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概述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发展,强化的过程~

1、萌芽(战国):商鞅建立县制,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建立。
  2、确立(秦朝):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3、巩固(西汉):①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专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完善(隋唐):①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相当于宰相,相互牵制和制约,避免宰相的专权,又一定程度上牵制君主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②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5、加强(北宋):采取“杯酒释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
  6、发展(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保证了中央统一政令的实行。在地方设“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也影响深远。
  7、强化(明朝):明朝皇帝大权独揽,废丞相,后仿宋殿阁]制设内阁。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削弱地方势力, 明朝权力大都由内阁和宦官控制,真正完全控制朝政的只有洪武永乐和崇 祯三代 加入这些内容
  8、顶峰(清):清朝设六部,后增设军机处,政治权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同时大兴文字狱,使君权空前加强,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
  八、作用
  1、积极作用:
  ① 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②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 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2、消极作用:
  ①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② 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
  ③ 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九、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否定君主专制思想的出现
  元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宋代的邓牧曾著书大胆斥责皇帝是最大的掠夺者和剥削者,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邓牧的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明后期,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李贽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
  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最激烈批判的要数明末清初的黄宗羲,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黄宗羲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和演变规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包括皇帝制、官像政治和中央集权等方面,其基本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皇权不可转让,皇位实行世袭,君尊臣卑等。皇权愈来愈尊,臣民愈来愈卑,是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变化
  ①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为适应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这为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②秦朝正式建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并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它既包括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包括对地方及各级官吏及百姓的控制,从而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这对战国前的分封制来说是一大进步;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基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③西汉巩固
  西汉建立后,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面临严峻的挑战。为解决王国问题,景帝在削藩的基础上,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武帝时,又颁布了推恩令及其他举措,解除了王国的威胁。武帝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终于找到了一种最适合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得以巩固。
  ④隋唐完善
  专制主义中央集

两大趋势是君权的不断强化,臣权的不断弱化,中央权力的不断强化,地方权力的不断弱化
中国古代官制演变
古代中央官制大的趋势是君权不断强化,臣权越来越弱化,下面分朝代表述,这里不仅涉及到中央官制,也涉及到地方官制

