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深化之路怎么走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人民教育基础教育改革之路怎么走叶澜~

问题是什么意思?是想问叶澜教授的理论吗?
教改之路怎么走,这个问题也太大了,要叶澜老师的理论可以说一本书呢
总结一下呢,就是,先弄出一套理想完美的改革理论,再组建一个牛b的研究团队,再顶着某某大学的金字招牌,跟附近的一些中小学建立合作,然后再开始轰轰烈烈的听课和评课,最后提炼升华出一套教育改革的实践经验和教育研究理论,打出了名气再在全国各地进行区域推进。就这样。

趋向于综合化的课程发展,主要还是借鉴了西方和欧美等罚些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其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全人发展、回归生活、有效教学、从分科到综合、以评价促发展、民主管理。
拓展资料:
从哪些方面认识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
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2.从"双基"到"四基"的趋势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趋势4.课程综合化的趋势5.课程社会化和生活化的趋势6.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7.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8.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课程教材改革的法制化最后,还有两个趋势也是值得高度重视的:
一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必须进一步沿着法制化的轨道健康前进。也就是说,无论机构变化如何,也无论人事更迭如何,都将致力于探寻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处理好继承、改革、创新、发展的关系。
二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与改革的体制必将更加健全,队伍必将更加巩固,机制必将更加合理。既有领导、管理机构,又有研究、开发机构,又有审议、评价机构。既有国家队,又有地方队。既有专业人员,又有兼职人员。既有教育专家、心理专家、课程专家、学科专家的投身,又有社会各领域专家和各界人士的参与。任人唯贤,知人善任,唯才是举,量才录用。这样一支队伍,既相对稳定,持之以恒,又适时调整,及时更新;既充满使命感、责任感,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我国基础教育的主体是什么: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
中国的基础教育特点、优势是:
1、课程内容结构严谨,系统性、逻辑性强2、 学校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3、 重视对学生双基的培养4、中国特色的师生关系
5、强调正面的道德教育
6、国家统一的招生与考试制度
7、统一完整的教育管理川制
8、家长的期望和支持
参考资料:课程改革趋势第一文库网

