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备曹操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评价刘备和曹操!!!~

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魏书》说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辱取温,无有缘饰。" 曹操生性节俭,崇尚朴素,不喜欢用色彩华丽的被子,但求能御寒取暧。帐子破了,修补一下,继续用,一点也不铺饰豪华。曹操的家人都不着锦装绣服,侍御之人不穿双彩的鞋,都保持着朴素的作风。曹操这样做,当然不是因为吝啬,更谈不上因为穷。曹操掌一朝军政大权,"封兼四县,食户三万","穷"是与他挂不上边的。曹操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豪爽慷慨,度量宏大。史书记载,曹操每攻下一座城池,缴获的战利品都赏赐给手下的有功之臣,所谓"功劳宜赏,不吝千金。"别人进贡来的礼品,他也拿出来与僚属分享。这些举措固然有笼络人心的一面,但也真实反映了曹操对金钱和荣华富贵的不屑。这也正是曹操的杰出之处。古云:"夫刻意则行不肆,牵物则其志流。"只有克制自己的物欲,在品德上加强自律,才能不使自己的心志流宕往返。曹操作为一个胸怀韬略的军事家,又兼备这样博大的胸襟,这样杰出的人物在事业上怎么可能不成功呢!由于种种原因,曹操没有能实现统一中国的夙愿,但他也刈灭了群雄,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曹操生前亲自耕种籍田,死后的丧葬也是从俭办理。《三国志》载,曹操临终前留下遗言:"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戊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曹操又安排自己的寿衣数量仅四箧。统一了半壁河山的曹操,葬事俭朴如此,即使千年之后,犹令人感奋不已!古代帝王将相历来不惜耗用大量人力物资修筑陵墓,以表"厚葬以明孝。"从西周前的木椁墓葬到垒土为坟、砖石墓,到东汉时,墓葬已发展到规模宏大、结构严谨的地下宫殿了。曹操遗言中说其丧葬"未得遵古也",也就是主张不要从俗。曹操的墓葬中虽没有金银玉器充填棺椁,但他的丧葬在将相丧葬史上也不失为突出的一个例子。
也许有人认为并不能就此认为曹操崇尚节俭,证据何在?曹操讨伐袁术的原因,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也可探知一二。曹操讨伐袁术的借口就是因为袁术"衣被皆为天子之制",又"僭号于九江。"灭袁术后,曹操已用重兵,况且曹操又"性不信天命之事,"于是就有人怀疑曹操将用兵反叛,僭履至尊。曹操为了释疑,当以袁术为戒,外尚节俭,实非本性。其实,这个结论是站不住脚的。我们不但从曹操对待属下的赏罚分明上显见他的不屑金钱的品性,而且在他的遗嘱中也表达了他俭葬的原因是"天下尚未安定,"人民贫乏,所以要部属各安其职,继续发展生产,实现统一中国的夙愿。从这里我们也可以认识到曹操的浓厚忧国意识。史家赞曹操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实不为过!
曹操之所以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花脸奸臣,祸源首推《三国演义》。罗贯中为了标榜"皇统",不惜歪曲史实,贬曹扬刘,以曹衬刘。当然,这也是封建时代广大百姓的封建意识的反映。假如曹操与罗贯中能同处当代,曹操上诉罗贯中"侵害名誉",那么他一定能赢这场官司的。浅比曹操和刘备(看曹公的伟大,刘备的虚伪)
曹操和刘备在历史上都是一直充满着争议的两个人物。现在就待我来随便谈谈。
1.天下人想评曹操为奸雄,莫不提吕伯奢之事。
《世语》曰: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不难看出,这些都是出自一个误会。大家试想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经过那些惊心动魄的事情之后,任何人都已无法保持冷静的头脑了。这些都是出自于一种求生的本能而已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你不杀人就要被人杀,试问大家如果身处于当时的情景,各位会作出何种反应?
另:有人说,陈宫就是因为吕伯奢之事而离开曹操的,此言差矣。《世语》曰:岱既死,陈宫谓太祖曰:“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明府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业也。”此时已经是初平三年。而吕伯奢之事是在中平六年,时间上已经过去很久了。