中国古代官制的变化
一、三代官制
商代王室百官总称多尹,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政务官,有“尹”、“卿士”等.一类是宗教官,有“多卜”、“占”、“巫”等.一类是事务官,有“宰”、“小藉臣”等.
西周的官僚制度已相当完备,仅西周青铜器铭文中提到的各类职官就有213种之多.西周初期,王室政权机构中最重要的职官是太师和太保.太师和太保掌握着王室的军政大权,并且负有监护和辅佐年少国君的重任.周王室的官僚机构分为两大系统,即卿事寮和太史寮.卿事寮即卿士寮,其职权是主管“三事”和“四方”.卿事寮的长官,西周初期是太师或太保,西周中期以后为太师,其属官主要是“三司”,即司徒、司马、司空.太史寮掌管册命、制禄、图籍、祭礼、占卜、礼制、时令、天文、历法等.太史寮的长官是太史,既是文职官吏的领袖,又是神职官吏的首领.除卿事寮和太史寮外,王室还设有掌管周王衣食住行的宫廷内官,见于西周金文的有宰、膳夫、寺人、小臣、小子、小夫、守宫、御正、世妇、东宫等.西周的官制是在商代的“内服”和“外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商代不同的是,西周的官僚机构更加庞大,职官的名目更加繁多,行政体制更加系统.这种演变趋势,反映了西周国家机器的完备和王权的强化.
春秋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兴起,为官僚制度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士在西周时期就已存在,属于贵族等级序列的最低一级,依附于宗族群体,尚未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春秋时期,随着宗族政治的土崩瓦解,失去了宗族依托的贵族大批地沦落为士,士人队伍迅速扩大,脱离了原来的贵族等级序列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进入战国时代,新兴的士人空前活跃,这些文化素养较高的知识分子没有任何人身依附关系,行动自由,思想开放,成为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的对象.他们凭借知识和才干,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或为理想而奔走四方,或为生计而周游列国,都是入仕干政的最佳选择,从而形成一支庞大的充满活力的官僚后备军,使各国君主有选择官僚的充分余地.
二、秦汉官制
秦统一全国后,疆域空前辽阔.要统治好这个庞大的帝国,光靠皇帝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官僚机构.因此,秦始皇在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之后,紧接着在中央建立了以皇帝为首的中央政府.秦代中央的官员虽然不少,但最主要的则是史书上所说的“三公九卿”.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下是九卿.九卿即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些官员都是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以三公九卿为主而组成的封建朝廷,是秦代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核心,是绝对受制于皇帝并代行皇帝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秦始皇通过这个政治核心,撒下了遍布全国各地的统治网.
在秦代,三公九卿都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但具体分工是不同的.三公是直接协助皇帝处理全国事务的高级官员.丞相有左丞相、右丞相之分,以左丞相为尊,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是武官,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主要掌管承转皇帝诏令,监察文武百官,处理重大案件.九卿掌管中央各部门的具体事务.奉常掌管宗庙礼仪.郎中令,掌管宫廷警卫.太仆,管理宫廷车马.卫尉,掌管皇宫保卫.典客,处理民族事务及外交.廷尉,负责刑法.治粟内史,掌管全国财政税收.宗正,管理皇族内部事务.少府,掌管山河湖海税收及手工业制造,以供皇室的需要.
汉承秦制,略有更改.西汉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为加强中央集权,设中朝以分割相权.中朝是皇帝身边较低级的官吏和待从人员组成的决策机构.向地方派遣刺史.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州部”.每个州部设刺中史一人,“以六条问事”,代表皇帝监察地方,使各级地方官吏和豪强不敢过分违法行事.东汉防止功臣窃命,君权旁落,规定:“有功辄增邑赏,不任以吏职.”在经济上优待三百六十五功臣,但在政治上很少重用他们.为此,刘秀还扩大了尚书台的职权,从而形成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局面.
三、魏晋官制
北魏曾对官制进行过改革.孝文帝即位后,曾于493和499年两次颁布职员令,在中央逐步建立三省制,在地方上,则主要是接受汉族地主李冲的建议,于太和十年(486)废除了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所谓三长制是一种基层管理体系,即五家为邻,立一邻长;五邻为里,立一里长;五里为党,立一党长.邻长、里长和党长就是“三长”.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三长制的实行,有利于抑制豪强隐匿户口,逃避租役,有利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社会的稳定.
四、隋唐官制
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在中央,废六官,恢复汉、魏旧制,设三公、三师等,以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为最高权力机关.又于尚书省下置吏、礼、兵、刑(都官)、民(度支)、工六曹.在地方,把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制(炀帝改为郡县二级),拟定九品以上官由中央任免;州县官三年一换,不得用本地人.从而建立起一整套相当严密的机构.唐朝除将隋朝的内史省改名中书省,内史令改名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纳言改名侍中外,其余名称、长官、职能和性质均同隋制.另外,在宰相设置方面,武德年间仍以三省长官充任宰相.李世民即位以后,因其曾任尚书令一职,故以后此官遂虚设不授.但皇帝却往往给一些官职较低的官吏加上“参预朝政”、“参知政事”和“同中书门上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使其成为宰相,而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则被罢相职,如未加上述头衔,就只能负责省内事务.唐初还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之处,始设于门下省,后又迁中书省.开元年间,又改名中书门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之印”.
五、宋元官制
宋代在中书省内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事务,号称“二府”.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作为副贰,还把唐末五代设置过的枢密使和三司使定为常设官员,以枢密使分取宰相的军政大权,以三司使(又称“计相”)分取宰相的财政大权.又削减州郡长官的权力.不许他们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以文臣任州郡长官,另设“通判”以牵制之.将全国划为十五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提举常平等四司,临时指派朝官兼领.
元朝的中央统治机构有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中书省是最高行政部门,设中书令,右、左丞相,平章政事,右、左丞,参知政事等,统称丞相.中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枢密院掌兵权,设院使、副使.御史台掌司法,设御史大夫.行省之下为路、府、州、县,设总管、府尹、州尹、县尹;又都各设“达鲁花赤”(管民官),由蒙古人担任.
六、明清官制
1376年(洪武九年)废“行中书省”,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负其责而统属于朝廷中书省;1380年后又废中书省,罢丞相官职,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处理其事,对皇帝负责.设内阁,内阁为官署名.朱元璋在废丞相后,设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后来明成祖即位,以官品较低的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参与机务,称为内阁.
清代在中央中枢部门依明制设内阁(三殿三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下设六部.特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及军机处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军机处是清代皇帝直接指挥下的最高军政决策机构.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设“军机房”,雍正十年始正式改称“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最多时达六、七人,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在皇帝指定下兼任,称为“军机大臣”或“军机大臣上行走”,俗称“大军机”.其僚属称为“军机库京”,俗称“小军机”.军机处职掌为秉承皇帝意旨,处理军国要务及官吏任免和一切重要奏章,是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制的最高发展.在中央的一般部门,设理藩院专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设都察院以为最高督察机构;设大理寺以为最高法院;设翰林院以为“储才重地”.宫廷部门设宗人府专管皇旗;设内务府专管宫廷事务.在地方地方上,设省、道、府(直隶州、厅)、县(州、厅)及边疆特别行政区.基层组织采用保甲制(牌甲制).

