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历史高手告诉我中国古代史该怎么记,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怎么记中国古代史?尤其是年代!!~

学习历史,学生常常感到历史年代难记,的确有些历史年代记起来枯燥乏味,需要死记硬背,但有些历史年代,却可以人为的制造联系,找到一些便于迅速记忆和长久记忆的方法的。下面介绍常见的几种方法。

一、抓住年代本身的特征记忆。如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爆发的时间是1937年7月7日,三个七连在一起便很容易记住;如蒙古灭金,1234年;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束的时间,1939年9月1日和1945年9月2日,9月1日通常是新学期学生开学的第一天,9月2日是开学的第二天。

二、按重大历史事件的间隔记忆。如中国近代史1911年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1917年护法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前后两个历史事件的时间间隔都是2年。

三、按重大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记忆。比如1917年十月革命,革命制止战争,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成为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五四运动把新文化运动推向新阶段,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为传播,1920年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1921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四、同一历史年代展开联想记忆。如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颁布,同年中俄签署《尼布楚条约》,彼得大帝开始改革,间隔100年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又如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同年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改革。


再给你推荐一个网址,建议你看一看,也许有帮助。

http://www.31390.com/bl/space_inc/tp.jsp?infoId=info00000003426&tpId=1

中国的教育真是悲哀~
弄的小孩子学习历史是为了考试~
这么有趣的科目,居然搞成这个样子~
真的去学习历史根本不用刻意去背什么时间、事件,那些东西都在脑子里。
我真想强强的问一句,tmd知道大概时间就行了呗,记那么个死时间有什么用?
真正的历史教授也未必知道各个朝代,各个时间都是那一天,那一年发生的。
从历史中得到的知识、教训、财富不去讨论,竟扯那没用的东西,中国的教育迟早要出大问题!
想想前几天看的大国崛起,真tmd不舒服,自己的国家原来那么落后,真的很难想象,中国在清朝入关到康熙时期自诩天朝的时候,西方那么大一点的岛国的一个“小精神病”,居然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物理三定律、微积分、君主立宪、国富论…………
国人的历史教育不从这里去研究,不去反思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竟让一群孩子去背历史时间和事件~
我看不出有任何的意义,惟一的好处就是能让人把历史学死、让人脑残~
我也学过历史~
初中时期的历史让我最讨厌,因为老师上课就是念书,然后背~
高中时期历史我最喜欢,因为老师上课讲课讲的是历史史实,讲的是她对一些历史的思考和见解~~
整个班级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甚至下课之后,好朋友之间还会相互讨论。不知不觉中时间、时间已熟知于胸~~
我觉得这样的历史教学才是成功的历史教学,它带给你的财富绝对不是考试的高分能相提并论的,会让你终生受益。

现在的教科书改版了,我也没法给你什么便于记忆的方法。我说的话也可能有些偏激,毕竟你们是要应对考试的。
只是给你提供个学习思路,别把它当做一种差事和作业,把历史时间、事件当做故事去体会,我想不知不觉你就能把它记下来。

1、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凭借时间、空间两条线、双坐标牢牢记住历史事件。
3、多看历史方面的书籍,历史故事、人物传记、事件介绍。
4、如果你想学好中国古代史,必需学好古文,牢记实词、虚词的用法,这对于以后想学中国古代史相当有用。
5、平时多看历史有关的书,最好是贯穿时段较长、涉及面较广的通史,有利于建立知识网络和兴趣。
6、做练习很重要,买套卷子,专门做选择题,一道题隔开时间重复做它几遍。
7、简答题,论述题一般需要背点东西,可以根据关键词来记。先把要记的一段文字分开类型,例如记“什么原因”之类,先分开每一段是“政治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文化原因”等等。
望采纳 祝你幸福

楼主可以买一本史记或者三国志、或隋书、或明史之类的翻译版本,读一读古人的传记,培养兴趣。毕竟那些大牛人也有很多趣事流传,或者干脆去读一读世说新语什么的。

记住关键的时间点,然后把它们按先后顺序排起来,再在其中插入你感兴趣的时间点、大的历史事件、人物,再进一步建立人物和时间、事件和人物的关系,这样慢慢建立一个体系,再遇到新知识,放进去就好记了。

所以归根结底是个兴趣问题,慢慢来。文科见效慢,千万别灰心。当你感觉到明显进步时,往往你已经默默努力了两三个月了。。所以加油啊楼主

纯手打,望采纳!

