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一)区域构造
别珍套-汗吉尕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成矿带位于西天山北部,包括别珍套山、汗吉尕山、库松木切克山、科古琴山、博罗霍洛山及其所夹持的盆地或谷地,其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别珍套-汗吉尕早、中石炭世岛弧,该岛弧的北部边界为温泉-博乐断裂,西南部边界为吐拉苏盆地北缘断裂,东南部边界为伊犁盆地北缘断裂(图4-1)。
1.温泉-博乐断裂
该断裂带为艾比湖-巴音沟深断裂带的一条分支断裂,由精河向西经博乐至温泉呈近东西向略向北凸出的弧状断裂系。最早发育于晚石炭世末,在早二叠世期间成为阿拉套-汗吉尕二叠纪裂谷火山喷发的主要通道。该断裂具有由南向北逆冲特点,致使南侧古元古界温泉群变质岩系逆冲到北侧石炭系之上。同时该断裂明显具有左旋走滑特征。阿拉套山夹于温泉-博乐断裂和艾比湖-巴音沟断裂之间的三角形断块,显示向西滑脱的特点。现今的温泉-博乐断裂有地热异常出现,并有3处温泉涌出,是一条活动型断裂带。
2.吐拉苏盆地北缘断裂
该断裂是别珍套-汗吉尕岛弧与吐拉苏早、中石炭世弧后盆地分界线(图4-1)。该断裂为一区域性超岩石圈断裂,具有逆冲断层性质,走向北西西,倾向50°~70°,由于受后期吐拉苏火山盆地的影响,该断裂具有向北凸出的弧形特征。断裂形成于加里东期或更早,在海西期强烈复活(张桂林等,2002)。

图4-1 西天山别珍套-汗吉尕成矿带铜(钼)矿床分布图

3.伊犁盆地北缘断裂
该断裂既是别珍套-汗吉尕早、中石炭世岛弧与伊犁石炭—二叠纪裂谷的分界线,也是吐拉苏早、中石炭世弧后盆地与伊犁石炭—二叠纪裂谷的分界线(图4-1)。该断裂为一区域性超岩石圈断裂,具有逆冲断层性质,走向北西西,倾向北东东。断裂形成于加里东期或更早,在海西期强烈复活(张桂林等,2002)。
(二)区域地层
元古界地层为古元古界温泉群,中元古界长城系和蓟县系,以及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和震旦系。温泉群岩为二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岩、二云母片岩、角闪岩、大理岩和石英岩等,主要分布于温泉、赛里木和别珍套山以及汗吉尕山达巴特等地区。长城系哈尔达坂群为大理岩、灰岩和绢云母石英片岩等,分布于博尔塔拉河上游的哈尔达坂一带;蓟县系库松木切克群为大理岩化灰岩、白云质硅质灰岩、灰岩、板岩和千枚岩等,主要分布在库松木切克山、赛里木湖和别珍套山南坡等地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开尔塔斯群主要由碳质页岩、灰岩和大理岩组成,分布于库松木切克山西段和科古琴山;震旦系凯拉克提群由泥岩、粉砂岩等组成,分布于科古琴山北坡。
古生界地层为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寒武系为泥岩、灰岩、粉砂岩、砂岩和磷块岩等,主要分布于科古琴山;奥陶系为浅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主要分布于科古琴山和赛里木湖以南果子沟地区;志留系为一套火山岩-碎屑岩建造,主要分布于科古琴山南坡;泥盆系为砾岩、砂岩、粉砂岩、灰岩和凝灰岩等,主要分布于依连哈比尔尕、赛里木和博罗科洛地区;石炭系为一套火山岩-碎屑岩建造,在区域上均有出露;二叠系为陆相玄武岩、玄武玢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夹砂砾岩,在区域上均有出露。
中生界在区域上零星出露,三叠系主要为泥岩、粉砂岩、砂砾岩等,侏罗系主要为一套侏罗纪陆相碎屑岩含煤建造。
新生界分布于一些盆地和低洼地带,为一套陆相碎屑沉积。
(三)区域岩浆岩
区域内侵入岩发育,从岩基、岩株到岩墙均有出露,呈近东西向带状分布,以中酸性岩体最为发育,侵入时代主要为吕梁期、加里东晚期和海西期(王核等,2000;王永新,1997;沙德铭等,2003)。吕梁期片麻状花岗岩类主要分布在温泉一带。晚志留世侵入岩以岩株状产出,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主要分布在温泉县城南部。海西早期侵入岩以岩株状产出,岩性主要为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和闪长玢岩等,分布在依连哈比尔尕和博罗科洛地区;海西中期花岗岩多呈岩株和岩基状产出,岩性为二长花岗岩、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和流纹斑岩等,主要分布于博罗科洛地区。海西晚期花岗岩呈岩株和岩脉状产出,岩性为闪长玢岩、二长花岗岩、石英钠长斑岩、花岗斑岩和流纹斑岩等,主要分布于汗吉尕山地区。
区内火山活动较频繁,火山岩时代从加里东中晚期到海西期,以晚古生代为主,火山岩呈近东西向带状分布。奥陶系为海相基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志留系海相火山岩为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和中基性熔岩,主要分布在科古琴山及博罗科洛山一带,从早到晚,存在由酸性、中酸性到中基性的演化规律(王核等,2000)。泥盆纪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和熔岩和石炭纪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和中基性熔岩,分布在博罗霍洛山、汗吉尕山南侧和奥尔塔克赛尔一带。二叠纪火山岩为一套陆相火山岩建造,岩性为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等,分布于汗吉尕山北坡和别珍套山地区。
(四)区域地球物理
西天山地区整体为布格重力低异常区,异常值多为-250×10-5m/s2 左右。别珍套-汗吉尕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成矿带的区域重力特征为一北西走向的低缓负布格重力异常带,布格重力异常等值线呈北东走向,异常值为-210×10-5~-170×10-5m/s2(图4-2)。在三台—博乐一线有一北东走向的布格重力异常高值(-170×10-5m/s2),向北西和南东两侧,布格重力异常值逐渐降低。一般来说,重力异常值高低反映基地的隆凹特征,因此本区基底在北西-南东向上具有低缓隆凹变化特征,三台—博乐一线为凹陷,向北西和南东两侧逐渐变为隆升。
西天山地区整体为低负磁场区,别珍套-汗吉尕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成矿带的区域航磁特征为一北西西走向的低缓磁异常带(图4-3)。在图4-3中,南部磁异常强度为-50~-300nT,磁场强度快速大幅度降低,这可能是由于其基底破碎和岩浆大规模侵入,降低了磁场背景强度;北部磁异常-50~-100nT,为一负背景低缓磁异常区,可能是反映出巨厚新生界的磁性特征;东北部,由于与乌苏一带的宽缓正磁异常区相连,出现负磁异常逐渐向正磁异常变化。大面积负磁异常带的形成必定与深部因素有关,可能反映出异常区深部陆壳活化熔融的程度,为统一的熔融块体,形成深部的反磁化层。

