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是什么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的简介~

在白垩纪与第三纪的地层之间,有一层富含铱的黏土层,名为K-T界线。K是德文的白垩纪(Kreidezeit)缩写,T则是第三纪(Tertiary)的缩写。由于国际地层委员会不再承认第三纪是正式的地质年代名称,由古近纪与新近纪取代。因此,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又可称为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Cretaceous—Paleogene extinction event)。恐龙(不包含鸟类)的化石仅发现于K-T界线的下层,显示它们在这次灭绝事件发生时(或之前)迅速灭绝。有少部分恐龙化石发现于K-T界线之上,但这些化石被认为是因为侵蚀等作用,而被带离原本的地点,然后沉积在较年轻的沉积层。除了恐龙以外,沧龙科、蛇颈龙目、翼龙目、以及多种的植物与无脊椎动物,也在这次事件中灭绝。哺乳动物与鸟类则存活下来,并辐射演化,成为新生代的优势动物。来自中国的古生物学和物理家黎阳2009年在耶鲁大学发表的论文称,根据墨西哥湾周围铱元素含量的精确测定,当时是一颗类似小行星的物质不仅撞击了地球中美洲地区,还撞破了地壳,致使地球内部岩浆汹涌喷出,撞击造成的超级火山爆发,从古玛拉岩石的同位素含量测出此次爆发的威力远远高于黄石超级火山最大的能量(普通火山口的直径也就是是几百米,而这次被撞击成的口子直径超过148千米。),整个地球被浓浓的火山灰和毒气所覆盖,地球上的生物长时间不见阳光和月亮,植物无法光合作用,大气层氧气含量极低,综合这些因素造成此次生物的大灭绝。 大部分的科学家推测,这次灭绝事件是由一个或多个原因所造成,例如:小行星或彗星引起的撞击事件、或是长时间的火山爆发。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等陨石坑以及德干暗色岩的火山爆发,与K-T界线的时间相近,被认为最有可能与这次灭绝事件的主因。撞击事件或火山爆发将大量灰尘进入大气层中,遮辟了阳光,降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对全球各地的生态系造成影响。但也有少数科学家认为,这次灭绝事件是缓慢发生的,而灭绝的原因是逐渐改变的海平面与气候[6]。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Artistic depiction of asteroidal impact)是地球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发生于中生代白垩纪与新生代第三纪之间 ,约6550万年前,灭绝了当时地球上的大部分动物与植物(含恐龙)。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因为造成恐龙的灭亡与哺乳动物的兴起而著名,但是,需要指出: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灭绝了当时地球约95%的生物,是地质年代中最严重的生物集体灭绝事件。