而我们大仁大义的刘皇叔呢?就没有曹操那么真率了,一张伪善的面具一直戴到临死。让徐州之美谈,自然是大家一场戏,演给天下看罢了:“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借此手段来收买赵云人心,真是委屈阿斗了;白帝托孤时以退为进,可叹临死了还不忘玩弄手段。可叹诸葛亮这个小流氓一直都给刘备这个大流氓玩弄于鼓掌之间。亦犹自感叹遇之明主。为了不让吕布为曹操所用,刘备也玩了一手阴的。“布告玄德曰:”公为座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玄德点头。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布目视玄德曰:“是儿最无信者!’(吕布以为找到了救命的稻草,没想到却是催命的阎罗)。
2.“若无孤,天下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大家都在说曹操是大奸臣,可惜终其一生都未曾称帝。相反的他都是一直在竭力维持着汉家王室。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公元190年,曹操和各路讨伐董卓大军一共十几万人马,在陈留附近的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集合,组成一支联军,大家推袁绍做盟主。但是,在酸枣附近讨伐董卓的联军却互相观望,按兵不动。大家可一点也不热心。连盟主袁绍都不想动,谁还愿意先动手呢?曹操看出他们只想保存实力,不想打董卓,心里很生气,就决定单独带着五千人马,向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进兵。遂败亦无可奈何。
曹操二十岁那年,当上了洛阳北部尉。他一上任,就叫工匠做了二十多根五色大棒,悬挂在衙门左右。他立下禁令,谁要是犯了禁,不管他是豪门大族,都用大棒责打。那时候,蹇硕有个叔父,是个出名的恶霸,依仗蹇硕的权势在洛阳横行不法,谁也不敢惹他。有一次,他在夜里带刀乱闹,触犯了曹操的禁令。曹操不管他来头多大,把他抓起来,用五色棒一阵痛打。经受不起,当场就死了。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洛阳。大家都赞曹操不怕权势,执法严明。宦官对他又恨又怕,后来,把他调出洛阳,去当一名县令。按理说:曹操是出自宦官世家,结果他背叛了那个腐朽的阵营,昭示了他进步,向往光明,公正严明的一面。
至于“大忠臣”刘备呢?汉献帝还未被废,他就偷窥大宝。二个儿子。一个刘封,一个刘禅。“封禅”都充斥了他的大脑!
刚刚窃取了汉中,就有那帮求功名利禄之人活动开来了。《三国演义》曰:于是众将皆有推荐玄德为帝之心;(为了自己捞好处!)未敢径启,(长耳贼早就等得急了!你们怎么还不来说啊?)却来禀告诸葛军师,孔明曰:“吾意已有定夺了。”遂引法正等入见玄德,曰:“今曹操专权,百姓无主;主公仁义著于天下,今已抚有两川之地,可以应天顺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顺。以讨国贼。事不宜迟,便请择吉。”……老奸巨滑的刘备当然知道如果篡位称帝,必遭天下人之斥责,向来善于收买人心之人怎么会去当天下人的公敌呢?就假模假样的推辞再三就了汉中王之位。孔明又云:“主公宜从权变,先进位汉中王,然后表奏天子,未为迟也。”(根本就无视天子的存在!)只不过就在当了汉中王之后,再修表一道,差人赍赴许都。先斩后奏的后奏只不过是稍许的给汉献帝一点薄面罢了。
3.自力更生者与“六姓家奴”
曹操一生历经坎坷,刚开始之时兵少将寡。《魏武故事》曰:荧阳汴水之战数千(追击董卓被徐荣伏击的那一次),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可惜到了龙亢,士卒多叛,其不叛者五百余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如此艰险,让人无不叹息。为之缅怀。然而最让人扼腕叹息的还是张邈和陈宫叛迎吕布的时候,郡县皆应。荀彧,程昱保鄄城(今山东鄄城),范,东阿二县固守。“于是绍使人说太祖,欲连和。太祖新失兖州,军食尽,将许之。程昱止太祖,太祖从之。”
不管到了再怎么样困难的时候,曹操都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
刘备还要骂吕布是“三姓家奴”,他倒不想想自己这个流氓欺软怕硬,专门傍大款。他是几姓家奴呢?他先投靠公孙瓒,这是第一姓;后来曹操征徐州时,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于公孙瓒手下田楷,楷和刘备俱前往救之,陶谦以丹阳兵四千赠他,有奶便是娘,刘备遂去楷归谦,此是第二姓;后来他兵败于比他更狠的流氓吕布,无奈之下只好投靠曹操,此是第三姓;因青梅煮酒之事,害怕东窗事发,就厚着脸皮去投奔昔日为敌的袁绍,此是第四姓;官渡之战见袁绍大势已去,关羽也流亡归来,就找好下家刘表,急不可待地跳了过去,此是第五姓;赤壁之战后因为混出了点名气,被刘璋请去,结果看中了四川的地皮,又欺负刘璋软弱。连本家亲戚的地盘也不放过,终于喧宾夺主,得成正果。此是第六姓。刘备这个“六姓家奴”在三国这个叛变是家常便饭的年代,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吧?我想吕布见了刘备也应该说:“我对于你的景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似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又似窗外来来往往的车水马龙,永无休止!