图4-2 别珍套—汗吉尕—科古琴一带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图(单位:m/s2)


图4-3 别珍套—汗吉尕—科古琴一带区域航磁异常图(单位:nT)

通过分析区域重力和航磁等资料,本区基底埋深在2100~6900m之间起伏变化,总体上呈一隆一凹的北西向构造格局。基底凹陷位于博罗科洛山北坡深断裂与博尔塔拉深断裂所夹持地带,其深度超过6000m,因此,上述两条基底断裂可能是影响和控制本成矿带构造活动和成矿作用的主要断裂(新疆有色地质矿产勘查院,2003)。
(五)区域地球化学
1.地层岩石微量元素含量
区内各时代地层成矿元素的微量元素含量见表4-1。喇嘛苏矿区的灰岩、碳酸盐岩和弱变质岩的Cu元素含量高于维氏值,为维氏值的1.5~5倍。就Pb元素而言,中石炭统东图津组、下志留统尼勒克河组低于维氏值,其余各时代地层大部分Pb平均含量与维氏值相当或略高。含量较高的地层为上泥盆统托斯库尔他乌组(D3t)、上奥陶统呼独克达坂组(O3h)、青白口系开尔塔斯群(Qnkr)、喇嘛苏矿区的蓟县系库松木切克群(Jxks),分别为维氏值的3.7,2.6,2.6,5.3倍。在古元古界温泉群中个别斜长角闪岩、变砂岩样品的Pb含量高达660×10-6。剔除高值后平均含量为28.90×10-6。Zn元素含量在上泥盆统托斯库尔他乌组、青白口系开尔塔斯群和蓟县系库松木切克群中高于维氏值,分别为维氏值的1.7,2.7,3.6倍。
表4-1 区域地层微量元素含量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2.花岗岩类侵入岩微量元素含量
(1)赛里木微陆块的花岗岩侵入体:古元古代晚期的二长花岗岩Cu,Pb,Zn,Sn,Ga,Y,Yb,Zr,La,B,Ba,Sr等元素含量高于维氏值。
海西早期第一侵入次岩体以偏碱性为特征。二长花岗岩和钠质正长岩的成矿元素Pb,Sn,Mo和稀有分散元素Be,Ga,Y,Yb,Zr,La,Nb高于维氏值,二长花岗岩的微量元素含量以Sn,Nb,B,Li高为特征,在别珍套山塔勒德、小温泉一带发现与该期次侵入岩有关的Nb,Ta,W,Sn矿点。
海西晚期花岗岩类岩石具有与海西中期第一侵入期次花岗岩类大致相同的微量元素含量特征。二长花岗岩Cu含量为维氏值的2倍。
(2)博罗科洛山花岗岩类:海西早期第二侵入次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岩序列岩体中,霍尔果斯岩体Cr,Sc,Cu,Pb,Mo,Ga,Y,Yb,Zr,Nb,B含量高于维氏值,果子沟岩体Sn,Mo,Zr,Nb,B含量高于维氏值。岩体接触带有铜钼矿点、金银矿(化)点分布。
3.地球化学异常分布特征
赛里木微陆块内发育以Pb,Zn,Cu为主的地球化学异常。据1∶20万区调资料,在别珍套山其异常在塔勒德一带沿东西向断块分布,越过赛里木湖向东到库松木切克山。这些异常Pb平均值为35×10-6~93.7×10-6,是维氏值的2~6倍;Zn平均值为137.7×10-6~249.3×10-6,为维氏值的1.7~3倍;Cu元素含量只在喇嘛苏异常平均值为181×10-6,是维氏值的3.8倍;奥尔塔克赛尔断块中元素组合异常以W,Sn为主,分布在喀拉沟路二长花岗岩体的北缘侵入接触带。
科古琴山也发育以Pb,Zn为主的地球化学异常,沿科古琴山呈北西西向分布,伴生元素有Cu,Pb,Zn,Hg等。Pb元素平均值42.2×10-6~345×10-6,是维氏值的2~21倍;Zn元素平均值233×10-6~355×10-6,是维氏值的3~4倍。Cu元素平均值略高于维氏值,Ag元素平均值0.027×10-6~0.41×10-6,是维氏值的3~6倍。这与青白口系开尔塔斯群中Pb,Zn微量元素含量较高相一致。有的地球化学异常与铅矿异常重合。
表4-2 别珍套-汗吉尕斑岩-矽卡岩型成矿带铜多金属矿床特征


