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妃子按等级是怎么排列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古代皇帝的妃子如何分等级?~

  中国后妃的体制发始于周,形成于秦,自汉、唐、宋、元、明、清以降、历代多有增损,但大体仍不离周制。

  周代的后妃制规定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所谓后,在宫闱中其地位如同天子,三夫人则如同三公,九嫔如同九卿,世妇如同大夫、御妻如同士。后及三夫人乃为天下母仪,制定妇礼。九嫔掌教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归功;世妇主管丧祭礼宾之事,御妻则侍奉天子之宴寝。除此还有女史、女况、典妇等多种名目,分掌内闱各种杂事。后妃们的行动必须按照严格的礼制规定,听从祖辈的训戒,不得白由行动或随意言笑。所谓后妃,“妃”字,其本义即指配偶,古音即读“配”。“后”字,其原义曾是国主,国君。古代的后王就是指的天子。后来天子的配偶称为后,[后汉]班固在“白虎通”《嫁娶》曰:“天子之妃谓之后.何?后.君也。天下尊之.故谓之后。”然而这里所谓天下尊之,其尊者仍为天子其人,而不是后妃其人。尊后妃的实质.仍是尊天子。郑玄注《礼记》曰:“后之言,后言,在夫之后也”。因此,后地位虽位同天子,然而决不可言在天子之先,必以天子之命唯听。充其量,后只能辅佐天子,所以其地位乃在天于之下是不言自明的。不仅如此,甚至后妃的生死大权也掌握在天子手里。以天于的快乐为快乐,以天子的忧愁为忧愁。一切惟天于是命,这就是后妃生活的本质。


  三宫六院体系

  对于皇帝的后妃,俗言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提法,其实这只是一种泛泛之谈,皇帝后妃的编制历朝历代虽大略近似,然而在名目上和数量上并不相同。

  民间所谓的三宫,一般是指后妃居住的中宫和东西两宫,其实这是明清以后的体制,三宫最早乃是指诸侯大人所而之处、而天子后妃所居乃曰六宫。《礼记》言:"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周礼·天宫内宰》言:"王后帅六宫之人。"郑玄注六宫曰:"正寝一, 燕寝五,合为六宫。"六宫为皇后居住之所,所以往往用六宫代指皇后,如同后世用中宫代指皇后一样。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诸侯的消亡,三宫的含义有了变化。汉代就以皇帝、太后、皇后合称为三宫,又称太皇大后、太后、皇后为三宫。唐代穆宗时又将两太后与皇后合称三宫。六院作六苑,皆以后妃所居宫院(苑)代指后妃。六宫的概念至唐代已非专指皇后,而泛指后妃了。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贺《贝宫夫人》中的\'六宫不语一生困,高悬银(片旁)照香山",所言"六宫"皆指后妃,而不是专指皇后。明以下遂泛称后妃为三宫六院。

  所谓七十二嫔妃,不过是泛指皇帝后宫人数的众多,实际上皇帝后宫侍妾的数目远比七十二为多。《管子·小匡》即言:"九妃六嫔,陈妾数千"。《礼·昏仪》则言周代后妃制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可见早在诸侯时期,国君的妻妾已甚众了。秦汉之时秉承周制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后妃制,以皇帝为中心,皇帝之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嫡妻称皇后。由于秦的时代短暂,所以完备的后妃体制及其等级划分实际执行于汉代。汉代的后妃爵列八品:即1.皇后,2.夫人,3.美人,4.良人,5.八子,6.七子,7.长使,8.少使。自汉武帝、汉元帝始,后宫三千嫔妃又扩至十四个等级。即1.昭仪,2.婕妤,3.(女圣)娥,4.容华,5.美人,6.八子,7.充依,8.七子,9.良人,10.长使,11.少使,12.五官13.顺常,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等。东汉时又化繁为简,六宫仅有皇后、贵人之称,其下只设美人、宫人、采女三等。

  三国魏晋时期后妃制又有所变化,自夫人以下魏定爵秩十二等。魏太祖于王后以下定五等:夫人、昭仪、 婕妤、容华、美人。文帝时增设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明帝时又增设淑妃、昭华、修仪(除去了顺成)三等。晋参照汉魏之制于皇后下设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又设淑妃、淑媛、淑仪、修华、 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还有美人、才人等,其位亦在九嫔以下。

  至此周之三夫人、九嫔便有了具体名称。


  清代宫廷后妃制

  以清代宫廷制度而言,宫闱制度的真正确立是在康熙皇帝的时候,规定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妃四人,嫔六人,分居东西十六宫,佐皇后主内治,嫔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俱无定数,随居东西各宫,勤修内职。清代后妃的来源,与历代不同之处在於,满族实行具有自己特色的「阅选秀女制度」,不仅皇帝的后妃要从秀女中挑选,被选中的秀女还要为皇子、皇孙栓婚,或为近支的宗室亲王、郡王指婚。能被选入宫的女子,又可分两种:由八旗户籍选出的称为「秀女」,地位较高,可选妃立后;由内务府包衣佐领下选出的则叫宫女,地位较低,仅供内廷使令,但宫女亦有机会晋升为妃嫔。