4.对于人才的任用方面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在人才任用方面向来都是求才若渴,知人善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看看三国演义中关于对待许攸的一段描写:“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在平定荆襄时,’入城至府中坐定,即召蒯越近前,抚慰曰:吾不喜得荆州,喜得异度也。‘另外徐晃,张辽,张郃,庞德,贾诩,文聘,韩蒿,王粲等都是降将,但是曹操都能够推心置腹,委以大任,成就大业。
而刘备在“凤雏”庞统的对待方面呢?作为荆襄名士,早已有水镜先生和诸葛亮介绍过了。但是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就让他去当了一个小小县宰。到头来还是几个月后在张飞面前使出一点手段,才不至于明珠暗投。幸亏‘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否则孔明也会遭庞统之祸了。又岂能出山?可叹刘备竟是此等注重外表之人!
曹操是以文才和胸襟吸引了其优秀的谋士和猛将;但是刘备则是重武将而轻谋臣,以其不羁更吸引了草莽英雄的心。
5.军事指挥作战方面
曹操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他的很多精彩战役在下就不一一累述了。
至于刘备呢?一直以军事人才自居,自己除了打几个小蟊贼大显威风,碰到正规军的时候,却老是吃瘪。倒是到老了还不忘显其手段,御驾亲征。遇到了一个东吴一个无名小将——陆逊。毛主席曾经说过: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敌人。可惜刘备倒是在两方面都很轻视,结果“连营七百里,包原隰险阻屯兵。”遭到猇亭(湖北枝城市境长江东岸)兵败。一生都已军事家自居,结果到头来还是亡于军事。
6.个人修为方面
曹操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
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
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典论。自叙》,袁伯业名遗,袁绍从兄。)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钟嵘《诗品》《蒿里行》)。
著作有《短歌行》,《观沧海》等篇,《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另外取蔡文姬归汉也可视为他对于中国文化的一种保护;嘱铜雀侍妾分香卖履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英雄多情的一面。

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生,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顺序就是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

一般以为曹操遭后世文人和统治者诋毁的主要原因在于曹操与汉献帝的关系以及曹操的儿子最终取代了汉献帝自己做起了皇帝。

最能影响君臣关系的是权力的归属。一个对皇帝造成威胁的大臣就是觊觎政权的大臣,一个受到威胁的皇帝就是自己的政权正受到觊觎的皇帝。曹操迎驾之前的汉献帝惶惶如丧家之犬,性命尚且难保,除了一个皇帝的名分以外已经一无所有,东汉政权实际上已经土崩瓦解。此时,曹操掌握着本来属于自己的政权,汉献帝没有什么权力可被觊觎。如果他们之间真有什么权力之争的话,那么也只可能是汉献帝企图剥夺曹操的权力。

不管汉献帝怎么想,不管躲在后方不干正事的孔融之流怎么想,曹操至少在此时是不可能把权力交出的。他的理由很充分:“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然欲孤便而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即便是周公也是在天下大定,成王有足够的能力掌控天下的情况下才归还了本来就属于成王的政权。面对诸侯割据,群雄并起的混乱局面,汉献帝难道会认为这个原本就不属于自己的权力现在就应该由自己亲自掌控?

