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的成因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瀑布的成因是什么?~

瀑布在地质学上叫跌水,即河水在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地从高空跌落。瀑布是怎么形成的?

瀑布在地质学上叫跌水,即河水在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地从高空跌落的现象。在河流存在的时段内,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
形成原因:
1.岩石类型的差异
河流跨越许多岩相边界。如果河流从坚硬的岩石河床流向比较柔软的岩石河床,较软的岩石河床很可能的侵蚀更快,并且两种岩石类型相接处的坡度更陡。当河流改变方向并露出不同的岩石河床间的相接处时,便会发生这种情况。
2.河床上有许多条状的坚硬岩石
河床上有许多条状的坚硬岩石。尼罗河上已出现一系列大瀑布,尼罗河水已充分侵蚀河床,结果露出坚硬的结晶质基底岩。

扩展资料:瀑布是流动的河水突然而近似垂直跌落的地区,是河水流动中的主要阻断。
瀑布也称河落(falls,亦译瀑布),有时也称大瀑布(cataract),后者尤用于谈及很大的水量时。比较低、陡峭度较小的瀑布称小瀑布(cascade),这名称常用以指沿河一系列小的跌落。有的河段坡度更平缓,然而在河流坡降局部增加处相应出现湍流和白水,这些河段称急流。
在一些情况下,瀑布的位置因悬崖或陡坎被水流冲刷而向上游方向消退,而在另一些情况下,这种侵蚀作用又倾向于向下深切,并斜切包含有瀑布的整个河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任何可能形成的瀑布不可避免地消失。
河流的能量最终将产生出一个相对平滑的、凹面向上的纵剖面。甚至当作为河流侵蚀工具的碎石不存在的情况下,可用于瀑布基底侵蚀的能量也是很大的。与任何大小的瀑布相关、也与流量和高度相关的特征性特点之一,就是跌水潭的存在。
跌水潭是在跌水的下方,河槽中被掘蚀出的盆地。在某些情况下,跌水潭的深度可能近似于造成瀑布的陡崖高度。跌水潭最终造成陡崖坡面的坍塌和瀑布的后退。
造成跌水的悬崖在水流的强力冲击下将不断地坍塌,使得瀑布向上游方向后退并降低高度,最终导致瀑布消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瀑布

一、岩石类型的差异。

河流跨越许多岩相边界。如果河流从坚硬的岩石河床流向比较柔软的岩石河床,较软的岩石河床很可能的侵蚀更快,并且两种岩石类型相接处的坡度更陡。当河流改变方向并露出不同的岩石河床间的相接处时,便会发生这种情况。

二、河床上有许多条状的坚硬岩石。

河流跨越许多岩相边界。如果从坚硬的岩石河床流向比较柔软的岩石河床,很可能较软的岩石河床的侵蚀更快,并且两种岩石类型相接处的坡度更陡。当河流改变方向并露出不同的岩石河床间的 相接处时,便会发生这种情况。

三、地球表面的运动使高原进一步加高,而河流就在它的边缘地带,这样就形成了高原上的瀑布。

扩展资料

一、世界上最高的瀑布:兰溪瀑布

安赫尔瀑布又叫天使瀑布,位于南美委内瑞拉的丘伦河上。美国探险家安赫尔原本是来南美洲找黄金的,没想到无心插柳找到了南美最高瀑,遂得以命名。

天使瀑布从高原陡壁直泻而下,落差竟然高达979米,相当于13座黄果树瀑布的叠加。瀑布总体分为两级,先倾泻807米后落在一块岩壁上,然后再跌落172米,才下到水面。

二、世界上最宽的瀑布

伊瓜苏瀑布位于巴西与阿根廷交界处,因水流来自伊瓜苏河而得名。宽阔的大河奔流到此地,遭遇到落差巨大的U形峡谷,便顺势而下,形成一片景象壮观的半圆形瀑布群。

据统计,伊瓜苏瀑布群共有大小瀑布270余条,平均落差为80多米,总宽度最高时达到4000余米,让人彻底置身瀑布长卷之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瀑布



瀑布在地质学上叫跌水,即河水在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地从高空跌落。瀑布是怎么形成的?