  挑选秀女,三年一届,参加闺选秀女的年龄,多在十二、三岁以上,十七岁以下,秀女一旦被选入宫中,即为贵人,而最大的幸运就是可以被选作妃嫔。而没有被选入宫中的秀女,则可以自由聘娶。

一、 周秦两汉时期 1、周朝 周朝时期,天子称王,正妻称后。 王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 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 夫人坐论妇礼; 九嫔掌教四德; 世妇主丧、祭、宾客; 女御序于王之燕寝。 2、秦朝 秦始皇 统一天下,始建皇帝皇后称号。 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妾皆称夫人。 3、西汉 西汉初期,沿袭了秦时的母后称号。又设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妃嫔的称号。 汉武帝时增加了婕妤、娙娥、傛华、充依。 至汉元帝 又新置了昭仪。 妃嫔等级扩充到十四等。且各有爵位: 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婕妤视上卿,比列侯。 娙娥视中二千石,比关内侯。 傛华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 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 八子视千石,比中更。 充依视千石,比左更。 七子视八百石,比右庶长。 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 长使视六百石,比五大夫。 少使视四百石,比公乘。 五官视三百石。 顺常视二百石。 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皆视百石。 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视斗食俸。 五官以下,葬司马门外。 汉时,只有先朝的皇后可被尊为皇太后。如嗣皇帝是妃嫔所生或从皇族宗室中过继而来者,其生母皆不得称(皇)太后。但也有个别例外。如汉哀帝 是诸侯王之子过继而来,其祖母傅昭仪被尊为帝太太后、皇太太后,生母丁姬被尊为帝太后。再加上已被尊为太皇太后的汉成帝母王政君,已为皇太后的成帝皇后赵飞燕,宫中一时出现了四位太后并尊的奇景。 4、王莽新朝 王莽 新朝时期,追求复古,种种名目层出不穷。其罢汉朝妃嫔称号,模仿先秦时期,自创了和、嫔、美、御四等称号。 和三人,嫔九人,美二十七人,御八十一人。 5、东汉 东汉光武帝 建国,去繁为简,妃嫔称号共有四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 贵人授予金印紫绶,俸禄为粟数十斛。美人、宫人、采女则没有爵位和俸禄。 值得一提的是,西汉时期诸侯王正妻称王后,母称王太后。东汉时,随着诸侯王封地日渐缩减,王后被改称为王妃,王太后改称王太妃。 汉时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称妃,妾曰良娣、孺子。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 三国 (1)魏 曹操 为魏王时,王后之下的妃嫔称号有五等:夫人、昭仪、倢伃、容华、美人。 文帝曹丕 增加了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 明帝曹叡 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废除顺成称号。 妃嫔爵位: 贵嫔、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 淑妃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 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 昭仪比县侯; 昭华比乡侯; 修容比亭侯; 修仪比关内侯; 倢伃视中二千石俸; 容华视真二千石俸; 美人视比二千石俸; 良人视千石俸。 2)吴蜀 吴蜀两国史料不详。 蜀有贵人、昭仪,吴有夫人、美人,其余不详。 2、 两晋 两晋时期的妃嫔等级由晋武帝司马炎 依据汉魏制度,稍加修改而成。 设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位视三公。 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位视九卿。 其余还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 3、 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妃嫔称号世有增减。 (1)南朝 (a)宋 宋武帝 建国初废除才人、中才人称号,其余仍用晋制。 孝武帝 孝建三年,废除夫人称号,新创制了贵妃的称号,以贵妃、贵嫔、贵人为三夫人。又以昭仪、昭容、昭华来代替九嫔中的修华、修仪、修容,重新设置了中才人、充衣。贵妃位比相国,贵嫔比丞相,贵人比三司(司马、司徒、司空)。 宋明帝刘彧 二年,废除淑妃、昭华、中才人、充衣称号,重新设置了修华、修仪、修容、才人、良人。泰始三年,又废除贵人,代之以新设置的贵姬;再置昭华,增加了淑容、承徽、列荣。 妃嫔等级为: 三夫人:贵妃、贵嫔、贵姬。 九嫔: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 次于九嫔的称号: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 散役:美人、才人、良人。 