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养幼儿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教师怎样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教师心理素质的各种成分可具体分为:
1、教师角色认知
教师角色认知是指教师个人对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认识以及对教师职业与社会其他职业的关系的认识。对于教师来说,只有清楚的角色认知才能在社会情境中找准定位,恰当行事,做到与现实保持一致,达到良好的角色适应。
2、教师角色体验
教师角色体验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受到社会及家长、学校学生和同伴教师的评价与期待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这里一方面包括教师情绪的自觉能力,即教师对自己情绪的“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并能够进行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还包括教师对他人情绪的觉察能力。
3、教师角色期待
教师角色期待是教师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对自己角色行为的看法和期望。一是自我期待,个人对自己教师行为及其发展的期望;二是社会期待,是社会上他人对教师个体角色行为的看法、评价和期望。
4、教师自身品格
如果把教师看成学生的楷模,则更注重于对教师人品上的角色规范。譬如,深化师德建设,做诚信教师,这就要求教师道德高尚、诚实守信为人师表、公正善良、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等角色特征。
5、教师自我意识
教师自我意识主要指教师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它与教师品格一样,并不是个别心理机能的体现,而是个体心理活动综合机能的表现。同时,自我意识还是教师人格形成的基础,它蕴涵着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的人格和自我意识,构成了教师心理素质表现形式的主体。

福禄贝尔认为:“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指导者,是良好环境的卫士。”这说明,幼儿教师肩负着儿童启蒙教育的重任,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像镜子一样被幼儿模仿和反射,其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下一代人的成长和发展。那么,幼儿教师如何有效的提升自己的专业修养呢?
  首先,以幼儿为本,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重视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是教育人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做到积极愉快的和幼儿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熟悉幼儿的个性特点,不偏爱或溺爱孩子,经常地了解他们的优缺点,给以鼓励和正确地引导。我们应看到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点,都可能成才,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能力,给他们的独立生活创造机会。在充分发挥幼儿主动性的前提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个案例:小郭是个内向的小男孩,平时都不怎么爱说话,在课堂上也很少发言。有一次我看到他微微举起的小手,我便第一个叫他回答我的问题,他的声音很小,显然有些不自信,我告诉他“你回答的很完整,也很有创意,声音再高一点就更好了,你可以再跟我们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吗?”他用好听而又洪亮的声音又回答了一遍我的问题,我提议让全班小朋友为他鼓掌,给他肯定,我看到了他脸上自信的微笑。在后来的生活中他表现的也很自信了。我知道了他需要什么,他需要的是大家给他的肯定。通过这个案例,我明白了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积极的与他们沟通交流,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针对孩子的不同特点给以正确的引导。让这些祖国的花朵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次,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
  职业道德素质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顺利进行教育工作的保证。一言一行以人民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加强自身修养,表里如一。同时,注意心理素质的磨砺,以平静、正常的心态对待一切,让自己真正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一个乐于发现的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幼儿教师要全身心的关爱每一个幼儿,熟悉每个孩子的发展状况,了解关心每位孩子的成长。教师要善于与家长沟通、交流,及时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应该尊重每位家长,理解他们对子女的关心、珍爱和期望的心情,与他们建立真挚的友谊,互相交流和学习教育孩子的经验,也使他们了解幼儿各阶段的需求,取得家长的配合。教师更要热爱幼教事业,对幼儿充满热心,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
  再次,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人们常说:“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表”。时代的进步要求老师不断提高素质水平,努力培养出跨世纪的接班人。我认为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担此重任。
  专业知识方面:要想给幼儿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这就说明教师必须让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更丰富才能带给孩子们更好的教育。我自己会要求每学期都读几本教育著作或一些报刊杂志等,来提升自己的知识修养。幼儿园也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很多教育类读物,可以供我们幼儿教师从中得到收获,让我们的教学更专业,也可以让我们一些生活中的困惑得以解答。专业知识的获得除了以上方面,还可以通过继续教育和研修,来提升自己。
  技能方面:当前幼儿园中年轻教师占多数,他们上进心强,一般都能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幼儿教师素质的发展要求。因此,利用竞争来促进幼儿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是措施之一。如,我们幼儿园每年会组织幼儿教师举行青年教师技能比赛,提高我们幼儿教师的综合能力。一般我们的比赛内容包括:绘画、唱歌、舞蹈、钢琴、模拟讲课五大项。比赛不仅为我们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搭建自我展示和自我锤炼的舞台,而且还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教学的魅力和快乐。
  唯有幼儿教师专业修养提高了,才能把握幼教形势的脉搏,深化幼教改革,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要在宏观的社会体制层面上,对幼儿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1)政府部门要把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作为一件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大事来抓,大力宣传幼儿教师工作的价值和复杂性,以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尤其要将“尊师重教”的意识落到实处,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使全社会各行各业和每个学生的家庭都能与幼儿园一起承担教育的责任。
(2)幼师学校要慎重选择学生。新生入学前,除了进行学习成绩考核及技能技巧、专业思想的面试外,还应创设各种情境,测试其心理健康状况,使幼儿教师培训机构有较高的起点。
(3)幼教行政管理部门应经常举办讲座、咨询活动,不断提高幼儿教师基本素质,及时解答幼儿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教师排忧解难。
2、幼儿园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创设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的氛围
幼儿园要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尽可能多地为教师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建设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氛围。
(1)正确认识和对待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保护意识。幼儿园领导要正确认识、高度重视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把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提到工作日程上来。幼教工作协调安排,加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辅导工作。请专家来园举办讲座等,采取有效措施达到好的效果。
(2)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是教师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源泉和动力。帮助、引导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定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
(3)满足教师合理需要,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外出业务进修的机会,让他们了解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的教学技巧和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应当创造条件使每个教师有获得工作上成功的可能。此外,幼儿园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教师的生活。
3、幼儿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积极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保持健康心理的基本前提是个体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些教师心理素质较差,幼儿不愿亲近,其他同事也不予接纳,以至于使教师本人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无法维持师生间的情感联系,影响教学质量。教师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有:一是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二是加强心理自我保健;三是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维护与增进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四是善于调整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五是培养健康广泛的兴趣;六是了解自己,肯定自己,尊重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


怎么培养幼儿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