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样预测天气?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古代的天气是如何预报?~

古代预测天气,是通过对日、风、云、湿度和降水的观测进行预测的。
(一)节气时令观测与预测。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文化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世界距今4100年的最古老天文观象台遗址。有关专家推测,多种数据表明,这座观象台形成于公元前2100年的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古代人利用两柱之间来观测正东方向的塔儿山日出,并根据日光影可以推测出一年的十二节气,经与现在农历时间比较,实地模拟观测后,节气时令精确度很高。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非常重视观天占侯。有每逢节气日历记录物候和天气的传统,《左传》中就记录了许多关于云和和大气光象的观测结果,《管子》中也有气候、节气、物候方面的论述,明确提出了清明、大暑、小暑、始寒、大寒五个节气的名称。
(二)风的观测和仪器。远在殷代,已经有四方风名。以后逐渐发展,到汉代已有二十四方位的称呼。盛唐时期,气象观测技术也有较大的进步。唐太宗时期的科学家李淳风所著的《观象玩占》一书中,曾详细介绍了当时观测风的方法,即“凡侯风必于高平远畅之地,立五丈竿。以鸡羽八两为葆,属竿上。侯风吹葆平直,则占。”这里指出测风的场地要求,同时也说明了风观测器的构造。在唐代,已经采取地面物体受风影响所表现的破坏程度来表示风力大小,根据《乙巳占》,当时把风力分为人级:一级动叶,二级鸣条,三级摇枝,四级堕叶,五级折小枝,六级折大枝,七级折木飞砂石或伐木,八级拔木树和根。这八级风,再加上“无风”和“和风”两个级,可合为十级。
(三)云的观测和古云图集。古代劳动人民很重视云的观测,在《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有“上天同云,雨雪雾雾”的话,意思是说下雪的云,在天空中是均匀一色的。也有把“同云”写为”彤云”,意思是下雪的云,色彩微带红色。宋代的科技和学术文化成就辉煌,在天文、气象方面的发明和学术文献也非常多,其中突出的有南宋秦九韶在《数书九章》首创天池测雨、竹器验雪等测量降雨量和降雪量的测算方法。明清时期,建有“观象台”,进行天文、气象观测,其中有著名的北京古观象台和南京鸡鸣山观象台。此外,各地州、县,也负有观测任务,凡有灾异现象,特别是风灾、雨灾等气象灾害,都必须呈奏。在清代,许多地方都要定期上奏《晴雨录》、《雨雪粮价》等报告。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幻无常。通过看云,常常可以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重视云的观测。《诗经·小雅》曰:“上天同云,雨雪雰雰。”意思是说,下雪的云,在天空中是均匀一色的。的确,冬季下雪之前,云层常常是比较均匀的高层云;而当下雪时,就变成雨层云了,云的分布同样也比较均匀。

气预报,是人们生产、工作、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公元132年,我国东汉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最早的风向仪——相风铜鸟。这是在空旷的大地上树一根五丈高的杆子,杆子装一只可灵活转动的铜鸟,根据铜鸟转动方向便可确定风向了。在古代人们预报天气,主要是依据经验进行判断,准确率很低。

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了越来越多的气象仪器,设立了遍布各地的气象站,现在的天气预报不再是经验型的。而是靠根据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回的云图和各地气象台站测得的温度、气压、风向、风速等数据绘出的气象图,在经有关资料、经验判断后得出的。这样的预报以前一直是靠人工进行的,这种办法即慢,又不十分准确。难怪有人说:天气预报,仅供参考,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要想准确预报天气,必须把上面得到的数据列出几百阶乃至更高阶的线性方程组。若靠人工求解则需几百人用几个星期的时间内才能完成。这时已不是天气预报了,已经变成了天气报告了。现在有了电子计算机,这一工作已由计算机来担任了。只要几分钟时间就可完成任务了。

每天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就是由国家气象局利用两台大型计算机计算后得到的

观天象。

看天象

天气预报,是人们生产、工作、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公元132年,我国东汉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最早的风向仪——相风铜鸟。这是在空旷的大地上树一根五丈高的杆子,杆子装一只可灵活转动的铜鸟,根据铜鸟转动方向便可确定风向了。在古代人们预报天气,主要是依据经验进行判断,准确率很低。
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了越来越多的气象仪器,设立了遍布各地的气象站,现在的天气预报不再是经验型的。而是靠根据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回的云图和各地气象台站测得的温度、气压、风向、风速等数据绘出的气象图,在经有关资料、经验判断后得出的。这样的预报以前一直是靠人工进行的,这种办法即慢,又不十分准确。难怪有人说:天气预报,仅供参考,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要想准确预报天气,必须把上面得到的数据列出几百阶乃至更高阶的线性方程组。若靠人工求解则需几百人用几个星期的时间内才能完成。这时已不是天气预报了,已经变成了天气报告了。现在有了电子计算机,这一工作已由计算机来担任了。只要几分钟时间就可完成任务了。
每天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就是由国家气象局利用两台大型计算机计算后得到的


