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二上语文阅读课本目录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谁知道八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的名著推荐是什么?~

苏教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同下
人教版: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评 p224

阅读建议:书中篇章多是写童年往事的,阅读时不妨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体味其中的思想感情;几篇记人的文章尤其值得反复阅读,领会文章强烈的感情色彩和笔法的精妙。

《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p234

阅读建议:老舍说:“《祥子》可以朗读,它的语言是活的。”那就试试看,选一些精彩段落朗读一下,力求读出感情和韵味来。生动的平民形象,传神、流畅、通俗的语言,富于魅力的老北京风情,这一切,你都会感受到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p243

阅读建议:这是一部激励过无数中国人的书。阅读时要注意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体会保尔的精神魅力。有条件的话,可以欣赏同名电视连续剧。
我有八年级上册的书,有不懂得或是疑问可以问我。
望采纳!

第一部分:记叙文阅读整体感知(记叙文阅读的基本要求)
一、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千万记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理清记叙的顺序(口诀:顺倒插补)(千万记住)
顺叙顺叙作用:按时间发展,叙事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倒叙作用:①强调主要内容,突出中心。②制造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插叙作用:①、补充交代×××以往×××的经历,使情节更完整,为下文写×××作铺垫。 ②、补充交代×××以往×××的经历,这样写丰富文章内容,丰满人物形象,突出中心。(或: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③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起伏。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在结构上更紧凑。
例:23、第⑩⑾两段运用了哪种叙述方法(叙述顺序)?试分析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⑩我又聊了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我心里突然一动。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什么?
⑾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 A (倍受、备受)疾病的折磨,近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也许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干这干那。
答: 23、插叙 这两个自然段补充交代了母亲生病的原因及母亲生病时仍常年一个人忙里忙外、默默承受疾病折磨,最后积劳成疾却又遭受家人抱怨的事实。这样写使母亲的形象更加鲜明,文章内容更加充实,中心也更为突出。
补叙例:15.补叙,补充交待了故事情节;使“父亲”这一形象更加丰满;表现出父亲既对家庭负责,讲究信用,又具有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中考例子15.说说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这样安排有何作用?(2分)
15.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表明“我”从母亲身上不断获得教益或围绕母亲的三句话组织安排材料,使全文结构完整。(围绕材料安排作答,言之成理,答出1点即可,2分) 
三、找出记叙的线索:(线索的形式有六种:时地物,人事情。口诀:时地物,人事情)
记叙的线索概念例子
①以时间的变换为线索这类文章以时间发展为线索。如《伟大的悲剧》就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记叙了斯科特和他的队员悲壮的失败以及覆灭。
时间标志是:1912年1月16日——1月18日——2月17日夜1点钟——3月2日—3月21日——3月29日。
②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题目“从……到……”就可看出,由一个地点转到另一个地点,人物活动空间很大。
③以某物为线索某一具体实物为线索。如:《风筝》中的“风筝”。、《羚羊木雕》中的“木雕”。
④以某人为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某人往往是文章中的贯穿线索人物。如《背影》中的“我”。 《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

⑤以事件为线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皇帝的新装》一文情节发展的线索就是:皇帝“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
⑥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以作者的某种感情、作者的见闻感受、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阿长和三海经》一文就是以“我”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憎恨、讨厌——敬重、爱戴(阿长)。

