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微课题研究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研究申请报告~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制定扶外小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题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著名的文学家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当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习惯后,不仅能提高学习质量,而且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人受益无穷。我们学校由原来的村小转为县直属学校,生源复杂,基础参差不齐。通过调查了解,发现不少学生由于从小所处环境的影响和所受教育的局限性,因而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缺乏有计划学习的习惯;②书写不规范,不注意认真书写的习惯;③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④不善于做笔记,有的甚至没有作笔记的习惯;⑤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课外阅读的习惯;⑥上课精力不集中,沉迷于幻想的习惯;⑦学习懒散,依赖性强,缺乏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⑧不善于温故知新,有的甚至没有自觉复习的习惯;⑨考试审题不严,缺乏认真仔细检查的习惯;⑩学习死记硬背,只求结论,不重探究过程,缺乏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这些问题既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使他们很难适应终身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需要,也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选择“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课题很有必要,尤其适应当前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第一,国内外有关行为习惯的研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和财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学习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许多这方面的专著。如《学与教的心理学》(皮连生著)、《学习策略的理论与操作》(张向葵、关文信著)等。许多学校也有类似的研究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深化操作原理,细化操作过程,明确操作方法,加大操作的针对性,增强操作的可行性,提高操作的实效性。第二,坚持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的研究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学习型”组织、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新的历史背景条件下进行的,师生的观念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我们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和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为导向,用理论指导实践,开展课题研究。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一)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①通过对学生学习各环节存在的不良习惯的调查分析,找出问题,运用教育理论,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矫正,以达到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②确立良好学习习惯的本质特征和层级结构水平,通过研究总结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模式和评价方法等理论与实践操作技术。③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对于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21世纪这个充满活力、充满竞争、弘扬个性、追求创新的新时代,需要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也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在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研究《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旨在培养小学生一般性学习习惯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小学生发展性学习习惯,探索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填补了当前学生学习策略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四、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基本学习习惯: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使学生走上学习科学化之路2、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帮助学生初步养成创造性的学习习惯。3、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学习习惯。4、在培养内容上,要形成一整套学习习惯培养系列,在培养方法上,在重视外部强化训练的同时更注重内部动因的激发,做到规范科学,突现个性。在学习习惯的评价方面,形成一套科学先进、操作简便的评价体系,从而形成良好的评价反馈机制。5、通过研究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很大的社会效应,为小学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并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五、课题研究的内容1、学生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2、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归因分析研究:(1)主观因素的分析(学生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2)客观因素的分析(包括家庭因素、教师因素、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因素、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因素等)。3、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研究:(1)一般性学习习惯培养方法研究:包括①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学习的习惯;②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③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查阅资料和课外阅读的习惯;④培养学生认真笔记的习惯;⑤培养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⑥培养学生及时系统复习的习惯;⑦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检查的考试习惯等方法培养。  (2)发展性学习习惯培养方法研究:包括对学生科学用脑、讲求效益、勤于思考、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反思性学习、开放性学习等发展性学习习惯的方法培养研究。4、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评价方法研究。本课题的研究涉及四大方面,它们之间是密切相关的。首先必须要让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和讨论,明确良好学习习惯的本质特征,然后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并分析影响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原因。在调查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和评价方法。研究过程中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研究,其核心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问题、勤于思考、大胆质疑、自我监控等发展性学习习惯。六、课题研究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拟采用如下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相结合。通过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座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并开展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归因分析。2、文献研究法。收集、学习相关理论文献资料,借鉴先进经验,创新适合本地实际的有助于改善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3、行动研究法。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研究实践,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指导,帮助学生消除不良学习习惯,促进良好的学风形成。4、经验总结法。根据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实践进行经验交流、总结、提炼成果,撰写论文。七、预期研究成果1、阶段性成果:主要是相关的调查研究报告、典型案例、论文展示、阶段性研究报告,以及学生学习习惯的评价结果。(2009、12-----2011、7)2、最终研究成果:学生作品集、教师论文集、相片、录像课例和实验结题报告。(2011、9------2011、12)3、最终成果转化:①在校内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指导本校全体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实践;②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得到养成,学会自觉、主动、科学、有效地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③学校学风有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为同类学校提供可行性经验。(2009、12------2011、12)八、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步骤和措施(一)研究的阶段性步骤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2009、10——2009、12),研究的准备阶段。选择研究方向,组建课题组,开展相关的调查,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措施、方法等,报县教育局相关部门审批、立项。2、第二阶段(2010、1——2011、7),研究实施阶段。研究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收集有关资料,全面展开研究工作。(1)2010年1月——2010年3月,小学学生学习习惯现状系统性调查。形成调查报告,由梁冰老师负责。(2)2010年4月——2010年7月,侧重于对学生一般性学习习惯的方法培养研究。由各教研组长负责,温福珍老师完成阶段性工作汇总。(3)2010年9月——2011年1月,侧重于对学生发展性学习习惯的方法培养研究。。由各教研组长负责,李红兰老师完成阶段性工作汇总。完成课题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形成中期研究报告,具体总结工作由潘柳明老师完成。(4)2011年2月——2011年7月,重点进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评价方法研究。。由各教研组长负责,叶游梅老师完成阶段性工作汇总。3、第三阶段(2011、9——2011、12),研究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完成课题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形成研究报告,其它成果著述结集,申请结题验收。具体总结工作由梁冰老师完成。(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1、加强课题的组织领导工作。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导处、科组长、骨干教师为成员,具体负责课题的管理指导工作,教导处负责组织实施。2、研究计划的具体落实。将研究方案中的目标和任务细化,定出每阶段的分步目标,对所有应完成的任务进行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3、组织培训研究人员。定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科研知识,掌握良好学习习惯的本质特征。4、对当前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现状调查。制定问卷调查和访谈计划,与学生、教师、家庭紧密配合,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调查环境,确保调查结果的有效度、可信度和客观性与真实性。5、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进行研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人际氛围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主研人员要走出书斋,深入课堂,参加班级活动,组织好交流、讨论,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6、研究成员每期至少进行两次课题研究会,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进行阶段性总结和交流。7、制定研究工作制度,包括科研课题研究目标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专业学习制度、经费投入、使用与管理制度、成果处理制度、成果奖励制度等,制定对课题主研人员的考核激励措施。8、增强成果意识。主研人员一定要认真总结在课题实验中的经验、教训,撰写案例,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撰写论文。教导处要认真组织好论文交流和整理,并积极做好经验成果向报刊投稿工作,争取有研究文章在县级以上报刊发表。9、积极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科研部门有关专家的指导和支持。10、加大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保证课题研究正常运行。九、课题组织管理及成员具体分工课题领导小组: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家长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小学阶段,有许多学生存在着以下不良的学习习惯:
  1、边写作业,边吃东西,边看电视,一心多用。
  2、写作业时不认真,不专心,审题不严,书写不工整。
  3、没有记录作业题目习惯。
  4、缺乏自己整理书包的习惯,丢书落本的事常有发生。
  5、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总希望家长告诉怎么做。
  6、家庭没有严格制定出作息时间表,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只要老师、家长平时严格要求,耐心引导,我想学生会克服这些不良习惯的。