在克希阿克巴依塔勒有Au,Cu,Zn,Mo,W,Sn,Hg元素组合异常。前6个元素平均值为6.5×10-6,53.3×10-6,200×10-6,4.9×10-6,4.4×10-6,14×10-6。异常内发现重砂矿物辰砂高含量点7个,是Au的重要找矿线索。
博罗科洛山的地球化学异常表现为W,Sn,Mo,Cu,Pb,Zn,Au组合,Pb,Zn,Ag,Sb组合和以Au为主的组合并存的状况,主要分布在霍尔果斯岩体、果子沟岩体北部接触带,是形成铜钼矿、钨锡矿和银金矿的有利地带。
汗吉尕山南坡发育有Pb,Zn,Cu为主要组合异常,多为矿致异常,在新沟、库尔尕布拉克一带分布多处铅锌矿点,北部异常表现为Mo,Sn,Cu,As,Hg组合。

小西弓金矿床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塔里木板块敦煌地块北缘安北旧寺墩构造岩浆带(图5-1),北距柳园-大奇山断裂约13 km,南与小西弓-跃进山区域性深大断裂毗邻。区域出露地层较为简单,主要为一套中高级区域变质岩和第四系冲洪积沉积物。区域变质岩系时代属前长城系(甘肃省地质矿产局,1991),根据岩石组合和地层接触关系由老到新可分为老君庙群、黄尖丘群和西尖山群,分别相当于敦煌岩群的A、B和(C+D)岩组(殷先明,2000),其中,老君庙群以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变粒岩、斜长石英片岩为主,发育眼球状、条带状构造;黄尖丘群由下部石英片岩、大理岩和上部的斜长角闪岩、大理岩和石英片岩夹层组成,以出露大量大理岩为特征;西尖山群主要由石英片岩、绢云绿泥片岩、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和大理岩组成,可分为上、下两个亚群,其中下亚群第四、五岩组和上亚群第二岩组构成金矿体的直接围岩(聂凤军等,2002a)。由北向南矿区发育三条韧性剪切带:①小西弓北韧性剪切带:发育于黄尖丘群中,向东延续到乌龙泉东至西尖山等地,该带构成黄尖丘群和西尖山群的分界线;②小西弓韧性剪切带:发育在西尖山群变质岩中,构成小西弓矿床南矿带的主体;③杨圈沟-老君庙-西尖山南韧性剪切带,沿西尖山群和老君庙群的分界线发育。这三条次级韧性剪切带都是杨圈沟-西尖山-华窑山深层次韧性剪切带的组成部分,其发育时限为加里东期,但在海西晚期又有强烈的活动,在地壳深部发生变质岩的部分熔融,并且诱发大规模中酸性岩浆活动,进而形成大面积分布的海西晚期花岗岩类侵入岩(陈柏林等,2003)。
区域范围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走向以近EW向(NWW向)为主,次为NE向和近SN向(图5-1),其中,NWW向断裂以规模大、延伸稳定,呈舒缓波状的带状展布为特征,在该断裂两侧形成宽度较大的挤压破碎带、片理化带和糜棱岩,并在其旁侧的次级裂隙内充填含金石英脉,是本区最重要的控矿含矿构造(陈柏林等,2003)。NE向断裂构造是近EW向断裂带的派生断裂在后期活化的产物,表现为左行运动特征;SN向断裂规模较小,表现为张性特征,以右行运动为主。地质调查结果表明,NE向和SN向断裂构造常穿切金矿体和岩脉,是成矿期后构造活动的产物。

