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望洞庭》,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望洞庭 刘禹锡诗意~

秋夜,月光下的洞庭湖水清澈空明,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波光闪动,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望去,湖中翠绿的洞庭山,多像白色银盘中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呀。
鉴赏——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扩展资料《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
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创作背景:《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
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
世称刘宾客。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参考资料:望洞庭-百度百科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今译]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汪冬霆

湖月亮相位和

湖面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银板螺钉一青。

[注意事项]

1。洞庭湖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交融的色彩和月光。

3。湖面:指到湖边。镜非磨:古人的镜子,接地铜生产。一说是平静的水面,波平如镜,远方湖现场,隐约不清,没有像一面镜子,照亮对象抛光尚不清楚。两个可用的。

4。银板:形容洞庭湖。卢青:螺旋墨水,一个年轻的黑人妇女在古代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在洞庭湖君山。

[今译]

洞庭湖水光月后和混合

水面波平浪静如铜镜未磨碎。

远方洞庭湖景观绿化

像银盘拿着绿色蜗牛。

[鉴赏]

指容易理解的东西,这是诗人的风景,俯瞰湖泊和写诗歌。第一句从水光月色交融,无论写湖面开阔廖远在性能上,这应该是在天黑之前的黄昏场景,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黑暗中你不能看到两种颜色融合。第二句表现平静的湖面在晚上照镜子的比喻,因为太阳下山,湖水不反光,像油绿看看镜中的没有穿。第三句写远望吴君山绿色,“风景”,实际上是指只对山,湖,君山。 “复合词”用法“风景”,是中国古代。第四句,然后休息银盘青螺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一个比喻。诗鲜明的风景,都详细的描述,也有生动的比喻,有趣的阅读。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洞庭山水翠 这句没错
维基百科提到了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search=%E6%9C%9B%E6%B4%9E%E5%BA%AD&button=&title=Special%3A%E6%90%9C%E7%B4%A2


刘禹锡的《望洞庭》,视频

相关评论:
  • 15333475209古诗《望洞庭》是什么意思
    顾陈荀《望洞庭》译文: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原文:《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15333475209《望洞庭》这首诗的诗意是什么?
    顾陈荀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晴朗皎洁啊明月相互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湖上没有风,迷蒙的湖面就像没有磨过啊铜镜,安宁温柔。远远望去,清翠的君山漂浮在明月朗照下的洞庭湖上,就是白银盘里托着一颗美丽的青螺.原文:《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15333475209《望洞庭》古诗译文及赏析
    顾陈荀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望洞庭》古诗译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望洞庭 作者: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

  • 15333475209望洞庭.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
    顾陈荀《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原文:望洞庭 【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

  • 15333475209《望洞庭》这首诗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顾陈荀望洞庭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也体现了 作者壮阔不凡的思想气度。《望洞庭》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

  • 15333475209小学三年级语文《望洞庭》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顾陈荀以语言轻俏,意境静美而著称。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望洞庭》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望洞庭》原文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注释: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湖光:湖面...

  • 15333475209古诗《望洞庭》意思的是什么?
    顾陈荀望洞庭古诗的意思,你知道吗

  • 15333475209刘禹锡路过敬亭山写下词是什么诗?
    顾陈荀刘禹锡路过敬亭山,写下了《望洞庭》这首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15333475209《望洞庭》刘禹锡 翻译
    顾陈荀1、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2、原文 唐 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3、注释译文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湖光:湖面的波光。两:...

  • 15333475209《望洞庭》描写景色,表现湖面平静的诗句是什么?
    顾陈荀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释义: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望洞庭》原诗: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幅秋天湖光、月色和谐的情景图画,其中表现了...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