衣带诏事件应该不是出于汉献帝的本意。因为汉献帝根本就没有除掉曹操的理由,他现在之所以还是一个皇帝完全是赖曹操之力。如果他落到了别人手里比如心胸狭窄的袁绍之流的手里也许早就命丧黄泉了。如果他真写了什么衣带诏那么此人就是一个诛杀功臣的人,就是一个只关心个人权力而不顾天下安危和百姓死活的赵构一类的人。难道做岳飞才是曹操应该有的下场吗?

还有一件损害曹操和汉献帝关系的事就是伏皇后阴谋要害曹操。据说伏皇后是因为看到曹操让自己的女儿进宫做了贵人,自己感觉受到了监视,因此非常紧张。如果要监视你曹操也没必要搭上自己的女儿。即便是监视你,如果你没做亏心事也大可不必紧张。即使心里紧张你做事小心一点就是了,为什么一定要置曹操于死地呢?他们想干什么?他们是想重施外戚专权之故伎。正是外戚专权导致了东汉的灭亡。他们的阴谋如果得逞,结果就是先害了曹操,然后自取灭亡。除掉这般只会祸国殃民而无真才实学之辈实乃国家之福,百姓之福,同时也是汉献帝之福。伏皇后的下场实属罪有应得。如果刘禅的老婆要害诸葛亮,诸葛亮大概也绝不会手软。

汉献帝有没有参与这两件事呢?如果他参与了,那么一方面说明此人绝非善良之辈,一方面说明此人政治上极不成熟;如果他是个局外人,那么其昏庸无能可见一斑。由此可知,曹操没有交出权力是多么正确!无论如何,这两件事肯定在曹操和汉献帝之间造成了隔阂。曹操在前方浴血奋战的同时还要防备有人在背后捅刀子,汉献帝并不能做他可靠的后方。他比阿斗还更不容易扶起来。

曹操和诸葛亮与他们的皇帝的关系实在没有多大的区别,他们的区别在于曹操的儿子做了皇帝而诸葛亮的儿子则没有。假如诸葛亮的儿子后来夺取了刘禅的政权,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也许会是另一个样子,不管这件事与他有没有关系,是不是出于他的本意。“王莽谦恭未篡时”,可能就是后人对他的评价。

“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这句话很可能是别人的伪造。因为曹操曾经说过要让诸妻妾在他死后出嫁“令传道我心”一类的话,唯恐天下人误解他,他又怎么会说出这种话给人以口实呢?就算这句话真是曹操所言,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曹操暗示他的儿子当皇帝。这种说法有些可笑,对自己的儿子有什么话不可以明说,为什么一定要暗示并且弄得尽人皆知?所以如果他说了这句话其意图就是向天下人声明虽然自己可以做皇帝但是绝不会废掉汉献帝自己做皇帝,至于儿子要怎么做,自己死后是无法控制的。在他的儿子做皇帝这件事上他根本就用不着暗示,就是他劝儿子以后别做皇帝,曹丕也未必肯听,即使曹丕肯听,他手下的大臣们也未必肯听。他的大臣们之希望曹氏称帝,正如高怀德们之于赵匡胤,李逵们之于宋江。

请问如果曹操自己做了皇帝他和赵匡胤相比谁更对不起原来的皇帝呢?当然是赵匡胤。因为如果曹操做了皇帝那是自己打下来的天下,而赵匡胤攫取的却是一个完好无损的政权。曹操自己没有做皇帝除了策略上的考虑即不愿坐在火炉上烤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心理上的障碍或者说是道德上的障碍,也就是所谓几世为汉臣的包袱。不管是什么原因,在欲望和道德之间曹操最终选择了道德,维护了所谓的君臣大义。而被后人赞赏的刘备诸葛亮君臣为了当上皇帝就迫不及待地听信了汉献帝已死的谣言。如果他们想搞清楚汉献帝是否真的死了,实在不是什么难事。所以,这个所谓的谣言就是自己造出来的也未可知。由此看来,刘备君臣在这件事上至少不比曹操高尚。公正地说曹操这种行为与赵匡胤等人相比即使以封建时代的道德标准来衡量也是值得赞赏的。