图5-1 小西弓矿区外围地质图

小西弓矿区及其外围各类岩浆岩较为发育,它们大多呈EW向或NWW向长条状分布,与区域构造关系密切。其中,海西期石英闪长岩体呈岩基状分布在矿区南部,侵位于西尖山群下亚群变质火山-沉积岩地层中,是矿区出露面积最大和形成时代最老的深成侵入岩,岩石化学特征表明它属高钾钙碱性系列(聂凤军等,2002a)。野外地质调查结果表明,该岩体经历了韧性剪切变形和热液蚀变作用,发育明显的片麻状构造和绢云母化蚀变。海西晚期侵入岩包括位于矿区东部的唐家窝铺二长花岗岩、矿区西南部的杨圈沟二长花岗岩和矿区北部的小西弓北石英正长斑岩,后两者未发生任何变形和矿化热液蚀变,并明显截切含金构造带(陈柏林等,2003),与金矿成矿作用无关。矿区内各类脉岩十分发育,包括有辉绿岩、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碳酸岩和石英脉,其中以辉绿岩脉和花岗斑岩脉出露规模最大和分布范围最广,局部地段明显切穿含金石英脉(聂凤军等,2002a)。

(一)区域构造

阿吾拉勒铜多金属成矿带在地理位置上位于婆罗科努山南,乌孙山-那拉提山以北,主要分布在阿吾拉勒山脉及两侧。构造上属伊犁板块中的伊犁石炭-二叠纪裂谷带内的阿吾拉勒成矿带(图6-1)。北以伊犁盆地北缘断裂(伊犁-喀什河断裂)为界,南以伊犁-巩乃斯断裂为界。

本成矿带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以北西西向为主,其次为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性质以压扭性为主。

1.伊犁盆地北缘断裂(霍城-哈希勒达坂断裂)

该断裂与伊犁-喀什河走向一致,为北西西向,延长达几百千米。该断裂既是别珍套-汗吉尕早、中石炭世岛弧与伊犁石炭-二叠纪裂谷的分界线,也是吐拉苏石炭纪弧后盆地与伊犁石炭-二叠纪裂谷的分界线(图6-1)。该断裂为一区域性超岩石圈断裂,具有逆冲断层性质,走向北西西,倾向北北东,断裂产状较陡,为压扭性。断裂形成于加里东期或更早,在海西期强烈复活(张桂林等,2002)。

图6-1 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矿带铜矿分布图

2.伊犁-巩乃斯断裂

该断裂与伊犁-巩乃斯河走向大致相同,为北西西向,延长几百千米。主要分布在阿吾拉勒山南侧的巩乃斯河谷中,主要表现为一组几乎平行的高角度逆冲断裂,断裂面南倾,倾角60°~70°,南盘为上升盘。切割了中生代以来的地层,表明其性质较为活跃。

(二)区域地层

阿吾拉勒成矿带内出露的地层以石炭系和二叠系为主,主要出露在阿吾拉勒山脉主体及两侧,总体上由东向西分布着中石炭统、上石炭统和二叠系,相应的沉积环境为浅海相、海陆交互相到陆相的火山-沉积组合;部分为中、新生代的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主要分布在喀什河和巩乃斯河谷及两侧。

阿吾拉勒山地区仅出露中、晚石炭世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脑盖吐组和科古琴山组。

(1)脑盖吐组(C2n):区内脑盖吐组为一套陆相喷发岩:主要岩性灰黄—紫红色球泡流纹岩、玄武岩、霏细岩、安山岩、粗面岩、英安岩、粗安岩、粗玄岩及其同质火山碎屑岩,凝灰质碎屑岩夹砾岩、砂岩、泥岩。

(2)科古琴山组(C3k):区内科古琴山组分布很零星,为一套灰色、灰褐、紫褐色砾岩、砂岩等粗碎屑岩,夹少量灰岩、凝灰质碎屑岩。

下二叠统为一套杂色陆相火山岩系,上统分布零星,主要为陆相碎屑岩,其岩性为细砂岩、泥质砂岩、粗砂岩夹砂砾岩、安山玢岩、流纹岩、钙质长石砂岩等。

中生界仅侏罗系有零星分布,为陆相碎屑岩。新生界属山间盆地沉积,为陆相碎屑岩,第四系冰碛物发育。

本区盖层地层在志留纪末期发生了博罗科洛运动,使本区大部分地区抬升,缺失了下泥盆统;石炭纪时地质构造运动和火山活动强烈;晚石炭世时大部分地区抬升为剥蚀区。

(三)区域岩浆岩

阿吾拉勒成矿带内的岩浆岩以海西中晚期中酸性花岗岩类为主,主要岩性为花岗岩、花岗斑岩、斜长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石英斑岩等。主要呈岩基、岩株和岩墙状产出,空间上呈近东西向带状分布与断裂带的分布相一致。

区内火山活动较频繁,其时代以晚古生代为主,火山岩呈近东西向带状分布与地层产状一致。泥盆纪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和熔岩以及石炭纪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和中基性熔岩,分布在阿吾拉勒山山脉,二叠纪火山岩为一套陆相火山岩建造,岩性为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凝灰岩、安山玢岩和英安斑岩等。

