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莫言的《生死疲劳》,读起来也让人很疲劳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文 | 行之

佛经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这是莫言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的由来。这本书,读起来也让人很疲劳。

但读起来让人很疲劳,并不算是贬义。泰山攀登起来让人很疲劳,并不代表山不好。

中国不少作家都受过马尔克斯的影响,所以魔幻现实主义的运用,一直很常见。

莫言早期甚至还和余华、格非、苏童这些作家一起写过先锋文学。

尽管到了《生死疲劳》里,小说的叙事已经不再那么先锋了,但是魔幻现实的色彩,还是很浓厚。

这是部很有中国民间特色的小说。六道轮回,投胎转世,牛头马面还有奈何桥与孟婆汤,这些元素,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特色。

借助六道轮回,小说里的主人公西门闹几次转世,先后为驴、牛、猪、狗、猴,最后成人。但在转世过程中,要么就没喝孟婆汤,要么就喝了无效。所以他带着前世的种种记忆,以动物的视觉看待那个他曾经生活过的世界。

这个情节的设定,一开始就让故事显得很有意思。

尽管在中国的魔幻题材里,这种写法算不上什么太大的创意。但这个格局的设定,就已经决定了驾驭上的难度。

魔幻的设定一旦和真实社会熔接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荒诞的效果。

但如果一个作家仅仅只追求荒诞的表层,那只能算是高级的段子手。

莫言要的,当然不是简单的荒诞。他要是建立在荒诞基础上,比真实还要真实的真实。

而这种真实,有了荒诞和魔幻的底色,就比原始的真实,更有质感。

更重要的,这种构架,能让叙事实现更多可能性。

小说叙事从1950年开始,到2000年收尾,标准的半个世纪。从时间跨度上,显现出长篇小说的野心。这也是莫言那批作家惯有的追求,企图用一部小说将波云诡谲的一个敏感时代一网打尽,直到2000年的世纪之交,留下一声浑浊而意味深长的叹息。

莫言自从拿到诺贝尔文学奖后,文学界的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

但从我个人看来,全中国这么多作家,要论真正的写作能力,他绝不是一流的。

打个比方,如果把从民国到现在,所有作家比作武林高手。要搞一场比武的话,我觉得莫言连前十强都进不的了。

他是属于典型的内力深厚,但拳法不精的武林高手。但是这种高手恐怖的地方就在于,他像是少林寺练成了《易筋经》的高僧,可能拳法、兵器都很稀松平常,但是随随便便推一掌出去,都要人命。

这种高手,你不能说他不厉害。他可以称之为大家,但确实无法代表中国文学最高的水准。他要是碰上内力高,但同时剑法、轻功都厉害的,就显得要逊上一筹。

最顶尖的高手,应该是庄子、李白那种类型。内外双修,不光内功深厚,拳脚功夫,十八般兵器也精湛了得。

《生死疲劳》的阅读,让我很疲劳。在这部小说里,莫言的拳脚功夫欠缺就暴露得很明显。

尽管小说的叙事框架很大,内容也很扎实,但叙事并不流畅,很多起兴式的描写,看起来几乎没什么文采,在渲染力上显得薄弱而空洞。

但莫言的水平当然不可能只是这样而已,在小说《蛙》里,他的很多写法就接近于古典章回体小说的叙事,均衡白描,简练而活跃。但是到了这部小说,就完全不在文法上下功夫,大量过度描叙,显得拖沓而冗长。

看一个作家文法水准,很大的参考标准是文字的节制感和调停感。

懂得节制的文法才能精悍,懂得调停的文法才有节奏感,有律动感。

但这部小说,由于大量的过度描叙,几乎覆盖了其节奏感。而莫言本身就是一个在语法上有短板的作家,在《生死疲劳》里,这个缺陷就显得就更明显。只是好在他的叙事太紧致,太厚实,以磅礴的史诗感,慢慢压制了这种的形式上的不足。

《生死疲劳》之所以读得疲劳,是因为莫言在这篇小说中太喜欢用密集型的语法与叙事节奏。长句长段,加抽丝剥茧式的人物对话,缜密型的故事推动,一旦看漏了一个段落,很可能接下来就不知所云。

它是无法跳跃式阅读的,一目十行根本不可能。

就我个人而言,最喜欢的是钟阿城那种节制、干净,庄严同时又十分飘逸的语法。这种语法,读起来自带一种唐诗般的韵律,是极其有弹性和张力的。

但是莫言的语法,很多时候太过沉枯,像是粗拙而不雕饰的明清座椅。不得不看一阵子,就缓一缓。

如果仅仅是语法而言,我想鲁迅甩莫言一条街没什么问题。

鲁迅的语法永远充满一种讳莫如深的不确定性。还有一种寂然的闲散和幽邃感。

曾有个文友说,鲁迅的小说,读起来永远像是黑白的。我觉得这句说得极其到位。

鲁迅的文字确实永远像是默片,没有彩色,弥漫着一种古旧而沧桑的气息。

但换个对比,如果拿莫言跟金庸比,他在文体上驾驭均衡的能力,显然不如金庸。

金庸是典型的均衡式文体的高手,尽管他的小说单独看几页没什么太强感觉,但是整体的叙事,所有章节和人物出场,在详略上都非常的均衡。像是排练的非常顺利的舞台剧,什么时候该谁上场,该发生什么,主配角丝毫不乱,很少有漏洞。