古代怎样预测天气?视频

相关评论:
  • 13954049814古代人怎样预测天气?
    暨雁柏1. 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清晨太阳升起前东方的云彩形态来预测天气。如果看到云彩呈现出鸡头、龙头、旗帜、山峰、车马等形状,或者有紫黑之气贯穿,或在太阳周围,那么预示着当天可能会下雨,多在13至17时发生。2. 晚上,古人会根据月亮的颜色或其周围是否出现像车轮般的白云圆光(月晕)来预测次日的天气。

  • 13954049814古代科技不发达,古人是如何预测天气的?
    暨雁柏1. 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天象来预测天气,依据二十四节气和农谚,了解自然界的变化。2. 钦天监,即古代的气象机构,负责对天气进行观测和预报。3. 古代劳动人民拥有深厚的智慧,他们的经验和谚语至今仍对我们有所帮助。

  • 13954049814古代有天气预报吗
    暨雁柏4. 准确的预报实例:宋代的气象预报有时非常准确。例如,公元1076年,某县城发生了龙卷风,这是东亚关于龙卷风的最早记录之一。另外,宋太宗时期太史局曾准确预报了两日后的大雪。综上所述,尽管古代的天气预报技术与现代相比较为简陋,但古人通过观测和实践,确实掌握了一定的气象预测能力,为当时的社会生...

  • 13954049814古人如何预测天气?
    暨雁柏一、根据云和风来识别天气。《吕氏春秋》中将云分成了“山云、水云、旱云、雨云”,把预示着不同天气的云做了分类。而且古人还根据云层的厚薄以及颜色总结出了天气和气象的谚语。还能根据风的不同来预测天气,比如“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吹暖北风寒”。二、古代的气象局。古代虽然...

  • 13954049814现在有天气预报,古人是如何看天气的?
    暨雁柏根据云的移动方向来预测阴晴,云向东、向北移动,预示着天气晴好;云向西、向南移动,预示着会有雨来临。云的移动方向,一般表示它所在高度的风向。这一谚语说明的是云在低压内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它适用于密布全天、低而移动较快的云。8、棉花云,雨快临:棉花云指絮状高积云,出现这种云表明中层大气...

  • 13954049814没有天气预报,古代人物是如何通过天文现象来预测天象?
    暨雁柏一、在古时候没有天气预报,人们是根据一些下雨的前兆以及他们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来判断可预测天气的。还有就是在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风向仪,他们可以根据风向移来预测天气。二、当豌豆移动,蚂蚁移动时,这是下雨的前兆。妻子不愿意示弱。当妻子临摹的时候。古代气象局。尹银兴,新月宋代扇中...

  • 13954049814古代的天气是如何预报?
    暨雁柏古代预测天气,是通过对日、风、云、湿度和降水的观测进行预测的。(一)节气时令观测与预测。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文化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世界距今4100年的最古老天文观象台遗址。有关专家推测,多种数据表明,这座观象台形成于公元前2100年的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古代人利用两柱之间来观测正东方向的塔儿山...

  • 13954049814古时候也有天气预报吗?他们是如何预测天气变化的?
    暨雁柏后人根据古代的二十四节气和自己的农业生产实践总结出了许多的谚语,比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等。这些谚语可以让人们把握天气的大致规律。第二,根据动物预测天气。动物对于天气和自然灾害...

  • 13954049814古代航海,是如何预测“天气预报”的?
    暨雁柏在识别天气方面,古代人们会观察云和风。例如,《吕氏春秋》将云分为山云、水云、旱云、雨云四种,对预示着不同天气的云进行了简单分类。古人还根据云层的薄厚、颜色总结出了一系列天气和气象谚语,如“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此外,他们还根据风来预测天气,如“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暖和北风寒”...

  • 13954049814古代人们靠什么预测天气
    暨雁柏根据动物预测天气 动物的感觉系统相当敏锐,古人已经懂得根据动物的行为表现来预测天气了。早晨蜘蛛网上有水珠表示天晴,这是因为天气晴朗时早上温度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挂在蜘蛛网上。燕子低飞、青蛙鸣叫、蚂蚁搬家、蚯蚓出洞则都是下雨的前兆。古代的气象局:钦天监 钦天监是一个政府部门,...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