  在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老师授课的情况下,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智商,二是习惯。智商的高低,先天的禀赋是关键;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却完全取决于后天的培养。对于一个学校的几个平行班来说,学生在天赋方面总体的平均水平是基本一致的,那么,决定这个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就只有学习习惯了。那些学习成绩突出的班集体,学生普遍具有主动预习、认真听讲、勤于思考、敢于质疑、按时完成作业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养成好习惯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课前预习

  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的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的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学习新课前必须预习。预习时要逐词逐句阅读相关学习内容,联系以前所学过的相关知识,深刻理解本节课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画出哪些地方不会,并及时做好记录,为下一节上课做好充分的思想基础。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行了,需要每天坚持预习。同时,在预习的时候应做到看、做、思相结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能把预习当作任务来完成,而要将它看作是学习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看待。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边看书边做记号“圈、点、勾、画、批”。圈点的过程就是提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上课认真听讲

  上课的时候,课前要准备好所需用的课本、笔记本、作业本、工具书等,课上要认真专注地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们的发言,要积极和老师配合,随时跟上老师的思路和节奏,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对分组讨论的问题要积极踊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同时,要养成一个善于记录课堂笔记的习惯,要记录学习的要点、学习新得、以及老师对教材的补充和延伸,以便逐步加深和更正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三、课后复习

