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食家珍之三|刀削面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我是吃着刀削面长大的,所以于我,刀削面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一种情结,是家和乡愁,是过往岁月的味道,它已经深深烙印在我的灵魂里。

正宗的大同削面做法是这样的:

1. 削面刀是用铁皮打弯了,一侧卷边,另一侧边缘削薄。

2.和面是制作刀削面的关键,面要和的硬一些,醒的时间越长,削出来的面越光滑,月劲道。

3.光滑的面团放在拖板上,左手托板,右手削面。削面是体力活儿,也是技巧活儿,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

4.肉臊子是大同刀削面的灵魂,肉丁加秘制的调料熬制,据传好的削面馆都有自己的独家臊子配方,熬出来的臊子香飘十里。

当然寻常百姓家吃的都是家常的口味。小时候,我常吃的刀削面有西红柿鸡蛋卤子的,肉哨子的,还有炝锅汤面的那种,还有一种炒面。

我们晋北人的早餐都是从一碗汤面开始的,所以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做刀削面。母亲的刀削面做得极好,我从小看着她削面,耳濡目染也就学会了。

差不多十一二岁的时候,有一阵子母亲上班中午不回家,我自己和面,给弟弟做刀削面吃。至于削出来的面如何,我早就忘记了,估计至少是能吃,没把我们姐弟饿着。

有一次和我弟闲聊,他说永远忘不了我给他做的“牛舌头”一样厚的刀削面。

长大以后,我在异乡求学,再后来辗转到更远的地方立业,成家。一路走来,每次想家了,就想起刀削面,好在现在在全国各地都能找到刀削面馆子,味道也凑乎。

几年前,我在维也纳旅行,一天中午偶遇了一家山西面馆,老板是太原人,越聊越投机,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他乡遇故知”吧。那顿饭是我十几天吃过的最舒心的一顿。

中间有个小插曲,我的面刚上来就被二宝一不小心打翻了。老板赶快找人收拾了桌子,然后二话没说就又给我上了一碗,后来买单的时候,老板怎么都不要那碗重做的面钱。  这件小事,我一直记得。

其实自己做刀削面也很简单,只是需要一把削面刀,传统的削面刀需要功夫,新手一般很难掌握,不过现在网上有卖简易削面刀,用做起来就简单多了。

现在刀削面算是我的家常便饭。只是和面比较费劲,我都交给了厨师机,十分钟就可以揉出来光滑的面团, 做一顿刀削面也最多二十分钟,家人都很喜欢吃。

这么多年我一直念念不忘母亲的做的那碗面,可是母亲已日渐年迈,精力远不如从前,那几年每次回家,母亲还是坚持给我做刀削面吃,今年却明显感觉母亲干不动活儿了。

父母操劳了一辈子了,晚年也算幸福。他们常说儿女的日子虽没有大富大贵,至少称心如意,他们也很满足了。老爸也很想得开,哪天老两口懒得做饭了,就去饭店吃。

今年夏天回老家,每天清晨,老爸都带我去面馆吃刀削面。饭馆在一条小巷子里,房子很破旧,外面黑乎乎的,感觉像刷了一层煤灰。

老爸说是全镇上最好的面馆,一定要让我尝尝,他说这家的刀削面和我小时候吃的味道一样。后来我跟着老爸在这家连着吃了一个礼拜的早餐,味道确实正宗,臊子浓香,面条劲道。

在面馆里的食客很多都是熟人,他笑着地向别人介绍说:“这是我女儿。”

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我永远是他值得骄傲的女儿,他永远是我年轻帅气,像大山一样可以依靠的老爸。 那一刻,我觉得好幸福。

刀削面馆里飘着肉臊子的香味,那种香气让人满足,让人眷恋,也让我长长久久地回忆。

文字家园投稿专区


面食家珍之三|刀削面视频

相关评论:
  • 13736008456请大家谈谈对山西人的印象
    汤哄非那么,山西人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是否确有与众不同的,那里是“刀削面,像腰带;三轮车,倒着踩……”是啊,笔者到过国内外许多地方,品味过不少南北风味面食和西餐,可刀削面确系独树一帜,即使意大利通心粉品种繁多,但如此宽厚的刀削面也是绝无仅有的。太原和山西其它城市街头的三轮车,确有倒着踩...

  • 13736008456请大家谈谈对山西人的印象
    汤哄非那么,山西人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是否确有与众不同的,那里是“刀削面,像腰带;三轮车,倒着踩……”是啊,笔者到过国内外许多地方,品味过不少南北风味面食和西餐,可刀削面确系独树一帜,即使意大利通心粉品种繁多,但如此宽厚的刀削面也是绝无仅有的。太原和山西其它城市街头的三轮车,确有倒着踩...

  • 13736008456武汉有什么好吃的
    汤哄非武汉热干面与山西的刀削面、两广的伊府面、四川的担担面、北方的炸酱面并称为中国五大名面,是武汉地区...而今,热干面已遍及江城,历久不衰,武汉人过早(吃早餐)更是离不开这一种具特色的面食。 1930年,...“蔡林记”热干面的品种的变化:1983年前为三个品种,即叉烧热干面、全料热干面、虾米热干面。1996年6月...

  • 13736008456武汉著名小吃有哪些
    汤哄非武汉热干面与山西的刀削面、两广的伊府面、四川的担担面、北方的炸酱面并称为中国五大名面,是武汉地区的传统小吃之一。据说,上个世纪30 年代初期,汉口有个叫李包的人在关帝庙一带卖凉粉和汤面。一个夏天的晚上,李包还剩下许多面没卖完,他怕发馊变质,就把面条煮熟后捞起来晾在案板上。在收拾东西...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