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巅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登上地球之巅全文~

  《登上地球之巅》
  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北京时间上午9时30分,年轻的登山队员——运动健将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一级运动员贡布(藏族)四人,背着高山背包,扶着冰镐,开始向珠穆朗玛顶峰最后的380米高度冲击。其他队员们撤回到8100米的营地,养精蓄锐,以便在需要的时候为突击顶峰的队员提供各种支援。
  现在,在这海拔8500米以上的冰雪世界里,这四位优秀的中国登山队员在一根红色的结组绳的牵引下,齐心协力,朝着云雾茫茫的珠穆朗玛峰巅勇敢地迈进。为了尽可能减轻背上的负担,他们一两一两地计算,抛弃了一切暂时不用的物品,只携带氧气筒、防寒睡袋、铅笔、日记本、电影摄影机和登山队委托他们带到顶峰的一面五星红旗、一尊高约20厘米的毛泽东半身石膏像。即使如此,他们前进的速度也是非常慢的。因为从5月17日上山以来,他们已经经历了一个星期的艰苦行军,体力消耗巨大。
  突击顶峰的队员们走了大约两个钟头,才上升了约 70米。这时,“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突击队员们沿着第三次行军侦察的路线,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陡滑的岩壁上登攀,他们穿着特制的镶有钢爪的高山靴也难踩稳。在前面开路的屈银华,一连滑倒好几次。他头昏眼花,腰酸背痛,两腿千斤重,但他仍咬着牙坚持前进。
  在接近“第二台阶”顶部最后三米的地方,岩壁变得垂直而光滑。这时,刘连满走在前面开路。他用双手插进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使出全身力量一寸一寸地上升。但是,由于体力不济,身体稍微一歪,便扑通一下跌落到原来的地方。刘连满一连爬了四次,跌落四次,累得他全身像散了架一样。
  大家不得不停下来想办法。这时,刘连满突然想起自己在哈尔滨当消防队员期间,采用“人梯”的办法成功地翻过高墙的经历。他毅然蹲到岩壁前,让别人踩在他的肩膀上,然后慢慢地站起来,让别人的双手能抓住岩壁顶端的支撑点攀登上去。在这样的高度上,做任何一个细小的动作,身体都有严重的反应。刘连满的眼前冒着“金花”,两脚颤抖,呼吸也变得沉重。但是,刘连满一直坚持着。他先把屈银华托了上去,然后又托贡布。最后,王富洲和刘连满借着上边放下来的绳子的帮助,也爬了上去。
  登上“第二台阶”的岩顶后,他们才发觉,由于体力减弱,他们攀登整个“第二台阶”,共花费了五个多小时,而用在攀登这最后三米岩壁的时间,却长达三个小时。
  天色开始黑下来,寒风凄厉地呼啸着。
  他们事先以为天黑以前就能登上顶峰,现在看来,这种估计显然错误。黑夜,即将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第二道难关。在这人类从未到达过的珠穆朗玛峰北坡最后二三百米的路途中,他们将要遇到什么困难,要走多长时间,事先确实很难精确估计。
  勇敢的突击队员们还在一步一步地前进。但是,由于前一阶段花费的时间过长,他们背上的氧气筒的气压表显示,氧气的容量已经不多。继续前进,可能受到缺氧的严重威胁。这时,刘连满因为过度疲劳,体力已经非常衰弱,每走一两步就会不自觉地摔倒,但他缓慢地站起来,仍然一偏一倒地坚持继续往前走着。
  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还要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极其困难,而且相当危险。现在,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英国“埃非勒士委员会”的组织者扬赫斯班在《埃非勒士峰探险记》一书中曾这样写道:“人类身体在任何地方所受的痛苦,未有甚于一个埃非勒士峰攀登者在登山的最后一天所忍受的。……即使有完美的体格,旺盛的精力,假如他的勇气不足忍受砭骨的大风雪,神经不敢履践崔巍悬岩的边沿,意志不能在死一样的昏睡病侵袭时奋勇前进,他仍将不能到达顶峰。”对于扬赫斯班的同事们来说,他的这番话确实颇有道理。然而,对于坚强的中国登山队员们来说,有什么样的困难和危险能滞留和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呢?为了祖国和民族的荣誉,为了完成人民的委托,为了在喜马拉雅漫长的雨季到来之前最后一个好天气的周期内登上顶峰,四位勇士仍然勇往直前,继续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
  考虑到刘连满的身体,同时为了争取时间,大家一致决定刘连满留下来,其余三人以最快的速度奔向顶峰。
