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黄河的历史故事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民间故事: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又字友梅,号朴园,山西浑源州(今山西浑源县)人。

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由拔贡任西华县令调补宁陵县令,以后历任知州、知府、布政使、护理巡抚等职,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任河东(今河南、山东)河道总督。

他是一代廉吏,又是一位实心实力、勇于革新的治河专家,对我国古代水利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

栗毓美一生最大的功绩是治理黄河。

栗毓美到任时,宁陵正遭黄河泛滥,墙倒屋塌,人畜死亡无数。

面对汹涌的黄水,栗毓美毫不畏惧,他脱下官袍,身着便衣,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到决口处查看险情,并带领全县人民用杉木杆穿铁锅一举堵住了黄河决口。

河水过后,他一面上书朝廷免杂税皇粮,一面组织群众疏通河道,整修农田,使百姓的生产生活很快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栗毓美在宁陵任职近3年,体察民情,治水有方,后被调任河东河道总督。

栗毓美注重调查研究,经常沿河道巡视、考察,并深入群众了解治黄的症结及经验。

其间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创造了“以砖代‘埽’、抛砖筑坝”的治黄经验。

以往河南一带一直沿用“埽”(即用杂草和沙子装入麻袋)的方法筑坝,栗毓美经过探索发现用砖筑坝“排远溜势,水维顿缓”,不仅有效地防治了水患,而且每年节约皇银3万两。

当时河工用的大砖为椭圆形,每块重约10公斤,中有圆孔,可以用绳穿系,易于抛修,并可用以砌筑坝体。

这是黄河上御水工程的一次革新。

直到1949年,黄河河务部门在开封还设有砖料厂,专门烧制河砖,以补石料不足。

实践证明砖代“埽”是成功的,栗毓美在治黄中大力推广这一成功经验,并写出一部专著《栗勤公砖坝成案》,为我国水利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栗恭勤公年谱》记载:“公任五年,河不为患。

”自阳武板张庄至孙家堤15公里的老砖坝,一直保留到新中国成立前夕。

平日,栗毓美心中有一张治水图,河道的曲直高低,河水的宽窄深浅,流速的快慢,他都了如指掌。

每逢风雨即将到来,他立即到达险地。

一旦水患发生,他又能亲自指挥抢险,将水患降伏,因此很受当地人民爱戴。

在他任职期间,河东一带地区很少发生水灾。

由于他清正廉明,勇于执法,以致触犯权贵,遭到陷害,后来积郁成疾,于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二月,卒于河道总督任上,享年62岁。

当他的灵柩从河南北上运往山西时,沿途群众挥泪相送,千里不绝。

许多官吏“亦皆闻之流涕”。

清代对治理黄河水患尤为关注,康熙皇帝曾感叹“河涨河落维系皇冠顶戴,民心泰否关乎大清江山”,雍正皇帝曾经亲自坐镇武陟指挥治理黄河。

所以栗毓美被皇上追赠为太子太保,谥号“恭勤”。

道光皇帝还作了祭文和碑文,并赐祭葬,入名宦祠,吏民思,庙以祀,加封号“巡河督大王”。

今在山西浑源县,还有道光皇帝下谕为栗毓美修建的规模可观的陵墓,人称“栗家坟”。

栗毓美去世后,宁陵人民为感谢他的治黄功劳和做出的丰功伟绩,拜他为“大王(河神)”,在县城东关为他修建了栗大王庙,春秋祭祀,万代供奉。

说来也巧,自建栗大王庙后,黄河水再也没有淹过宁陵县。




治理黄河的历史故事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