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道教祖师葛洪的宝诰?请告之全文。并把他的圣号全称以及历代的封号告知。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之外还有什么教~

道教——我国固有的本土宗教

是,道教是中国的固有宗教,但是,恐怕诸多人对鲁迅先生说过的话有点误解,这句话其实应该联系一下背景以及上下文,但是什么意思我忘了,反正现在对这句话有争论
“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是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近年来常为道教学者所引用并在社会上广泛宣传,以证明道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与伟大作用。然而,在学术界,对于鲁迅这句名言却有着截然相反的理解。

一、鲁迅的原意

甲:鲁迅先生的至理名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是用极其简洁的语言,肯定了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一个科学的论断,它纠正了长期以来在国内外流行的一种学术偏见,即儒家文化可以代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道教文化可有可无、毫无价值,甚至主张予以彻底消灭。

既然鲁迅先生所谓的“食人民族”是从“偶阅《通鉴》”中“悟”出来的,因此,要弄清“食人民族”所指为何,就应当弄清《通鉴》的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所宣扬的宗旨是什么。首先,《通鉴》应当是指《资治通鉴》,其作者不是道教徒而是鼎鼎大名的儒者司马光。其次,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的目的,是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借鉴之用,故他所宣扬的乃是儒家的封建礼教,不是道教的道义。另外,从《狂人日记》的内容和后来鲁迅本人“《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的说法,以及他根本没有提及意在暴露道教来看,鲁迅先生的“食人民族”这一论断所揭露的,主要应当是指儒家所宣扬的封建礼教的本质,而不是道教的本质。

乙:我们必须从具体语境出发,来理解鲁迅原意。1918年5月15日,鲁迅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鲁迅好友许寿裳读后觉得“很像周豫才的手笔”,于是写信去问。鲁迅于同年8月20日回信说:“《狂人日记》实为拙作,又有白话诗署‘唐俟’者,亦仆所为。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后以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种发见,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这段文字不仅回答了署名问题,更重要的是介绍了《狂人日记》的创作思路。《狂人日记》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向“吃人”旧文化宣战的檄文,虽然鲁迅在回信及《狂人日记》之中,并没有直接说道教“吃人”,但就其文字的内在逻辑看,意思非常清楚——“以此读史”,即以“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观点读史(包括《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这怎么能说鲁迅“食人民族”这一论断,所揭露的“主要应当是指儒家……而不是道教的本质”呢?

二、鲁迅对道教的一贯态度

甲:由于鲁迅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所以,他对于包括道教在内的传统旧文化是持批判的态度。但如果根据这些便断定鲁迅先生对道教完全否定,没有半句肯定的话,则不是事实。如他在《小杂感》中便说:“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这里他认为只有懂得了人们为什么往往憎恨世界三大宗教的教徒而不憎恨道士的道理,才能真正懂得中国,表明道教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有深厚根底。这也可以作为他的“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这一科学论断的一个旁注。

乙:实际上,鲁迅对道教的批判决不亚于对儒教的批判。查阅1918年至1927年间鲁迅涉及道教的话,没有半句肯定道教,批评、斥责的话倒有不少。可以说,鲁迅对于道教没有任何好感。比如:“在中国,从道士听论道,从批评家听谈文,都令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然而这也许倒是中国的‘永久不变的人性’罢。”这“令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与“永久不变的人性”,不正是对“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一说最形象的注解?更有甚者,鲁迅笔下的道士竟是一群毫无操守之徒:“佛教东来时有几个佛徒译经传道,则道士们一面乱偷了佛经造道经,而这道经就来骂佛经,而一面又用了下流不堪的方法害和尚,闹得乌烟瘴气,乱七八遭。”“中国自南北朝以来,凡有文人学士,道士和尚,大抵以‘无特操’为特色的。”毋庸讳言,在鲁迅的心目中,不仅儒教,道教更属负面———“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作为“中国根柢”的道教,又是怎样的性质?对国民“坏根性”的形成,起过怎样的作用?当负怎样的责任?其结论可想而知!