曹丕取代汉献帝当上皇帝开了中国封建历史上禅让制的先河,其实就是开创了改朝换代中和平交班的传统。纵观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除了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以外大部分的改朝换代用的都是这种方式。著名的如晋武帝司马炎,南朝宋武帝刘裕,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后梁太祖朱温,宋太祖赵匡胤都是用这种方式取得了政权或者获得了政权的合法性。

魏朝对退位后的汉献帝还是不错的。退位后的汉献帝仍“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陶渊明说: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表面上是指责曹丕在汉献帝退位后不闻不问,实际上是赞扬他对汉献帝没有戒心,比较宽容。而不像刘裕在晋朝恭帝退位后的第二年就下毒手将其杀害。山阳公死后,魏明帝“素服发哀,并遣使持节典护丧事”并追谥他为汉孝献皇帝,葬以汉礼。

说曹丕篡夺了东汉的政权其实是很牵强的。曹丕只不过是把名义上属于汉朝的天下实际上是由自己父亲打下来的天下实至名归地换上了自己的招牌。而司马炎,杨坚,赵匡胤倒是地地道道地夺取了别人的政权。没有多少人指责司马炎,杨坚,赵匡胤,却和曹丕的父亲过不去,这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吗?如果象鲁迅所说这是因为曹魏是一个短命的王朝,那么中国的文人们岂不是太势利了吗?

即使曹操确实对不起汉献帝,确实是一个篡权者,确实是一个“汉贼”,那么这个“汉贼”也只是汉朝之贼,而不是汉民族之贼。从历史贡献来看,他实在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英雄。如果说旧时代的文人们诋毁曹操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二十一世纪的文人们对于曹操的评价如果还纠缠于他和汉献帝的个人关系,而不是着眼于他对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贡献,就没有资格做一个现代人。

后世的雍正和曹操有类似的命运:“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这也不是什么巧合,其实他们两人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得罪了有话语权的人。历史的经验证明能够左右舆论的人是万万不可以得罪的。秦始皇坑杀了几百个儒生,项羽坑杀了二十万降卒。秦始皇被公认为暴君,却没有几个人指责项羽的残忍。所以,一个“狡猾”的统治者宁可得罪百姓也不可得罪精英。

以前我有一个模糊的感觉,曹操和拿破仑在个性和才能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曹操就是中国的拿破仑,拿破仑就是欧洲的曹操。后来看了拿破仑比较详细的传记,发现撇开时代的特点不谈,无论就个人才能,成就还是个人魅力而言,欧洲的拿破仑都比不上我们中国的曹操。并且处于皇权时代的曹操控制了自己的欲望,而大革命时代的拿破仑却做了皇帝。在欧洲包括原来与拿破仑敌对的国家都把他视为历史伟人,甚至恩格斯都没有在做皇帝这件事上指责拿破仑。而没做皇帝的曹操呢在中国历史上却遭受了最严重的诋毁。难道这就是中西文化的不同吗?

“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是罗贯中给予曹操的最有效的诋毁。这句话最早的版本出自孙盛的《杂记》,原文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有人说孙盛此人“好奇情多,而不知言之伤理”,且不管这评价是否可靠,值得怀疑的是作为东晋人的孙盛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呢?他以前的人好像并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我们凭什么相信他的话呢?后来罗贯中对这句话做了改造并且觉得没有人证不足以使人相信,于是让曹操在逃亡的过程中遇到了陈宫。如果是在今天,曹操的后人一定会跟孙盛和罗贯中这两位刀笔先生打名誉权官司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岳飞,孙盛和罗贯中则用莫须有的罪名毁了曹操。

如果曹操真说了那句话就一定是坏人吗?我认为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不仅要听他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他做了什么。孔子很同意我的看法,所以他说要“听其言,观其行”。且不说历史上的曹操,即使是《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也不是一个只允许他负别人而不许别人负他的人。我们有句古话叫做“不因人废言”由此可知也不能“因言废人”。

