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些神秘的墓地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中国最神秘的陵墓都有哪些?~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西安兵马俑个性化的士兵  发现地:陕西省西安临潼县  考古年份:1974年  距今年份:2200多年  看点:秦始皇的陪葬坑,陶质陪葬武士俑和兵马俑有近万个,装束表情几乎没有重复的,气势恢弘,让人惊叹。  兵马俑栩栩如生,极具气势  好莱坞大片《木乃伊3:龙帝之墓》即将在内地上映,这部片子的灵感来自于中国西安的兵马俑,导演被中国秦朝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年代所吸引,还为此建造了500个以假乱真的兵马俑……  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他在位时下令修建一座庞大的陵墓,让8000名真人大小的彩绘武士死后也能守卫着他。陪葬坑由一号、二号、三号坑和兵马俑坑组成,展出的陶质陪葬武士俑和兵马俑排列成阵,,他们军阵严密,栩栩如生、气势壮观,自遥远的2000多年前起,一直默默地、忠诚地守卫在这里。  参观重点:个性化的上千兵俑  这里的兵马俑有步兵、骑兵、车兵三大类,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坑中出土的戈、矛、剑、吴钩、弓、戟等武器,都是经过铬处理的青铜制品,至今还寒光逼人。最使人注目的是陶人陶马在神情上的区别和脸型的不同。军吏一般表情严肃,岁数也大一些,有的额头还有皱纹。武士的表情是相当个性化的,不仅让人看出他们不同的性格,甚至有的还可大体猜想出他们是哪个地区的人:那方脸盘、宽额头、高颧骨、浓眉大眼、阔口宽腮的,大概是关中人;那个头略矮,圆脸,尖下巴,薄嘴唇的,好像是四川人……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1972年发掘1号墓,1973-1974年发掘了2号和3号墓。这几座墓的发掘,为研究汉初的社会经济及历史文化和生活习惯,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其出土文物现已全部移入湖南省博物馆,博物馆内辟有马王堆汉墓陈列馆,分为墓葬出土文物陈列和墓坑遗址陈列两大部分。1972年马王堆女尸出土时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肌肉有弹性,是世界上首次发现古代湿尸。  马王堆汉墓罕见千年女  发现地:湖南省长沙市东郊  考古时间:1972年到1974年  距今年份:2100多年  看点:出土的锦绣和彩绘帛画,没有腐烂的千年女尸,陪葬的木俑、木瑟和药材等。  辛追夫人尸身  游人来到长沙,除了要登上岳麓山,一览周围景色之外,大都要去马王堆汉墓及其博物馆转上一遭,去看一看一号汉墓出土而不腐的古代女尸,以及几千件不可多得的珍贵出土文物。  马王堆的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绝大多数保存完好。其中500多件各种漆器,制作精致,纹饰华丽,光泽如新。最珍贵的是一号墓的大量丝织品,保护完好。有一件素纱禅衣,轻若烟雾,薄如蝉翼,该衣长1.28米,重量仅49克,织造技巧之高超,巧夺天工。  二号汉墓出土的地形图,其绘制技术及其所标示的位置与现代地图大体近似,先后在美国、日本、波兰等国展出,被誉为“惊人的发现”。  参观重点:辛追夫人不腐尸身  1972年,专家在发掘西汉辛追的遗尸时,发现她的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仍有弹性,关节还可以活动,骨质甚至比现在60岁的正常人还好,而且面容清晰可辨,头发光鲜,内脏器官完好。除眼球突出、舌头外吐等体表变形外,其他特征完全像刚死去的人。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历史悠久的湿尸,出土后震惊世界、

中国的墓葬文化已经存在几千年的历史了,其中帝王的陵墓通常是修建规格高,且有大量的陪葬物品,也因此成了盗墓贼最容易盗掘的对象了,当然也有一些神秘的古墓,里面机关重重,就连盗墓贼和考古学家都不敢进入和挖掘的。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帝皇陵墓,规模之大举世罕见。陵墓里面的陪葬物品不计其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就出自其中,而秦始皇陵至今国家都不敢发掘,不仅是因为里面机关重重,太过危险,另外也是挖掘后难以得到妥善的保护。

成吉思汗陵墓更是神秘,因为它的位置在历史上毫无记载。作为一代天之骄子,成吉思汗建立了空前辽阔的强大帝国,也给后世留下许多的疑问,而他的陵墓更是历史上的一道难题。考古学家推测成吉思汗陵墓里可能埋藏着大量他多年南征北战搜刮来的奇珍异宝,当然已经有数不清的人在到处寻找他的陵墓,却仍旧一无所获,因为找到的都是故意留下的衣冠冢,就连考古学家也束手无策。

唐乾陵也是留给后世的一道谜题。作为武则天和李治的合葬墓,本身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而在长达1200多年的时间里,无数盗墓者的身影在这里出现,却始终无法找不到陵墓的入口,于是民间传言这是一座挖不动的皇陵。
无论是什么样的陵墓,我们都不应该去破坏,毕竟这是对死者的亵渎。