  在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迎着夜幕继续向顶峰进发的同时,刘连满正躺在一块避风的大石头旁边休息。严重缺氧使他的两耳嗡嗡发响,眼前白一阵黑一阵地迸散着“金星”,他开始进入一种半昏迷的状态。他的心里非常明白,他正在被人们称为“死亡地带”的高度上,窒息的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他拉过身旁的氧气筒,气压表上的红针表明还剩下最后几十个压力的氧气。但是,他的眼前出现了正在向顶峰冲击的战友们的背影。他知道他的战友们从顶峰胜利归来时,将比他更需要氧气的支援。他决定,宁愿自己忍受窒息的痛苦甚至死亡的威胁,也要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战友。他毅然把氧气筒放回原来的地方,自己昏昏睡去……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昏睡中的刘连满感到四肢在严寒中愈来愈麻木,心脏在缺氧的状况下跳动得愈来愈急促,他清楚地意识到死神正在一步步向他扑来。刘连满多么想活下去啊!他从来没有像此刻这样强烈地感到,他应当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活着就是幸福,就是胜利,就是一切。然而他更加深刻地感到,三位正在同顶峰搏斗的战友比起他来更应当活下去,因为他们正肩负着一项多么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啊!他们的安全,对于他来说是更大的幸福和更大的胜利……他担心自己在昏迷中停止了呼吸,战友们不知道他的氧气筒里还保存着氧气,他又挣扎着坐起来,用铅笔在日记本上给战友们留下了一封短信。
  王富洲同志:
  我没有完成党和祖国交给我的艰巨任务。任务交给你们三个人去完成吧!我这氧气筒里还有点氧,留给你们三个人胜利回来时用吧!也许管用。
  你们的同志 刘连满(注:刘连满后来以坚定的意志和对胜利铁一般的决心,战胜了死神,顽强地活了下来,并与胜利归来的三位战友胜利会合了)
  与此同时,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正在苍茫的夜色中步履艰难地向前移动着。脚下的雪坡变得愈来愈陡,也愈来愈滑。他们翻过两座石岩以后,又登上了一座雪坡。藏族队员贡布在前面开路,不到几分钟就累得连腰也直不起来。于是,屈银华上前开路,他经过很长时间才前进了两三步,但两腿一软,又滑回到原来的地方。最后,王富洲走到前面,他坚持为大家开出一条前进的道路。
  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匍匐在地上,依靠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认路途,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努力。
  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到达8830米左右的地方,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的氧气已经全部用完。但这时风也渐渐变小了,这对攀上顶峰十分有利。他们站在岩坡上沉默了片刻。王富洲首先开口说:“同志们,我们三个人现在担负着攻克主峰的任务。氧气没有了,继续前进虽然可能发生危险。但是我们能后退吗?”
  屈银华和贡布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异口同声地回答:“继续前进!”
  他们抛掉背上的空氧气筒,大胆而果断地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而危险的攀登。
  现在,他们每跨越一步,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很长的时间。高山严重缺氧,他们感到眼花、气喘、无力。他们的四肢更加沉重了,他们的行动更加迟缓了,甚至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需要半个多小时。他们忍受着肉体上的巨大痛苦,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继续朝顶峰走去。
  越过东面一段雪坡以后,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向右绕至北面的岩石坡继续向上攀登,终于登上了一个岩石和积雪交界的地方。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顶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攀登的山岩了。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总指挥韩复东,队长史占春),在突击组长王富洲的率领下,首次从北坡中国境内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登上顶峰的三名队员是王富洲、贡布(藏族)和屈银华。在当时国际帝修反的一片反华叫嚣声中,在三年自然灾害和功修背信弃义单方面退出中苏两国登山运动员共同攀登珠峰的活动的时候,我国登山运动员这次从北坡首次成功地登上珠峰的胜利,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吓不倒压不垮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登上地球之巅》写了刘连满两个事件:一、在突击第二阶梯时甘做人梯。二、放弃登顶并在危机关头将仅剩的保存生命的氧气留给队友。