齐 齐高帝 建元元年,设置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媛、淑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美人、中才人、才人为散职。 齐武帝萧赜 元年,以贵妃、淑妃、贵人为三夫人,废除夫人称号。因九嫔中少了一员,永明七年,增加昭容。 太子妾分三等:良娣、保林、才人。良娣比开国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驸马都尉。 梁 三夫人:贵妃、贵嫔、贵姬。 九嫔: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 九嫔以下: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 其它还有:美人、才人、良人。 太子妾:良娣、保林。 陈沿袭梁制。 三、隋唐五代宋金辽时期 1、 隋 隋文帝 前期,独孤皇后悍妒,妃嫔只是虚设称号。有: 嫔三员。掌教四德,视正三品。 世妇九员。掌宾客祭祀,视正五品。 女御三十八员。掌女功丝枲,视正七品。 又设置六尚、六司、六典,互相统摄,以掌宫掖之政。 尚宫,掌导引皇后及闺阁禀赐。管司令三人,掌图籍法式,纠察宣奏;典琮三人,掌琮玺器玩。 尚仪,掌礼仪教学。管司乐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赞三人,掌导引内外命妇朝见。 尚服,掌服章宝藏。管司饰三人,掌簪珥花严;典栉三人,掌巾栉膏沐。 尚食,掌进膳先尝。管司医三人,掌方药卜筮;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 尚寝,掌帷帐床褥。管司筵三人,掌铺设洒扫;典执三人,掌扇伞灯烛。 尚工,掌营造百役。管司制三人,掌衣服裁缝;典会三人,掌财帛出入。 六尚各三员视从九品,六司视勋品,六典视流外二品。 独孤皇后去世后,文帝又在嫔上设置贵人三员,又将嫔的人数增至九员,世妇增至二十七员,御女增至八十一员。 隋炀帝 继位后,广置嫔妃: 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正一品。 九嫔: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正二品。 婕妤,十二员。正三品。 世妇:美人、才人十五员,正四品。 宝林:二十员,正五品。 御女:二十四员,正六品。 女御:采女,三十七员。正七品。 以上各等级,总计一百二十人。 又有承衣刀人,皆趋侍左右,并无员数,视六品以下。 又增置女官,拟尚书省,以六局管二十四司。 尚宫局,管司言,掌宣传奏启;司簿,掌名录计度;司正,掌格式推罚;司闱,掌门阁管龠。 尚仪局,管司籍,掌经史教学,纸笔几案;司乐,掌音律;司宾,掌宾客;司赞,掌礼仪赞相导引。 尚服局,管司玺,掌琮玺符节;司衣,掌衣服;司饰,掌汤沐巾栉玩弄;司仗,掌仗卫戎器。 尚食局,管司膳,掌膳羞;司酝,掌酒醴 益醢;司药,掌医巫药剂;司饎,掌廪饩柴炭。 尚寝局,管司设,掌床席帷帐,铺设洒扫;司舆,掌舆辇伞扇,执持羽仪;司苑,掌园御种植,蔬菜瓜果;司灯,掌火烛。 尚工局,管司制,掌营造裁缝;司宝,掌金玉珠玑钱货;司彩,掌缯帛;司织,掌织染。 六尚之中司乐、司膳二司是每司各四人,其余二十二司,每司各二人。各司下又分设典及掌,以贰其职。六尚十人,从五品。司二十八人,从六品。典二十八人,从七品。掌二十八人,从九品。 此外还有不入流(无品级)的女史,人数不定。 2、 唐 唐建国之初,参照隋朝旧制: 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 婕妤九人,正三品。 美人九人,正四品。 才人九人,正五品。 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还有六尚各司,分管宫内车马服饰。 唐玄宗 开元年间,对妃嫔称号另作更改: 三夫人:惠妃、丽妃、华妃。正一品。 芳仪六人。正二品。 美人四人。为正三品。 才人七人。为正四品。 尚宫、尚仪、尚服各二人。正五品。 其余各司各典的女官为六品至九品。 五代、宋、辽皆略同唐制。 3、 金 金建国初,妃嫔皆无位号。 金熙宗 时开始有贵妃、贤妃、德妃的称号。 废帝海陵王时期,后宫嫔妃渐多,有:元妃、姝妃、惠妃、贵妃、贤妃、宸妃、丽妃、淑妃、德妃、昭妃、温妃、柔妃,共十二位。 金世宗 时又开始削减。 妃嫔品级:诸妃视正一品,比三夫人。以下九嫔、婕妤、美人等皆与唐初相同。 元史料不详。 四、明清时期 1、 明 明太祖洪武 五年,因唐以来的六局二十四司女官人数过多,于是改设为六局一司。 六局为: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尚宫总管六局事务。 一司为:宫正。掌管戒令责罚。 品级皆为正六品。 宫中女官共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比唐朝减少一百四十多人。 诸妃称号为: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也有贵妃,位在诸妃之上。 明英宗 复辟,多亏皇太后孙氏在内出力,故其复位后为孙太后上徽号,称圣烈慈寿皇太后。这就是后世动辄为母后上徽号的滥殇。 明朝中后期还出现了妃嫔中最高的等级——皇贵妃。 明宪宗 宠妃万贵妃死后被追谥为: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 皇贵妃这一称号正式出现是在明神宗 时期,神宗宠妃郑贵妃生皇三子后晋升为皇贵妃。 2、 清 清世祖顺治 十五年,采用礼官的建议: 乾清宫设夫人一名,淑仪一名,婉侍六名,柔婉、芳婉各三十名; 慈宁宫设贞容一名、慎容二名,勤侍人数不定; 女官设置遵照明朝的六局一司。 建议通过而未能执行。 清圣祖康熙 以后,重新制定施行了妃嫔等级。 皇后,居中宫。 皇贵妃,一名。 