‘成因1’
流动的河水突然而近似垂直跌落的地区。瀑布表示河水流动中的主要阻断。在大部分情况下,河流总是透过侵蚀和淤积过程来平整流动途中的不平坦之处。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河流那长长的纵断面(坡度曲线)形成一平滑的弧线∶河源处最陡,河口处最和缓。瀑布中断了这弧线,它们的存在是对侵蚀过程进展的一个测定。瀑布也称河落(falls,亦译瀑布),有时也称大瀑布(cataract),当谈及很大的水量时,后者尤为常见。比较低、陡峭度较小的瀑布称小瀑布(cascade)。这名称常用以指沿河一系列小的跌落。有的河段坡度更平缓,然而在河流坡降局部增加处相应出现湍流和白水,这些河段称急流。
在一些情况下,瀑布的位置因悬崖或陡坎被水流冲刷而向上游方向消退,而在另一些情况下,这种侵蚀作用又倾向于向下深切,并斜切包含有瀑布的整个河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因素的任何一个或两个在起作用,河流不可避免的趋势是消灭任何可能形成的瀑布。
河流的能量最终将建造起一个相对平滑的、凹面向上的纵剖面。甚至当作为河流侵蚀工具的碎石不存在的情况下,可用于瀑布基底侵蚀的能量也是很大的。与任何大小的瀑布相关、也与流量和高度相关的特征性特点之一,就是跌水潭的存在,它是在跌水的下方,在河槽中掘蚀出的盆地。在某些情况下,跌水潭的深度可能近似于造成瀑布的陡崖高度。跌水潭最终造成陡崖坡面的坍塌和瀑布后退。
造成跌水的悬崖在水流的强力冲击下将不断地坍塌,使得瀑布向上游方向后退并降低高度,最终导致瀑布消失。
‘成因2’
世界上最著名的三个大瀑布是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尼亚加拉瀑布,非洲赞比西河上的维多利亚瀑布和阿根延、巴西及巴拉圭之间的伊瓜苏瀑布。
世界最高的瀑布是四川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境内的兰溪瀑布。总落差1040米(3120尺)。尚有争议的世界最大瀑布是寮国湄公河上的孔恩瀑布(Chutes des Khone,英语作Khone Falls),虽然落差只有70米(230尺),但流量估计有11,600立方米/秒(410,000立方尺/秒)。
瀑布的形成可能认为很简单,就是一条河流翻过一个悬崖峭壁,就形成了一个瀑布。其实瀑布的形成主要有三种:其一就是像尼亚加拉瀑布,它是尼亚加拉河水翻过白云石的岩壁,直落入下面的一个大水池里,翻滚流飞的水流不休止地浸蚀页岩,淘空了白云岩的岩洞,一块块的白云岩崩落而下,使得悬崖永远陡峭。
另一种瀑布的形成就是在古代有一大块熔化了的岩石从下面挤上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岩石硬化了,后来就在河道中形成了一堵墙。中国的黄石瀑布就是这样形成的。
第三种情况是:古代的冰川切入山谷之中,使两侧形成悬崖峭壁,瀑布由此生成。
此外,地球表面的运动使高原进一步加高,而河流就在它的边缘地带,这样就形成了高原上的瀑布。
形成瀑布的条件有几个。瀑布存在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便是岩石类型的差异。河流跨越许多岩相边界。如果从坚硬的岩石河床流向比较柔软的岩石河床,很可能较软的岩石河床的侵蚀更快,并且两种岩石类型相接处的坡度更陡。当河流改变方向并露出不同的岩石河床间的相接处时,便会发生这种情况。尼加拉瀑布组成美国与加拿大间的部分疆界,其河床上有一块斑驳的白云石顶板岩石,压在一连串较软的页岩和沙岩之上。
形成瀑布的另一相关原因是河床上有许多条状的坚硬岩石。尼罗河上已出现一系列大瀑布,尼罗河水已充分侵蚀河床,结果露出坚硬的结晶质基底岩。