叶澜:基础教育改革深化之路怎么走?
一、“路标”的启示
两天的会议,我们看了清华附小的“主题教学”,听了北京实验二小“爱的教育”、杭州白马湖学校的动漫课程等成果,其中的启示是什么?我的认识是:
第一,改革的出发点是对现实的反思。从昨天的活动到今天的报告,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改革都开始于对教育状态的一种反思。反思就是发现不足,在过去已经有的经验和现在社会发展需要、儿童成长需要的落差中寻找改革的起点。比如清华附小的主题教学主要基于对现有语文教学不足的思考;北京实验二小发现学生的问题是具备足够多的知识,但是缺乏爱,等等。因此改革首先是对“需要”的唤醒。
第二,改革实践是一个阶段式的不断推进、突破的过程。我们以前往往会比较着急,一项改革最好一出来就见效,一个学期就效果鲜明,然后就马上总结见报。我认为,现在大家的心慢慢地开始沉得住了,认识到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知道了这样的一个庞大的、系统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两天会议的发言中,我们看到报告者清晰地表达了改革中每个阶段的推进和突破。这意味着我们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艰难性、长期性和复杂性有了认识,所以这些改革进行得踏实。
这种阶段性改革是有积淀、有历史的改革,我们要尊重和在乎改革在阶段性发展中所积淀的经验,它的价值在于为我们继续发展提供可能。要做好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不能忘掉文化的根,不能丢弃我们已有的好的教育传统,同时在改革中还会形成改革的新传统。我认为这是今后基础教育的改革有没有定力的重要体现,没有积淀的改革是没有定力的改革。做基础教育的人也必须有定力,而不是整天想着变花样,什么口号轰动我就做什么。
第三,任何改革都需经常回到原始的核心问题去思考。我认为教育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为谁而教,一个是怎么教。“为谁而教”是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问题。你是为自己成功而教,是为学校出名而教,还是在为孩子的成长而教?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人,天天面对着孩子的成长,促进孩子的成长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为师是对孩子生命发展尽最大的努力负责的人。谁不把孩子的成长放在心上,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他就缺乏当老师的基本资格。
另外还需要思考,到底怎么教才是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的教,这是策略、方法和艺术的问题。两个核心问题密切相关,如果你忘了自己为谁而教,那么你就不会去思考怎么教的问题。最惯常的做法可能就是按照书本或教参去教,或者开一个所谓的公开课,写一些文章。这时候的“教”往往会被外在的东西所迷惑,仅仅是“教”而缺乏研究。
“怎么教”需要结合对学生、对课程、对学科、对教材、对生活等多方面的研究并作出整合,这样才能越来越明晰作为某一个学科的老师、班主任、校长,应该如何在学校中生活,如何和孩子打交道,如何教自己承担的课程。
二、区分前沿和方向,改革者和学习者都要保持清醒
“路标”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改革走到了哪里,留下了什么,其价值更在于提示我们思考怎么继续往前走。“路标”本身不是重点,它是某种意义上的纪念碑,更是继续前进的起点。
当前教育改革的成果可以说已经多到乱花迷眼的程度,我们必须思考自己怎么走。是追?是赶?是跟?还是学?我认为基础教育发展到今天,是每一个校长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做出自己发展选择的时候了。
首先要区分前沿和方向。400多项成果代表了改革的前沿,我们应该对教育的前沿和发展动态保持敏感,还要保持清醒。
不是所有的前沿都适合每一个学校的,不是所有的前沿都是正确的。前沿是一种探索,是一种突破,是一种创造,在这个意义上有价值,但是往往就因为它是一种探索,所以可能许多的理论问题还没有完全解答。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前沿都要突破创造,都要在理论准备完善以后进行,但是我觉得站在前沿的人要冷静、要思考:我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我的问题在哪儿,未来应该如何发展等。
学习前沿的人也要保持清醒,学习的目的不是搬现成经验到自己的学校做,而是要思考: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他们成功的经验是什么,这个经验适合我的学校吗?
关于前沿和方向的关系,我认为,前沿是不断在突破发现的新领域,意味着改革之路还在往前,而改革方向是对教育本真的无限接近。二者有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对于教师和校长而言,要关注前沿,更要把握好改革的方向,提升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对教育的感悟和对儿童的认识,这样才能在反思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三、过一种充满研究的教育生活
让教师的生活充满研究,不是指要给教师研究的项目和发表论文的地方。比如,我们提到做儿童研究、教育研究的时候,好像必须有专门的实验或者课题之类才行。实际上,我的感受是教师可以时时刻刻进行研究,课堂内外孩子的表现就是在不断向你发出信号,教师借此可以及时捕捉到他们的学习和心理状态,开展相关的教育研究。
教育生活应该是成为一种有研究的生活,教师之所以产生职业倦怠往往是因为缺乏一种有研究的生活。如果研究渗透到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之中,那么他的教育生活会时时被自己的发现、被问题所激发,探索着怎么往前走,忙得来不及“倦怠”。如果教师只是重复着“推磨式”的生活,久而久之必生倦怠,没有发展就倦怠。所以教师发展首先需要教师角色的再认识,这是教育在今天能不能更好地朝前发展的人的问题。
那么今天,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过一种研究生活,重要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思维方式要发生变化。
思维方式是跟生存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我们长期把教师比喻成园丁,这是农业社会对教师的理解,教师的角色是给孩子施肥、除草、捉虫,孩子是农作物,教师要做辛勤的园丁,像农民一样耕作。
第二个阶段我们还把教师比喻为工程师。有一句非常赞誉教师的名言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说法反映的是工业社会的思维模式。其特点是首先有清晰的目标,有预设,在制造产品的时候要先想好这个产品是什么样子;其次在过程中强调程序和规范操作;第三是结果一致,产品批量化,评价以效率和效益为重。至今,在一些教育研究报告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程序”“高效”“操作”等字眼,从这个角度讲,教师在“设计”学生的人生。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怎么来理解、描述教育呢?如果要我说,我认为要用生态的思维方式理解和研究教育。
生态式的教育是什么样子呢?简言之,第一,构成生态系统的都是有机体,每个个体是活体,是不断变化生成的;第二,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第三,生态系统有内外的循环,与外环境密切沟通,交互作用。因此教育的过程可以有预设,但过程中有更多的生成和涌现,生成和涌现体现于教与学的交互作用。
我不太赞成把教育的目的“为了学生”简单等同于“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因为在教育的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性质不是谁中心谁边缘的性质,而是构成教学的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动态生成、有机生长的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教师、学生,连课本身也在“长”,是有生命力的课堂,此时的教学才进入到生态式状态。
这时候,教师不只是园丁,也不只是工程师,他跟学生同生共长,也是带领自己和学生一起走向更高发展水平的重要参与者、引领者、互动者。在这种生态中,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就会过上一种有生命气息的生活。这是一种因为有精神的成长而感觉到教育幸福的生活。
生态式的教育是什么样子呢?简言之,第一,构成生态系统的都是有机体,每个个体是活体,是不断变化生成的;第二,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第三,生态系统有内外的循环,与外环境密切沟通,交互作用。因此教育的过程可以有预设,但过程中有更多的生成和涌现,生成和涌现体现于教与学的交互作用。
我不太赞成把教育的目的“为了学生”简单等同于“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因为在教育的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性质不是谁中心谁边缘的性质,而是构成教学的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动态生成、有机生长的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教师、学生,连课本身也在“长”,是有生命力的课堂,此时的教学才进入到生态式状态。
这时候,教师不只是园丁,也不只是工程师,他跟学生同生共长,也是带领自己和学生一起走向更高发展水平的重要参与者、引领者、互动者。在这种生态中,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就会过上一种有生命气息的生活。这是一种因为有精神的成长而感觉到教育幸福的生活。


