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宾生平简介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王洛宾的人物生平~

1913年(民国二年)12月28日,王洛宾生于北京北京市东城区牛角湾艺花胡同一座瓦灰色四合院的油画匠家庭,曾祖父是浙江人,以卖茶叶蛋为生,后流落到北京。爷爷是颇有影响的民间艺术家,在京城画梁雕栋,颇有名气,还非常喜欢音乐,组成家庭乐队,自娱自乐。父亲王德桢(字洵甫)在家庭的影响下,吹拉弹唱样样都行,母亲王氏育三子三女,其子女分布在北京、上海、河北、云南、黑龙江、新疆等地。 1919年(民国八年)9月,入北京“京师八旗子弟高等小学堂”(原左翼镶白旗学堂,清光绪20年成立开,先后13次更名,最后改名为北京市东城区春雨胡同小学)学习,校长是张安国,六年级班主任是程振山。 1927年(民国十六年)夏,其父亲王德桢把从小多病的王荣庭送入北京通州潞河中学读书。当年秋天,王荣庭参加了基督教堂唱诗班,极富音乐天赋的王荣庭很快成了唱诗班的佼佼者。1928年(民国十七年)6月,在国民政府陆军被服厂当职员的父亲因病去世。暑假,王荣庭到哈尔滨的姐姐家报丧。在哈尔滨中东铁路线上横道河子车站做列车连接工(摆小旗的)时,结识了塞克、金剑啸、沙蒙等艺友,跟塞克学弹“七弦琴”奇达尔(即“吉它”,此乐器名老俄式七弦琴,最早由塞克中译文)唱歌、作曲,塞克是他走进艺术殿堂的向导与启蒙。这时的王荣庭受到居住在黑龙江的俄侨音乐家戈里德施京、特拉赫腾贝尔格、格尔施戈林娜作品的熏陶和影响。同年秋,塞克十分欣赏王荣庭对音乐的执着、感悟与灵性。邀请王荣庭为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北归》谱写主题歌和插曲《北归》《离别情意》。年底,王荣庭为塞克的诗集《紫色的歌》第一首词《在海的那边》谱曲。与此同时,王荣庭还和塞克共同创作了《西巴扎尔夜歌》。1931年(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后,王洛宾在中共北平市委(地下党)的领导下,参加了北师大、北大学生一二九南下示威请愿团。北京通州潞河中学毕业后,9月,被保送北平师范大学艺术系学习 。他的钢琴教师是德国人谷不克,声乐教师是沙俄贵族霍洛瓦特·尼古拉·沙多夫斯基伯爵、作曲教师是从巴黎留学归国的汪德昭。王荣庭从他们那里受到正统的音乐教育,这为他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年,王洛宾为萧军的小说《八月的乡村》创作了插曲《奴隶之爱》,这首曲子是王洛宾的处女作。同时,也开始使用王洛宾这个名字。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1月27日下午2时,王荣庭和北师大2000多名师生在师大露天广场亲耳聆听了鲁迅的演讲《再论“第三种人”》,接受爱国主义思想。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夏,将徐志摩的诗《云游》谱成曲。后来,又将此歌献给女友罗珊。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就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系。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夏天,受聘于西直门外的铁路员工子弟学校——北京京绥铁路扶轮中学担任音乐教员,受学校校长高尚之的委托,为学生创作了《詹天佑之歌》。东北大学临时驻地附近的西直门外的扶轮中学离游泳场不远,酷爱游泳的王荣庭经常和东大的学生游泳,每天在老北京西直门外原慈禧太后放船的船坞白石桥边集体听读《八月的乡村》。7月,王荣庭在北京幼稚师范为北京市城区大、中学校进步学生辅导、教唱《国际歌》《民先队歌》等进步歌曲。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前往山西参加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创作《老乡上战场》《风陵渡的歌声》《洗衣歌》等抗日歌曲。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3月,转移到西安,编辑出版的《战地歌声》上有王洛宾创作的抗战歌曲30多首。5月,经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处长伍修权介绍,同塞克、萧军、朱星南、罗珊等5人去兰州,在兰州参加“西北抗战剧团”,前往甘肃、青海各地宣传抗日。改编《达坂城的姑娘》《青春舞曲》《虹彩妹妹》《曼丽》等民歌。此后,王洛宾和洛珊由八路军前方总政治部介绍到驻山西洪洞先万安镇由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这时,王洛宾和萧军相逢,同时相逢的还有作家萧红、欧阳山尊、刘白羽以及贺绿汀、聂绀弩、周巍峙、端木蕻良、丁玲的爱人陈明等人。在此期间,由塞克作词、王洛宾作曲,创作了《洗衣歌》《风陵渡的歌声》《老乡,上战场》等一批抗战歌曲。