其他瀑布较少由岩层的特性形成,更多由陆地的结构和形状而形成。例如,隆起的高地玄武岩可形成坚硬的台地,河水在其边缘产生瀑布,北爱尔兰的玄武岩上便是这样。在远比这个更大的规模上看,非洲南半部的岩石外表结构--一块很高的高地,四周是陡坡--使该地区大部分主要的河流都产生瀑布和急流。其中有刚果河上的李文斯敦瀑布(Livingstone Falls)和橘河上的奥赫拉比斯瀑布(Augrabies)。一般情况下,随着山区地形的坡度加大,瀑布的数量也就增多。
河水侵蚀和地质特征并不是产生瀑布的仅有因素。沿着断层进行的构造运动会将坚硬和软性岩石聚拢在一起,促成瀑布的产生。河床海平面的急降使下蚀作用增加,并使河床上的裂点向上游方向后撤(或者说,坡度的急剧变化标示着河床基准水面的变化)。依赖海平面、河水流动和地质特征(以及其他因素),河落或急流可能在河床上出现裂点之处得到发展。冰川作用已形成众多瀑布,那里的河谷已被冰蚀过度加深,支流河谷被留在陡峭的河谷两侧高处。加利福尼亚州一座由冰川作用凿出的约塞米蒂瀑布(Yosemite)便从436米(1,430尺)高度的一个悬谷跌落下来。
从河流的时间尺度来看,瀑布是一种短暂的现象,终将销声匿迹。其侵蚀速度取决于一已知瀑布的落差、水量、岩石的种类和结构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有时由于悬崖或陡坡的溯源侵蚀而使瀑布向上游退缩;在其他情况下,侵蚀会产生下切作用而将瀑布所在的整个河段夷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凭藉这两种手段或其中任一种手段,河流的必然趋势是消除既已形成的瀑布。河流的能量总是趋于使河流呈现比较平滑的凹形纵向剖面。
即使没有作为河流侵蚀工具的曳出岩屑,瀑布基部能获得的侵蚀能量也是极大的。任何水量和落差大的瀑布的一个特征是有由瀑布跌落底部淘蚀成的深潭。有时潭的深度几乎等于产生瀑布峭壁的高度。深潭最终造成峭壁曝露的表面坍塌和瀑布的后撤。在某些地方,瀑布的后撤是一明显的特征。譬如,在尼加拉的瀑布已从开始处的悬崖正面后撤11公里(7哩)。现今尼加拉瀑布的大部分水体被转用于水力发电,但据估计,按正常流量计算,瀑布后退率将是每年约1米(3尺)。
‘成因3’
中国有许多著名的瀑布,像位于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部的黄果树瀑布、安徽省黄山的九龙瀑布、黑龙江省牡丹江上镜伯湖出口处的吊水楼瀑布、浙江省雁荡山马鞍岭西的大龙湫瀑布、山东崂山的龙潭瀑布、云南最大最壮观的大叠水瀑布、广西西隆的冷水瀑布等等。这些瀑布,均以其独特、壮美的气珍珠滩瀑布(15张) 势,吸引着古今中外的许许多多游客,也由此产生了不少赞美瀑布的名篇佳作。那么这些令人陶醉的瀑布是怎样形成的呢?
据科学家说,形成瀑布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组成河床底部的岩石软硬程度不一致,被河水冲击侵蚀得厉害,形成陡坎,坚硬的岩石则相对悬垂起来,河水流到这里,便飞泻而下,形成了瀑布。也可以说,河水在河道中奔流,遇到河床的陡坎时,便跌下来,形成了瀑布。除此之外,还有因山崩、断层、熔岩堵塞、冰川等作用,形成瀑布的。
‘成因4’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名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生动而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
瀑布是怎样形成的呢?河水在河谷中奔流,遇上了陡峭的地形,流水跌下来就形成了瀑布,所以瀑布又称为跌水。地势越陡,水量越大瀑布越壮观。
在一些名山大川中,差不多都有瀑布。中国比较有名的瀑布属贵州黄果树瀑布,宽81米,水从74米高的断崖中跌下,发出轰隆巨响,浪花四溅,水珠飞扬。
世界上最高的瀑布是四川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境内的兰溪瀑布,它的高度是1055米。



