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真实的三国历史上真有这件事吗?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 ),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

是诸葛亮。
诸葛亮,又称孔明、卧龙,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集忠、孝、义、谋于一身,可以说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的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历代朝野都对诸葛亮有很高的评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成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扩展资料:
三分天下出自隆中对: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解释说明:
从“自董卓以来”到“此诚不可与争锋”一段,诸葛亮明确指出曹操不仅“挟天子而令诸侯”,占有天时,而且左右有众多文臣武将,还拥有百万之众,在人和方面其他豪杰也难以匹敌,所以劝刘备勿与之争锋。
从“孙权据有江东”到“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一段,诸葛亮认为孙权据有长江之险,占有地利,人和方面通过孙坚、孙策到孙权“三世”的积累,“民附”而“贤能为之用”,基础已十分牢固,所以劝刘备不要有吞并东吴的打算,最佳的策略是利用孙权来援助自己。
从“荆州北据汉、沔”到“汉室可兴矣”,诸葛亮从地利方面指出荆州是“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汉高祖当年就是从益州起家的。
劝刘备趁“刘璋暗弱”,张鲁不知存恤百姓之际,占据荆益两州,利用荆益两州的有利地理条件保护自己,同时抚和西面的“诸戎”和南面的“夷越”,并与孙权搞好关系,在人和方面尽量争取更多的支持。诸葛亮认为,刘备如果按这种策略行事,就有机会复兴汉室了。
刘备对诸葛亮的《隆中对》佩服得五体投地,认为得到诸葛亮就像“鱼之有水”,此后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入蜀袭击刘璋夺取益州,张鲁投降曹操后,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并打败了曹操,全盛时期拥有荆州和巴蜀地区,实现了诸葛亮设定的目标,成就一代霸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葛亮

一、诸葛亮虽然未出茅庐,但是并不代表他对天下一点也不关心,从他的志向来看他是不会隔绝于世的,而且诸葛亮隐居的地方也并不是很难找,也不算是隐居,而且诸葛亮与当时的豪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很好的获取资源的途径。
二、解析:
诸葛亮未出山之前早已建立了庞大的社会关系网。这些社会关系对诸葛亮分析天下大势极为有利。
诸葛亮的大姐、二姐分别嫁给了襄阳最有势力的庞家和蒯家。诸葛亮的丈人黄承彦和刘表是连襟关系。蔡瑁是诸葛亮妻子黄氏的亲舅舅,刘表则是黄氏的亲姨父,刘表的小儿子刘琮娶的又是蔡氏侄女。
诸葛亮本人与襄阳庞、蔡、黄、蒯、习、杨等名门望族子弟多是朋友关系。诸葛亮的家族在魏、吴政权均有政治要员,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东吴做官,诸葛亮的堂弟诸葛诞在曹营,诸葛亮与这些家族成员常有书信往来。
而诸葛亮所居之地在刘表治下远离中原战乱,各地名士汇集。这些有利条件,使得诸葛亮熟知天下大事,再加上诸葛亮本身才具不凡,分析出天下三分又有何难?

历史上 是真的有三分天下的,但是诸葛亮绝对是不是为出茅庐便知三三分天下,其一 他在为出山以前,很多人都了解诸葛亮,知道他胸有大略,况且诸葛亮的哥哥也在外为官,难免会有些消息。
其二,三分天下是诸葛亮给刘备制定的,战略目标,但是当初制定的时候不是,曹魏、蜀、屋三家,而是 袁绍、东吴、和蜀。当时他们并不知道后面会杀出个曹操来。而且汉书中写到,“先帝凡三往乃见”,在古语中三并不一定是代表三次,而是代表多次的意思,这句话应该理解成 先帝去了很多次才见了诸葛亮,而且见了多少次也不详细。
回答完毕 兄弟来分儿

如果是记载在《三国志》上,就应该可信,但史书不是绝对的,我们无法还原真实的历史,要看自己的想法了。顺便,历史是偏袒刘备一方的,本人认为,当时的诸葛亮毕竟年轻,可能并未指出三分天下,只是提出战略而已。倒是曹操一早就看出刘备是个英雄,在煮酒论英雄中的观点应该是:“将来和我争天下的就是玄德你了!”当时孙吴尚未显山露水,守着祖上的基业,而曹操也不是没把他放在眼里,我觉得,提出三分天下的,应该是曹操边的人。

隆中对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也就北方的曹操 荆州刘表 益州刘璋 东吴孙权 曹操干掉了北方的数雄 拥兵百万 而且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个时候跟他争锋就是找死 东吴经过孙权 孙坚 孙策 的经营 既有长江天险 人民也拥戴 只能当援手而不能图 剩下的也就有刘备的亲戚了 去掉三国演义的光环 隆中对是对刘备最好的谋略了 所以说未出便知应该算是真实的

诸葛亮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即便是隐居茅庐,对天下大势应该是了解的,至于三分天下这个史书也有部分记载,去看隆中对就知道了。隆中对明确提出了中兴汉室的战略方针,但也不能说这个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很多史学家都有对这个战略方针评价,事实上,刘备也没有完全按照诸葛亮的战略走,不可图伐江东,结果还是开战了。最主要是矛盾是益州和荆州两大集团,内忧外患,如果荆州不丢失,也许历史会改写,北伐还有胜机。

