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是由哪三个小故事组成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将相和是由哪那三个小故事组成的~

亲,很高兴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将相和中讲了完璧归赵,渑(miǎn)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课文开篇就叙述蔺相如以布衣身份为赵国化解了和氏璧带来的危机,得到赵王的赏识。之后又在渑池之会上以其过人智慧保护了赵国的尊严,更是官拜上卿。他的成功终于引来廉颇的不满,处处找蔺相如的麻烦,但是蔺相如并没有被当时国内的和平假象所欺骗,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维持着与廉颇和平。于是就有了后来的负荆请罪。因此这三个故事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两人之间的矛盾由于蔺相如的步步高升而逐渐被激化,在负荆请罪这个故事里达到顶峰,这是全文的高潮,也是结尾。同时也是二人关系的转折点,最后两人携手一起为了赵国的富强而努力。

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完璧归赵”是“渑池之会”的原因;“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是“负荆请罪”的原因,“负荆请罪”是“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结果。

完璧归赵
蔺相如本赵国一门客,廉颇乃武将。危难之时,蔺进入秦国,将秦王欲霸占的和氏璧给拿回来。有胆有谋回赵国后升官。
渑池之会
赵王秦王渑池相会,蔺相如以“五步之内血溅大王”要挟秦王,使秦王欲诋毁赵王的奸计不得逞。升官为相,位居廉颇之上。负荆请罪廉颇不服蔺相如,认为蔺相如凭嘴舌之功,不可居其上,并称“见必辱之”,蔺相如却躲着他。
负荆请罪
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扩展资料:
将相和详述
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璧归赵。
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蔺相如诓说玉上有一小疵点,要指给秦昭王看,拿回了宝玉。他在庭柱旁站定,说:赵王担心秦国自恃强大,得和氏璧而不给城邑,经过我劝说方才答应。
赵王斋戒5天,然后才让我捧璧前来,以示对秦国威严的尊重和敬意。不料大王礼仪简慢,毫无交割城邑的诚意,若大王一定要抢走宝玉,我宁可将一颗脑袋与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无奈,只得划出15个城邑给赵。
蔺相如估计秦昭王不过是假意应付,便提出要秦昭王也应斋戒5日,再郑重其事地交换。秦昭王只好应允。蔺相如便派随从怀藏和氏璧,偷偷从小道返回赵国。秦昭王斋戒完毕,举行交换仪式时,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回赵之事告诉秦昭王,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将相和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8课)

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

文章简介:

将相和源于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

蔺相如、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处处对廉颇容忍谦让,终使廉颇愧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由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的大文学家和历史学家,父亲是西汉一个很有学问的史官。司马迁从小就跟父亲来到长安,10 岁开始攻读古文, 学习非常刻苦。

20 岁后他漫游大江南北, 到过长城、 渡过黄河、 登过泰山、 经过长江, 一路上采访民间传说, 考察文物古迹, 搜集历史资料,这些活动大大地丰富了他各方面的知识, 培育了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司马迁漫游回来后, 当了一名小官。不久他父亲病危, 临 去世前 拉着司马迁的手说:“我家世世代代都当史官, 你将来也会接替这个职务。我早就想写一部通史, 但这个愿望实现不了啦! 你一定要继承我的事业, 千万不要忘记啊!”司马迁坚定地回答:“我虽然没什么才能, 但我一定实现您的愿望! ”

后来,司马迁当了史官,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皇家图书馆里的藏书、档案, 整理和考证历史资料。那时的文字都刻在木简上或写在丝绢上,有时一部书就要堆满一间屋子,读书是很不容易的。到41 岁那年,他开始写《史记》。6年后,司马迁因直率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得罪了皇帝,被关进监狱。

他在狱中身体受到严重摧残,曾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又觉得:“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轻於鸿毛。”如果就这样轻易死去,《史记》由谁来完成呢?他决心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

人物背景: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

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

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
“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蔺相如不畏强暴,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由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的