刘连满是一个默默奉献、顾全大局、勇于牺牲、意志顽强的人。

简介《登上地球之巅》
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认为"连飞鸟也无法飞过", 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但是,中国登山队员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向其顶峰发起冲击。1960年5月, 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刘连满、王富洲、屈银华以及一级运动员贡布(藏族)四人从北坡攀援而上,踏过千年冰雪,翻过万丈巉岩,骄傲的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五星红旗在地球之巅上散发出灿烂的光芒。本文生动地记述了登山队员们突击顶峰的过程。

作者简介

郭超人(1934-2000),男,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当时,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登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

写作特点和句子赏析:

《登上地球之巅》是一篇通讯,它真实、准确、及时地报道了人类登山史上的一件大事。1960年和1964年,郭超人冒着生命危险,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跟随中国登山队先后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曾登抵海拔6600米的高度,历经千难万险,谱写了一曲科学探险的美妙乐章。“文传驯水,情系珠峰,半纪风云留彩笔;社峙环球,论标喉舌,一生心血献新华。”这是一幅沉重的挽联,它高度准确地概括了郭超人一生的事业功绩、道德文章。

全文共设计了六个情景画面,让我们从突击“第二台阶”和刘连满牺牲自己为队友这两幅最感人的画面入手,紧紧抓住文中极富表现力的词句,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认真揣摩本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一、形象的动词运用

为了突出登山的难度,文中写道:“他用双手插进岩缝,脚尖蹬着岩面……”,这一“插”一“蹬”显示出岩壁垂直、光滑之态,可见突击“第二台阶”的艰难程度,从而表现了登山者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攀登的精神。

二、恰当的虚词运用

如“……他们穿着特制的镶有钢爪的高山靴也难踩稳”,试想,特制的高山靴在陡滑的山路上竟无能为力,一个“也”字就有力地体现了登攀是多么地艰难。

又如文中写道:“登上‘第二台阶’的岩顶后,他们才发觉,由于体力减弱,他们攀登整个‘第二台阶’,共花费了五个多小时……”一个“才”字,表现出他们的全部精力都凝聚在攀登上,花费时间之长有力地证明了攀登的艰难程度。

再如:“他们的安全,对于他来说是更大的幸福和更大的胜利……”很显然,在刘连满的意念里,队友的安全和自己的生命,哪个轻哪个重,天平的指针已有明确的指向,两个“更”字不正是他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吗?

三、准确的数量词运用

反复品味本文数量词的准确运用,也能领悟到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如“……而用在攀登这最后三米岩壁的时间,却长达三个小时”,作者在这里用确数而不用约数,是因为这样能更确切地体现距离与时间的强烈反差,表明并强调这是一段极特殊的行程,同时也说明登上地球之巅的极其不容易。

又如,“他用双手插进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使出全身力量一寸一寸地上升”。“一寸一寸”突出了攀登速度极其缓慢,岩壁极其陡滑,登山极其艰难。

再如,“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作者为何不直接说“时间在过去”呢?结合语境不难看出这“一分一秒”极富表现力。攀登者四肢愈来愈麻木,心脏因缺氧跳动愈加急促,这样的状况,一分一秒是多么难熬!请看看郭超人在登山日记中记下的当时的感受吧:“一只看不见的魔掌压迫着你的胸脯,紧捏着你的喉管,你需要用很大的力量张开嘴,吸入你需要的空气。每一步都不轻松,——并不是你的腿酸痛或者无力,而是你已经没有力量把你这双已经几乎麻木的腿移动。”而此时的刘连满活着的愿望又是多么强烈,在分分秒秒中其内心经历了何等复杂的斗争!