贵妃,二名。 妃,四名。 嫔,六名。 贵人、常在、答应,人数不定。 诸嫔妃各分居东、西十二宫。 中国后妃的体制发始于周,形成于秦,自汉、唐、宋、元、明、清以降、历代多有增损,但大体仍不离周制。 周代的后妃制规定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所谓后,在宫闱中其地位如同天子,三夫人则如同三公,九嫔如同九卿,世妇如同大夫、御妻如同士。后及三夫人乃为天下母仪,制定妇礼。九嫔掌教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归功;世妇主管丧祭礼宾之事,御妻则侍奉天子之宴寝。除此还有女史、女况、典妇等多种名目,分掌内闱各种杂事。后妃们的行动必须按照严格的礼制规定,听从祖辈的训戒,不得白由行动或随意言笑。所谓后妃,“妃”字,其本义即指配偶,古音即读“配”。“后”字,其原义曾是国主,国君。古代的后王就是指的天子。后来天子的配偶称为后,[后汉]班固在“白虎通”《嫁娶》曰:“天子之妃谓之后。何?后。君也。天下尊之。故谓之后。”然而这里所谓天下尊之,其尊者仍为天子其人,而不是后妃其人。尊后妃的实质。仍是尊天子。郑玄注《礼记》曰:“后之言,后言,在夫之后也”。因此,后地位虽位同天子,然而决不可言在天子之先,必以天子之命唯听。充其量,后只能辅佐天子,所以其地位乃在天于之下是不言自明的。不仅如此,甚至后妃的生死大权也掌握在天子手里。以天于的快乐为快乐,以天子的忧愁为忧愁。一切惟天于是命,这就是后妃生活的本质。 三宫六院体系 对于皇帝的后妃,俗言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提法,其实这只是一种泛泛之谈,皇帝后妃的编制历朝历代虽大略近似,然而在名目上和数量上并不相同。 民间所谓的三宫,一般是指后妃居住的中宫和东西两宫,其实这是明清以后的体制,三宫最早乃是指诸侯大人所而之处、而天子后妃所居乃曰六宫。《礼记》言:“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周礼·天宫内宰》言:“王后帅六宫之人。”郑玄注六宫曰:“正寝一, 燕寝五,合为六宫。”六宫为皇后居住之所,所以往往用六宫代指皇后,如同后世用中宫代指皇后一样。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诸侯的消亡,三宫的含义有了变化。汉代就以皇帝、太后、皇后合称为三宫,又称太皇大后、太后、皇后为三宫。唐代穆宗时又将两太后与皇后合称三宫。六院作六苑,皆以后妃所居宫院(苑)代指后妃。六宫的概念至唐代已非专指皇后,而泛指后妃了。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贺《贝宫夫人》中的‘六宫不语一生困,高悬银(片旁)照香山“,所言”六宫“皆指后妃,而不是专指皇后。明以下遂泛称后妃为三宫六院。 所谓七十二嫔妃,不过是泛指皇帝后宫人数的众多,实际上皇帝后宫侍妾的数目远比七十二为多。《管子·小匡》即言:”九妃六嫔,陈妾数千“。《礼·昏仪》则言周代后妃制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可见早在诸侯时期,国君的妻妾已甚众了。秦汉之时秉承周制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后妃制,以皇帝为中心,皇帝之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嫡妻称皇后。由于秦的时代短暂,所以完备的后妃体制及其等级划分实际执行于汉代。汉代的后妃爵列八品:即1.皇后,2.夫人,3.美人,4.良人,5.八子,6.七子,7.长使,8.少使。自汉武帝、汉元帝始,后宫三千嫔妃又扩至十四个等级。即1.昭仪,2.婕妤,3.(女圣)娥,4.容华,5.美人,6.八子,7.充依,8.七子,9.良人,10.长使,11.少使,12.五官13.顺常,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等。东汉时又化繁为简,六宫仅有皇后、贵人之称,其下只设美人、宫人、采女三等。 三国魏晋时期后妃制又有所变化,自夫人以下魏定爵秩十二等。魏太祖于王后以下定五等: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文帝时增设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明帝时又增设淑妃、昭华、修仪(除去了顺成)三等。晋参照汉魏之制于皇后下设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又设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还有美人、才人等,其位亦在九嫔以下。 至此周之三夫人、九嫔便有了具体名称。 清代宫廷后妃制 以清代宫廷制度而言,宫闱制度的真正确立是在康熙皇帝的时候,规定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妃四人,嫔六人,分居东西十六宫,佐皇后主内治,嫔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俱无定数,随居东西各宫,勤修内职。清代后妃的来源,与历代不同之处在於,满族实行具有自己特色的「阅选秀女制度」,不仅皇帝的后妃要从秀女中挑选,被选中的秀女还要为皇子、皇孙栓婚,或为近支的宗室亲王、郡王指婚。能被选入宫的女子,又可分两种:由八旗户籍选出的称为「秀女」,地位较高,可选妃立后;由内务府包衣佐领下选出的则叫宫女,地位较低,仅供内廷使令,但宫女亦有机会晋升为妃嫔。 挑选秀女,三年一届,参加闺选秀女的年龄,多在十二、三岁以上,十七岁以下,秀女一旦被选入宫中,即为贵人,而最大的幸运就是可以被选作妃嫔。而没有被选入宫中的秀女,则可以自由聘娶。