为什么人们那么在乎一个人的言论呢?这是因为人们以为这些人的言论一定代表了他们真实的思想。所谓思想其实是一种判断,人的脑袋里可以有很多念头但是只有在形成了稳定的判断以后才可以称之为思想。一个人的思想我们是看不到的,思想见之于行为并且是一贯的行为才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水准。扪心自问,我们哪个人从来没有说过过头的话呢?难道那些话代表了我们一贯的思想?难道我们会照我们说的去做?一个巧言如簧,甜言蜜语却总干坏事的人,我们不会认为他是好人;一个满嘴牢骚却乐于助人的人,我们也不会认为他是一个坏人。

不好的言论的坏处,在于可能会影响世道人心。我们可以猛烈的批评这种言论,但绝不能因此全面地否定一个人。因为一个人在某种特定情形下说出的个别的言论,并不能代表这个人真实的一贯的思想也不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水准。但是,如果某个人一贯地宣扬某种言论则另当别论。

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汶川地震中的范美忠。他出于求生的本能逃出了教室没想到要喊自己的学生们一起逃生,自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是如果他承认自己做得不好,请求学生们原谅自己的惊慌失措,人们也不会对他有过多的苛求。然而他为了掩饰自己的怯懦,不惜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自私的“英雄”。当他振振有词地套用从书本上搬下来的概念和词句为自己辩护的时候,是多么可笑,可怜,可恨!他的这些言论会对别人造成什么影响呢?他伤害的只有自己和他的家人。

三国魏晋时期的曹操在当时一般人心目中的地位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代伟人。且看他的主要对手对他的评价。孙权说他“至于御将,古来少有”;诸葛亮转述刘备的评价“先帝每称操为能”;诸葛亮自己的评价“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陈寿的评价更是出奇“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崇敬之情,溢于言表。陈寿已经是晋朝人了,曹操及其政权早已烟消云散了,他大可不必为了某种个人的利益去吹捧曹操。陈寿这种激情的评价只能说明去世多年以后的曹操仍然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

对曹操的评价经历了一个从崇拜到诋毁的漫长过程。即便到了以刘备为正统的《三国演义》也没有完全掩盖他的超凡魅力。《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大概罗贯中自己就是这么定位的。有他在书中引用的一首诗为证: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如果事先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意见,你就会发现其实这个被罗贯中丑化了的曹操在《三国演义》中也是最有血有肉,最有魅力,最激动人心的形象。所谓“可爱的奸雄”的评价应该从《三国演义》中得出。

有位老先生看了电视剧《三国演义》后感觉这个曹操不是他心目中的曹操,好像有为曹操翻案的意思。其实电视剧《三国演义》基本上是忠实于原著的。他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其实他心目中曹操的形象并非直接来自《三国演义》。他或者没有读过《三国演义》,或者没有认真地读过《三国演义》,至少是没有不带任何成见地读过《三国演义》。他对曹操的印象更多的来自脸谱化的中国戏剧以及由它直接造成的民间舆论。当戏剧中的曹操被画成白脸后,他在民间的形象就彻底地被抹黑了。由于戏剧通俗易懂的形式“曹操”的丑恶嘴脸很快就妇孺皆知了。曹操民间形象之最直接的根源就在于戏剧的影响。不用说在文盲充斥的时代就是在几乎消灭了文盲的现在,又有多少人认真地看过《三国演义》呢?

更有一些无知的家伙,从不认真读书,从不认真思考,仅凭不知从哪里听来的片言只语就出来哇啦啦地乱发议论。时至今日还有许多人分不清历史上的曹操和文艺作品中的曹操,告诉他们其中的差别应该是文化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曹操都死了那么多年了,也没有人出来主张他的名誉权,对他如何评价又有什么要紧?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对他的评价其实影响的是我们活着的人。有没有公正的舆论实在是一个民族是否成熟的标志。以倡导正确地评价曹操为契机也许可以创造一种有利于正确评价一切历史人物以及尚在世的人物的一种公正的舆论。

公正的舆论有什么作用呢?它至少可以促使人心向善。假如曹操知道自己死后的名声反而不及杨坚,赵匡胤这些真正的篡位者,他会不会后悔呢?请看担了虚名的晴雯是怎么说的:“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

刘备在用人没曹操好!他得了孔明后才有的立足之地,但曹操早已雄霸北方!曹操嫉才,刘备惜才!