首先说皇权专制。明代白明太祖朱元璋取消中书省及宰相,皇权达到了极端专制的地步。但明中期以后,由于大多数皇帝荒怠朝政,素质相对较差,从制度上集中的皇权,实际上并没有由皇帝真正地完全行使,而是落到了太监、大学士手中。以题本的处理为例:题本,是中央地方高级官员向皇帝报告、请示政务的公文,先经内阁大学士辅助皇帝处理,在“票签”上拟写对该件政务的初步处理意见,与题本一起提交皇帝,供皇帝裁决时参考,即所谓“票拟”。皇帝看后,以红笔批示,方可生效、执行,此谓之“批红”。由于明中期以后那些怠政、荒政的皇帝将批红假手于太监,自己并不审查,也不拿出处理意见,因而太监在实际上行使了皇权,大学士也在票拟中体现其权力。清代则不然,清代皇帝之素质相对而言比较高(这与清皇室严格的皇子教育制度有关),更重要的是勤政,勤政、事无钜细乾纲独揽,是清代皇帝行使皇权的严厉“家法”,在题本的处理上也体现了这点,件件过目,亲自裁决、批示,从不假手他人。从这点而言,清代皇帝是实现了废除宰相制后,皇帝从制度到实际行使皇权上的真正专权。清代皇帝也有这方面的能力与精力,所以勤政与素质,是皇帝真正专权的重要原因。
讲到清代的皇权专制,又不能不提军机处,军机处设立后相当长时间内,由于它不属正规衙署,因而在备列国家机构及其规制的王朝“会典”中,都不将它列入,直到嘉庆朝修会典时才载入。其非正规性还表现在:军机大臣都由其他机关官员兼职,也没有法定的职掌规定,其职掌由皇帝视政务需要而“交办”,每天事情办完,回本单位办理本职政务,就是说,其职掌及由此体现的权力,掌握皇帝手中,所以,军机大臣虽经办国家机要大政,属宰相级人物,但却只是充当皇帝的“秘书”、顾问,没有明以前宰相那种有法定的、独立行使的相权。从这点而言,将军机处行政也视为皇权专制的一个体现,是有道理的。但如果简单地把它归结为是皇帝削弱相权来强化皇权的产物,则并不准确。
若深入理解,有必要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一概念分为两部分:专制主义,指皇帝集权、皇权专制,是皇帝对皇权的行使问题;中央集权,是中央对地方集权,这是体制问题,同时也与皇权专制相关,即地方集权于中央,再进一步集权于最高掌权者皇帝。以下就从这两方面谈明清时期的情况。
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史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顶峰时期,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的教材,都是这么讲。若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明清两代也有不同,而且每代之中又有发展变化。
首先说皇权专制。明代白明太祖朱元璋取消中书省及宰相,皇权达到了极端专制的地步。但明中期以后,由于大多数皇帝荒怠朝政,素质相对较差,从制度上集中的皇权,实际上并没有由皇帝真正地完全行使,而是落到了太监、大学士手中。以题本的处理为例:题本,是中央地方高级官员向皇帝报告、请示政务的公文,先经内阁大学士辅助皇帝处理,在“票签”上拟写对该件政务的初步处理意见,与题本一起提交皇帝,供皇帝裁决时参考,即所谓“票拟”。皇帝看后,以红笔批示,方可生效、执行,此谓之“批红”。由于明中期以后那些怠政、荒政的皇帝将批红假手于太监,自己并不审查,也不拿出处理意见,因而太监在实际上行使了皇权,大学士也在票拟中体现其权力。清代则不然,清代皇帝之素质相对而言比较高(这与清皇室严格的皇子教育制度有关),更重要的是勤政,勤政、事无钜细乾纲独揽,是清代皇帝行使皇权的严厉“家法”,在题本的处理上也体现了这点,件件过目,亲自裁决、批示,从不假手他人。从这点而言,清代皇帝是实现了废除宰相制后,皇帝从制度到实际行使皇权上的真正专权。清代皇帝也有这方面的能力与精力,所以勤政与素质,是皇帝真正专权的重要原因。
讲到清代的皇权专制,又不能不提军机处,军机处设立后相当长时间内,由于它不属正规衙署,因而在备列国家机构及其规制的王朝“会典”中,都不将它列入,直到嘉庆朝修会典时才载入。其非正规性还表现在:军机大臣都由其他机关官员兼职,也没有法定的职掌规定,其职掌由皇帝视政务需要而“交办”,每天事情办完,回本单位办理本职政务,就是说,其职掌及由此体现的权力,掌握皇帝手中,所以,军机大臣虽经办国家机要大政,属宰相级人物,但却只是充当皇帝的“秘书”、顾问,没有明以前宰相那种有法定的、独立行使的相权。从这点而言,将军机处行政也视为皇权专制的一个体现,是有道理的。但如果简单地把它归结为是皇帝削弱相权来强化皇权的产物,则并不准确。
从中央来说是皇帝与大臣的矛盾,加强皇帝的权力,削弱丞相的权力。秦汉的三公制度,是以丞相为首,百官隶属于皇帝,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西汉武帝时设置中朝,东汉刘秀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隋唐的三省体制,则把相权一分为三,体现皇权的加强;明太祖废中书省,罢丞相不设。永乐朝创设内阁,至清朝又设军机处,这一变化反映皇权已达顶峰。从宰相制度的变化之中,我们看到:皇帝通过对相权的分割、削弱,一步步地把各种大权集中到自己手中,从而有效地实行君主专制。
总而言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本质上来说是地主阶级用来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工具,但在客观上对维护祖国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也起了一定作用。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否认或肯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毕竟那是历史,在历史中,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我们应该用辨正的眼光去看待历史。