  课后一定要进行及时巩固复习,就像牛吃草后要“反刍”一样,对课上所学习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反思、总结,哪个地方会了,哪个地方还不会。课后复习一般分为三种:平时复习、阶段复习、总复习,不同的复习阶段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
  平时复习:主要是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因此平时复习必须做到及时整理、修改、补充课堂笔记,深化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对重要的知识要经常复习,牢固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温故而知新”。
  阶段复习:主要是使知识条理化、结构化、系统化。对单元、章节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复习时要进行知识的归类,把握重点,弄清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到融会贯通,在阶段复习时要注意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习能力上一个台阶。
  总复习:主要就是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所学的知识全面复习巩固。因此复习时要对照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根据复习时间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查缺补漏,解决疑难问题,特别复习一下前面学习中的错题记录,达到全面掌握。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复习,还应包括学习方法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学习方法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就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四、培养学生做作业时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我个人认为是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应该有意识的从小抓起,从学生的日常活动中做起,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对父母不依不靠,学生能做好的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例如:在学习方面,就遵循古人说的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给人鱼吃,不如告诉人打鱼的技术。培养学生也是这个道理。学习时,不要坐在学生一旁监督,也不陪学生看书,做作业。学生自己的作业要做到按时独立地完成。至于碰到实在不会做的题目,我只是给学生理清思路,启发孩子多思考几种可能性,但从不告诉学生答案,迫使学生自己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五、培养孩子做完作业,自己检查的习惯
  学生在做作业时,我从来不打扰学生,让他一个人静下心来做题。学生做完作业后,我的具体做法是:
数学,要求孩子看一看计算是否准确,单位换算是否搞错,应用题的算式列得可对,训练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去订正过来。语文,要求孩子看看字是否写错,作文写好后主要是自己去读,看语句是否通顺,让别人看了文章后得到了什么启迪和感想。


  六、要求学生养成每天记录作业题的好习惯
  一个学生如果每天能养成记下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意味着这位学生学会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生的人生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学生的学习成绩优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例如:我朋友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起就给孩子买好记事本,告诉孩子记事本是用来专门记录老师交待的事情和老师布置的当天作业题的,要求孩子每天的记事本都有记载,不能有空隙,一开始我每天都会检查孩子记事本的记录情况,看孩子记得是否认真,还是没有记,坚持一段时间后,就改为不不定期地抽查一下。假如发现孩子没有记录的话,就取消孩子玩的时间,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主动学习的习惯
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并能坚持始终。
2.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
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把每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学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学习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时间段的学习中去。
3.各学科全面发展,不偏科的习惯
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发展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要求中学生要全面发展,不能偏科。这就要求中学生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更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兴趣。对不喜欢的学科或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科,可以适当降低标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初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然后要求自己去完成。这是克服偏科现象的有效方法。
4.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5.认真听课的习惯
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中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大胆发言,展示思维。
6.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
7.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里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
8.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要知道“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应该养成向别人请教的习惯。
9.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微课题研究视频

相关评论:
  • 19366809799怎样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莘咸蔡(三)自身努力 以上几点是就小学生整个课堂环节提出的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家长、老师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小学生自己课外也得注意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课外阅读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说:“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书的框框,那就无从谈起他对知识有稳...

  • 19366809799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莘咸蔡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 19366809799如何看待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莘咸蔡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在这个竞争的时代...

  • 19366809799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特长
    莘咸蔡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1 1、指导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孩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是真正追求知识的孩子不可缺少的良好习惯。学习不是机械地重复一项又一项的记忆工作,知识需要经过不断的思考才能更长久地沉积在孩子的大脑里,经过思考后的知识才能被记忆得更加深刻和持久。父母要重视...

  • 19366809799如何帮助学生养成某种 良好的学习习惯 c证
    莘咸蔡对孩子进行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简单事情,需要幼儿教育工作者及家长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以兴趣为出发点,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一、利用兴趣法 要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就必须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例如:...

  • 19366809799一年级的小学生怎么培养学习习惯?
    莘咸蔡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在实践设计中,要注重实践设计的趣味性、多样性和科学性思维,注重实践的循序渐进和层次性安排,通过训练和促进说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讨论中,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口头发言、摆动双手、练习写作,穿插一些生动活泼的数学游戏,让学生置身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注意...

  • 19366809799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良习惯
    莘咸蔡第二步,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也就是培养这个习惯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把这些好处想明白,给自己一个足够信服的理由。比如学习精英特快速阅读,可以帮你提高阅读效率,这样我每个月就能多读几本书,实现自我的快速提升等等。第三步:把微习惯纳入到日程当中。比如你每天出门前运动还是下班后开始健身...

  • 19366809799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莘咸蔡”让孩子学会学习的能力比教他知识更重要。培养学生也是这个道理。学习时,不要坐在学生一旁监督,也不陪学生看书,做作业。学生自己的作业要做到按时独立地完成。至于碰到实在不会做的题目,给学生理清思路,启发孩子多思考几种可能性,但从不告诉学生答案,迫使学生自己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四、要求...

  • 19366809799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献推荐
    莘咸蔡学生的可塑性大的特点,他们的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容易改变,如果坚持反复不断地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涯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抓住这个好时机,逐步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通过学习,我也有了肤浅的认识。一、充分认识培养...

  • 19366809799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莘咸蔡笔者在近几年从事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发现以下问题:不少低年级学生一读书就结结巴巴,一说话就抓耳挠腮,一动笔就东拉西扯等。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改正这些不良习惯,提高他们的基本语文素养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农村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的五点看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