 白垩纪-第三纪大灭绝事件是白垩纪到第三纪之间的一次大灭绝,这次大灭绝造成了地球上45%的生物死亡,使得恐龙灭绝。有人认为是因彗星所造成的,但地球上最大的陨石坑为巴林杰陨石坑,直径约13公里,如果真的有一枚如此巨大的陨石,应该会发现更大的陨石坑才对,但至今仍未有所发现。
  但也有人说是因为一次很大的火山爆发,造成乌云遮住了阳光,使得许多植物都死了,还有一种说法是气候的突变,恐龙及植物无法适存因而死亡。直至今日各项假设仍存在疑点,所以恐龙灭绝的原因仍是个迷。
编辑本段原因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彗星所造成的,但也有人说是因为一次很大的火山爆发,造成乌云遮住了阳光,使得许多植物都死了,火山理论认为,距今6300万年至6700万年的一系列大规模火山喷发让一些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印度的“德干岩群”(Deccan trap)就是此次火山喷发留下的遗迹,最初其覆盖范围可能达到58万平方英里(1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得克萨斯州面积的两倍。
  围绕灭绝争论的主要焦点是,每次灾难发生的时间,以及物种灭绝是否是后来发生的。以前的研究工作将德干火山喷发的时间确定灭绝事件发生后30万至50万年间。最新研究表明生物的大规模灭绝发生于德干火山喷发最大规模的一个阶段,或这个阶段之后,德干地带80%的火山岩就是这个阶段喷涌而出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气候的突变,恐龙及植物无法适存因而死亡。虽然最普遍的说法是彗星造成,但真正的原因尚需要更多的研究及证据。
编辑本段研究
  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曾撞击地球并坠落在尤卡坦半岛附近海域,这导致了恐龙以及地球上70%的物种灭绝。美国科学家称,他们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这颗小行星坠入海洋的深度,远远超出了科学家们先前的预期,其释放出来的水蒸气量也比先前估计的高出6.5倍。
  该研究项目主要负责人、美国地球物理学家肖恩-古里克称,“奇科苏卢布”(Chicxulub)陨石坑是小行星撞击尤卡坦半岛沿岸形成的,绝大多数科学家们都认为这次撞击造成了“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恐龙以及绝大部分地球生物都在此次事件中灭绝的。最新的三维图像表明,小行星是在非常深的水域中着陆的,这个深度比科学家们之前假定的深度大得多,因而此次撞击向大气中释放出的水蒸汽量是之前猜测的水蒸汽量的6.5倍。此外,撞击地还有大量的蒸发岩,这种沉积岩富含硫,蒸发岩与水蒸汽反应生成硫酸盐悬浮微粒。
  肖恩-古里克表示,大气中硫酸盐悬浮微粒浓度的增加会从两个方面使撞击更具杀伤力:一是改变气体,因为高层大气中的硫酸盐悬浮微粒会产生冷却效应;二是产生酸雨,因为水蒸汽有助于冲洗含有硫酸盐悬浮微粒的低层大气。早期研究表明,这两种效应可能均来自撞击,不过强度比较低。酸雨量的增加或许有助于解释,为何生活在暗礁和海洋表层的生物与大型脊椎动物一样,同时遭受到了严重影响。
  当酸雨落入水中,海洋的酸度就会因此而升高。有证明显示,对PH值变化适应力强的海洋有机体能够生存下来,而对PH值变化敏感的生物则无法幸存。古里克表示,大灭绝事件的产生还有可能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当小行星从天空中坠入地球时,大气会猛的变得炙热并散发出风暴性大火,这使得许多大型陆地动物在数小时或者数天内被烤干烧死;而渐变的气候变化和酸度变化则会对海洋造成更深远的影响。最初,肖恩-古里克及其同事着手了解这个小行星的轨道,他们希望能从地表下这个陨石坑的结构中发现一些线索。古里克说:“我们发现,陨石坑的浅结构很可能是由撞击地,而不是小行星轨道造成的。”如果科学家们能够确定其轨道,就可以从中发现撞击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因为绝大多数有害的、冲击波加热的快速移动物体都可能是从撞击处沿撞击方向向外抛射出的。目前,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正运用计算机模型,在撞击处的陨石坑中寻找可能的线索,以确定除受撞击前地表面环境影响的小行星轨道。
  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美国的地球物理学家们正在导致恐龙灭绝的撞击线索。在尤卡坦半岛有一个大得惊人的陨石坑,直径大约有180公里。它就是闻名于世的“奇科苏卢布”陨石坑,它埋在数百米的沉积岩下面。相关的线索可能就藏在这个大坑里,因为世界一些地方独特的岩层,哪怕只有一毫米到几厘米厚,都有可能帮助研究人员破译恐龙灭绝这一神秘事件。
  但研究人员现在已经清楚,有一块直径10至15公里的天体以惊人的速度坠入墨西哥湾。在过去的25年里,大部分的科学家相信,尽管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有争论,但陨石碰撞地球与这些物种的灭绝密切相关。不过,在研究人员能够宣布“奇科苏卢布”陨石是罪魁祸首之前,他们需要查清楚“奇科苏卢布”陨石究竟是如何撞向地球的。为揭开这一谜团,美国的地球物理学家在尤卡坦半岛向地下钻了1500多米,希望更多在了解这块巨大天体撞击地球的情况,准确地解释在白垩纪―第三纪交替时代,这次大碰撞在生物大灭绝方面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美国的研究人员们称,有关“奇科苏卢布”陨石是造成世界范围内的生物大灭绝的相关线索仍然隐藏在陨石坑的岩石和沉积物里。然而,要确定奇科苏卢布“凶手”行凶的过程却就困难得多了,尤其是从白垩纪-第三纪交替时代后,这些岩芯已经在那里度过了漫长的30万年,所以,最近对“奇科苏卢布”陨石坑的钻探又出现几乎与找到的答案一样多的新问题。


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是什么视频

相关评论:
  • 18838967883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的简介
    屈蒲兴答:在白垩纪与第三纪的地层之间,有一层富含铱的黏土层,名为K-T界线。K是德文的白垩纪(Kreidezeit)缩写,T则是第三纪(Tertiary)的缩写。由于国际地层委员会不再承认第三纪是正式的地质年代名称,由古近纪与新近纪取代。因此,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又可称为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Cretaceous—Paleogene...