这“一分一秒”,这“一寸一寸”,这“三米”、“三个”,都是人类探索科学奥秘、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赞歌,都能一次又一次地引起读者心灵的震颤和情感的升华,人们会从中悟到:只有以顽强与坚忍去化解并超越艰难险阻,勇于登攀,生命才精彩。

http://www.lbx777.com/yw14/x_dsdqz/dsdqz.htm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当时,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登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这篇课文就节选自这篇通讯。

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有必要先大致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一些内容。

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队在海拔5 120米的珠峰下一块宽阔的谷地上停下来。这里,就是登山队的大本营。参加这次登山活动的共有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他们来自祖国各地,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登上珠峰,为国争光。在大本营,他们战天斗地,与风雪搏斗,表现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尽早征服珠峰,他们争分夺秒,做了大量周密的准备工作。

为确保登顶成功,登山队进行了许多适应性的行军。登山队决定把夺取珠峰的战斗分成四个“战役”来进行,分别制定到达6 400米、7 600米和8 300米的攀登高度,再返回大本营的计划,最后从8 300米处突击顶峰。3月27日傍晚,登山队员完成了第一个“战役”,安全返回大本营。28日,另一批登山队员出发了,打响了第二个“战役”。这一次的难度明显比第一阶段高,冰崩和雪崩随时都可能出现。登山队员十多个小时没吃饭,没喝水,硬是打通了通往北坳的大道。4月11日,队长史占春带领队员沿着副队长许竞打通的道路,终于上升到7 300米的高度,为第三次行军到达8 000米以上的进军路线,进行了必要的侦察并确定了初步方案。29日,登山队开始了第三次征服高度的战斗。行军过程中,有的人因为缺氧而晕倒,但困难吓不倒他们,经过两天的奋斗,他们终于安全到达7 600米,这是我国当时登山史的新高度。5月2日,登山队开始了对被人称为8 000米以上高度的“死亡地带”的征服,第二天晚上,他们战胜了被认为不可征服的“第二台阶”,登上了8 600米的高度,并安全返回大本营,胜利地“超额”完成了第三次适应性行军任务。

5月24日上午,登顶的总攻终于打响,四名精选的队员从8 500米的高度开始了对珠峰的冲刺。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节选的。

整体把握这篇课文,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单从课文来看,好像就只是这四个人的登山故事,但联系全篇通讯来看,三位队员最后的胜利,是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利。假如没有二百多名队员和服务人员的前期大量工作,没有几次集体的适应性行军,打通通向珠峰的关键性道路,则三位队员绝没有可能取得登顶的胜利。(当然,必须强调的是,几位冲顶的队员是所有队员中的佼佼者。)登山活动与其他探险活动相比,其集体协作精神显得尤其重要。为了队友的成功,还要有勇气献出自己的生命,刘连满就是这样一个突出的例子。

登顶过程中,要注意作者着意描写的三大困难:寒冷、黑夜和缺氧。而这三者都构成对生命的极大威胁。作者在行文中处处表现这些困难对于队员的严峻考验。正是在这样的考验面前,才充分体现了队员们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为此,教学时让学生默读课文,总结登山英雄是靠的什么来克服上述困难的(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

作者叙述事件有详有略,选择最典型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如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这一“台阶”被外国探险家认为是不可逾越的,1924年英国赫赫有名的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就是在这一带失踪的。还重点写了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由这一个人的行为,可以窥见全体登山队员的优秀品质,也可以推断这样的队伍是不可战胜的。

二、问题研究

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课文中,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如:“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等等。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练习说明

一、阅读课文,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设题意图是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注意让学生概括得尽量简洁。

参考答案:

经过充分的准备,5月24日上午9时,登山队员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向珠峰最后380米高度冲击。他们艰难地向前行进着。两个多小时后,著名的“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他们沿着第三次行军侦察的路线,冒着严寒,花了五个多小时,用搭人梯的方式,爬上了不到7米高的“第二台阶”。这时,队员们又不得不面对另一个对手——黑夜的挑战。他们借着雪夜的反光,一步一步地前进。由于前面用时过多,他们背上的氧气已经所剩不多了,他们现在又受到缺氧的严重威胁。反应最强烈的是刘连满,他每前进一步都非常困难了。为了争取时间,大家决定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速度突击登顶。严重缺氧的刘连满躺在一块避风的大石块旁边休息,开始进入一种半昏迷状态。这时,他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决定把自己所剩不多的氧气留给登山的同志,并留下了一封感人的短信。与此同时,三位登山队员正搏斗在前进的道路上。他们匍匐在地上,借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认路途,艰难前进。到8 830米时,三人的氧气已经全部用完,他们果断地抛掉背上的空氧气筒,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而危险的无氧攀登。这样的攀登,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他们四肢更加沉重了,行动更加迟缓了,有时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要用半个多小时。但必胜的信念在支持着他们。凌晨,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二、下面是课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注意观察夜色,试着仿写几句。

1.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峰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2.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3.夜色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4.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喜马拉雅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

设题意图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文笔精华——写景的句子,积累下来并学会模仿、运用。

没有固定答案,可让学生当堂仿写,要提醒学生调动生活积累,充分发挥想像,尽量写出当地夜景的特色,写出夜色的美。

三、探险,需要有强烈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以前文的劳伦斯·奥茨和本文的刘连满等队员为例,写一则心得笔记。

设题意图是把两篇课文连贯起来学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建议

一、中国人从北坡攀登珠峰,在世界登山史上是一件大事。教师可以预先布置学生在课外设法了解一些有关的背景材料,以使本课的学习更有历史和文化内涵,把课内外学习联系起来。

二、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可让学生练习复述课文内容,注意作者叙事的详略,并在今后作文时学会运用。

三、有条件的,可播放雪域高原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的光盘和图片,以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效果。

四、利用本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中国登山健儿成功征服珠峰,表明中国人民是伟大、坚强的,中国也不乏具有崇高献身精神的、高水平的探险家。以此激励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郭超人(1934—2000),男,湖北武穴人,汉族,中共党员,高级记者,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先后任新华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四川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1992年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中共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揭露西藏农奴制的黑暗,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的报道,70年代采写的《驯水记》歌颂了中国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业绩,在陕西采写的《安康调查》揭露了“四人帮”在农村推行极“左”路线的弊端。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

二、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

中国西部的山脉,大多横亘绵长,山体高峻雄伟。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同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绵延长达2 400多公里,主脉海拔平均超过6 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在喜马拉雅山脉之中,海拔在7 000米以上的高峰有50多座,8 000米以上的有16座,著名的有南峰、希夏邦马峰、干城章嘉峰。“喜马拉雅”在藏语中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这里终年冰雪覆盖,一座座冰峰如倚天的宝剑,一条条冰川像蜿蜒的银蛇。其中最为高耸的则是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它高达8 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峰高势伟,地理环境独特,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积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处可见。峰顶空气稀薄,空气的含氧量只有东部平原地区的四分之一,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舞,弥漫天际。珠峰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很早就为人们所注目。1960年中国登山运动员和科学工作者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首次从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创造了世界登山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从60年代起,中国科学工作者对珠峰地区进行了全面考察,在古生物、自然地理、高山气候以及现代冰川、地貌等多方面,都获得了丰富而有价值的资料。1975年,中国测绘工作者在中国登山队的配合下,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精确地测定了它的高度,并绘出了珠峰地区的详细地图。所有这些,为中国开发利用西藏高原的自然资源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科学依据。

