生命并不是你个人的,而是属于中国和中国革命的!”宋庆龄在一封劝他治病的信中这样写道。他隆重的葬仪,万人空巷,他并不高大的身躯覆盖着一面大旗,上书“民族魂”。也不必再苦苦设问:假如鲁迅活着会怎样?看看鲁迅的弟子们,冯雪峰、胡风、萧军,是怎样了,就能揣测个大概。



在我看来,鲁迅是个明白人,太明白了,他对于历史、世道、人心都有极透彻的认识,想蒙他是门儿也没有。他从不犯幼稚病——无论“左”“右”。五千年的历史,任凭爱排场的学者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发达时代”、“中兴时代”的好题目,鲁迅有直截了当的说法: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他太明白所谓“正史”有太多的遮掩、粉饰,他更喜欢看野史和杂记,更常常“推背”——所谓“正面文章反面看”。他又知道“人们怎样地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号,温良敦厚的假脸,流言公论的武器,吞吐曲折的文字,行私利己,使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喘息”,于是他不辞“尖刻”,不留情面,大笔一挥,揭穿堂皇华贵的麒麟皮,使其露出下面的马脚来。他揭示“二丑艺术”,发隐“帮闲法”,他区分着聪明人、傻子和奴才,他谈“堕民”,他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直指中国人的灵魂。他说:《颂》诗早已拍马,《春秋》已经隐瞒……他太明白中国传统文化是怎么一回事了。

可以说他是深得传统的精髓。这只要看看他印《北平笺谱》就明白他于“古”嗜好之深;可是他告诉青年人少读或竟不读中国书,这不是故做偏激或随便的玩笑,实在是他自己“用许多痛苦换来的真话”。他于现实政治亦有清醒认识,他指出革命中的污血,他不大相信所谓“黄金世界”,他说:“我觉得仿佛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隶;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他们的奴隶了。”当标语、口号、公式化、概念化作品充斥左翼文艺时,鲁迅明白无疑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固然一切文艺都是宣传,但宣传并不都是文艺。他很在乎艺术的准则。关于萧军要不要参加“左联”,他在信中写道:“我几乎可以无须思索,说出我的意见来,是:现在不必进去……我觉得还是在外围的人们,出几个新作家,有一些新鲜的成绩,一到里面去,便酱在无聊的纠纷中,无声无息。” 以我所见,鲁迅关于历史文化的立论或者现实生存的抉择就从没有错过,这在20世纪中西文化碰撞、现实歧路纷纷的大动荡时代,是太不容易了。你只要想一想那时期有多少思潮、多少“主义”,真是乱花迷人眼啊,你只要想一想与鲁迅同时代的那些人物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堕落,你就会感到:鲁迅是太了不起了。被郭沫若的创造社讥为“封建余孽”,被周扬的“左联”指为跟不上形势,然而历史证明,那是他们幼稚。鲁迅进化的路径明明白白,有踏实的足迹可察,他不是风派,也不被各种好名头的“思潮”“主义”炫惑。他活得明白。而这“明白”的获得,不仅由于鲁迅具有强大的认识能力,更在于鲁迅做人做文始终正心诚意。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人称“文思革”.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祖籍河南省汝南县。儿时享受着少爷般的生活,慢慢家基衰败变得贫困。青年时代受达尔文进化论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898年鲁迅从周樟寿更名为周树人。1902年公费至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理想以自己的双手去治病救人,后因战乱纷起改行为作家,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见《呐喊》自序)。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广州、绍兴任教。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7年与许广平女士成婚,生有一男名周海婴。有3个侄女。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于上海。著作收入《鲁迅全集》,作品及《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后于1981年出版《鲁迅全集》(共十六卷)。2005年出版《鲁迅全集》(共十八卷)。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小说中《祝福》、《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较为知名。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人称“文思革”.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祖籍河南省汝南县。儿时享受着少爷般的生活,慢慢家基衰败变得贫困。青年时代受达尔文进化论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898年鲁迅从周樟寿更名为周树人。1902年公费至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理想以自己的双手去治病救人,后因战乱纷起改行为作家,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见《呐喊》自序)。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广州、绍兴任教。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7年与许广平女士成婚,生有一男名周海婴。有3个侄女。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于上海。著作收入《鲁迅全集》,作品及《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后于1981年出版《鲁迅全集》(共十六卷)。2005年出版《鲁迅全集》(共十八卷)。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小说中《祝福》、《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较为知名。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作品:《而已集》文选 、《鲁迅传略》 、《伪自由书》文选 、《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文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杂文集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白光》 、《端午节》 、《风波》、《故乡》 、《孔乙己》、1918年5月发表首次用笔名“鲁迅”的中国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明天》、《社戏》 、《头发的故事》 、《兔和猫》 、《一件小事》 、《鸭的喜剧》、《药》 、《彷徨》文集、《祝福》 、《兄弟》 、《在酒楼上》 、《伤逝》 、《离婚》 、《孤独者》 、《高老夫子》 、《示众》 、《长明灯》、《肥皂》 、《幸福的家庭》 、《坟》文集、《题记》 、《我之节烈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 、《论雷峰塔的倒掉》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说胡须》 、《论照相之类》 、《看镜有感》 、《灯下漫笔》 、《春末闲谈》 、《论“他妈的!”》 、《杂忆》 、《从胡须说到牙齿》 、《寡妇主义》 、《坚壁清野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写在‘坟’后面》 、《藤野先生》、《父亲的病》
深刻含义:李长之的结论是,鲁迅没有思想,因为他只有攻击的一方面,没有建设,所以只有零星的杂感而不成系统。
李长之关于鲁迅不是思想家的结论,实在是有悖起码的客观事实的,而且,这种见解在攻击鲁迅的阵营里,算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梁实秋就问过,鲁迅到底自己有什么见解呢?他说:“没有人能说清楚‘鲁迅思想’是什么……鲁迅思想,其实只是以尖酸刻薄的笔调表示他之‘不满于现状’的态度而已。而单单的‘不满于现状’却不能构成为一种思想。”施蛰存也说,鲁迅是没有自己思想的。他说:“鲁迅者,实在是一个思想家,独惜其思想尚未能成一体系耳。惟其思想未成一体系,故其杂感文集虽多,每集中所收文字,从全体看来,总有五角六张、驳杂不纯之病。使读者只看到他有许多批评斥责之对象,而到底不知他自己是怎样一副面目。”此外,也还有一些人所见略同。
我要说的是,有没有思想系统,最重要的是要看他的思想为现实社会解决了什么问题。什么叫思想家?怎样算有了思想体系?孔夫子有没有思想?毛泽东有没有思想?如果我们承认孔夫子和毛泽东都是思想家,那孔夫子的思想不是由许多对话组成的吗?毛泽东思想也不是由“概论”一类的书来完成的。换一句话说,毛泽东思想也是由一篇一篇的文章堆垒而成的。这些文章里面有的固然是论文,但也有杂文,也有书信,等等,等等。和孔夫子、毛泽东一样,鲁迅也有自己的思想及其体系。