不同的朝代妃子的排位是不同的:

1、周:夫人、嫔、世妇、御妻。

周礼古制,对同等级的妃嫔人数有一定限制,即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2、东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

东汉在西汉妃嫔位基础上大幅度简化

3、元:大皇后,皇后,贵妃,真妃,淑妃,丽妃,婕妤,丽人,才人,顺仪,淑华,淑仪。

4、明: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贤妃,淑妃,庄妃,敬妃,惠妃,顺妃,康妃,宁妃。

5、清: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扩展资料:

周朝

周朝时期,天子称王,正妻称后。

王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共一百二十一后妃。

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主丧、祭、宾客;女御序于王之燕寝。

东汉

东汉光武帝建国,去繁为简,妃嫔称号共有四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

贵人授予紫绶金章,俸禄为粟数十斛。美人、宫人、采女则没有爵位和俸禄。

值得一提的是,西汉时期诸侯王正妻称王后,母称王太后。东汉时,随着诸侯王封地日渐缩减,王后被改称为王妃,王太后改称王太妃。

汉时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称妃,妾曰良娣、孺子。

明朝

明朝的妃号有贤、淑、敬、惠、顺、康、宁、昭等。诸妃中以皇贵妃位次最高,仅次于皇后,贵妃为第三。终明一朝,共有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昭仪、婕妤、美人、才人、贵人,选侍、淑女等名分或等级,但各时期有变化,不是一成不变。

清朝

在康熙以后,才典制大备,后宫号位定制严明。皇帝的正妻称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为主位。贵人、常在、答应均无定额,但各皇帝妃嫔数目的多少出入较大。

清代后宫妃嫔称号按地位高低依次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官女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妃嫔等级



1、隋唐
  北魏道武帝开始设立中官,其余妃嫔称夫人,没有定数。孝文改革,恢复古代一百二十人编制。以后直至隋唐都无大变化。当然,无论北魏还是隋唐,这只是名义上的规定,其实际数字则远不止此。值得一提的是隋文帝。他统一全国以后,因为惧怕其妻独孤皇后,不敢招纳新欢,成为封建帝王中唯一保持一夫一妻而没有妃嫔的帝王。独孤皇后逝去以后,他才敢稍事增华,纳其所爱。其子炀帝则一反乃父之风,追求淫乐,扩充后宫,生活糜烂,其荒淫纵欲,绝不逊于普武帝。唐初两次遣散隋后宫美女六千人,即可想像炀帝荒淫到何等程度。
  唐朝,皇后以下,以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为夫人。以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下面还有婕妤、美人、才人、宝林、御女、采女等名号,共一百○八人。总计一二一人。玄宗时宫女增至三千。白居易诗句“后宫佳丽三千人”并非虚夸。肃宗宝应元年(公元七六二年)放宫人三千,也足证确属事实。
  2、宋元
  宋与唐相仿,妃的称号,除贵、淑、德、贤外,又加一宸妃。辽代妃号更多,金制基本沿用唐制:元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曰九嫔,正二品。婕妤,正三品;美人,正四品;才人,正五品;各九员,曰二十七世妇。宝林,正六品;御女,正七品;采女,正八品;各二十七员,曰八十一御妻。按金格,贞佑后之制,贵妃下有真妃,淑妃下有丽妃、柔妃,而无德妃、贤妃。九嫔同。婕妤下有丽人、才人为正三品。顺仪、淑华、淑仪为正四品。尚宫夫人,尚宫左夫人、尚宫右夫人、宫正夫人、宝华夫人、尚仪夫人、尚服夫人、尚寝夫人、钦圣夫人、资明夫人为正五品。尚仪御侍、尚服御侍、尚寝御侍、尚正御侍、宝符宸侍、奉恩令人、奉光令人、奉徽令人、奉美令人为正六品,司正御侍、宝符御侍、司仪御侍、司符御侍,司寝御侍、司饰御侍、司设御侍、司衣御侍、司膳御侍、司药御侍、仙韶使、光训良侍、明训良侍、遵训良侍、从训良侍为正七品。典仪御侍、典膳御侍、典寝御侍、典饰御侍、典设御侍、典衣御侍、典药御侍、仙韶副使、承和良侍、承惠良侍、承宜良侍为正八品。掌仪御侍、掌服御侍、掌寝御侍、掌饰御侍、掌设御侍、掌衣御侍、掌膳御侍、掌药御侍、仙韶掌音、祗肃良侍、祗敬良侍、祗愿良侍为正九品。 金海陵王当政时,妃子多达十二员:元妃、姝妃、惠妃、贵妃、贤妃、宸妃、丽妃、淑妃、德妃、昭妃、温妃、柔妃。
  清宫后妃3、明清
  到了明朝,朱元璋监于历代后宫宫女太多,秩序混乱,干预政事,后患无穷,曾进行过整饬。规定了六宫定制和出入制度。但这也无济于事,嘉靖皇帝,一次选入
  宫中的有名号的妃嫔就有九人,其他无名号的就更多了。明朝的妃号有贤、淑、敬、惠、顺、康、宁、昭等。诸妃中以皇贵妃位次最高,仅次于皇后,贵妃为第三。
  宫人名号有宫人、选侍、才人、淑女等。到了明朝末年,政治更加腐败,宫廷中的宫女竟多至九千。
  清朝在康熙以后,才典制大备,后宫号位定制严明。皇帝的正妻称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嫔六人,分居东西十二官,协助皇后主内治。嫔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均无定
  额,随居东西各宫,勤修内职。不过,纵观清朝历史,除皇贵妃、贵妃之外,也还有其他妃号,如庄妃、瑾妃、珍妃等。制度规定尽管十分严格,但各皇帝妃嫔数目
  的多少出入较大。康熙、乾隆的妃嫔都大大超过规定,而同治、光绪等又远没有那么多的妃嫔。清朝宫女人数比明朝减少,按定制在三百人以下,实际上也不止此数。