完壁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

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


《将相和》是由哪三个小故事组成的?视频

相关评论:
  • 15817055038《将相和》是由哪三个小故事组成的?
    娄绿龙《将相和》这个故事由三个小故事组成,分别是:1. 完璧归赵:讲述了蔺相如奉命带着赵国的宝玉和氏璧出使秦国,成功将其完好无损地归还给赵国的故事。2. 渑池之会:描绘了蔺相如与秦王在渑池相会的情景,蔺相如机智应对,使得赵王在会议中不受辱,维护了赵国的尊严。3. 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讲述了蔺...

  • 15817055038《将相和》以___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___的活动为线索,通过__
    娄绿龙《将相和》文章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将相之用由和到不和又到和的过程,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爱国精神,同时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

  • 15817055038《将相和》是由哪三个小故事组成的?
    娄绿龙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第三个故事: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文章简介:将相和源于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蔺相如、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

  • 15817055038《将相和》是由哪三个小故事组成的? 《将相和》课文背后的三个故事
    娄绿龙《将相和》主要讲了完璧归赵、渑(miǎn)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1、课文开篇叙述蔺相以布衣身份为赵国化解了和氏璧带来的危机,得到赵王的赏识。2、之后又在渑池之会上以其过人智慧保护了赵国的尊严,更是官拜上卿。3、他的成功终于引来廉颇的不满,处处找蔺相如的麻烦,但是蔺相如并没有被...

  • 15817055038《将相和》是由哪三个小故事组成的?《将相和》课文背后的三个故事
    娄绿龙《将相和》这个故事由三个经典的小故事组成,它们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首先,“完璧归赵”讲述了蔺相如如何以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归还给赵国,因此得到了赵王的信任和重用。其次,“渑池之会”展示了蔺相如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杰出表现。在这次会议上,他...

  • 15817055038将相和中的将指什么?相指什么?文章中的三个小故事是什么
    娄绿龙一、《将相和》中的将军是指廉颇,相是指丞相蔺相如。二、三个小故事分别为:1、完璧归赵:讲述了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的故事。2、渑池之会:秦国大军正欲向南攻打楚国,为安定东方的局势,在秦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与赵惠王相约在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相会修...

  • 15817055038课文《将相和》有三个故事,这三个小标题分别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娄绿龙课文《将相和》有三个故事,这三个小标题分别是:1、完璧归赵 2、渑池之会 3、负荆请罪。主要内容是:秦昭襄王假以十五城向赵国索取宝玉和氏璧,赵惠文王知其诈而不敢抗。蔺相如自荐携璧赴秦,察知秦王无诚意,亲试油鼎,大义责秦,完壁归赵。秦昭襄王又设宴渑池,请赵王赴会,蔺相如伴随王前往...

  • 15817055038《将相和》这篇课文是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的,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关系是...
    娄绿龙亲,很高兴可以回答你的问题。将相和中讲了完璧归赵,渑(miǎn)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课文开篇就叙述蔺相如以布衣身份为赵国化解了和氏璧带来的危机,得到赵王的赏识。之后又在渑池之会上以其过人智慧保护了赵国的尊严,更是官拜上卿。他的成功终于引来廉颇的不满,处处找蔺相如的麻烦,但是...

  • 15817055038...廉颇蔺相如传改写的有什么什么什么三个小故事组
    娄绿龙1. 课文《将相和》是以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为基础进行改编的,包含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以及“负荆请罪”三个著名的故事。2. 改编后的课文以史实为依据,生动地描绘了廉颇与蔺相如两位历史人物的形象,并通过他们的故事展示了古代中国的政治智慧与国家利益至上的理念。3. ...

  • 15817055038将相和三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娄绿龙《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三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完璧归赵: 起因是秦王想用十五座城池换赵国的和氏璧。经过是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诚意,就骗他说璧上有瑕疵夺回了和氏璧,毁璧相逼。结果是顺...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