记住以下要点:时间、地点、人物即可,事件听老师讲述(或看教材)后,用自己的话组织罗列一些即可,不必原封不动的死记。变法啦、解词啦之类的答题,你要记其中的重点词和关键词,剩下内容往里填充,大概意思对了即可,但关键词一定不能错。文科类学习必须要背,但切忌死记硬背。不感兴趣没关系,也不必看什么课外书,一定把老师吩咐的重点吃透就行,别把功夫浪费在自己不愿意学的东西上。一定要会考试。

你对历史感兴趣就会很快记住的。我对年份这些很敏感,高考那段时间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哪个时间都记得。现在没怎么看忘记很多了。所以我觉得你应该多看看书,不要别的,学校的历史书就好。绝对没盗版的。

我历史比较好...喜欢看野史的原因吧...单背历史书...估计都睡过去了...

其实历史重要就是时间、人物、事件,我的经验是,找共同点,相同时间发生的事,同一个人做的事,对于容易混淆的事件可以区别记忆,如果能慢慢形成知识网更好,把所有的知识串联起来,关联记忆,会容易很多。


求历史高手告诉我中国古代史该怎么记,视频

相关评论:
  • 15556228502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四大战役是那四个?历史高手答!
    幸炕菲巨鹿之战 统帅:项羽 兵力:2万 VS 40万 战绩:歼敌30多万,为西线刘邦军团直捣洛阳奠定了基础!功绩: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灭秦之决定战役!鄱阳湖大战 统帅:朱元璋 兵力:20万 VS 60万 水战 战绩:全歼 功绩:中国古代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水战!为大明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15556228502中国古代史指的是那一段时期?结束于什么事件?可以概括为哪六大时期...
    幸炕菲古代史是从夏朝开始算,到清朝,结束就是鸦片战争,六个时期不清楚

  • 15556228502谁能告诉我记忆中国古代史的口诀?比如顺治入关第一帝。
    幸炕菲只要你喜欢历史,自然就会记住这些东西。我重来不用口诀也能记住。

  • 15556228502中国古代史,求高手解答,求答案
    幸炕菲第一题,四库全书不是历史数据,选D;第二题,山海经是专门介绍中国古代各种神话传说的书,选A;第三题,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的核心问题是巩固政权,确保皇位万万年,南北问题不是核心,选D;第四题,是;第五题,不仅仅是体质类型差别,更是社会结构组织、文化等差别,否。

  • 15556228502历史夏朝
    幸炕菲六、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夏朝这个王朝的存在中国古代史中有关于夏朝的记 有,夏朝本来就早,况且,夏朝是“家天下”的开始.到周朝时都不知几百年了,更何况现在. 查阅西方著作,也不是不对,但是我说一句:难道那本书说中国的祖先是欧洲人,那真的就是欧洲人了? 建议你去百度下“二里头遗址”. 话说回来,为何夏朝不显著...

  • 15556228502中国的历史该怎么系统的学?
    幸炕菲《标准》中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限定在“重要的”范围内,这是指中国古代历史上主要的、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人物、事件和现象,这些重要的人物、事件和现象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是学生在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最先学习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史。在学习的过程...

  • 15556228502谁给我详细说说中国的史官制度的发展
    幸炕菲中国是重视历史的国家,也是保留历史资料最完善的国家。史馆在这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总体上对中国古代史馆修史进行梳理,评其利弊得失,就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傅振伦《中国历代修史制度考》(《说文月刊》第4卷合刊本,1944年5月)利用正史资料考察了中国古代官修史书制度的状况,是第一篇系统论述中国古代史馆...

  • 15556228502请教历史高手
    幸炕菲都护的职责是“抚慰诸藩,辑宁外寇”,凡对周边民族之“抚慰、征讨、叙功、罚过事宜”,皆其所统。它的出现,是唐初边疆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的客观需要 http:\/\/baike.baidu.com\/view\/175082.html?wtp=tt 都督 一、汉末军中执法和办理事务的武官。《三国志·吴书·吕范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谓...

  • 15556228502中国古代史赵毅和朱绍侯版本的区别
    幸炕菲所以我上课历来不用教材。听了可可老师的讲术是不是一下子明白了很多,又进入了新的困惑圈,别担心来2021历史学考研群找答案吧,里面有更多可可老师精彩的回答。小编在这里配上博仁考研可可老师推荐的历史学统考313考研十本参考书:1.朱绍候 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上册),河南大学出版社 2.朱绍候 主编《中国古代...

  • 15556228502中国古代史上的十大禁书
    幸炕菲古代的中国封建程度深厚得难以想象,主要的表现有著名的焚书坑儒、女子裹脚、男人扎辫等;而提起中国古代的禁书,那么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金瓶梅》,不过,你们要是只知道这部禁书,那就实在是太孤陋寡闻了,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解锁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十部禁书。《国色天香》--作者明代大作家吴敬所 这本...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