汉代的后妃爵列八品:即1.皇后,2.夫人,3.美人,4.良人,5.八子,6.七子,7.长使,8.少使。自汉武帝、汉元帝始,后宫三千嫔妃又扩至十四个等级。即1.昭仪,2.婕妤,3.(女圣)娥,4.容华,5.美人,6.八子,7.充依,8.七子,9.良人,10.长使,11.少使,12.五官13.顺常,14.无涓,共和、娱灵、保林等。东汉时又化繁为简,六宫仅有皇后、贵人之称,其下只设美人、宫人、采女三等。

三国魏晋时期后妃制又有所变化,自夫人以下魏定爵秩十二等。魏太祖于王后以下定五等:夫人、昭仪、 婕妤、容华、美人。文帝时增设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明帝时又增设淑妃、昭华、修仪(除去了顺成)三等。晋参照汉魏之制于皇后下设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又设淑妃、淑媛、淑仪、修华、 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还有美人、才人等,其位亦在九嫔以下。

至此周之三夫人、九嫔便有了具体名称。

清代宫廷后妃制

以清代宫廷制度而言,宫闱制度的真正确立是在康熙皇帝的时候,规定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妃四人,嫔六人,分居东西十六宫,佐皇后主内治,嫔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俱无定数,随居东西各宫,勤修内职。清代后妃的来源,与历代不同之处在於,满族实行具有自己特色的「阅选秀女制度」,不仅皇帝的后妃要从秀女中挑选,被选中的秀女还要为皇子、皇孙栓婚,或为近支的宗室亲王、郡王指婚。能被选入宫的女子,又可分两种:由八旗户籍选出的称为「秀女」,地位较高,可选妃立后;由内务府包衣佐领下选出的则叫宫女,地位较低,仅供内廷使令,但宫女亦有机会晋升为妃嫔。

挑选秀女,三年一届,参加闺选秀女的年龄,多在十二、三岁以上,十七岁以下,秀女一旦被选入宫中,即为贵人,而最大的幸运就是可以被选作妃嫔。而没有被选入宫中的秀女,则可以自由聘娶。