但莫言在均衡性上,很多时候就显得驾驭得不够灵敏。《生死疲劳》有些地方显得过分拖沓,而有些地方又显得过分仓促。整体50多万字,读完之后,感觉调动上有并不算少的不稳定。

再者,莫言并不是小说结构上的高手。他对于各种异化的叙事结构并不擅长,如果只是以一个讲故事的口吻,从容不迫的娓娓道来,这对于他来说当然不难。但在《生死疲劳》里,他偏偏要用多人称切换的结构来叙事。

但显然,他的切换并不利索。很多生硬的人称切换也是导致读起来很疲劳的原因之一。

在这种叙事结构上做文章,显得余华和古龙就更高明。

余华的叙事极其流畅,如果要切换人称,必定要先做场景的暗示和外景的描写。就给了读者一段缓冲的时间,又充满艺术感。而古龙惯用跳跃性的叙事,大量使用蒙太奇,几乎只用第三人称,用夹叙夹议和旁白,以及补叙来替代人称切换。

但莫言不善于这些花样,他一旦操纵起这些有点学院派的写法,就显得力不从心。

我一直觉得莫言的写作成功是个奇迹。按照各种能力分析,他都不是拔尖的。他有点像是武侠小说里的郭靖,天资一般,悟性也一般,按道理说不太可能成为绝世高手。但最后通过种种际遇与努力,终成一代宗师。

鲁迅、钟阿城、余华、郁达夫、钱钟书、卡夫卡、茨威格,等等。这些作家,一看就知道是有天赋的,有上天赐予的笔,生来就是赋有写作使命的。他们这些人,随手一写,怎么看都是普通人一辈子达不到的水准,这些先天的差距,是后天永远追不回来的。

但我觉得莫言不是这种天赋型的作家。他的笔不是上天赐的,是他从土里自己刨出来的。

上天赐出的笔虽可贵,土里刨出的笔亦难得。

所以,尽管说了这么说多他的坏话,但我仍深深认同他是位优秀的大家。仍觉得《生死疲劳》是值得一读的。

有些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在技术层面是会存在很多漏洞的。

比如曲波写的《林海雪原》,在语法和叙事技巧等层面,我甚至觉得惨不忍睹。但它照旧成为了经典。我从前觉得很不可思议。

而莫言,有他的缺陷,但仍旧是一代宗师。那他到底厉害在哪里?

我觉得大概有三点。第一,他的写作太纯粹。我理解的纯粹是目的性的单纯,好比一斤苹果卖3块,他绝不会想到去卖3块5。作家有了这种诚实,写出的东西才能真正令人信服。

第二,他的写作太实在。我理解的实在就是简单而初衷美好,像是一个木匠做一件家具,第一想到的是结实而好用,而不是把花雕得很好看。有了这种实在,从短时间内,作品或许是不畅销的,但放远了看,绝对是口碑最好的。

第三,他的写作有大格局。所谓大格局,就是他的写作,文字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他觉得只要把真正想表达的东西表达清楚,表达透彻,技术上的缺失并不重要。好比一个称职的厨子,只要把菜做的有营养,甚至是可以牺牲一部分口味和卖相的。

有了这三点,莫言在短跑上,会输给很多作家,但长跑上,就占了很大优势。

他这种武林高手,打擂台会输得很惨。但成为武林泰斗的可能性却更高。

《生死疲劳》就是读起来很疲劳的书,但其中不乏非常动人的细节。比如主角西门闹转世成驴后,梦见和妻子相见,一番对话就感人肺腑,我看得泪湿眼眶。

莫言的文风并不是我最喜欢读的类型。但读书并不能一味挑选符合自己口味的。

他的密集型叙事是考验阅读耐性的试金石,也是虽然口感一般,但营养很好的粗粮。

除了像庄子、李白这样的超级天才,很少有文人能达到文章造诣上真正的炉火纯青。他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尽管放在一起比高下是件很傻的事情。但世间无高下,每个人心里有高下。

对于读书,或对某一个作家进行评论,我觉得主观看待就好。艺术领域,从来不存在客观。每个人的见解定然是有不同的,但无所谓对错。也并不是像莫言这种拿了诺贝尔的大咖,就一定无懈可击。其实有些大家,某些方面也很糟糕。

一点读书随笔,一家之言,一笑置之吧。

2016.7.18


读书 | 莫言的《生死疲劳》,读起来也让人很疲劳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