珠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原是一片海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从陆地上冲刷来大量的碎石和泥沙,堆积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形成了这里厚达3万米以上的海相沉积岩层。以后,由于强烈的造山运动,使喜马拉雅山地区受挤压而猛烈抬升,据测算,平均每一万年大约升高20~30米,直至如今,喜马拉雅山区仍处在不断上升之中。


登上地球之巅视频

相关评论:
  • 13032185482登上地球之巅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汤杭毅《登上地球之巅》节选自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1960年5月,中国登山队员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顶峰。作为当时的随队记者,作者郭超人直接或间接的记录了这次登山过程中的许多感人的场景和故事。登顶成功后,作者以最快的速度写成了这篇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 13032185482七年级语文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汤杭毅登上地球之巅,是王富洲等人的坚定目标,哪怕是历经千险万阻,献出生命。在这种精神驱使下,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超乎生理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非凡精神,正是本文深深打动人的地方。抓住这一点进行教学,对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行为,帮助学生迁移到自身的生活中,形成健全的人格,无疑是有益的。另外,团队的合作精神、对科学与理性...

  • 13032185482登上地球之巅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汤杭毅《登上地球之巅》节选自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1960年5月,中国登山队员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顶峰。作为当时的随队记者,作者郭超人直接或间接的记录了这次登山过程中的许多感人的场景和故事。登顶成功后,作者以最快的速度写成了这篇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 13032185482登上地球之巅的作品原文
    汤杭毅《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北京时间上午9时30分,年轻的登山队员——运动健将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一级运动员贡布(藏族)四人,背着高山背包,扶着冰镐,开始向珠穆朗玛顶峰最后的380米高度冲击。其他队员们撤回到8100米的营地...

  • 13032185482登上地球之巅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
    汤杭毅《登上地球之巅》节选自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1960年5月,中国登山队员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顶峰。作为当时的随队记者,作者郭超人直接或间接的记录了这次登山过程中的许多感人的场景和故事。登顶成功后,作者以最快的速度写成了这篇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 13032185482登上地球之巅阅读理解题和答案
    汤杭毅为了祖国和民族的荣誉,为了完成人民的委托,为了在喜马拉雅漫长的雨季到来之前最后一个好天气的周期内登上顶峰,四位勇士仍然勇往直前,继续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1.第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这种估计显然错误”中“这种估计”指什么?3.文中多次说到队员们严重缺氧,除表明条件艰苦外,还有...

  • 13032185482登上地球之巅人物精神
    汤杭毅《登上地球之巅》是一篇通讯,它真实、准确、及时地报道了人类登山史上的一件大事。1960年和1964年,郭超人冒着生命危险,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跟随中国登山队先后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曾登抵海拔6600米的高度,历经千难万险,谱写了一曲科学探险的美妙乐章。“文传驯水,情系珠峰,半纪风云留...

  • 13032185482登上地球之巅下一句
    汤杭毅地球引力:地球的引力会与太空中的其他物体相互作用,尤其是月球,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365.25天。地球的自转轴相对于其轨道平面倾斜,从而在地球上产生季节。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引起潮汐。稳定地球在其轴上的方向,并逐渐减慢其自转速度。地球是最密集的行星太阳系...

  • 13032185482读了《登上地球之巅》有什么启示和收获
    汤杭毅这篇文章主要讲我国四名登山运动员不畏恶劣的自然条件成功登上珠峰的故事,赞扬了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征服自然的坚强意志……通过这篇文章我懂得了人要有坚持不懈的意志。在这册书中我最应该向苏明娟学习,学习她那种不论环境好、坏都渴望、努力学习的精神,更要学习她们那种坚强、坚持...

  • 13032185482《登上地球之巅》的心得笔记
    汤杭毅登上地球之巅》这篇课文告诉人们探险,需要有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其实在许多地方,都需要大家的团结协作精神。在体育运动上 ,人们经常需要合作。像拔河比赛,就需要这一方的人齐心协力,把力往一处使,才能取得成功。在创业山,人们也经常采用企业合作的方法,争取得到更多的利益。我们必须...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