曹操虽是枭雄但他比刘备强 只是曹操机遇不好 否则一统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刘备 厚
曹操 黑
孙权 厚黑

没什么,历史发展而已


论刘备曹操视频

相关评论:
  • 19513302401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论的是什么东西?
    邱帖秒答:曹操跟刘备煮酒论英雄,曹操的目的主要还是想要试探刘备,而刘备掩饰了自己的锋芒避免了一死。当时曹操邀请刘备喝酒,表面上是想要跟刘备一起喝酒,讨论天下英雄,实际上是对刘备产生了疑心,他想要通过这一次青梅煮酒看清楚刘备,而不巧的是,刘备却是一个懂得收敛自己的人,在这治的喝酒中,他让曹操放下...

  • 19513302401评价刘备,曹操,孙权
    邱帖秒答:曹操可谓“武”。他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但他不理会忠奸,所以他善用人,唯才是举,因此,魏国能够尽得半数天下,而终以之成霸业。孙权可谓“智”。他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所以会用人,但吴国力量不足,且以孙权之性情为人,只可守业,不能争雄于天下。刘备,察者也;曹操,武者也;孙权,智者也。

  • 19513302401请客观,很客观地评价下曹操和刘备
    邱帖秒答:总的来说,刘备起于微末,志向远大、性格坚韧不拔、仁义、魅力超凡、城府极深、但并非完人。曹操有统一北方的历史功绩,这是无法泯灭的历史事实。说曹操是个诗人,我也赞同。因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的诗句不是一般文人所能达到的文学意境。说曹操是政治家,我认为有些...

  • 19513302401曹操为何如此看中刘备,甚至将他和自己相提并论?
    邱帖秒答:刘备感觉到了曹操的疑忌,也故意韬光养晦,在家中种菜浇园,躲避曹操的窥探。但是,在青梅煮酒时,曹操还是直接将疑问提到了桌面上。如果刘备应对失措,那么杀身之祸就随之而来。因此,曹操对刘备说两人都是英雄,里面就包含着试探的意味。刘备虽然在当时因对得体,暂时蒙混过关。可是这一幕也让刘备留下了...

  • 19513302401曹公煮酒论英雄指的是什么
    邱帖秒答:曹公煮酒论英雄指的是:三国时期刘备虽贵为皇叔,却势单力薄, 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但是曹操不放心,于是摆下酒筵来试探刘备,问刘备天下有哪些英雄,刘备列举了当时叱咤风云的一些人名,就是不提自己。但曹操却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还是让玄德...

  • 19513302401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邱帖秒答:1、曹操 曹操少年机警,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二十岁时,举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后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军。迁济南相,奏免贪吏,禁断淫祀。征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家。及董卓擅政,乃散家财起兵,与袁绍等共讨董卓。2、刘备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

  • 19513302401谈谈各位对三国中的曹操和刘备的看法
    邱帖秒答:刘备有喜怒不行于色,曹操却正好相反.曹操是"三曹"之一学问是有的,刘备就不喜欢读书.曹操给人一种盛气临人的感觉;刘备给人一种忍辱负重,后发制人的感觉.但是他们都成就了一方霸业.

  • 19513302401曹操与刘备谁更适合当领导者,展开辩论赛?
    邱帖秒答:二、正方:曹操更适合当ceo 比较标准:两人谁是更有能力的领导。 1、两人都是历史人物,但是我们今天做的是人物性格等自身特征的比较,而不是一定的某个或某些历史结果的比较 2、曹操与刘备相比更加具有个人才华和能力 (1)曹操具有文韬武略、经世之才,而刘备的文不美武不精 (2)曹操戎马一生...

  • 19513302401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
    邱帖秒答:《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个故事出自罗贯中所写《三国演义》里面的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时,董承约刘备等立盟除曹。刘备恐曹操生疑,每天浇水种豆;曹操闻知后,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议论天下英雄。当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

  • 19513302401煮酒论英雄 当时是谁依附于谁?
    邱帖秒答:《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片段,讲的是刘备和曹操的故事。刘备被曹操所控制,只好在后院种菜,掩人耳目。 一日,曹操派人来请刘备,去喝酒,席间曹操问刘备天下谁是英雄,刘备答了很多人的名字,曹操只是摇头,最后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东汉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大;...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