(四)区域地球物理

西天山地区整体为布格重力低异常区,异常值多为-250×10-5m/s2 左右。而阿吾拉勒成矿带位于精河-乌苏低重力异常中心从北向南至巩留—新源一线逐渐升高的过渡带上,其异常值由-230×10-5m/s2 左右变化为-170×10-5m/s2 左右。整体上呈现出向南北两侧和向东方向重力异常相对降低的趋势,与重力异常分布特征相似,阿吾拉勒成矿带的磁异常特征亦是从北部喀什河一线的-200nT陡升至伊犁河一线的近800nT,与西天山普遍呈现负异常相比显示出一较高的正异常带(新疆地调院,2003)。图6-2和图6-3为西天山1∶100万重磁异常图。图中最明显的是沿巩乃斯河谷分布的强大的正重力、正磁异常。该近东西向正异常,自式可布台向西至尼勒克—巩留一线,分为南北两支,北支呈北西走向,沿阿希—霍城一带分布;南支沿伊什基里克山分布。由于重磁极为一致,都为正异常,推测是由埋深大约10余千米的基性岩引起。沿异常北侧梯度带,自西向东相继出现阿希(Au)、恰布坎卓它(Au)、加曼特(Au)、穷布拉克(Cu,Mo)、克斯布拉克(Cu)、奴拉赛(Cu)、群吉萨依(Cu)、铁木里克(Fe、Cu)、托豆布拉克(Cu)和式可布台(Fe,Cu)等矿床(点),向东还可延至K-45幅的阿拉斯坦(Cu)、查岗诺尔(Fe,Cu)等矿床(点)。

图6-2 西天山布格异常平面图

图6-3 西天山原平面化极航磁异常平面图

从重力、磁异常分布特点不难看出铁铜矿床(点)主要出现在梯度带偏正值一侧(内侧),说明本区有丰富的Au,Fe,Cu成矿物质源,而且多沿深部隐伏岩体分布。

(五)区域地球化学

1.地层岩石微量元素含量

由于以前针对本成矿带的系统研究较少,有关区域地球化学资料也较少,本次研究综合前人(崔尚森等,1997,刘静等,2006)资料总结如下:

本项目研究区内的阿吾拉勒山地区主要出露地层为脑盖吐组,主要由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熔岩以玄武岩、流纹岩为主夹有少量安山岩,大量实测剖面和地质填图资料显示,本组火山岩具有双峰式特点,区内未见与其有关的弧后盆地或弧前盆地建造。在脑盖吐组之后,区内全部为陆相沉积建造。

对刘静等(2006)在脑盖吐组采集了27件岩石化学样品(表6-1),依据火山岩最通用的TAS图解进行投图,4件样品投入玄武岩区,7件样品投入安山岩区,4件样品投入英安岩区,12件样品投入流纹岩区,据TAS图解与SiO2的含量所确定的岩石类型及镜下鉴定基本吻合。与中国相应各类火山岩对比,该组略高FeO,略低TiO2,MgO和P2O5,且从基性岩到酸性岩K2O含量明显逐渐升高,在玄武岩和安山岩中Na2O含量明显大于K2O含量;英安岩和流纹岩中K2O含量明显大于Na2O。SiO2,Al2O3,Fe2O3,Na2O,MnO和CaO的含量,与中国对应各类火山岩平均值接近。

脑盖吐组火山岩的主要岩石化学指数呈现规律性的变化(表6-1;图6-4),固结指数SI在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中依次降低,而碱度值AR、分异指数DI、长英指数FL、镁铁指数MF均呈现出依次升高的特征。表明了岩浆分异程度高且结晶演化正常。碱度值(AR)和分异指数(DI)等岩石化学参数及氧化物-SiO2变异图均显示脑盖吐组火山岩的双峰式特点(图6-4)。

表6-1 脑盖吐组火山岩岩石化学数据及参数表

依据里特曼指数及(Na2O+K2O)-SiO2图解(图6-4)判别,有7个样品投入碱性岩区,20个样品投入亚碱性区,再根据(Na2O+K2O)-FeO-MgO图解(图6-5)将亚碱性系列细分为拉斑系列(2件)和钙碱性系列(18件),中酸性火山岩以钙碱性系列为主,碱性系列次之。玄武岩以碱性为主。脑盖吐组玄武岩以高、中K含量为特征。利用常用的K2O-SiO2和SiO2-K2O/(Na2O+K2O)等图解判别,27个样品中只有5个属低K或Na质,其余为中、高K。这与弧后盆地玄武岩、岛弧玄武岩和MORB有本质区别。

4个玄武岩样品利用Pearce(1976)的8个主要氧化物的F1,F2,F3参数计算并用F1-F2图解,其中3件样品均落入板内玄武岩区,另一件样品在板内玄武岩区之F1的负延长方向,均显示典型板内玄武岩特色。本组中酸性岩样品利用 Maniar图解判别,约1/2样品落入了裂谷区。其余都投入后造山区。总体显示出板内裂谷特点。

