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印度服饰与民俗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印度民俗特色服饰作文~

印度是三大教之一佛教的发源地,里面当然有很多佛教徒,也有其他教徒,例如锡克教、印度教。印度人的服装十分独特,在印度也可以由不同的服饰和装扮,看出当地人的宗教信仰。印度男女的服饰有很大的区别,而且他们的服饰别具特点。
印度的男性都要包头巾,而且头巾有各种各样的包裹方法,其中锡克教男性的头巾,具有特定的样式,去锡克教圣地金庙就可以看到。根据传统,锡克人从小到大都必须蓄头发、留胡须,并且包着头巾。小孩的头巾样式较为简单,只用黑布绑成发髻的形状就行了。但成年人的头巾样式相对来说就比较复杂,首先必须用黑色松紧带将长发束成发髻,然后再用一条布,裹成头巾,样式是两边对称的规则状。锡克人头巾色彩繁多,还可以搭配衣服的颜色。我在印度的时候,有一个卖东西的老爷爷也裹着头巾,老爷爷告诉我们,如果他把头巾解下,头发就到腰了,由此可见,印度男性很少剪头发。
印度的男性多半也会穿着一袭宽松的立领长衫,搭配窄脚的长裤,拉贾斯坦地区的男性,裤子一般是以一条白色布块裹成的,他们头上的头巾,花样变化极多,色泽鲜明。印度男人的头巾裹得很紧,好像粘在了他们的头发上一样。他们穿得还似阿拉丁神灯中的阿拉丁。
印度的妇女可就不像男人一样裹着头巾了,印度妇女的传统服饰是纱丽,纱丽就是指一块很长的布料,穿着时以披裹的方式缠绕在身上。印度妇女擅长用扎、围、绑、裹、缠、披……等技巧,使得纱丽在其身上发生不同的变化。
拉贾斯坦妇女的纱丽较短,只会披覆在头上,但色彩缤纷、镶有金银绣边。拉贾斯坦妇女的上衣,有点像没有领子的中国凤仙装,下身是一条滚边的及地长裙。
印度纱丽的穿着方式变化繁多,不同的种族、区域、信仰,会有许多不同的色彩、质感和穿裹方式。而印度妇女穿纱丽时,上衣都是一件短袖、露出肚脐的紧身衣。
印度人变化多端的服饰,再加上皮肤黝黑发亮的印度人,让印度这个民族看起来更加奇特。

网络资料。
印度人相互见面的礼节,有合掌、举手示意、拥抱、摸脚、吻脚。一般两手空着时,口念敬语“纳马斯堆”,同时要施合掌礼。合掌之高低,对开者宜高,两手至少要与前额相平;对晚辈宜低,可齐于胸口;对平辈宜平,双手位于胸口和下颌之间。若一手持物,则口念“纳马斯堆”,同时要举右手施礼。对于长辈,或对某人表示恳求时,则施摸脚礼(即用手摸长者的脚,然后再用手摸一下自己的头,以示自己的头与长者的脚相接触)。摸脚跟和吻脚礼是印度的最高礼节。印度东南部的一些少数民族的人与客人相见时,总把自己的鼻子和嘴紧紧贴在对方的面颊上,并用力地吸气,嘴里还要叨念着:“嗅一嗅我!”,以示其对客人的崇敬。印度安达曼群岛上的森蒂耐尔人,在与久别挚友重逢时,双方要交替互坐膝头,并热烈地拥抱数分钟,以表示相逢后的喜悦心情。印度伊斯兰教徒的见面礼节是按其传统宗教方式,用右手按胸,同时点头,口念“真主保佑”。现代在社交场合上的印度男人们,也开始运用握手礼节了,但印度妇女除在重大外交场合外,一般与不与男人握手。
  
    一般礼仪
  
    正统的锡克教信徒头戴包头巾,不抽烟,不吃牛肉并且不剪头发。
  
    进入印度人的住家要脱掉鞋子。
  
    称谓与问候
  
    见面与分手时,男人与男人握手。如被引见妇女,男人不与她握手而应双手合十,微微弯腰。男人不能触碰女,在公共场所不能与单身女人说话。
  
    约会与准时
  
    遵守时间是明智可取的。
  
    款待与馈赠
  
    虽然正统的穆斯林妇女通常不与男人见面,但如果邀请男人参加实社交活动时应请他们偕夫人同来。
  
    来到印度人家里时,主人会给你戴花环,你应马上把它取下来以示谦让。
  
    印度教徒不吃牛肉。牛在印度是神圣的动物。
  
    穆斯林不吃猪肉,恪守教义的穆斯林滴酒不沾。
  
    接受或传递食品时,一定要用右手。
  
    作客时可以带水果和糖果作为礼物,或给主人的孩子们送点礼品。
  
    交谈
  
    印度人喜欢谈论他们的文化业绩、印度的传统、有关其他民族和外国的情况。
  
    不要谈及个人私事、印度的贫困状况、军事开支以及大量的外援。

至少在印度河文明时期,印度人已经开始讲究服饰。人们普遍能够享用棉布服装。现存于德里印度博物馆的出土文物证明,那时的城市文明已经相当发达,妇女喜欢佩戴项链。公元前5世纪时,亚裔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观察到印度人用棉花织布制衣,感到十分新鲜和惊讶。棉花的用途很可能是印度人首先发现的。在公元前3世纪或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制造的丝绸已为印度人所知,但开始大量输入印度则是在公元1~4世纪期间。6~7世纪时,印度人已能自己生产丝绸,主要为贵族和富人所用。由于气候炎热,印度古人多用一块棉布裹身,十分便捷。大多数普通男女不穿上装。在现存印度古代壁画和雕刻中,女性通常都裸着上身。徐悲鸿在印度绘画《愚公移山》时所用孟加拉男性模特,都裸着上身,应是现实劳动生活的反映。古代只有军人和在印度的外国人等少数人穿缝制的服装。北印度人在冬季使用质地较厚的头巾或披肩保暖。
伊斯兰教侵入印度后,使印度的服饰发生了变化。男性开始效法莫卧儿人穿缀有纽扣的服装,女性则开始穿裙子、罩衣和戴头巾。英国等欧洲殖民者在近代侵入印度后带来了西方的服饰文化,使印度服装文化呈现绚烂多彩的局面。18世纪时,印度教妇女普遍穿用的现代纱丽发展起来。纱丽的质地为丝绸或棉布,通常长4.5~8米,宽1.1~1.3米。穿时首端缠在腰际,中段绕过胸前,末端搭在肩上。纱丽在印度的地位与和服在日本略同。男性多穿棉布或纱布缝制的服装。不同教派的服装有所不同。例如,锡克教徒头包红巾,一眼就可以看出。在大城市,印度服装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也开始出现西化现象。
印度古代服装虽然简洁,但首饰却富丽而又繁多。妇女普遍佩戴金银和宝石饰品。她们使用的首饰包括耳环、耳坠、鼻饰、项链、项圈、手镯、戒指、脚镯等。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印度妇女舞蹈时脚镯声声,节奏明快,往往令人耳目一新。印度古代男子啊也戴耳环。现代男性戴戒指者颇多。


描述印度服饰与民俗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