中国古代允许纳妾,统治者常妻妾成群。后宫指她们生活的地方,或其生活圈子。1.上古媵是作陪嫁的人的意思,可以是未出嫁的妹妹或侄女,或者是其他国家的人(天子或诸侯娶妻时才会有)。例如女英是舜的媵。在商朝有时有并后(同时有两个王后)的情况。《周礼》记载:王的后妃“编制”为:一后(嫡妻)、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凡一百二十一人。诸侯一娶九女,且不再娶,可见妾是八个;大夫是一妻二妾;士则是一妻一妾。而庶民,则只许有一妻与之匹配,故而庶民被称为匹夫匹妇。但《周礼》很可能是战国晚期儒家的空想作品。另外一些儒家作品则称天子“一娶十二女”,“古者天子娶后,三国来媵,皆有娣侄,凡十二女。”并称诸侯“一娶九女”,也有称天子“一娶九女”的。先秦的后妃之制还比较简单,王之妻称后,王之主要妾及诸侯之妻称夫人。周朝的制度要求避免同时出现两个王后或诸侯夫人的情况。2.汉朝西汉皇帝之妻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并立八品:皇后 昭仪;至元帝时才被创设 夫人 美人 良人 八子 七子 长使 少使 婕妤,自婕妤至充依,此四等为汉武帝所增设 娙娥 容华 充依 五官 顺常 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等,五个位号并立为最后一级 太子妻称妃,妾有良娣、孺人,共三级;皇孙妻称夫人,妾无位号,皆称家人子。东汉初开国时,后宫位号被大量删减,只剩贵人、美人、宫人、采女等四等级,且人数不定。但后来至汉桓帝、汉灵帝时,后宫女子不论后妃、女官、宫女等,总数多达二万人。3.魏曹操为魏王时,于王后以下定五等: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魏文帝时增设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明帝时又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省除顺成,这样在皇后以下定制十二等级:1)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 2)贵嫔,位次夫人,爵无所视; 3)淑妃,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 4)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 5)昭仪,爵比县侯; 6)昭华,爵比乡侯; 7)修容,爵比亭侯; 8)修仪,爵比关内侯; 9)婕妤,视中二千石; 10)容华,视真二千石; 11)美人,视比二千石; 12)良人,视千石。4.晋朝晋武帝取汉魏之制,参用古法,始设三夫人、九嫔: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位视三公; 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位视九卿。 九嫔以下还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5.隋朝隋朝初时,由于隋文帝之皇后—独孤伽罗善妒,因此后宫位号非常简单,虽有设置、但仍不正式作为皇妾;皇后一人 嫔,三员,掌教四德,视正三品。 世妇,九员,掌宾客祭祀,视正五品。 御女,三十八员,掌女工丝枲,视正七品。 又参循汉、晋旧制,设置六尚、六司、六典等女官职,以掌后宫典仪。因独孤皇后善妒,后宫位号形同虚设,在独孤皇后崩后,随文帝才又将之改为;贵人,三位 嫔,增至九人 世妇,增至二十七人 御女,增至八十一人 隋炀帝时期,隋炀帝又参阅古典,自制嘉名以充实后宫;皇后一人 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品正第一 九嫔;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品正第二 婕妤,十二员,品正第三 世妇;美人、才人十五员,品正第四 宝林二十四员,品正第五 御女二十四员,品正第六 采女三十七员,品正第七 另又有承衣刀人,皆随侍左右,并无员数,视六品以下 6.唐朝唐朝初开国时,参考前朝旧制而设立;皇后一人 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正一品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正二品 婕妤九人,正三品 美人九人,正四品 才人九人,正五品 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唐高宗时改制为;皇后一人 赞德二人 宣仪四人 承闺五人 承旨五人 卫仙六人 供奉八人 侍栉二十人 之后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又改宫制为;皇后一人 惠妃、丽妃、华妃、贵妃,各一人,正一品 六仪;波仪、德仪、贤仪、顺仪、婉仪、芳仪为正二品 美人,四人 才人,七人 尚宫、尚仪、尚服,各二人 7.宋朝宋朝立,沿唐制,设四妃、九嫔、等等。真宗、仁宗在位时,把九嫔扩充至十八人,仁宗又在妃级别中增一位号名宸妃。 宋朝定宫制为;皇后一人 四妃;贵妃、惠妃、丽妃、华妃九嫔;太仪、贵仪、妃仪、淑仪、婉仪、顺仪、顺容、淑容、婉容、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 婕妤 美人 才人 8.元朝元朝时,后宫位号简单朴素,只设有皇后、妃、嫔三等,但人数不定。虽然位号很少,但这不代表后宫人数也简单,元朝后宫以斡儿垛来区分后妃的地位,斡儿垛是宫帐的意思,一座宫帐里面可能同时住着好几位皇后和嫔妃,而在众多宫帐中,以第一宫帐中的第一皇后地位最尊。

希望你满意

1、正一品:皇后
2、从一品:皇贵妃
3、庶一品:贤妃;宸妃;淑妃;德妃
4、正二品:庄妃;惠妃;丽妃;敬妃;宁妃;贞妃
5、庶二品:妃
6、正三品:贵嫔
7、从三品:贵姬
8、庶三品:贵仪;贵媛;贵容;贵华
9、正四品:昭仪;昭媛;昭容;昭华
10、从四品:玉仪;玉媛;玉容;玉华
11、庶四品:淑仪;淑媛;淑容;淑华
12、正五品:婉仪;婉媛;婉容;婉华
13、从五品:修仪;修媛;修容;修华
14、庶五品:妙仪;妙媛;妙容;妙华
15、正六品:芳仪;芳媛;芳容;芳华
16、从六品:充仪;充媛;充容;充华
17、庶六品:嫔
18、正七品:婕妤
19、从七品:容华
20、庶八品:贵人
21、正九品:美人
22、从九品:才人
23、庶九品:良人
24、正十品:娘子
25、从 十 品:敬婉;明婉;芳婉;凝婉
26、庶 十 品:正华;婉华;顺华;穆华
27、正十一品:修训;敬训;明训;宁训
28、从十一品:修娴;承娴;慎娴;贞娴
29、庶十一品:宝林;御林;修林
30、正十二品:选侍;御侍;常侍
31、从十二品:娙娥;瑛娥;睦娥
32、庶十二品:承徽;宣徽;弘徽
33、正十三品:御女;采女;淑女
34、从十三品:更衣;华衣;表衣
35、庶十三品:常在
36、正十四品:颜则
37、从十四品:舞涓
38、庶十四品:答应


古代皇帝的妃子按等级是怎么排列的?视频

相关评论:
  • 19658486625古代后宫妃子等级排序是什么
    雷蒲星1、皇后:独尊一位,母仪天下。2、正一品:皇贵妃,仅此一位,地位仅次于皇后。3、从一品:惠妃、淑妃、贤妃、德妃,各有一位,为皇帝之宠。4、正二品:妃,共有四位,地位较高。5、从二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有一位。6、正三品:婕妤,共有四位,...