鲁迅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鲁迅其人?视频

相关评论:
  • 13495289408鲁迅其人?
    翁宽时答:作品:《而已集》文选 、《鲁迅传略》 、《伪自由书》文选 、《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文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杂文集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白光》 、《端午节》 、《风波》、《故乡》 、《孔乙己》、1918年5月发表首次用笔名“鲁迅”的中国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

  • 13495289408介绍鲁迅其人及其作品
    翁宽时答: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名为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字为豫才。[1]浙江绍兴人,与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称为“周氏三兄弟”。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论文、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世纪中国的主要作家,...

  • 13495289408鲁迅其人及平生取得的成就
    翁宽时答: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

  • 13495289408鲁迅其人250字
    翁宽时答:鲁迅(周树人,字豫才,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生于中国会稽县(今绍兴县)。1906年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肄业。当过翻译、教授等。中华民国成立后在教育部曾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部佥事等职。著有《呐喊》(小说集)、《中国小说史略》、《华盖集》(杂文集)等,全部编入《鲁迅...

  • 13495289408鲁迅其人及生平取得的成就
    翁宽时答:鲁迅,原名周树(1881,9月25—1936,10月19)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青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哲托尔斯泰博思想影响,1904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医事文艺创作希望改变民精神作品包括杂文、短篇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于五四运文产深刻影响,毛泽东主席...

  • 13495289408各位觉得鲁迅其人如何(从文学创作方面谈)
    翁宽时答:他是传统文化和人性的勘探者,是现代思想的铸造者。他的思想与文学都是一体的,他创造了现代社会精神文化,并成为其重要的一环或结构,奠定了他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在由传统向现代思想和文学的转变过程中,鲁迅是一座界碑,他的启蒙思想和立意、格式,特别是文学具有现代思想和文学革命的原型...

  • 13495289408狂人日记主要内容
    翁宽时答:要说在下雨天看书时很惬意的,翻开第一页,就向我们介绍了鲁迅其人,鲁迅是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从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起,就用了鲁迅这个笔名。 然而自目录后就是《狂人日记》了,文章的开头就像我们叙述了赵贵翁的脸色,小孩子们铁青的脸,路上行人交头接耳的议论等等都让人匪夷所思,于是我带着...

  • 13495289408鲁迅的名气为何远远大于影响力
    翁宽时答:文/木虫 �0�2鲁迅作为中国“五四”时期的文化名人,其名气远远大于其影响力。许多中国人都知道鲁迅其人,但并不知道鲁迅对自己有什么影响,更不会拿鲁迅的文章和思想来约束自己,改造自己。换一句话说,鲁迅并没有告诉中国人应该怎么做,如何去做,没有指出一条可信的、可行的,改造...

  • 13495289408鲁迅其人作文600字分别从父亲,儿子,学生等不同的角色来写作文600~700...
    翁宽时答: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从鲁迅的童年时期、求学时期和弃医从文以后的经历中,来了解他的思想经历和能代表这几段时期的小说精髓。从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出发,从中读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

  • 13495289408假如鲁迅不弃医从文,那么他的医学水平会比文学水平高吗?
    翁宽时答:鲁迅之所以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这种梦想根本不可能实现,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一事件也...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