(2)答题模式:如: 文章以“……”线索,中间写了“……”、“……”几件事,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四、领悟记叙的人称:(千万记住)
我、我们第一人称作用(答题模式)①便于作者叙述故事,抒发情感。②给读者以亲切感和真实感。
中考例:9.许多小说往往用第一人称“我”来讲故事,如《孔乙己》、《斑羚飞度》、《我的叔叔于勒》……本文也是如此,请简要分析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2分)
答:(1)增强小说的真实感。(2)便于作者叙述故事,抒发情感。
你、你们第二人称:作用(答题模式):①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②便于对话,便于感情的交流。③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
他她(们)第三人称:作用(答题模式):①以旁观者的身份叙述,显得客观冷静。②不受时空限制。③便于叙事和议论。
五、分析记叙文的详略
详写略写凡是对主题思想起重要作用,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详写。对主题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叙述。
注意阅读记叙文,应注意材料的详略处理是如何为主题服务的。次要材料虽不能详写,但也不能不写,因为涉及到文章点面结合的问题。点(详写),体现文章的深度,突出主题思想;面(略写),体现文章的广度,使文章全面、丰满,完全不写次要材料,会使文章的面受到影响。
六、分清记叙的段落层次;(准确概括段意或层意)
1、划分段落层次要注意掌握以下几种方法:(千万记住)
按时间先后划分抓住关键词,找表示时间的短语)如《故乡》一文,就是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时间变化划分的。
按地点的转换划分抓住转地处,找表示地点的短语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就按照地点来划分的,可以分为“百草园的生活”与“三味书屋”的生活。
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划分按描写对象划分段落层次。如朱自清的《春》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来写“春”的:①盼春;②绘春;③颂春。在“绘春”一部分,又写了五个不同对象:风、花、草、雨、人,所以可将该部分分为五个层次。
按事件发展的过程划分抓住转换处,找各个事件
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抓住变化点。从感情的变化点我们可以找到划分段落的依据
2、概括段意的方法(千万记住)
(1) 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①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②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3、中考的题型: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
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
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即基本词,这是总结段意必不可少的。切忌切忌)
第三步整合答案
七、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概括记叙文中心思想的一套常用的格式。】(千万记住)
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谁做了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
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背影》:通过车站送别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理解和怀念之情。
(2)文章思想感情有哪些?(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
好的有: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
坏的有: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3)中考示例:
①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007年《江南陶公柳》
②作者从昙花终于怒放的过程得出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2009年《昙花终于怒放》
答题方法: 1、掌握概括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2、注重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第二部分:记叙文阅读局部探讨(中考常考考点)(非常重要千万记住)
一、记叙文语言【中考语文阅读题常考“词语赏析题”答法(品味语言题,主要指词语。中考必考题)(千万记住)】
考点之一:把握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
答题模式:(1)对关键词的理解以及上下文的联系。(2)注意句中隐含的意思(即言外之意)。
考点之二: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记叙文中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答题模式:答:“××”一词原指……, 这里指……,表达了……感受(情感)。
考点之三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注:以下为中考例子,希望同学们仔细体会,从中找出答题规律。认真仔细、揣摩。
例1、从全文看,题目“轻轻地抱住母亲”中的“轻轻”一词用得很形象,请分析“轻轻”一词的含义。答:
答案:1.“轻轻”写出了儿子抱着母亲时动作的轻柔以及那种生怕有所闪失的心理,(1分) 表现出对母亲的敬重、体贴……( 符合题意即可 ) 【请同学们注意我划的线】
例2、品味语言(7分)
(1)揣摩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4分)
①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②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答:(1)①变抽象为具体(答“形象生动”也可1分)表现出父亲对女儿梦想的呵护,对女儿的爱(1②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雪以生命,表达出女儿对母亲的爱,展示出女儿纯洁的心灵(2分,三点答到一点给1分,答到两点即给满分)。(意合即可)【请同学们注意我划的线】
例3、联系上文,体会第⑦段中“偶尔飞来三两只鸟雀,怔怔地栖落在上面,然后啁啾几声就怏怏地飞走了。”一句中加点字的妙处。(4分)
答案:(4分)“怔怔地”“怏怏地”拟人化地表现出小鸟看到葡萄叶子全部落完,了无生气时(2分)发愣、不高兴、很失望的样子,表现出“我”看到叶子全部凋零时的痛惜之情(2分)
例4、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4分)
(1)乡下父亲“啊”了一声,掏钱的手便不动了,失望凝固在脸上。
(2)乡下父亲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热乎乎的两个汉堡,转过身,用手背揩了下眼睛。
答案:(1)“凝固”是固定不动的意思。形象地刻画出父子得知时间已过,不能享受优惠时的失望又无助的表情。(2)“揩”是擦的意思,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父子对众人善意谎言的由衷感激之情。【请同学们注意我划的线】
例5、分析选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
答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敲雪时动作的小心翼翼,表现了父亲对这些树的细心与重视,表现了父亲对我们兄弟几个读书、上学的高度重视,体现出父亲对我们的爱。【请同学注意我划的线】
例6、赏析:(1)结合语境,品析第14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在陌生的土地上,她睁大着她那双乌黑的眼睛,跌跌撞撞地向前走着,没有人能阻止她寻找理想的脚步。
答案:(1)“跌跌撞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盲姑娘在陌生的土地上被人歧视、被人轻视、被人误解的坎坷历程。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盲姑娘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例7、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短语运用的妙处。(4分)