世界上最神秘的古墓:1.秦始皇兵马俑(发现地及时间:中国西安,1974年)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在2200年前驾崩之前统一了中国,下令修建长城,对中国实行残酷统治。他当时唯一惧怕的是天帝的震怒。他为此下令修建一座庞大的陵墓,让8000名真人大小的彩绘武士守卫。
有人说,秦始皇陵的顶部是玉石制成的,墓室内有流淌的水银组成的河流。经过了70多万劳工和工匠30多年的劳作,陵墓才得以竣工。其中许多人还被活活封闭在陵墓内,以免他们泄露有关财宝和人口的秘密。
尽管采取了上述种种措施,但盗墓者在秦始皇死后一直在寻找陵墓的踪迹,但个个无果而终,直到1974年农民挖井时才发现了墓址。不过,陵墓本身一直未被打开。根据最近的磁测结果,皇陵中有一座小山似的金银财宝。
2.奈费尔塔里王后陵(埃及王陵谷,1904年)奈费尔塔里一词的意思是“最美丽的人”,无怪乎她是拉美西斯二世国王最宠爱的妃子。她去世时,这位伟大的法老开始在王陵谷修建规模堪称最大、最为豪华的陵墓。三个墓室的墙上都贴着描绘着奈费尔塔里王后在“天堂”的生活。其中许多画保存完好,仿佛是昨天才刚刚画就的。可是,盗墓者盗走了奈费尔塔里王后的木乃伊及其佩戴的许多珠宝。
3..图坦卡蒙法老墓(埃及王陵谷,1922年)但因以下两个原因使他闻名遐迩:一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座国王的墓;二是他的那些臭名昭彰的诅咒。墓本身小得出奇,以致不得不利用墓室边上的一个洞穴来存放陪葬的财宝。图坦卡蒙法老墓自挖掘以来,一些华丽的陪葬品曾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展出。与此同时,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盛传任何进入其墓地的人都将遭受厄运的诅咒,这种说法一直延续至今。
4.文身并身披盔甲的皇后墓(秘鲁埃尔布鲁霍,2005年)最近在秘鲁出土的一具莫切时期的木乃伊令所有人都感到困惑。这名女性木乃伊下葬时身披皇家武士的所有盔甲,而据认为莫切时期的领导人都为男性;这名女性的尸体被紧紧包裹着,身上被一种红色的矿物质涂抹,安放在一座土坯墓穴中在其身旁躺着一名陪葬的少女,散落着一顶金王冠和一只金碗。此墓是在皇家禁地一个金字塔似的山头上被发现的。据说其后人就在这里焚烧祭祀她的物品。
5.1599年,西西里岛巴勒莫嘉布遣会的修士在一座修道院下发现了一些地下墓穴,在墓穴中有一些制作木乃伊的完整工具。于是,他们决定在刚刚去世的一名修士身上试试这种技术。从那时起直到1880年这种行为被禁,制作木乃伊的风气一直在西西里岛上盛行。时至今日,人们还可以在当地看到身着各时期服饰的,腐烂程度不一的,高高悬挂着的尸体。
6.萨顿胡(英格兰萨福克郡,最初发掘于17世纪)萨顿胡是七世纪皇家墓地。1939年,考古发掘显示这个墓是一条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快速战船,长27米,宽4.2米,中间为墓室。墓内装有很多珠宝,据推断它们属于英格兰最早的一位国王东英吉利国王雷德沃尔德。墓地的酸性土壤意味着只有铆钉和船的形状尚可存在,此外还有一些迹象显示那里曾经躺过墓室的主人。
7.厄茨人(阿尔卑斯山厄茨河谷,1991年)厄茨人是一个生活在5000年前的铜器时代的男子。

1991年,德国旅行者在靠近意大利和奥地利边界附近的阿尔卑斯山厄茨河谷的一处冰川发现了这具携带工具的冰冻干尸。研究表明他死时的年龄在40到50岁,身高1.6米,他吃的最后一顿饭是羚羊肉和鹿肉,还有谷物和水果。他的肩部肉内有一个箭头,身上还留有另外四个人的血迹,他手上的伤口和伤痕表明厄茨冰人是被人杀害的。

自1991年以来,八名与这具冰冻干尸有关联的人先后死去——这引起了有关者将遭受厄运的诅咒的谣传。但是世界著名厄茨冰人研究专家、考古学家康拉德·斯平德勒驳斥了这种说法,说“这纯属媒体的渲染。下一次你们该说我将是下一个要死的人了”。斯平德勒说过这话后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8.辛追(中国长沙市,1972年)1972年,为了修建一座防空洞,中国建筑工人在长沙马王堆挖掘时发现了西汉时期的贵夫人辛追女士的墓室。这名辛追夫人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仓的夫人。她死时,大量珍贵物品随其一同下葬:乐器、漆器,陶器、食品,药材,衣物、帛画以及数十个木制仆人和卫兵。辛追夫人的尸体是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湿尸。其面容清晰可辨,头发光鲜,皮肤湿润,肌肉有弹性,内脏器官完好。考古学家现在正想方设法弄清楚是墓室的设计还是某种古代防腐处理技术使她保存得如此完好。