10月,王荣庭到达河南开封,与在北京大学生合唱团联欢时结识的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学生杜明远结婚,经杜明远发父亲杜继增介绍到西安,由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又介绍到驻山西临汾刘村的八路军前方总部学员队,两人双双奔向抗日前线。为旅途方便,王荣庭改名王洛宾,杜明远改名罗珊,以兄妹相称。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在新疆拍摄影片《祖国万岁》,与萨耶卓玛相识。之后,在青海创作、改编《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等民歌。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在西宁任音乐教育工作,负责组建“青海儿童抗战剧团”,创作歌舞剧《沙漠之歌》及《送郎出征》《穆斯林青年进行曲》等抗战歌曲。1941年(民国三十年),罗珊提出解除婚约。之后王洛宾又因共产党嫌疑而坐牢,在兰州监狱里待了三年。在狱中创作《蚕豆谣》《我爱我的牢房》《睡在戈壁滩上》等二十余首囚歌。最后,当时的国民党青海省主席马步芳写保书把他保了出来。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5月,经多方营救出狱,回到青海继续从事音乐教育工作。改编《阿拉木汗》《可爱的一朵玫瑰花》《依拉拉》《曲曼地》等民歌。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与妻子黄玉兰在西宁农村结婚,之后生育三子。1949年9月,在西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随军进入新疆。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部宣传部文艺科副科长、新疆军区政治部文艺科科长、新疆军区歌舞团音乐创作员、新疆军区歌舞团艺术顾问等职。 在张掖与王震将军共同创作合唱歌曲《凯歌进新疆》。12月任新疆军区文艺科长,编译《苏联最新歌曲集》,改编《哪里来的骆驼队》《我不愿擦去鞋上的泥》《在银色的月光下》等新疆民歌。1951年6月,根据新疆军区要求,王洛宾被北京市公安局逮捕。冬,妻子黄玉兰在北京病逝。1952年2月,新疆军区军法处以散布谣言、长期逾假不归为由判处他两年劳役。服役期间,他完成了话剧《丰收》的谱曲并创作了一批歌曲。 1954年8月,被释放后,在南疆喀什二军文工团任音乐教员、创作员。改编《沙枣儿花香》《圆圆的》《美就美在眉毛上》等数十首民歌。1957年,调任新疆军区文工团音乐教员、创作员。参与创作歌剧《战斗的历程》《无人村》。1958年,参与创作歌剧《两代人》和音乐话剧《步步跟着毛主席》,同年被评选为全军先进文艺工作者。1960年,王洛宾在新疆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20年。一年后假释出狱。 1962年,被假释出狱,回原单位带罪服务,任音乐教员、创作员。改编《江巴拉汗》《草原上的金太阳》《天上的云》等数十首民歌。1965年,被押回狱中继续服刑10年。先后在狱中搜集改编《哈来龙》《离别》《阿顿江》《高高的白杨》《萨阿黛》等数十首民歌。1975年,刑满出狱。在政治上继续被管制,在生活极度困难时改编《我愿变成一杯香茶》《西淋江》《你的热泪把我的手背烫伤》等数十首民歌。1978年,为新疆工一师文艺宣传队创作歌剧《托木尔的百灵》。1979年4月,应兰州军区政委肖华将军邀请前往兰州为战斗歌舞团创作歌剧《带血的项链》进京参加国庆30周年汇演,获文化部颁发创作二等奖。11月29日,乌鲁木齐军区军事法院撤销了1961年对他的判决。次月,《新疆艺术》登出新华社记者赵全章的文章《便从今日谱新曲》。此后,王洛宾的歌曲以歌曲集的形式一本接一本地出版发行出来,他的歌曲在音乐会上频频亮相,在国内外广为流传,而王洛宾本人则被人们敬称为“西北歌王”、“民歌之父”。 1980年,为乌鲁木齐市文工团创作歌剧《奴隶的爱情》。1981年,新疆军区召开平反大会,为他恢复名誉和军籍,王洛宾终于重新穿上了军装,任新疆军区文工团艺术顾问。1983年,甘肃人民出版社为他出版《洛宾歌曲集》。1986年11月,新疆军区政治部、新疆音乐家协会联合为他举办《人民音乐家王洛宾作品音乐会》,首次向社会全面介绍他的音乐作品,并且授予他“人民音乐家”这一光荣称号。新疆人民出版社为他出版英汉对照《在那遥远的地方》《丝路情歌》歌曲集。1988年,王洛宾离休,享受副师级待遇。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6年1月6日,因患胆囊腺癌入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治疗。在住院期间谱写了人生最后两首歌曲《歌唱万青年》《人生之路》。2月18日,应邀为集邮爱好者题词:“愿透过歌曲带给人们美的享受”。3月4日,王洛宾在病榻前就荣誉权、著作权和继承权等问题立下遗嘱。3月14日零时40分,因患胆囊腺癌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3岁。3月20日,王洛宾追悼会在乌鲁木齐隆重举行。5月28日,王洛宾墓碑落成暨骨灰安放仪式在北京金山陵园举行。