  • 19658486625古代皇帝的妻子按顺序分别称为什么?
    雷蒲星1. 皇后:作为皇帝的正室,是后宫之主,等级最高。2. 皇贵妃:正一品,仅次于皇后,是尊贵的妃子。3.贵妃、淑妃、贤妃、德妃:从一品,各有不同的美德称号。4. 夫人:正二品,地位较高的妃子。5. 妃:从二品,皇帝的侧室。6. 昭仪、昭媛、昭容:正三品,各有不同的荣誉称号。7. 淑仪、淑媛...

  • 19658486625古代妃子主要分几个等级
    雷蒲星一、主要等级 1. 皇后:皇室的最高统治者之妻,地位至高无上。2. 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是皇帝的高级妾室。3. 贵妃:再次之,但地位仍高于其他妃子。4. 妃:有四位,地位略低于贵妃。5. 嫔:数量较多,位阶再低一级。6. 贵人、美人、才人:地位较低,多为入宫不久的年轻女子。7. 选侍...

  • 19658486625古代妃子的等级标准是怎样的
    雷蒲星妃子等级:皇后,有掌管后宫的权利;正一品的贵妃、淑妃、贤妃、德妃;从一品(地位在正一品正二品之间)的夫人;正二品的妃(皇帝赐的字+妃,如李媛希叫希\/媛妃);从二品有很多,主要是昭仪、淑媛等;正三品的贵嫔;从三品的婕妤(jié yǘ);正四品的荣华;从四品的婉仪、顺仪等;正五品的...

  • 19658486625古代后宫妃子等级
    雷蒲星庶一品:皙贵妃、岚贵妃、卿贵妃、(各一名)正二品:贤妃 良妃 淑妃 德妃 (各1位)从二品:惠妃 姝妃 丽妃 昭妃 (各一名)庶二品:清妃 怡妃 雪妃 盈妃 (各1位)正三品:凌妃 兰妃 嘉妃 月妃 (各1位)从三品:芸妃 晴妃 宜妃 雨妃 (各1位)庶三品:文妃 樱妃 嫒妃 婉妃 (各1位)...

  • 19658486625古代皇帝的妃子按等级是怎么排列的?
    雷蒲星不同的朝代妃子的排位是不同的:1、周:夫人、嫔、世妇、御妻。周礼古制,对同等级的妃嫔人数有一定限制,即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2、东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东汉在西汉妃嫔位基础上大幅度简化 3、元:大皇后,皇后,贵妃,真妃,淑妃,丽妃,婕妤,丽人,才人,顺仪,淑华...

  • 19658486625皇帝的女人排位顺序
    雷蒲星皇帝的女人排位顺序 古代妃子位分顺序表不同时期的妃子等级顺序是不同的,大致可分为: 皇后 正一品:皇贵妃 从一品:惠妃、淑妃、贤妃、德妃各一位 正二品:四位妃 从二品:昭仪、昭容、昭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修仪、修容 正三品:四位婕好 从三品:婉仪、芳仪、芬仪、德仪、温仪各一位 正四品: 贵嫔 从四品...

  • 19658486625古代妃子的等级排名分别是什么?
    雷蒲星1、皇后;2、正一品:贵妃、淑妃、贤妃、德妃;3、从一品:夫人;4、正二品:妃;5、从二品:昭仪、昭媛、昭容、淑仪、淑媛、淑容、修仪、修媛、修容;6、正三品:贵嫔;7、从三品:婕妤;8、正四品:容华;9、从四品:婉仪、芳仪、芬仪、德仪、顺仪;10、正五品:嫔;11、从五品:小仪、...

  • 19658486625唐朝的妃嫔、公主、长公主、皇子、王爷、大臣、宫女……的等级
    雷蒲星第一:嫔妃 第二:长公主(一般是皇帝的姐妹的称号)第三:王爷(一般是皇帝的兄弟,叔伯之类的称号)第四:公主,皇子(一般是皇帝的子女的称号)第五:大臣 第六:宫女

  • 19658486625古代的妃嫔的排位表。从高到低。要详细!急急急!
    雷蒲星其他类似问题 2011-03-28 古代妃子的排位 241 2015-02-07 唐朝嫔妃等级排位表,要最详细的。 12 2013-06-12 古代宫廷地位排行表。按我说的顺序。皇后、皇上、皇贵妃、贵妃、... 56 2015-07-21 后语妃嫔排位表 32 2017-12-16 后宫妃嫔详细的排位表是怎样? 17 更多类似问题 > ...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