  • 18838967883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生态灾难
    屈蒲兴答: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历史上的一次生态灾难,导致了大规模的生物灭绝(见左图)。这次灾难的强度在K与Pg之间,影响了众多生物,如颗石藻、软体动物(如菊石、厚壳蛤等)以及以它们为食的动物,如沧龙类,它们在灭绝中遭受重创或灭亡。杂食、食虫和食腐动物在这次灾难中存活下来,可能是因为它们食性...

  • 18838967883关于恐龙灭绝的资料 关于恐龙灭绝的内容资料简介
    屈蒲兴答:2、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因为造成恐龙的灭亡与哺乳动物的兴起而著名,但是,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灭绝了当时地球约95%的生物,才是地质年代中最严重的生物集体灭绝事件。3、由于国际地层委员会不再承认第三纪是正式的地质年代名称,而由古近纪与新近纪取代。因此,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被改称为白垩纪-...

  • 18838967883恐龙灭绝距今多少年?
    屈蒲兴答:大约 6500 万年前。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 1.65 亿年之后,大约在6500 万年前(白垩纪末期)灭绝了。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或白垩纪末灭绝事件,俗称“恐龙大灭绝”,旧称为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简称K-T事件、K-T灭绝、K-Pg灭绝,是地球历史上的第五次以及最近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也是在...

  • 18838967883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理论假说
    屈蒲兴答:关于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的成因,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假说,主要包括撞击事件、火山爆发以及两者相结合的影响。2004年,J. David Archibald和David E. Fastovsky提出了一个多元原因理论,即海退、火山爆发和撞击事件共同作用导致了这场大灭绝。海退使生物栖息地发生剧变,恐龙作为大型脊椎动物首当其冲,...

  • 18838967883深度长文:地球上出现的五次生物大灭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_百度...
    屈蒲兴答:发生在6600万年前,也被称为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简称K-T灭绝),俗称恐龙大灭绝。这次大灭绝中大型陆生脊椎动物几乎全数灭绝,只有鸟类和部分可以躲到水里或者穴居的生物幸存。陆地生态位因此几乎被情空,为哺乳类占据地球提供了条件。 尽管我一直在吐槽行星灭绝论,但是导致这次灭绝的原因普遍被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

  • 18838967883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屈蒲兴答:恐龙灭绝的因素有很多,目前科学界还没有定论。但究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恐龙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或气候变化,所以灭亡了。恐龙灭绝,是指约65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是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6亿年之久。

  • 18838967883灭绝事件
    屈蒲兴答:大约6550万年前,在白垩纪末期,恐龙是统治地球的最大,最可怕的生物,与其堂兄弟, 翼龙和海洋爬行动物一起大量死亡。 虽然这种大规模灭绝绝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但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它可能有 - 在无论灾难导致它们灭亡的几千年内,恐龙已经从地球表面上消失了 。白垩纪 - 第三纪灭绝事件 - 或K /...

  • 18838967883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的生态灾难
    屈蒲兴答: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造成了大量生物灭绝(见左图,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的灭绝强度在K与Pg之间)颗石藻(Coccolithophore)与软体动物(包含菊石亚纲、厚壳蛤、水生蜗牛、蚌),还有以上述硬壳动物维生的动物,在这次灭绝事件中灭亡,或遭受严重打击。例如,沧龙类被认为以菊石为食,这群海生爬行动物在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中...

  • 18838967883在白垩纪时期,当时的生物都是因为什么而灭绝的?
    屈蒲兴答:西部该年代的地层主要为白垩沉积而得名。白垩纪位于侏罗纪和古近纪之间,约1亿3700万年(误差值为400万年)前至6500万年前(误差值为30万年)。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是地质年代中最严重的大规模灭绝事件之一,包含恐龙在内的大部分物种灭亡。如同其它古远的地质时代,白垩纪的岩石标志非常明显和清晰,其开始...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