图6-4 脑盖吐组火山岩岩石化学指数-SiO2和氧化物-SiO2变异图

2.脑盖吐组火山岩稀土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脑盖吐组火山岩稀土及微量元素分析结果和主要特征值见表6-2。由表6-2可知,火山岩总体为轻稀土明显富集,重稀土弱亏损。各类岩石的稀土配分曲线吻合程度较好,反映源岩相同。∑REE及LREE/HREE变化范围大,显示火山岩浆的演化具长期性和多期性。δEu平均为0.749,为Eu弱负异常(Eu弱亏损型),表明岩浆分异程度较高。(La/Sm)N平均为3.02,反映轻稀土之间分馏程度较好。(Gd/Yb)N平均为1.23,其值较小,说明重稀土之间分馏不明显。δCe比值在少数样品中大于1,多数小于1,平均为0.89,显示出地壳岩石的特征。(La/Yb)N比值平均为11.04,因而稀土配分曲线为右陡倾式。

表2-17 菁布拉克基性杂岩体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图6-5 脑盖吐组火山岩(Na2O+K2O)--MgO图解

(Rb/Yb)N比值均大于1,平均为52.13。这一比值明显区别于不相容元素强亏损,即(Rb/Yb)N小于1的洋中脊玄武岩,而与板内玄武岩相似。玄武岩的Ta/Hf值均大于0.1(0.13~0.31,平均为0.22),显著区别于洋中脊玄武岩(小于0.1)和岛弧玄武岩(小于0.1)。高Th是本区火山岩的重要特征,尤其在脑盖吐组玄武岩中最为显著,这与岛弧玄武岩和洋中脊玄武岩有本质区别,是大陆玄武岩的重要体现。Th/Ta大于4(16.57~48.50,平均为30.58),明显不同于E-MORB(平均Th/Ta=1.64)和岛弧玄武岩(平均Th/Ta=1.6~4),而与板内初始裂谷玄武岩(平均Th/Ta=10)相近。对比中国对应各类火山岩,脑盖吐组火山岩显著富集Hf,Th,Y,Rb,Ba,Sc,较富集Zr,Cs,V,亏损Cr和Nb,这与板内玄武岩特征相似。

在岩石的微量元素蛛网图中,K-Nb段与Pearce的过渡性钙碱性-碱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型式相似(图6-6),但由于高Sr,Ti,Y等有别于岛弧玄武岩,而与板内玄武岩相似。玄武岩样品在Zr/Y-Zr等构造环境图解中,均投入板内玄武岩区(图6-7)。

图6-6 脑盖吐组玄武岩微量元素蛛网图

图6-7 脑盖吐组玄武岩的Zr/Y-Zr图

根据以上分析,脑盖吐组以钙碱性系列为主,碱性系列次之为特征,其中玄武岩类以碱性为主。岩石富FeO,Hf,Th,Y,Rb,Ba,Sc,Zr,Cs,V和LREE,贫TiO2,MgO,P2O5,Cr和Nb,这些特征与岛弧火山岩有本质的差异。火山岩岩石组合具有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各种参数和图解均显示大陆板内裂谷火山岩的特征。

3.二叠纪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二叠纪火山岩主要有下二叠统乌郎组玄武岩、安山玢岩、英安斑岩、流纹质英安斑岩、凝灰质砂岩等,上二叠统下部晓山萨依组砂砾岩,上二叠统中部哈米斯特组凝灰岩、英安岩、玄武岩及上二叠统上部铁木里克组泥质粉砂岩夹煤线和砾岩。熊小林等(2001)的研究总结出本区二叠纪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为:阿吾拉勒二叠纪钠质英安岩和钠长斑岩具有中酸性火成岩(安山质-英安质)成分特征,高Na2O(4.4%~5.96%),Al2O3(14.95%~16.32%),富碱(Na2O+K2O 为6.46%~11.01%),Na2O/K2O大于1(1.98~4.22),其NK/A值(0.61~0.99)和A/NKC值(0.86~1.15)均显示准铝-弱过铝的化学特征。在Na-K-Ca三角图中落入埃达克和太古宙TTD(G)-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域。微量元素表现为相对亏损Nb,Ta,U,Th,Ti等高场强元素,与火山弧钙碱性岩一致,但具有独特的高Sr,低Y,Yb和强烈亏损HREE等特征。

4.花岗质侵入岩类地球化学特征

(1)产出特征。阿吾拉勒成矿带内除了广泛发育的石炭纪和二叠纪火山岩外,同期形成的各种侵入体也较发育。主要以海西中期和晚期的岩浆侵入活动为主,依据岩体与地层的接触关系以及各岩体间的穿插关系,可在每一期岩浆活动中划分出三个幕次。海西中期岩体均侵位于下石炭统和中石炭统火山沉积岩系中;个别岩体被下二叠统沉积物覆盖,并在其底砾岩中含有下伏岩体的砾石。海西晚期属第一、二幕次岩体侵入的最新地层为下二叠统乌郎组;第三幕次岩体侵入的最新地层为上二叠统,个别岩体被白垩系沉积物覆盖,且在其底砾岩中有该幕岩体的砾石。

