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和什么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草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第一段(第一小节):大草原十分美丽,作者对此赞叹不已。
第二段(二~四小节):热情好客的主人接待了作者一行人。
第三段(第五小节):快要离开了,大家十分不舍。

扩展资料《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已选入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文章主要讲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蒙汉联欢图。作者在最后引用了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作者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写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依次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场面与主客饮酒联欢的场面。
通过这些画面的刻画,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作者在最后引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扩展资料:
《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主客联欢图这三幅生动的画面 。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草原

草原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和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中心是表示蒙汉人民的友好情谊,歌颂各民族的团结。作者以写草原之美烘托蒙族人民的心灵之美,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美。也写出了草原的独特的风光形成了蒙族人民独特的风俗,独特的民族气质——热情豪爽。

《草原》这篇课文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而且让我们感受到蒙汉两族之间浓浓的民族情。老舍写的这篇散文是其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扩展资料

全文共分成五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作者初次见到的草原景色。

第二段(第2自然段):讲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第三段(第3自然段):讲在蒙古包外迎客的情况。

第四段(第4自然段):讲进了蒙古包相互敬酒的情况。

第五段(第5自然段):讲主客话别。

作者简介:

《草原》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老舍的“舍”就是取的他的姓“舒”,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文章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烈欢迎的情景,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充分体现了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这是本文的主题思想,亦即文意所在。

老舍按照初入草原、欢迎远客、蒙古包外、蒙古包内、主客话别的顺序记述,注意突出蒙古族人民远出相迎、热情款待、亲切联欢的场面,字里行间渗透着蒙汉人民间的血肉深情。
值得研究的是作者在提炼文意的过程中,把文意浓缩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两句诗,寥寥十四字,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回味不尽的余地

草原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和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草原美景——迎接远客——友好交往——热情款待——依依惜别。

介绍了草原的美景。


草原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和什么视频

相关评论:
  • 18898137472课文《草原》描写了草原的哪些景物?
    蒙荷袁答:主要内容:《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主要讲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蒙汉联欢图。作者在最后引用了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作者简介: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

  • 18898137472草原主要写了什么?
    蒙荷袁答:课文描写了草原草原的自然风光美,人情美,蒙古人的纯朴、热情好客。《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已选入人教版新课标(老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课和教育部统编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课。文章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主客联欢图这三幅生动的画面 。作者在最后引用“...

  • 18898137472《草原》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
    蒙荷袁答:回答:《草原》这篇散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骑马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 18898137472《草原》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
    蒙荷袁答:老舍的《草原》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写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依次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场面与主客饮酒联欢的场面。通过这些画面的刻画,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文章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主客联欢图这三幅生动的画面...

  • 18898137472《草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蒙荷袁答: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写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依次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场面与主客饮酒联欢的场面。通过这些画面的刻画,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作者在最后引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

  • 18898137472《草原》一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景象?
    蒙荷袁答:写了天空,小丘,羊群。天空的特点是晴朗,小丘的特点是低矮,羊群的特点是白。《草原》这篇课文叙述的作者是(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分别描写了(三幅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赞颂了(草原的风光...

  • 18898137472草原这篇课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蒙荷袁答:《草原》这篇散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骑马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 18898137472草原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蒙荷袁答:人情美和民俗美。《草原》是现代作家、诗人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已选入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文章主要讲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蒙汉联欢图。作者在最后引用了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 18898137472《草原》这篇课文是谁写的,讲述了草原怎样的景
    蒙荷袁答:《草原》的作者是老舍,文章主要描绘了草原美景、欢迎远客、热情款待、联欢话别4个场景。主要内容:《草原》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写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依次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场面与主客饮酒联欢的场面。通过这些画面的刻画,表现了草原的...

  • 18898137472《草原》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蒙荷袁答:《草原》通过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接、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以写草原之美衬托蒙族人民的心灵之美,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美,表现出蒙汉人民的友好情谊,歌颂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