三、鲁迅的论断是否“绝非偶然”

甲:鲁迅先生之所以能够作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这个英明论断,绝非偶然。在当时的中国人中,除鲁迅先生以外,别人不具备作出这一科学论断的学识。因此,不能以鲁迅先生并非以道教史家闻名于世而贬低其意义。

乙:这一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符。事实上,“在当时的中国人中”,持此“科学论断”者大有人在,“绝非”鲁迅先生一人。用鲁迅原话,就是“此说近颇广行”。有证据表明,将道教视为中国愚昧、落后的根源,是当时诸多先进知识分子的共识。比如,钱玄同将道教称为“最野蛮的道教”。陈独秀说道教是“古说最为害于中国者”,“今之风水,算命,卜卦,画符,念咒,扶乩,炼丹,运气,望气,求雨,祈晴,迎神,说鬼,种种邪僻之事,横行国中,实学不兴,民智日僿,皆此一系学说之为害也。去邪说正人心,必自此始”。周作人也认为:“改良乡村的最大阻力,便在乡下人们自身的旧思想,这旧思想的主力是道教思想。”从当时钱、陈、周三人与鲁迅的亲密关系,以及四人皆为新文化运动主力人物这些因素,钱、陈、周的见解完全可以看做是对“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标准诠释;或者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是对钱、陈、周论述的高度概括。

四、鲁迅名言为何被广泛引证

甲:由于鲁迅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极其透彻的了解,所以他能向这种传统的学术偏见挑战,提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这样一个科学论断,令人为之耳目一新。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们在道教文化研究领域的逐步深入,道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被愈来愈多的人所认识。于是,鲁迅先生在八十多年前的这句至理名言,也就为愈来愈多的人所接受。愈来愈多的人体会到它的科学性和深刻性,认为它完全符合中国学术文化的历史事实。这也就是这句至理名言现今被愈来愈多的人所广泛引用的真实原因。

乙:道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支柱之一,具有十分巨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但是,鲁迅所谓“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意在批评。虽然从字面上看,这是一个肯定判断,然而,他对中国的“根柢”却完全否定,由此表达出的正是对道教的全盘否定。当我们满腔热情地肯定道教的历史作用,却引这位大人物对道教的否定评价为权威论据,实在是说不过去。这决不是一种严肃的学术态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怪事发生,一是我们对于要征引的文字,少了点细读与甄别的功夫;二是太想依傍名人。而其结果,是既误读了鲁迅,也无助于对道教的正确评价。由于这句颇含贬义的“名言”是鲁迅先生的“专利”,并且广为人知;所以,如果论著的主调是赞扬道教,即使从重要性角度,也不宜引用;否则,很容易引起误解。这样做非但不能纠正“偏见”,弘扬传统文化,反而适得其反,不论对学术研究还是道教本身,都只能起到负面作用。

抱朴宝诰

志心皈命礼

世为忠良,家有玄风①。从容仁义之门,逍遥清虚之境②。匡扶社稷,“伏波”威名扬万里。志心行道,“抱朴”圣号化十方③。妙契三皇内文,暗合五岳真形。潜修灵宝符命,秘饮玉液金丹④。《内外》两篇,无为自可定乾坤。《肘后》三卷,青蒿亦能夺造化⑤。《神仙》《隐逸》,接引后学。《金匮》《玉函》,恩济群生⑥。南海求道,罗浮演教。飞升玉京,游步太玄⑦。大圣大惠,大德大仁。慈悲祖师,抱朴真人。
注解:

世为忠良,家有玄风①:葛洪祖师的祖上葛浦庐先生为琅琊人,曾佐助光武帝完成兴汉大业,为东汉的骠骑大将军, 封下邳僮侯。葛浦庐先生高风亮节,将爵位让给了自己的弟弟葛文,并举家迁往丹阳句容。葛洪祖师的祖父葛奚在三国时期的吴国为官,历任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要职。父亲葛悌入晋后,历任太中大夫、大中正等,最后病逝于邵陵太守之位。祖师家族为官宦世家,有儒学传统。又葛洪祖师的从祖父为葛玄祖师,葛玄祖师师从仙人左元放,为古灵宝派高道大德,世称“太极仙翁”。葛玄祖师得道后,与张道陵祖师、许逊祖师、萨守坚祖师并称为“道教四大天师”。所以葛洪祖师的家族,又有道教的传承。

从容仁义之门,逍遥清虚之境②:葛洪祖师年少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他每日劳作之余,发奋读书,学习《孝经》、《论语》、《诗经》、《易经》等儒家经典,不仅如此,祖师于诸子百家之学,皆有观览涉猎。他又师从郑隐祖师,学习道家金丹之术。

匡扶社稷,“伏波”威名扬万里。志心行道,“抱朴”圣号化十方③:葛洪祖师博学多才,精通兵法,又晓畅遁甲、六壬、太一之法。不仅如此,祖师还有一身武艺,曾习练刀盾、单刀、双戟,又擅长弓术,曾亲手射杀敌军追兵。太安二年,张昌、石冰等人发动叛乱,时年二十岁的葛洪祖师加入朝廷军队平定暴乱,他献计献策,并亲率部曲大破敌军。因祖师力战有功,受封为“伏波将军”。战后,祖师主动放弃了军功官职,继续自己的修行求学之路,时人称其为抱朴之士,祖师遂以“抱朴子”为号。

妙契三皇内文,暗合五岳真形。潜修灵宝符命,秘饮玉液金丹④:葛洪祖师的师父郑隐祖师,以及他的岳父鲍靓祖师,都有“三皇派”的传承。郑隐祖师所受《三皇经》系帛和祖师得之于青城王君。鲍靓祖师所受《三皇经》得之于嵩山石室中,各有玄妙不同。两位祖师都将各自所得的《三皇经》传给葛洪祖师,又传授祖师《五岳真形图》、《灵宝五符真文》、《太清金液神丹经》等神仙之术。

《内外》两篇,无为自可定乾坤。《肘后》三卷,青蒿亦能夺造化⑤:葛洪祖师所著《抱朴子》一书,分为内、外篇。“内篇”论述神仙、炼丹、符箓等事,“外篇”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全书总结了魏晋以来的神仙家的理论,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集魏晋道家学说之大成。葛洪祖师所著《肘后备急方》一书,为中国医学史上第一本“临床实用手册”,收录了大量珍贵的医药文献,不少都是首次记录,如“天花病”、“沙虱病”、“狂犬病”等,为后世诊断和治疗此类疾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国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女士,更是直接受到《肘后备急方》的启发,根据书籍的记载,成功的从青蒿中提取出了抗疟的有效成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为人类战胜疟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全世界范围内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神仙》《隐逸》,接引后学。《金匮》《玉函》,恩济群生⑥:葛洪祖师撰写的《神仙传》和《隐逸传》等书籍,记录了历史上诸多神仙隐士的风采,影响了后世许多道门弟子,例如茅山上清派的宗师陶弘景祖师,“年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就是一个例子。葛洪祖师又撰写有《金匮药方》、《玉函方》等医学书籍,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和人民生命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南海求道,罗浮演教。飞升玉京,游步太玄⑦:葛洪祖师的师父兼岳父鲍靓祖师,曾任南海太守。葛洪祖师后来隐居于罗浮山,修仙炼丹,传道演教,从此罗浮山成为岭南道教圣地,他因此被尊为岭南道教的一代宗师。祖师于东晋兴宁元年,功圆行满,坐化升仙。