王洛宾,1913年12月28日出生于中国北京,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中国作曲家和民族音乐学家。1931年9月被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学习。1949年9月在西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部队进军新疆,时任一野一兵团政治部文艺科长。

1958年参与创作歌剧《两代人》和音乐话剧《步步跟着毛主席》;同年被评选为全军先进文艺工作者。1986年11月新疆军区政治部、新疆音乐家协会联合为他举办《人民音乐家王洛宾作品音乐会》,首次向社会全面介绍他的音乐作品,并且授予他“人民音乐家”这一光荣称号。1996年3月14日,王洛宾因患胆囊腺癌在乌鲁木齐军区总医院去世,享年83岁。

扩展资料

王洛宾的歌曲优美、舒展,深受群众喜爱且富有民族风味。他创作、改编的《康定情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汗》、《亚克西》、《达板城的姑娘》、《萨拉姆毛主席》等在中国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其中许多歌曲被编入大学声乐教材。

王洛宾的作品极为丰富,光收集入册的创作歌曲就有741首。此外,他还创作了8部大型歌剧及大量其他音乐作品,出版歌集10本。更为可贵、令人肃然起敬的是他的生命不息、创作不止的敬业精神。在他发表的歌曲中,有63首创作于他被囚禁的15年中,有82首创作于他80高龄以后,其最后两首歌曲创作于1996年1月6日入住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治疗以后。

1996年3月14日,王洛宾因患胆囊癌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3岁。王洛宾曾制定过一个500年艺术生命计划,并且说:“一个青年人问我,一个人只能活100年,怎能定500年计划?我解释这是艺术生命计划,要写出最好的歌,让大家传唱500年。”可以这样讲,王洛宾毕生为之奋斗努力要去实现的,正是这样一个计划。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洛宾



首先说明一下,王洛宾是作曲家、音乐家,并不是诗人。王洛宾,是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主要作品有《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汉》、《在银色的月光下》等。王洛宾将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素有“西北民歌之父”、“西部歌王”之称。

如果是大诗人的话,应该叫“骆宾王”。骆宾王,是唐朝人,出身小官僚家庭,但是骆宾王早慧,七岁就能写诗,当时人家都叫他“神童”。骆宾王最被我们熟知的作品,就是《咏鹅》,而这首诗就是骆宾王“神童”时期的作品。

骆宾王的父亲是县令,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县长,只是没有现在的县长权力大,毕竟当时人口相对较少,而骆宾王的父亲所管的县,也不属于繁华之地,所以家庭没有太多积蓄。后来,骆宾王的父亲死于任上,家里没有了“靠山”,所以骆宾王早年生活并不是很好。

骆宾王成年之后,经过推荐成为一名奉礼郎,但是随后被贬,他选择了从军到西域,并且长期在边疆地区。后来,又去了四川,在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府中做幕僚。678年,骆宾王被调入长安入朝为御史。此后,武则天当政,骆宾王极为反感武则天,并多次讽刺武则天,自然也得不到好果子,进了监狱,只是运气还不算太坏,遇到大赦天下被释放了。此后,参加讨伐武则天的叛乱,并且起草《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讨伐失败之后,骆宾王下落不明。

实事求是的讲,骆宾王文学才能很高,这一点各方都承认,即使他的敌对人物武则天也认可他的文学才能,但是骆宾王一生不得志,这主要是因为他的政治能力太差,毕竟有技术的人,尤其是技术较高的人,心气都比较高。



王洛宾(1913.12.28-1996.3.14),名荣庭,字洛宾,曾用名艾依尼丁,汉族人,出生北京,中国民族音乐家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王洛宾在兰州改编了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将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 有“西北民歌之父”、“西部歌王”之称。
1988年9月,王洛宾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奖章。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作品有《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汉》《在银色的月光下》等。

王洛宾(1913-1996)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籍贯北京。193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他1938年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从此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其间曾先后两次入狱达十八年之久),将传奇般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

http://baike.baidu.com/view/26628.htm#1这是详细信息,可以看看

有“西部歌王”之称,1934年期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1937年11月在山西参加由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后受西北战地