首先,瀑布的形成是有两种,一个是天然,一个是人工。
先说天然的,顾名思义,是天然形成的,是由于流水通过河道的时候,河道出现断层所导致的。
另一种是人工,也是顾名思义,是人为造成的,如果你学水利工程应该有一个章节讲高山引水的一个技术,如果你是外行,就知道是修河时使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即可。


瀑布的成因视频

相关评论:
  • 17565665970我国瀑布案成因可分为几种类型?
    邓亲康答:瀑布按成因可分为岩溶型,构造型,堰塞型,差异侵蚀型。

  • 17565665970瀑布群是如何形成的?
    邓亲康答:瀑布的成因,尤以大峡谷河床瀑布的形成最为典型,是在内外营力相互作用下导致地形差异,由此表现出河流水作用的一种阶段性河床地貌的表现。其形成因子的作用应该是综合性的、复杂的。当然在分析其形成因子中,会有主要的或次要的之分,也可说是在一系列特定条件下受到共同的作用,在某一时间阶段上的一种...

  • 17565665970瀑布是河水吗?
    邓亲康答:瀑布成因 要形成一条瀑布,两样因素必不可少:一是水,二是落差。水源的千差万别和落差形成原因的各式各样,导致了瀑布的多种成因:在同一河流上,由于构成河床的岩石有软有硬,软的地方被冲蚀的快,硬的地方则冲蚀得慢,在软硬岩石的交界处,河床高低相差很大,大多数河流瀑布就是这样形成的;由于...

  • 17565665970黄果树瀑布的地质形成
    邓亲康答:黄果树大瀑布的成因要上溯至二亿多年前的中三叠纪,那时黄果树一带沉积了一套巨厚的碳酸盐岩。黄果树瀑布发育在一套“中三叠世中统关岭二段中厚层夹少量薄层状云灰岩”中,位置在翁寨小背斜东翼。黄果树瀑布形成时期的白水河,是一条发育于距今10万—50万年之间,第四纪中、晚更新世时期由“宽谷期”...

  • 17565665970黄河壶口瀑布成因及名字的由来
    邓亲康答:形成瀑布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组成河床底部的岩石软硬程度不一致,被河水冲击侵蚀得厉害,形成陡坎,坚硬的岩石则相对悬垂起来,河水流到这里,便飞泻而下,形成了瀑布。也可以说,河水在河道中奔流,遇到河床的陡坎时,便跌下来,形成了瀑布。除此之外,还有因山崩、断层、熔岩堵塞、冰川等作用,形成...

  • 17565665970黄果树瀑布是怎么形成的?
    邓亲康答:黄果树大瀑布的成因要上溯至2亿多年前的中三叠纪,那时黄果树一带沉积了一套巨厚的碳酸盐岩。黄果树瀑布发育在一套“中三叠世中统关岭二段中厚层夹少量薄层状云灰岩”中,位置在翁寨小背斜东翼。黄果树瀑布形成时期的白水河,是一条发育于距今10万—50万年之间,第四纪中、晚更新世时期由“宽谷期”...

  • 17565665970伊瓜苏瀑布瀑的成因是什么?
    邓亲康答:它开始由北向南分隔两国,又忽然拐了个比90度还要大的弯,向东流去。这个弯拐得太大了,东边的地势毫无连续性,低了一大截,于是,就有了这个马蹄形的让人过目难忘的大瀑布。悬崖边有无数树木丛生的岩石岛屿,使伊瓜苏河由此跌落时约分为275股急流或泻瀑,瀑布跨越两国,被划在各自国家公园中,每年...

  • 17565665970毛里求斯海底瀑布成因
    邓亲康答:一:特殊的地理结构毛里求斯岛西南端的莱姆内海岸有一条很深的海沟。在洋流的作用下,沉在海底的白色淤泥和沙子不断流下海沟,再流到海底。这种高度差会形成瀑布般的景象。据专家测试,每秒钟约有50亿吨海水被倒掉!像瀑布一样,似乎整个岛都在被一条巨大的下水道吸走。2:阳光的反射要形成水下瀑布的...

  • 17565665970米仓山龙潭瀑布成因
    邓亲康答:河床断裂。龙潭瀑布位于米仓山镇,由于该处的河床突然成断崖而形成了瀑布景观,标高980米,瀑高25米,瀑布下的深潭近圆形,直径14米,上窄下宽,底部幽深。

  • 17565665970黄果树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邓亲康答:是自然形成的,但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黄果树瀑布前的箱形峡谷,原为一落水溶洞,后来随着洞穴的发育,水流的侵蚀,使洞顶坍落,而形成瀑布。因此是由落水洞坍塌形成了黄果树瀑布。由于一个瀑布的形成过程是与瀑布所在的河流的发育过程紧密相关的,故黄果树瀑布的形成过程须与白水河的演化发育历史结合起来考虑...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