基础教育改革深化之路怎么走视频

相关评论:
  • 18960909090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
    汪姣性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人民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 18960909090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主要任务
    汪姣性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提供有力支持和实践经验。在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研究所积极与教育实践者、政策制定者以及社会各界合作,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和交流,共同探寻教育改革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研究所的每一个研究成果,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

  • 18960909090未来的教育改革方向是什么拜托各位大神
    汪姣性对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认真加以解决。 (3)40多年来,我国教育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为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积累了宝贵经验。初步明确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则:第一,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的基础,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第二...

  • 18960909090高校行政的工作总结例文
    汪姣性“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继续彰显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特色,走“强校之路,走开放之路,走和谐之路”,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进程。 此外,学校还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申报获批了两个国家试点项目(“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两项...

  • 18960909090广等中学云南陇川民族职业中学探索农村中学改革之路
    汪姣性首先,他们意识到,改革必须从基础教育的适应性出发。学校开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更为灵活的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他们倡导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其次,他们重视职业教育的融入,将职业技能培训与普通教育相结合,为农村...

  • 18960909090当前教育改革的哲学基础有哪些
    汪姣性我认为,不仅过去的十几年,就是现在以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的教育发展仍然是量变,仍然要走“教育改革之路”。如果从量变观出发,十几年来我国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是非常显著的,就是在教育观念的变革方面也是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如下:一是老百姓对教育的需求明显提高,而且渐趋多样化。十几年来...

  • 18960909090李金初的退休之后
    汪姣性做教育科研强校的专家型校长作为一位立足教育实践改革的专家型校长,李金初同志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1999年,李校长确立了“教育科研是立校之本、发展之本,坚定地走科研兴校之路”的策略,并在学校教代会上形成决议。2004年又制定了“教科研强校战略”。为确保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实施,十一成立教育科学...

  • 18960909090浅议深化教育改革论文
    汪姣性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①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进行各方面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教育改革,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

  • 18960909090从教育责任到教育行动内容简介
    汪姣性第二章"推进首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以北京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和实践探索,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的路径。第三章"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策",着重讨论了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和资源调配,实现城乡、区域间教育的均衡,保障每个孩子的平等教育权利。第四章"深化普通...

  • 18960909090中心中学的教学特色
    汪姣性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强化基础,激活潜能,知行结合,培养特长”为办学特色,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走内涵式发展,不断优化师资,优化教学,深化教改教研,努力开办特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通过实施教师“七个一”工程,全面启动教师继续教育...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