就我所知,三国志中明确说到刘备与诸葛第一次面谈时即由诸葛提出了以荆州和益州为基地、以西南夷为人力和资源拓展可能、以西凉陇右等为经济、军事和政治进去方向的策略。后来的发展也确实沿袭了这个大的战略思路。刘备是个性给冲动的战术经营,但没有战略和内政能力,因此无法找到长期的立足点,也就是打得下、守不住、没有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诸葛谨慎通达,具备清晰的战略头脑和政治素质(这一点和鲁肃是非常类似的),但缺乏冒险精神,因此和刘备是天然的搭档。如果真的像三国演义所述诸葛算无遗策、攻无不克,那么随同刘备完成取西川这样重大的战略进攻行动的,就应该是诸葛,而不是庞统了。

遗憾的是荆州没有得到全部,而只是地理面积上的约一半、经济与人口的约1/3。三国志论述江铃以东归吴,吴因此成为赤壁的最大赢家;公安成为刘备集团的通知中心,主要占据今湖北中南部和湖南(即三国演义中浓墨重彩的收四郡),曹操集团仍占据频临南阳地区的重要经济和军事基地,以襄阳-樊城为中心。

诸葛出祁山,打击目标始终是既定的陇右、甘州、金城、西凉等地,包括收姜维于天水。在褒斜道的魏蜀交战大部分为蜀对魏的防御战,或者为了西北主方向的协同进攻,甚至是以进为退的积极防御战。因此从来没有采纳过类似魏延出奇兵直指关中的方案。这也是蜀兵太少,不能行险的原因。

荆州形式大变,刘备集团彻底回归秭归、白帝以西后,蜀就再无力获得足够的人力、战略、经济等补充,无法争衡天下了,战争主要聚集在汉中、甘陇一带拉锯,积极防御魏国进攻。

隆中对是整个刘备集团和诸葛亮个人始终不变的追求。


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真实的三国历史上真有这件事吗?视频

相关评论:
  • 14781015678关于诸葛亮的一句话:什么什么而知天下三分
    桑骨温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指的是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与刘备谈论天下大势,也是 其向刘备展示自身才华及刘备考察诸葛亮的过程,诸葛亮在谈论过程中对刘备以后的发展进行了建议,并预测如果刘备按此轨迹发展,以后会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

  • 14781015678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 )之事,《三国演义》中的事迹有:火烧( )、七擒...
    桑骨温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之事,《三国演义》中的事迹有:火烧(博望)、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挥泪斩(马谡)等。

  • 14781015678三顾茅庐原文
    桑骨温孔明曰:“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人世;刘璋非立业之主:久后必归将军。”玄德闻言,顿首拜谢。只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后人有诗赞曰:“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玄德拜请孔明曰:“备虽名微德薄,愿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备当拱...

  • 14781015678《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 ),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
    桑骨温是诸葛亮。诸葛亮,又称孔明、卧龙,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集忠、孝、义、谋于一身,可以说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的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历代朝野都对诸葛亮有很高的评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成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 14781015678《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未出隆中即知天下将有三分,他是怎么做到的?
    桑骨温诸葛亮虽然未出隆中,却经常外出访友,这便是他消息来源。作为顶级谋士,虽然没有涉足纷争,却需要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古人都有自己情报源,凭借着精准的情报,使得诸葛亮开启了三分天下的推测。一、诸葛亮心怀天下,经常外出搜集信息刘关张三兄弟三顾茅庐时候,前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家。很多人将这种情况,...

  • 14781015678求“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的含义
    桑骨温诸葛亮没有离开茅庐,就知道天下三分的大势。

  • 14781015678关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故事
    桑骨温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当世无双。表现在: 1、《三国演义》198页,刘备三顾茅庐问计,诸葛亮应以《隆中对》,“只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芦,已知三分天下”。孔明曰“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 (此处为诸葛亮出山之时不仅知三分天下,而且知三国...

  • 14781015678诸葛亮怎能未出茅庐,而先定三分天下呢?
    桑骨温我觉得诸葛亮那是在没有出山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当时的情况,,他也想出山作一番大的事业,但是他不知道帮谁好,因为当时曹操和孙权两家的势力都相当的大,他认为只有帮着弱者胜利,才能有他的功劳,他就想到了刘备.他就想方设法的让刘备知道他这个人,最后就有三顾茅庐了,他之所以让刘备三次请他,第一是...

  • 14781015678演义里描写诸葛亮的那一段话,就是什么 未出茅庐已
    桑骨温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仰知天文俯查地理中晓人和,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

  • 14781015678请问,“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说的是﹖
    桑骨温这些人对时局相当了解,他们的到来也带来了外面的信息;三、诸葛亮在身边还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交游网,这个网里有许多当世知名的大学者、大名士,他们也诸葛亮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正是因为诸葛亮有了这样多的信息来源,再加上他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才使得他能够“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0 人力资源与...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