海西中期侵入岩在阿吾拉勒山从东到西均有产出,但主要分布在南半部。构成第一侵入幕次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辉长岩、辉长辉绿岩、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尚有几个很小的二辉辉橄岩岩体。第二侵入幕次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是黑云母花岗岩、斜长花岗斑岩和花岗斑岩。第三侵入幕次岩体的岩石类型均为花岗斑岩类。由此可见,海西中期侵入岩成分范围宽,岩石组合齐全,从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到酸性岩均有出露;并表现为明显的从基性端元向酸性端元的正序岩浆演化系列,其间没有明显的转折或间断。海西中期的岩体规模均偏小,多呈近等轴的岩株和长条状的岩床、岩枝。主要属浅成相,个别属中深成相或超浅成相。

海西晚期岩体集中分布于阿吾拉勒山西段的特铁达坂至白石墩之间,主要呈近等轴状的中小型岩株产出,也有一些条带状的岩枝、岩脉,均属浅成相和超浅成相,与火山活动关系密切,有些实际上就是充填于火山管道中的斑岩和次火山岩。第一侵入幕次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闪长岩、闪长玢岩和石英闪长玢岩。第二侵入幕次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斑岩和石英斑岩。第三侵入幕次岩体的岩石类型复杂,成分组成范围宽,主要岩石类型有辉长岩、辉绿岩、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由此可见,海西晚期第一、二幕次的成分演化趋势清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正序岩浆演化系列。而第三幕次岩浆活动自成系列,明显地不是第二幕次岩浆活动的自然延续。

(2)岩相。本区各种岩石类型均较新鲜,不同侵入幕次中的同种岩石类型有很大的相似性。其矿物组合和组构特点与世界各地钙碱性侵入岩系的普遍特征吻合。最主要的造岩矿物是单斜辉石、普通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钾长石和石英。最稳定的副矿物组合是磁铁矿-磷灰石-榍石-锆石。褐帘石、独居石、钛铁矿等副矿物仅在个别岩体中出现,且数量很少。这种副矿物组合特征表明,就总体而言,本区岩浆结晶过程的氧逸度较高。此外,由于没有发现石榴子石、堇青石、白云母等富铝矿物,说明贫铝可能是本区花岗岩的特征。同样,由于没有发现碱性暗色矿物和似长石矿物,本区可能不存在碱性花岗岩和碱性岩。在部分花岗岩体中,岩石薄片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均证实其斜长石属钠长石或低排号的更长石,属碱长花岗岩。

(3)岩石化学。姜常义等(1996)对所采94件各期次侵入岩的硅酸盐岩石样品进行了全分析,探讨了本区侵入岩的基本特征。

与相对应的中国各类侵入岩平均成分相比,本区海西中晚期侵入岩的TiO2含量普遍偏低,大多数类型岩石的MgO和CaO含量也偏低。SiO2和Na2O含量普遍偏高,尤以富钠为显著特征。在海西中期和海西晚期岩石中,K2O含量有明显的不同。在海西中期侵入岩中,除少部分岩石中的K2O偏高外,其余均偏低;而在海西晚期的大多数类型岩石中,K2O含量偏高。

对于SiO2<63%的样品,采用里特曼指数(δ)法;对于SiO2>63%的样品,采用赖特碱度率法(AR),并且采用铝饱和度指数(ANKC)来衡量Al2O3的饱和程度。按照这些判别标志,本区各类侵入岩的94件样品中,有60件属铝含量正常系列,34件属弱过饱和系列,没有出现铝强烈过饱和系列,这与岩相学特征是吻合的。94件样品中,60件属碱性系列,34件属钙碱性系列,即以碱性系列为主,钙碱性系列次之。同样,岩石化学组成中没有出现过碱性系列,与岩相学特征也是一致的(图6-8)。

海西中期的辉长岩与海西晚期的辉长岩在化学组成上有所不同,较明显的差异是TiO2含量和里特曼指数的不同。海西中期辉长岩的TiO2平均含量和里特曼指数分别是0.77%和4.24,而海西晚期辉长岩的相应值分别是1.45%和5.10。这种差异应反映了本区海西中、晚期构造环境的差异。

海西中期第三幕次侵入活动构成了从基性端元向酸性端元连续演化的完整系列。据此,可将本区岩浆侵入活动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石炭纪、早二叠世和晚二叠世。

岩石化学组成是判别花岗岩成因类型的主要依据。本区绝大多数侵入岩属I型系列,只有个别侵入岩可划归S型花岗岩系列,这与副矿物组合等特征是一致的。

(4)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据姜常义等(1996)研究,本区中酸性侵入岩的稀土元素总量差别较大,其范围为49.31×10-6~163.38×10-6。大部分花岗岩的稀土总量高于闪长岩。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REE/HREE为5.27~18.04。轻稀土元素之间分馏亦较明显,La/Sm为5.22~9.57。相对而言,重稀土元素之间分馏不太明显,Gd/Yb为1.55~4.70。Eu负异常不显著,Eu/Eu*均大于0.57。这些数值反映在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上为右倾的轻稀土富集型。这些特征它们明显地不同于华南S型花岗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特征,后者往往呈显著的“V”字型,而是与我国北方以I型花岗岩为主体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相似。另外,斜长石是中酸性岩浆的液相线相或近液相线相,因此,中酸性岩浆的分异往往伴随着斜长石的大量分离。这必然导致Eu的强烈贫化。本区花岗岩的Eu负异常不显著,意味着它们不是从高度分异演化的残余岩浆中结晶的。因此,产生本区岩浆岩多样性的首要因素可能是不同源区、不同期次的深熔作用。

图6-8 侵入岩碱度率图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视频

相关评论:
  • 14773707587区域成矿大地构造环境
    戎沸岩毛景文等(2003)研究了大量中国东部浅成热液金矿床,认为成矿时代局限于188~94Ma之间,主要出现在188Ma,135~144Ma,127~115Ma和105~94Ma几个时间段,说明中国东部浅成热液金矿是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特殊地球动力学背景的产物,并认为该几个时间段分别对应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碰撞造...