道友慈悲,这是正一早晚功课经中的葛仙翁宝诰,是我们道教徒每天都要用到的,希望能帮到你。福生无量天尊。
【葛仙翁宝诰】 志心皈命礼
天台得道 阁皂成真 昔受东华复转西蜀 诏命玉京金阙 位登太极仙班 慈怜拯拨于沉沦 恩念普资于苦爽 葛天氏遗风显著 勾漏令丹砂俱存 括苍仍游 罗浮乃止 修间玉笥(Sì) 修理金书 大悲大愿 大圣大慈 太上玉京 东吴太极左宫仙翁 雷霆玄省 天机内相 玉虚紫灵 普化玄静 常道冲应 孚佑真君 垂恩广救 慈悲大帝 度人无量天尊

志心皈命礼.天台得道,阁皂成真,昔受东华,复转西蜀,昭命玉京金阙,位列太极仙班,慈怜拯拔于沉沦,恩念普滋于苦爽,葛天氏遗风显著,勾漏令丹砂俱存,括苍仍游,罗浮乃止,修理玉笥,修理经书,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大上玉京,东吴太极左宫似翁,雷霆玄省,天机内相,玉虚紫灵,普化玄静,常道冲应,孚佑真君,垂恩广教,慈悲大帝,度人无量天尊.

葛洪号:抱朴子 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


谁知道道教祖师葛洪的宝诰?请告之全文。并把他的圣号全称以及历代的封号告知。视频

相关评论:
  • 15319593613道教四月初八什么日子
    巴策希阴历四月初八,是道教尹喜真人圣诞、天师葛祖圣诞、也传说是佛教佛祖显世的降生之日。葛天师,仙公讳玄,字孝先,丹阳句容人,生于汉延熹七年甲辰四月初八。生而秀颖,英姿振发,天才超轶,性识明茂,学通古今,经传子史靡不概览。与张道陵天师、许逊天师、萨守坚天师合称四大天师、“金阙玉神慈悲...

  • 15319593613道教都有哪些经典
    巴策希玄门日诵晚坛功课经:经前诸韵赞、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拔罪妙经、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太上道君说解冤拔罪妙经、诸真宝诰、中堂赞及报恩宝诰等、...著名道士、道医祖师孙思邈,以及中国古代的名医葛洪、朱丹溪等都是著名的道士。 道教与道医学以及传统中医学有着很深的渊源。 所以说:从正面讲,道教的经典...

  • 15319593613中国最早的巫教的信息哪位指点一下
    巴策希其三,鬼国幽都──丰都的形成与巫教、道教发祥于巴渝直接相关。原始巫教本信鬼,商朝称西南地区的大方国为“鬼方”、“鬼国”。《蛮书》卷十引《夔城图经》:“夷事道,蛮事鬼。”晏殊《类要》:“白虎事道,蛮与巴人事鬼。”道教继承巫教信鬼,故称“鬼道”。晋葛洪《神仙传》载:东汉阴长生、王方平在...

  • 15319593613真武大帝(道教北极四圣之一)详细资料大全
    巴策希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荡魔天尊、玉虚师相、九天降魔祖师、无量祖师,全称真武荡魔大帝,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真武大帝本为颛顼的辅佐之神玄武,后来真武大帝接替北方天帝颛顼成为镇守北方的天帝,颛顼则成为统治阴间的酆都大帝。现在湖北武当山供奉的主...

  • 15319593613道教里面有对佛祖的说明吗 道教是否认为作仙和作佛是一回事?
    巴策希道家的神仙和佛教的佛菩萨有什么区别 道家的神仙和佛教的佛菩萨有什么区别?首先必须明确,大罗金仙不落轮回——道教的仙道并非佛教的天人道。要想知道道家修行能否超脱三界六道,首先,我们要确认一点:什么是仙?一些顽愚的佛教徒为了标榜佛教的高明,经常自说自话,比如“道家的果位最高是也只是仙,不能脱离生死轮回”这...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