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句话的出处、意义?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说看到事物的表象。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说透过表象看到了本质。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是从本质又联想到发展出的事物。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相关内容解释:
人生第一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涉世之初,还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固执地相信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
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现实里迷失了方向。
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便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人生第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这是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佛家讲究入世与出世,于尘世间理会佛理之真谛。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正做功夫真切的时候,无所见,一切不著。反过身来,噢,山不过是山,水不过是水,法尔如是,没什么玄妙。于是随缘自在任运无碍了。如果一定要山不是山,水不是水,那就是断灭了。山水都是本性的显现,一切色相都是我们佛性变现的,都是妙用,那么自然就不著相了。

拓展资料行思,又名青原行思(671-740),俗姓刘,唐佛教禅宗高僧,庐陵(吉安)人。住吉安青原山净居寺,四方禅客云集。世称青原行思。惠能大师门下首座,后弘法于吉安市青原山净居寺,为六祖下弘传最盛的两大法嗣之一,其后出云门、曹洞、法眼三大宗支。
禅宗南宗分为怀让的南岳和行思的青原两大法系,两大法系又衍化出五个宗派,合称禅宗五家。其中曹洞、云门、法眼三家属青原法系。 曹洞宗以宜丰洞山、宜黄曹山为基地,日见兴旺,长期流传,影响及于国外。五代时传入朝鲜,南宋时传至日本。唐僖宗谥为弦济禅师,塔曰归真。
和南岳怀让相似,青原行思自己也于世不闻,但其弟子们却大弘其禅法,法席大盛。希迁门下的惟严,传法于云岩昙晟,昙晟传良价。良价于大中末年开始,在新丰山接诱学徒,后移豫章高安之洞山弘化;他的弟子来寂,居抚州(江西抚州)之曹山传扬师说,后移宜黄,师徒共创“曹洞宗”。

1、语出中国佛教禅宗史书《五灯会元》卷十七,六祖下第十四世弟子,佛家禅宗青原一脉的惟信禅师

2、原文叙述为“吉州青原惟信禅师,上堂:“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

后人研读,归纳其意为人生三种境界:

涉世之初,还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

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我们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3、拓展资料:

佛教禅宗史书《五灯会元》中的“五灯”是指五部禅宗灯录:一是北宋法眼宗道原的《景德传灯录》;二是北宋临济宗李遵勖的《天圣广灯录》;三是北宋云门宗惟白的《建中靖国续灯录》;四是南宋临济宗悟明的《联灯会要》;五是南宋云门宗正受的《嘉泰普灯录》。先后于北宋景德元年(1004)至南宋嘉泰二年(1202)的近200年间分别成书。

《五灯会元》括摘枢要,芟夷枝蔓,使“灯录”更符合禅宗史书的性质。在体例上,“五灯”各部除《普灯录》有“叙佛祖”作为引子,从菩提达摩叙起以外,其余或从七佛或从释迦牟尼叙起,次及西天宗师、东土宗师,再次是惠能以下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两大系;或集一系中的不同宗派于一卷,或将两大系合于一卷。《五灯会元》则按禅宗五家七宗的派别分卷叙述,七宗源流本末,指掌了然。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句话的出处、意义?视频

相关评论:
  • 13283973600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
    钮茜庙此为佛家修炼的三个层次:一.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此为修炼伊始,只能见到事物的表象.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此为达到一定境界后,可由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不为肉眼所迷惑.三.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此是已得超然智慧,进入无我境界,"山山水水"已于我无碍.此本禅语,见仁见智,不一...

  • 13283973600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相关信息
    钮茜庙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三句话是禅宗中著名的公案,源与于宋代吉州(江西)青山惟政禅师的《上堂法语》.它所描述的是佛教修行的三重境界.而实际上这三重境界也正是我们强迫症患者从被强迫所困到走出强迫的三个过程.第一句:见山是山,见...

  • 13283973600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出自哪里?
    钮茜庙第二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句话是说,我们看到世间万物之后,开始对他们进行思考,我们不再停留于简单的第一印象,我们开始探寻事情背后更深层的东西。于是我们说“白马非马”,“陋室不陋”、“花非花,雾非雾”,山水虫鱼,万事万物都不是它自己本身。第三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

  • 13283973600"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钮茜庙而今得个体歇处,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者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代表黑白分明)得出,许汝亲见老僧。”因为禅宗有了这段公案的流传,所以后世学样与现在国内外谈样的人,便拿它做为参禅的把柄,有人说这就代表了禅宗的三关之说;也有人说,必须做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

  • 13283973600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
    钮茜庙青源惟信禅师讲到自己修佛悟道的历程时说:“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形容人在少年时,什么事都是真实的,没有欺瞒,看到什么就说什么。看山不...

  • 13283973600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什么意思?
    钮茜庙是说看到事物的表象。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说透过表象看到了本质。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是从本质又联想到发展出的事物。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 13283973600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
    钮茜庙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说看到事物的表象。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说透过表象看到了本质。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是从本质又联想到发展出的事物。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

  • 13283973600怎么样才算是“看山还是山”?
    钮茜庙这是禅宗的话头,原话出自禅宗的经典读本《五灯会元》第十七卷,是青原惟信禅师所说。原话是:“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是禅师说他参禅的三层境界。首先,“见...

  • 13283973600...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是庸人,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是伪装智者...
    钮茜庙1、见山水是是山水的,表示肤浅,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2、见山水不是山水的,表示指鹿为马、附庸风雅的人,扭曲事实本质。3、见山水仍是山水,表示能看透事物的本质,还原事物的真想。为智者 请采纳

  • 13283973600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依然是山,水依然是水。最早在...
    钮茜庙不是哪部小说最先出现的 出处和原文如下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话出自《五灯会元》,为唐朝禅师青原惟信所说。古代哲学或者禅机中的很著名的一段话 ...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