  • 14773707587成矿地质特征
    戎沸岩(一)成矿地质环境 (1)区域地质背景 产于成熟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如新疆西天山阿希金矿),以及陆相火山岩地区坳陷与隆起的过渡地带。一般产在坳陷区的边缘,如黑龙江团结沟金矿和辽西义县红石砬子金矿等,有时可延伸到隆起区,如内蒙古的金厂沟梁金矿和辽宁的二道沟金矿同围绕着西对面沟花岗闪长岩体分布,二道沟金矿位...

  • 14773707587(一)华北地台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戎沸岩在这次地质事件中其早期火山喷发期间,曾发生较大范围的层状Pb、Zn、Cu、Au以及S、P等区域成矿作用,并赋存在灰岩或白云岩地层中,如狼山铅锌铜矿、熊耳山金矿等。3.早古生代阶段 早古生代华北地台大部分沉陷为陆表海,沉积了一套碳酸盐岩,厚度可达千米。其北部以浅海钙质碳酸盐岩为主,南部以浅海镁质...

  • 14773707587成矿区及有利成矿构造背景
    戎沸岩其他类似问题 2020-02-03 成矿构造背景及地质环境 2020-01-30 成矿构造背景 2020-02-02 金矿成矿构造背景 2020-02-01 区域成矿背景的地球化学研究 2020-01-30 成矿区带的划分 2020-01-30 有利成矿区与成藏模式 2020-02-01 成矿控矿构造 2020-01-31 成矿省演化与成矿 更多类似问题 > ...

  • 14773707587(三)扬子地台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戎沸岩地层可与华北地台的长城系对比,但其岩浆活动与华北地台有所差别。它是以钙碱性系列的基性—中酸性岩为特征,并且在西缘分布较广,喷发与侵入兼具;在东缘则以喷发为主。与这次岩浆活动同时或稍后常伴有铁、铜、铅、锌、金、锡等区域成矿作用,形成了川滇地区以海相火山岩型为主的铁、铜、多金属矿...

  • 14773707587桂东南地区早古生代热水沉积型铅锌铜钨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戎沸岩一、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该矿床成矿系列属于华南微板块(Ⅰ级),位于华南陆缘构造区(Ⅱ级)的钦州海西期末—印支期挤压拼接带(Ⅲ级),四级构造单元为博白褶断带。加里东期该区属大瑶山边缘海的一部分,为一主要受博白-岑溪同沉积断裂带控制的早古生代裂陷槽。 中元古代末的晋宁运动使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拼接成统一的南...

  • 14773707587(二)秦岭-昆仑造山系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戎沸岩常构成一套较完整的细碧角斑岩系,尤其在北部祁连山一带发生了以海相火山岩型为主的多金属区域成矿作用。中奥陶世后海槽向北移动,其北发生叠瓦状挤压带,并在浅变质岩系中出现Ag以及Au、Pb、Zn等的富集,局部形成了银矿,如桐柏—泌阳一带银-多金属矿。而其南部则处于拉张状态,产生了裂陷槽,...

  • 14773707587工作区成矿地质背景
    戎沸岩2020-02-03 编制成矿地质背景研究专题图件 2020-01-3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020-02-03 地质构造专题底图 2020-02-03 预测工作区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图 2020-01-31 地质背景和成矿区划 2020-02-02 成矿地质特征 2020-01-30 以往区域地质及物探、化探工作 2020-01-30 评价预测成果表示 更多类似问题 ...

  • 14773707587成矿地质环境再认识
    戎沸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支持包括本区在内的华北板块北缘存在晚古生代成矿地质事件(陈衍景,2002)。鲁颖淮等(2009)在镶黄旗哈达庙金矿区获得的含矿花岗斑岩中单颗粒锆石U-Pb年龄(15个测试点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71.83±3.3)Ma(MSWD=2.3,n=15)。因此,本矿区成矿地质背景需要重新认识,下面从矿区火山岩、侵入岩...

  • 14773707587...早三叠世热水沉积型锰、重晶石、黄铁矿、铅、锌、磷矿床成矿...
    戎沸岩一、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该矿床成矿系列分布范围主要为广西靖西、大新、那坡县及天等、德保县的部分地区。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南微板块(Ⅰ级)的西南缘,属华南陆缘构造区(Ⅱ级)的右江海西-印支期裂陷海(Ⅲ级),四级构造单元跨桂西断陷与靖西断隆。加里东期该区属桂中-桂东边缘海(Ⅲ级)的西延部分,志留纪末的广西...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