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
1、萌芽(战国):商鞅建立县制,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建立。
2、确立(秦朝):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3、巩固(西汉):①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专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完善(隋唐):①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相当于宰相,相互牵制和制约,避免宰相的专权,又一定程度上牵制君主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②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5、加强(北宋):采取“杯酒释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
6、发展(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保证了中央统一政令的实行。在地方设“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也影响深远。
7、稳定(明朝):明朝初期皇帝大权独揽,废丞相,后仿宋殿阁制设内阁。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削弱地方势力,还遍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明朝权力大都由内阁和宦官控制,真正完全控制朝政的只有洪武永乐和崇祯三代。
8、强化衰落(清):清朝设六部,后增设军机处,政治权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同时大兴文字狱,使君权空前加强,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
第一个同学着重讲的的是明清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 。我也是文科生。


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视频

相关评论:
  • 15024591111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是怎样建立和不断加强的?
    贲梦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与中国封建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作为封建国家的管理体制,其承担着两方面的国家职能:一方面压迫、剥削、镇压人民,另一方面也起着组织公共事务的职能。历史作用: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民族融合,使中国产生了高于同一...

  • 1502459111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的意义
    贲梦询(2)发展历程:秦朝建立→两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新发展→明空前强化→清到顶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演变 (3)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①加强君主权力。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从两汉到唐朝,王国、豪强、士族、节度使都曾 是威胁中央集权和皇权的大问题;宋太祖在...

  • 15024591111中央集权的发展历程
    贲梦询1、秦朝建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并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它既包括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包括对地方及各级官吏及百姓的控制,从而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这对战国前的...

  • 1502459111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发展的情况怎样
    贲梦询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悟涵.②秦朝正式建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并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它既包括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包括对地方及各级官吏及百姓的控制,从而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

  • 15024591111历史小论文: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演进(2000字以上)
    贲梦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与中国封建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它一方面压迫、剥削、镇压人民,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统一多民族风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民族融合。但是其消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越来越大,特别是明清以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禁锢了人们...

  • 15024591111概括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趋势?是什么
    贲梦询6. 元朝时期,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中央对辽阔疆域的管理。7. 明朝时期,废除丞相职位,设立内阁,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8. 清朝时期,设立军机处,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始终贯穿其中,但君主和中央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这种中央集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

  • 1502459111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过程
    贲梦询唐朝在这一改革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加深改革,并广泛推行科举制度,提高了官员整体文化素质,令平民也有机会成为社会的上层人物,稳定了中央集权后带来的社会底层不稳定因素。这次成功的改革经验也传至中国的周边国家,加强了这些国家的集权体制。公元14世纪,中央集权的影响逐步为君主专制所替代,通过设立一些特务...

  • 15024591111概括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趋势?是什么
    贲梦询总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衰弱;中央权力较地方逐渐增强 西周,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 秦朝,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汉朝,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设立“中朝”(“内朝”);设立刺史制度 隋唐,为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确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 15024591111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谁创立的?在地方推行的制度是什么
    贲梦询从秦朝到唐朝,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从宋朝到清朝,其消极影响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在中国迈向近代社会进程中的历史危害尤为严重。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

  • 1502459111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在封建社会各朝的发展阶段和措施
    贲梦询对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起了积极作用。(7)强化(或顶峰)──明清:明初把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和三司,采取八股取士。前清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特点是分散丞相权力和地方长官的权力,加强皇权,同时加强思想控制。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表明封建制度的衰落。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