王洛宾
服务团委派,前往兰州等地做唤起民众的工作。1938年5月在兰州参加“西北战剧团”,进行抗日救亡宣传。

王洛宾
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随军进入新疆。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部宣传部文艺科副科长、新疆军区政治部文艺科科长、新疆军区歌舞团音乐创作员、新疆军区歌舞团艺术顾问等职。1988年6月离职休养(艺术一级,文艺六级)。1988年9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奖章。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3月14日在军区总医院因病逝世。享年83岁。
他一生创作歌剧七部,搜集、整理、创作歌曲1 000余首,出版歌曲集六册。
他的作品多以情歌为主。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并且荣获国家颁发的“金唱片特别创作奖”;《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玛依拉》《青春舞曲》和《在银色的月光下》等西部民歌,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已成为中华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为表彰他为20世纪中华音乐传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7月授予他“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

王洛宾(1913~1996),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籍贯北京。1934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 (现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他1938年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从此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其间曾先后两次入狱达十八年之久),将传奇般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有“西部歌王”之称


王洛宾生平简介视频

相关评论:
  • 19231547652王洛宾故居归哪里管理
    弓翔剑涿州文旅局。王洛宾故居陈列展览馆属于文化旅游景点,归属涿州市文旅局的管辖范围之内,位于河北涿州市双塔街道永安胡同,故居里展示着记录王洛宾生平和艺术创作的诸多资料,摆放着其生前用过的一些物品。

  • 19231547652一些风流人物
    弓翔剑■康熙简介 康熙帝,满族,全名爱新觉罗·玄烨,庙号清圣祖,“康熙”为其年号,清朝习惯以年号称呼皇帝。康熙系满清入关后第一皇帝顺治皇帝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卒于1722年11月13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执政长达61年。康熙稳固了满清开国时的统治,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封建统治,并...

  • 19231547652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里,为何会有金波这个可有可无的人?
    弓翔剑路遥在《平凡的世界》塑造金波这一角色,正是路遥自己对于人生观、爱情观的体现:金波是一个比金秀还优秀的人,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先生给他的笔墨比金秀要多得多;了解过路遥一生简介的人都清楚,路遥一生只有浪漫的爱情,却没有幸福美满的婚姻家庭可言;小说金波人物形象虽不是主角,但配角的金波正是《平凡的世界》...

  • 19231547652酒入豪肠吟大唐
    弓翔剑历代研究、阐述李白生平、文学成就的文字、影视作品可谓汗牛充栋,但我最钟爱的却是台湾文学大家余光中老先生的那一句:“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2.怪才李密:自称“李白之后”“用13年时间写成万行疯狂长诗《大漠歌魂王洛宾》的‘新疆怪人’、‘西部怪才’……的李密...

  • 19231547652朱仲禄的人物生平
    弓翔剑朱仲禄在这所中学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认识了在学校担任音乐教师的王洛宾。在昆仑中学朱仲禄创作了不少诗歌和小品,也填了一些“花儿”词。张君仁先生认为:朱仲禄之所以能被称为“花儿”王,与他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密不可分,这得益于在昆仑中学的学习。一曲高歌天下闻1949年9月,西宁解放后不久,朱仲禄报名考入了...

  • 19231547652三毛的文言文
    弓翔剑(十九岁)黄齐芸 三毛——一位认真的玩童\/,故乡人 浪迹天涯话买卖 背影 荒山之夜 克里斯 离乡回乡 雨禅台北 周末 梦里花落知多少 石头记 高原的百合花---玻利维亚记行 我的写作生活 三毛致贾平凹的信 赴欧旅途见闻录 西北民歌大师王洛宾 闹学记 序一 序二 你从哪里来 如果教室像游乐场 春天不是读书天 我...

  • 19231547652三毛的生平
    弓翔剑1990年,亦是三毛的电影剧本《滚滚红尘》取得八项金马大奖的时候,她与中国民歌大师王洛宾发生一段真挚的忘年情。当时,她甚至只身跑到乌鲁木齐和王洛宾一同生活。最后虽然三毛和王洛宾因各自背景悬殊的关系分开。然而,三毛那种敢爱敢为的性格,与她作品中充满炽热的感情是相互交融和一致的,也是两岸三地无数...

  • 19231547652想大概的了解台湾女作家 三毛
    弓翔剑三毛对大陆文化名人张乐平、姚雪垠、贾平凹、王洛宾等有着非同一般的友谊。1989年,三毛到上海与画家张乐平相见,认画家为“爸爸”。她用上海话告诉画家:“我3岁多就离开了上海,那时我刚懂事,看的第一本书就是《三毛流浪记》,那个到处流浪、永远也长不大的男孩对我影响可大了。许多年以后,当我在...

  • 19231547652三毛的一生
    弓翔剑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 19231547652详细全面的介绍作家三毛的生平,经历和作品…
    弓翔剑生平:三毛,原名陈懋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现代作家,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因子宫内膜增生症住院治疗的三毛...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