(1)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2)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搅——暖暖的。
答案:(1)“像很累似的”写母亲对“我”只顾在电脑上与陌生人聊天的不解和无奈。运用神态描写刻画了母亲孤寂、沉重的内心世界。 (2)“暖暖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躺在母亲身边的惬意之感。含蓄地表达出“我”多年后重新体验到亲情时的幸福感受。【请同学注意我划的线】
例8、下列句子任选一句,请赏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1)一看,又是那老头。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
(2)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竟缩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
答案:(1)“攥”字准确地写出了老人随时准备反抗的心理,正是这个捏紧拳头的动作,说明了以往老人得到的都是伤害。“攥”既是给自己造势,又是自卫心理的体现。  (2)“缩”字形象地写出了老人见到曾经帮助过他的“我”时难为情的样子,这是老人懂得感恩心态的一种表现。(以上二选一,言之成理即可)【请同学们注意我划的线】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为你打开一扇门》 《繁星》
《冰心诗三首》(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青年人)
《诺曼底号遇难记》
《古代诗词四首》(次北固山下、题破山寺后禅院、赤壁、浣溪沙)
《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
第二单元(金色年华)
《往事依依》 《幼时记趣》
《十三岁的际遇》 《伟人细胞》
《现代诗二首》(少年歌、生活是多么广阔)
名著推荐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三单元(民俗风情)
《社戏》 《端午日》
《本命年的回想》
《中秋咏月诗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有思念是圆的)
《古代诗词三首》(过故人庄、游山西村、一剪梅)
《对联六副》
第四单元(多彩四季)
《春》 《三峡》
《夏》 《济南的冬天》
《古代诗词四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西江月、秋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文笔精华一》
第五单元(关注科学)
《斜塔上的实验》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叫三声夸克》 《梦溪笔谈二则》(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
《论语八则》
专题上:《狼》
第六单元(奇思妙想)
《天上的街市》 《七颗钻石》
《蔚蓝的王国》 《皇帝的新装》
《古诗四首》(迢迢牵牛星、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登岳阳楼)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人物风采)
《贝多芬传》 《一面》
《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 《赵普》
《周总理,你在哪里?》
第二单元(童年趣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三颗枸杞豆》
《我们家的男子汉》 《柳叶儿》
《黄纱巾》
第三单元(建筑艺术)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巍巍中山陵》
《凡尔塞宫》 《黄鹤楼》
《于园》
第四单元(动物世界)
《松鼠》 《松树金龟子》
《国宝—大熊猫》 《师生自荐课文》
《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
名著推荐:《西游记》
第五单元(信息传播)
《三个太阳》 《录音新闻》
《决战太空》
《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七子之歌》
专题:《荷》
第六单元(诗词拔萃)
《沁园春 雪》 《卜算子 咏梅》
《古代诗词三首》(木兰诗、观刈麦、破阵子)
《现代诗三首》(树、信念、中国的土地)
《歌词三首》(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
《古诗二首》(黄鹤楼、归园田居)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长征组歌)
《七律 长征》 《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
《老山界》 《草》
《<长征>节选》(剧本)
《诗人 领袖》
第二单元(爱国情怀)
《枣核》 《最后一课》
《始终眷恋首自己的祖国》 《晏子使楚》
《古诗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
《革命烈士诗二首》(把牢底坐穿、花)
第三单元(至爱亲情)
《背影》 《甜甜的泥土》
《人琴俱亡》 《我的母亲》
《父母的心》
《古诗三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夜雨寄北、已亥杂诗)
专题《长城》
第四单元(江山多娇)
《小石潭记》 《记承天寺夜游》
《阿里山纪行》 《蓝蓝的威尼斯》 《美丽的西双版纳》
《古诗三首》(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
名著推荐《汤姆.索亚历险记》
第五单元(人与环境)
《苏州园林》 《都市精灵》 《幽径悲剧》
《明天不封阳台》 《治水必躬亲》
第六单元(高新科技)
《从小就要爱科学》 《在太空中理家》
《奇妙的克隆》 《送你一束转基因花》
《师生自荐课文》
《古诗三首》(雁门太守行、别云间、论诗)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借物抒怀)
《海燕》 《白杨礼赞》
《石榴》 《竹溪记》
《紫藤萝瀑布》
第二单元(道德修养)
《纪念白求恩》 《敬业与乐业》
《多一些宽容》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陋室铭》
《诗词曲三首》(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渔家傲、天净沙·秋思)
第三单元(事理说明)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活板》 《宇宙里有些什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山市》
第四单元(小说之林)
《孔乙己》 《范进中举》
《核舟记》 《变色龙》
《窗》
第五单元(人生体验)
《错过》 《散步》
《送东阳马生序》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有的人》
《古诗二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无题)
第六单元(精彩演讲)
《悼念玛丽·居里》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讲》
《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向生命中的一切青春举杯》
《两小儿辩日》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1、鼎湖山听泉 2、林中小溪 3、飞红滴翠记黄山 4、画山绣水
第二单元
5、扁鹊见蔡桓公 6、桃花源记
7、与朱元思书 8、核舟记
第三单元
9、故乡 10、我的叔叔于勒
11、在烈日和暴雨下 12、多收了三五斗
第四单元
13、成功 14、论创造
15、学问与智慧 16、说美
散文家谈散文 小说家谈小说 诗人谈诗
第五单元
17、陈涉世家 18、捕蛇者说 19、岳阳楼记 20、醉翁亭记
第六单元(高新科技)
21、绿 22、囚绿记
23、环球城市 风行绿墙
25、一双手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课文目录
1、威尼斯商人(节选) 2、江村小景
3、《陈毅市长》先场 4、一厘米
5、藤野先生 6、生命与和平相爱
7、热爱生命 8、享受生活
9、曹刿论战 10、愚公移山
11、出师表 12、观潮
13、送行 14、给我的孩子们(节录)
15、台阶 16、呼兰河传(节选)
17、雪 18、《雪》四人谈
19、邹忌讽齐王纳谏 20、《孟子》二章
2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2、墨池记
综合一 综合学习与探究一
综合二 综合学习与探究二
综合三 综合学习与探究三
综合四 综合学习与探究四
综合五 综合学习与探究五
九下
饮酒 陶渊明 行路难 李白 游山西村 陆游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孟子二章》 愚公移山 出师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观沧海 江城子(密州出猎)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苏教版初二上语文阅读课本目录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