几千年来,丝绸之路上曾经存在过的古老文明,早已消失在浩瀚的沙漠里了,我们只能在那些神秘的墓地里去寻找它们的踪影。罗布淖尔荒原上的小河墓地,就是其中的一个。人们说,那里有魔鬼——伊比利斯守着的一千口棺材。

  公元4世纪中叶以前,楼兰在中国人心目中,不是一个一般的地方。它的地位就像今天的深圳和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通向外部世界的重要通道。后来的两汉王朝为经营这条交通路线,花了很大气力在甘肃西部的河西走廊设置了河西四郡,在敦煌至罗布淖尔约500公里的戈壁沙漠上,选择有泉水的地方设置烽燧、驿站和邮亭。当年的丝路上,“使者相望于道,一岁中多至十余辈。”沿途负水担粮,,供应往来,“当道苦之”。但到了后世,自楼兰城西行到轮台的路究竟如何走?那里住过怎样的居民?有过怎样的文明?历史再没有记录。

  1901年,罗布猎人奥尔德克带领着瑞典考古学家斯文·赫定走进楼兰古城。在楼兰之行中奥尔德克得到了丰厚的褒赏,就此他得出的经验是,这些淹没在沙漠深处的废址,肯定埋藏着西方人追求的宝贝。要不,为什么会对他如此慷慨!于是,奥尔德克开始了在罗布淖尔荒漠中的追求。1910年前后,他找到了小河墓地。1934年3月,在与斯文·赫定再次重逢时,他把这个发现告诉了斯文·赫定。于是,斯文·赫定把考察任务交给了同行的贝格曼。

  1934年6月2日,几经周折奥尔德克带着贝格曼找到了小河墓地。1939年,贝格曼发表了《新疆考古记》,向世界发布了小河墓地的考察成果,提出了小河遗址诸多值得进一步索解的现象。遗憾的是,贝格曼离开以后,再没有人去过小河墓地。

  2000年12月,我们进入了无人的罗布淖尔荒漠,终于站在了小河墓地前!

  考察小河墓地,寻求失落在小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无论如何不能疏忽小河流域环境变化这一严酷的现实。变化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66年前,贝格曼寻找小河墓地时,曾经在宽20米的小河上划过小船,在小河下游,还发现过水质盐化的小湖泊。但短短66年,小河化成了沙床,盐水湖只剩湖底的盐壳。

  公元4世纪中期以后,楼兰故城最后沉落入历史的尘埃之中。小河地区居民的历史命运,与这一大的形势变动,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楼兰故城与塔里木河下游和孔雀河间,应当还有无数的古代文明遗址尚待发掘,它们会告诉我们:这是一条古老的历史走廊。

  相关链接:《华夏人文地理》第13期,邮发代号:64-22

木柱间隔1米左右,高4至5米,都是多棱柱,从7个侧面到13个侧面不等,个别的柱子底部还残留着红色的涂料。贝格曼曾在他的书这样描述:“这座死神的立柱殿堂曾经笼罩在一片耀眼的红色之中。”

新疆罗布沙漠连绵而平缓的沙海中,一个小沙包突兀而起,沙包上密集直立着如同死胡杨般的木杆。这就是西域探险史中最神秘的古墓——小河墓地,这里拥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至今未解的墓葬形式。

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首次发现了这个“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葬,并将其记录在《新疆考古记》和《考古探险手记》中。科考学者们通过贝格曼当时绘制的地图,不断修正并确定小河的经纬度,终于在66年后,在茫茫罗布沙漠中再次寻觅到“小河墓地”。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杨镰说,小河遗址应该是楼兰王族的墓地,在对楼兰文明的解读过程中它是无可替代的,它的再发现对罗布泊环境变迁与楼兰王国兴衰这个世界性热点课题的研究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新华社记者 张鸿墀 摄)

难以计数的船形棺板散乱地覆盖了大约7米高的山包。这些弯曲的木板都是由完整的胡杨木制成,两端留有榫头。

小河墓地的山包上插着众多“船桨形的纪念物”。它们由一块完整的胡杨木凿成,桨面呈长方形,四角修圆,长一米左右,宽约七八十厘米,厚约十到二十厘米。这样的船桨必须用直径在一米以上的胡杨木制成。

在山包顶部,科考队员发现了一个半掩在沙土中的儿童头部的木乃伊,保存非常完好,褐黄色的头发长及颈部,略圆的脸上还有些许稚气。贝格曼曾测定在这里出土的木乃伊距今为4000年左右,人种是典型的印欧人种。

沙包上,随处可见干尸、骷髅。

罗布沙漠中的小河五号墓地,上百根巨大的木柱是小河古墓最显著的标志。

来源:新华社 2001年1月16日


有那些神秘的墓地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